綠地加速布局大基建 收購香港老牌建築商新昌集團

2020-12-17 雲南房網

綠地加速布局大基建,這次是收購香港老牌建築商新昌集團。

9月17日據《南華早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綠地控股就收購新昌集團多數股權,以及其全資附屬公司新昌營造廠有限公司所有股權進行商談。

若消息屬實,這將是綠地今年8月繼14.9億元受讓天津建工65%股權後,在大基建業務上的又一大動作。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綠地早已不是一個純粹的地產公司,在房地產為主業的前提下,已逐漸形成「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等多元產業並舉發展的綜合經營格局。

綠地做大基建

綠地再一次跟「建築」扯上了關係。

據市場消息,綠地控股就收購新昌集團多數股權,以及其全資附屬公司新昌營造廠所有股權進行商談。

新昌集團是一家香港上市、擁有建築營運牌照的老牌建築商,若綠地此次能成功收購,則意味著為其大基建業務拿下了一個極好的平臺。

公開資料顯示,2018上半年,綠地房地產主業營業收入717億元,同比增長11%,佔比42%;大基建產業營業收入773億元,同比增長45%,佔比47%;大消費產業佔比10%,其中進出口商品直銷營業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37%,酒店旅遊業營業收入10.85億元,同比增長34%。

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大基建產業帶來的營收已佔綠地整體營收的半壁江山,並已超過房地產主業,上半年保持在45%的較高增速。

不過,在2017年,綠地的大基建業務就已實現1048億元的營業收入,成為房地產業務外第一個「千億」的業務板塊。

項目拓展方面,上半年綠地加大了EPC和施工總承包項目比重,有選擇性地承接PPP項目,累計新籤合同金額1550億元,同比增長75%。

顯然,大基建業務已成為綠地在後地產時代規模競逐中的一大籌碼。

當焦慮成為行業的常態,破除焦慮的一大辦法,就是明確地看到未來,大基建或許是綠地的其中一扇「窗」。

靠建築起家,在規模的競逐中,綠地擁有發展大基建的優勢。為發展相關業務,綠地近幾年也在不斷參與建工企業的混改。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不完全統計,綠地先後共完成五次重要收購,總計斥資超過55億元,包括8月以14.9億元受讓天津建工集團65%股權。

此次傳綠地將收購新昌集團多數股權,也大概率是為了更好發展其大基建業務。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新昌集團成立於1939年,是亞洲歷史悠久的建造集團之一,業務現已擴展到樓宇建造、土木工程、機電工程、建造管理、鐵路系統及房地產開發等多個領域,並於1991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它也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認可的公共工程承建商(丙組級別-無限額合同),包括建築、道路及渠務,地盤平整和水務類別。

讓人唏噓的是,這家曾打造過香港地鐵、港廣高鐵、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澳門四季酒店等標誌性工程和建築物的企業,近來發展並不如人意,尤其是在房地產業務上。

數據顯示,2017年,新昌錄得收益63.02億港元,較2016年98.23億港元下降36%。其中核心建造業務錄得收益61億港元,同比減少35%,毛利減少68%,毛利率減少2.4個百分點至2.3%。

期內,新昌集團控股的核心建造業務獲得新訂單合共6.19億港元,與2016年的57.82億港元相比,也相差甚遠。

市場研究人員嚴躍進認為,收購不能僅僅看一家企業現在賺不賺錢,綠地若收購新昌,有可能是為了搭建一個港股上市的平臺。

該人士進一步解釋稱:「從綠地本身來說,未來要繼續在大基建等領域發力,需要有一個較好的融資平臺。」

綠地董事長張玉良也曾透露,綠地的大基建將在五年內成為業務規模超4000億元、具有國家級影響力的「中綠建」。

同時,綠地收購新昌,也可以獲取更多的優質土地以進行軌交物業開發。

觀點地產新媒體嘗試求證綠地收購新昌的消息,對方表示涉及公司重大事項,以公告為準,暫未收到相關消息。

新昌營造救兵

若綠地收購消息屬實,意味著新昌又將迎來一位「白衣騎士」。

2018年5月,新昌集團就曾試圖引入保利置業和佳兆業,但接連失利。8月,佳兆業表示將放棄有關與新昌項目公司合作的優先權,保利置業也表示暫無收購股權的具體方案和時間表。

「新昌集團在香港澳門有很多標誌性的工程,它的建築經驗是一些企業想要收購的重要原因。」有市場研究人員向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

為何收購卻一次又一次告吹?是否因為資產質量較差或是負債太多?上述研究人員進而指出,債務是其中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或許和新昌集團本身報價過高有關。

「新昌集團在內地很多項目都屬於優質資產,所以投資者可能會因為價格過高而退縮。」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2015年,新昌集團大舉進軍內地房地產業務,一年之內斥資逾100億港元先後在佛山、泰安、廣州、天津拿下四個商業項目,其中包括此前公告將與佳兆業合作的75億港元佛山奧特萊斯項目。

新昌2015年年報披露,公司綜合資產總值及資產淨值分別達到372億港元及145億港元。

巨額投入也直接導致新昌集團的流動負債和淨負債比率大幅攀升,隨後兩年,該公司連續出現虧損,其中2016年股東虧損為27.34億港元,2017年度虧損7.74億港元。

截至2018年6月30日,該公司收益24.5億港元,同比減少29%;股東應佔虧損7.05億港元,虧損同比減少35%;每股虧損0.124港元。

龐大的債務毫無疑問是擺在新昌集團面前的一大難題,截至上年末,新昌集團債務總額為139億港元,公司曾表示已尋求戰略性措施,包括但不限於出售資產及對當前融資進行再融資以恢復集團的現金流及流動性。

新昌上年也陸續開始開始拋售內地資產,如2017年7月31日向鑽海投資出售其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偉業街107-109號的總部物業,交易價為7.6億港元。

此外,綠地此次除去收購新昌集團大部分股權,還將收購其全資附屬公司新昌營造廠有限公司所有股權,新昌營造廠主要從事樓宇建造及土木工程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新昌營造廠於8月因無法清償828.5萬港元應付工程款項,已遭到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提交的清盤呈請,將於10月31日上午9時30分在高等法院聆訊。

至8月30日,新昌集團發公告稱,與買方訂立無法律約束力的有關潛在出售事項的諒解備忘錄。據此,買方將收購新昌營造廠股權。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焦點

  • 綠地集團牽手山裡寒舍與耀萊集團 加速布局多元化「大消費」戰略
    (原標題:綠地集團牽手山裡寒舍與耀萊集團 加速布局多元化「大消費」戰略)
  • 綠地控股組建大基建集團:註冊資本200億元,有望分拆上市
    向城市綜合開發運營服務商轉型的老牌國資房企綠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綠地控股,600606.SH)分拆大基建業務單獨上市的計劃,邁出了第一步。4月10日,綠地控股組建的綠地大基建集團有限公司及綠地大基建技術研究院正式揭牌,同時綠地大基建產業基金籤約成立。
  • 歐陽兵:綠地將加速布局河北、天津市場
    5月29日下午,在在天津薊縣盤龍谷舉行的「美好京津冀」2018綠地集團京津冀區域發布會上,綠地京津冀事業部總經理歐陽兵表示,在保持對北京市場原有開發力度的同時,綠地將加速布局河北、天津市場,充分發揮綠地集團豐富的資源和品牌影響力,加大對津冀區域多種產業集群的投資力度。
  • 綠地以「房建+基建」加快布局「一帶一路」
    (原標題:綠地以「房建+基建」加快布局「一帶一路」) 新華社北京11
  • 綠地大基建集團揭牌,2019年貢獻逾4成營收
    被綠地控股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寄予厚望的大基建業務仍在加推進中。4月10日,綠地控股組建的綠地大基建集團、綠地大基建技術研究院正式揭牌,綠地大基建產業基金也籤約成立。其中,綠地大基建集團註冊資本200億元,通過5-6年的時間實現營收破萬億,並躋身世界500強企業。綠地大基建技術研究院則作為綠地大基建集團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將打造為服務於國家戰略和社會發展的基建技術研究及基建技術產業發展平臺。此外,綠地大基建產業基金由綠地大基建集團主導發起,綠地金控負責籌集資金及全程管理。
  • 綠地作為老牌國企路在何方?
    而引入新的戰略股東,可推動企業提高市場化程度,提升經營管理自由度,加速改革活力釋放。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上海國資此舉一是騰挪資金出來做其他國資混改,二是加速綠地股權多元,加速資本市場流動性,提升市值。綠地通過國企混改形成國有資本、社會資本、員工持股「金三角」的股權結構。
  • 一城三盤深耕廊坊,綠地集團加速環京區域布局
    一城三盤深耕廊坊,綠地集團加速環京區域布局 緊抓疫情後市場機遇期,綠地集團以多元產業協同優勢,加速推進京津冀「產城一體化」進程的步伐。歷經多年的精耕,綠地集團在京津冀區域實現多產業統籌管理、協同發展,積極融入京津冀核心城市群新一輪的發展進程。
  • 72.6億收購廣州綠地後,綠地香港離「千億」還有多遠?
    通過此次收購,綠地香港獲得包括廣州綠地主體公司、46間子公司、3間共同控制實體及6個分支機構。截至今年6月30日,廣州綠地於廣東省持有35項物業,其中29項物業位於大灣區。這意味著,收購廣州綠地將為綠地香港帶來超7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
  • 錦江國際收購麗笙酒店集團,加速國際化布局
    2018年11月13日,界面新聞從錦江國際集團獲悉,錦江國際牽頭的國際財團通過聯合收購平臺 Aplite Holdings AB 完成收購麗笙酒店集團。麗笙酒店集團前身是卡爾森瑞德酒店集團,今年3月完成更名。
  • 綠地大基建再添新員: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團混改併入「綠地系」!
    12月17日,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籤約儀式在綠地大基建集團總部舉行。上水集團加入「綠地系」後,將有利於綠地「大基建」產業整合各成員企業水利項目資源,培育百億級規模的專業節點性企業。▲ 綠地集團副總裁、綠地大基建集團總裁吳衛東,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團董事長張光遠出席籤約儀式。
  • 長實集團430億加碼收購英國資產,李嘉誠越走越遠?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長實集團崛起於上世紀70年代的香港。那時候的香港,房地產業崛起,長實集團領銜的一眾港資地產建築商登上香港和內地快速發展的快車道,迅速壯大。
  • 廣州綠地併入綠地香港:張玉良分封 陳軍統領綠地大灣區
    HK)發布公告稱,從綠地集團和綠地地產手中收購廣州綠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廣州綠地」)的全部股權,總代價72.6億元。其中,36.4億元為股權代價,36.2億元為淨債項。交割後,廣州綠地將成為綠地香港的全資子公司。這一步在意料之中。
  • 再下九城 綠地酒店旅遊集團加速品牌輸出
    但在多數酒店企業營收同比增速普遍為負的同時,綠地集團酒店業務板塊卻在逆勢擴張,加快自主品牌輸出管理步伐:繼今年4月21日揭牌海外運營中心、加強在海外輸出品牌之後,6月19日,綠地酒店旅遊集團又與國內9個城市的10家酒店項目達成品牌管理輸出合作協議,加速擴張國內品牌輸出。
  • 綠地商業集團更名為綠地商貿集團 2021年營收劍指500億
    10月12日,綠地集團通過官方微信宣布,重組成立大基建、商貿、酒店旅遊三大產業集團,並將通過「三大變革」推動房地產主業在未來3年實現高質量發展,力爭年均銷售規模保持在5000億元以上,形成一批300-500億發展能級的重點事業部。
  • 綠地集團引入山裡寒舍、耀萊集團 入局民宿酒店生意
    2016年10月,綠地集團與山裡寒舍(北京)旅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京籤訂合作協議,確認在天津薊縣的綠地盤龍谷文化城建設精品民宿酒店事項,這標誌雙方深度合作關係正式確立,這開啟了綠地集團多元化「大消費」戰略在京津冀經濟圈落地踐行的新紀元。
  • 綠地集團攜手山裡寒舍、耀萊集團開創地產新紀元
    ,這開啟了綠地集團多元化「大消費」戰略在京津冀經濟圈落地踐行的新紀元。這兩項合作創啟了綠地集團與知名品牌強強聯合的新領域、新模式,是2016 年綠地集團提出的「加速從偏重開發向開發運營並重轉變」的戰略規劃實踐,更是依託雄厚的房地產主業,貫徹大消費戰略、傳遞大健康理念的集中體現。
  • 靠收購增厚百億銷售額 綠地香港幾近完成全年目標
    原標題:靠收購增厚百億銷售額 綠地香港幾近完成全年目標   11日,綠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綠地香港)公告稱,2020年實現合約銷售額545.35
  • 綠地基建密碼:五年業績增長十倍 ——用「五新」方法改造和發展...
    近日,在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綠地外灘中心的綠地大基建級團總部,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綠地大基建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分享了綠地基建成功的密碼。綠地集團2020年初重組成立綠地大基建集團,從更高層面統籌大基建產業發展。綠地大基建產業一躍成為建築行業的黑馬和領跑者,升級為與綠地集團房地產板塊並駕齊驅的兩大核心主業之一。
  • 香港老牌甜品公司易主 黃記煌收購香港甜品許留山
    日前,黃記煌董事長黃耕向北京商報記者獨家透露,已經完成對香港甜品連鎖品牌許留山的全資收購,但他不願透露具體收購金額,只表示資金規模在億元以上。許留山是香港老牌甜品品牌,2004年進入內地市場,2012年進軍東南亞市場,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200家門店。黃耕表示,餐飲業已進入飽和甚至過剩階段,必將迎來大洗牌。
  • 重倉大灣區,綠地深圳首發之作綠地新都會一期封頂
    日前,綠地香港(00337)公告以72.6億元的總對價一舉獲得廣東省11個城市35個項目,重倉大灣區,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增長再添動力,該重大收購事件受到了資本市場的持續關注。而就在今天上午,綠地香港在深圳首發之作「綠地新都會」項目一期也迎來封頂儀式,此次順利封頂意味著距離項目竣工更進一步。綠地香港助理總裁、灣區公司副總經理姜忠民在儀式上表示,將按照合同和約定,如期交付一個讓業主滿意、放心且盡善盡美的優質工程,為光明城市建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