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趙公山(上)
楊明強
早在1987年,30多年前的夏天,當時還在故鄉的母校營山中學任教的我,就利用暑假,去九寨、黃龍旅行之後,順道慕名來到道教名山青城山虔誠遊學,步行上山,索道下山,一路崇山峻岭,清幽靜謐,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當時,還不知道她真正的最高峰在哪兒,以為就在老君閣。
直到30年後的2017年初,我家入住青城山下、岷江河畔,我們幾次驅車週遊青城山環線後,才知道,天下名山青城山,其實還包括另一座神奇的道教名山——趙公山。
春漫趙公山(楊明強 攝)
趙公山的真正巔峰
趙公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是青城「洞天福地」的福地所在。趙公山才是八百裡青城山的主峰。這座大山,正是中華財神趙公明修煉歸隱之處,如今已成為海內外華人競相朝拜的財神聖山。
中華財神趙公明塑像(楊明強 攝)
眾所周知,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底蘊深厚,儒、釋、道相互滲透,優勢互補,相得益彰。而中華文化脈絡的根蒂卻在道教青城山。因為,道教在此創立,至今仍擁有保留完整的道教宮觀群落,繼而世界聞名。
這裡,常年擁有慕名而來、盡興而歸的海內外遊客,他們青睞於幽甲天下的青城秀色,更神往藏於密林深處的坐坐道家宮觀亭閣。滿懷虔誠,千裡迢迢,甚至不遠萬裡,來到中國,來到青城山,沿著那數不清的石階,爬坡梁,過林澗,氣踹籲籲,大汗淋漓,不顧雙腿沉重,不畏心跳加速,也不怕膝蓋骨一陣陣的酸軟疼痛,依照路標指示,經過不懈的攀登,用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爬上青城山頂的老君閣。
人間四月天,趙公美如畫 (楊明強 攝)
很多人知道,青城山頂的老君閣,為青城山核心旅遊區的制高點。很多人卻不知道,他們翻山越嶺,攀越連綿青山,收到蒼翠滿目,僅僅飽了眼福而已;繞重重古觀亭臺,觀老道焚燭,聽磬聲悠揚,也僅僅是了得一個心願而已。殊不知,老君閣後面那高聳如雲的趙公山,才是青城山真正的最高巔峰,海拔為2434米。能在一馬平川的天府平原腹地、距省會成都僅68公裡的近郊,突兀一座巍峨的大山,豈不蔚為壯觀?!
老君閣(圖片來自網絡)
很多人知道,天師洞、上清宮、老君閣屬青城山保留完整的道家重要宮觀勝地。很多人卻不知道,與老君閣一溝之隔的柏冠臺,乃為古蜀文化之寶地,這是當年張道陵與巫教群雄結盟創教的重要場所。柏冠臺上皇觀、中黃觀、青黃觀、金華宮、萬壽宮、趙公廟,曾經是輝煌領冠青城道教的皇家宮觀群。
很多人更不知道,趙公山之所以聞名,不僅僅在於大山的巍峨起伏,森林的幽深茂密,泉水的清澈涼爽,更在於這裡有一個永恆的名字,有一個令黃皮膚人種共同尊奉景仰,能賜人健康,佑人發財,護人平安的大神仙——財神祖師爺趙公明。
財神村的趙公明雕像(楊明強 攝)
趙公山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青城山—都江堰景區之玉堂鎮境內,為邛崍山脈南段的東支。趙公山背靠阿壩高原雪山,前擁天府平原,左連熊耳嶺,右靠岷江,地域面積50公裡,是傳說中西蜀趙公明統領的爍羅鬼國部落所在地和歸隱處。
尋幽好去處(楊明強 攝)
趙公山的前世今生
關於趙公山的各種稱謂甚多,曾古稱「丈人山」。最早在《山海經》稱為「瀆山」,《華陽國志》稱它為「成都山」「天國山」,後來又稱「壓月山」「大面山」。自從有了財神爺趙公明元帥之後,就改叫「趙公山」,直到現在。
2017年初,我們入住青城山麓,常與大山為伍,江水為伴,對青城趙公山更加親近,也就進一步加深了了解與認識。
趙公山下的明宇豪雅青城(楊明強 攝)
現在,我們終於明白:青城趙公山之所以備受世人推崇和偏愛,除了天特別藍、水特別清、樹特別綠、山特別幽之外,還因為連綿起伏、山巒碧峰中有趙公神廟安臥其間,有財神爺在此指點玄機,把握陰陽,賜人吉祥,還能佑人發財,護人平安。
趙公山風光 (楊明強 攝)
其實,行走青城趙公山,目的非常明確,現實的當代人,誰會拒絕財神爺呢?虔誠朝拜,就是為了看財神、問財神、請財神,期盼自己交好運,發大財。所以,趙公山旅遊的特色就是請財神、拜財神的財神尋根之旅。
山林積雪(楊明強 攝)
青城山的神奇,是因為:古蜀巫教衍生出中國道教,道教誕生了正一玄壇護法元帥。趙公山與青城山緊密相連,財神正一玄壇龍虎真君就來自這座神秘的大山。
冬日青城山(楊明強 攝)
資料表明:趙公山的主體,是由距今1.8億萬年的侏羅紀濱湖砂巖、礫巖、泥巖構成,山脊長約15公裡,為都江堰市與阿壩州汶川縣的界山,山形酷似八卦。
酷似饅頭的趙公山段(楊明強 攝)
人們常常盛讚都江堰自流灌溉水利工程,能自秦2500年以來一直助力農耕,而成為世界水利工程的瑰寶。人們盛讚這千年古堰的堅固與神奇,吟唱這岷江的激越與豪放,親撫那江水的清凌與柔美。
都江堰(楊明強 供圖)
很多人知道,天府源頭在都江堰;卻不知道,鎮守千年都江堰的卻是青城趙公山;很多人更不知道,趙公山半山腰上有一道古老的神符石刻。這道神符刻錄下了趙公神山的悠遠,見證了千年古堰的昔日與今朝。也正是這道神符和這座神山,擋住了岷江從阿壩高原洶湧奔瀉的桀驁腳步,馴服收斂了岷水那橫衝直撞的野性。
青城山風光(楊明強 供圖)
很多人都知道秦郡守李冰治水,卻不知道,當年有多少成千上萬古蜀人前僕後繼投入治水大軍,他們也同樣該是千年古堰永垂不朽的功臣!
正因為有了趙公山的雄奇,才有了不朽的都江堰;正因為有了古蜀人用智慧建造的都江堰,才創造了富甲神州的天府之國。於是,在八百裡青城誕生了道教,誕生了道教神仙趙公明,青城趙公山也因此成為華夏民族心中的財富聖山。
青城山——氣勢磅礴的道教名山(楊明強 攝)
多年來,青城趙公山作為財神祖山,一直備受當地群眾和外來遊客青睞,特別是改革開放打開旅遊大門之後,敬財神、請財神、迎財神的鄉風民俗更是蔚然成風。地方政府審時度勢,順應民意,為進一步開發趙公山旅遊景區進行了新的科學規劃和資金投入,交通、通訊等條件又有了新的改善。
趙公山下的田園風光(楊明強 攝)
2008年,青城趙公山背後的映秀鎮及山前的古堰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創,山左的紫坪鋪一帶房屋被夷為平地,山右的青城山滯留了數千人,而與震中緊緊相連僅數公裡的趙公山卻青山依舊,房屋無毀,人畜無傷亡。這場千年罕見的浩劫,剝落了趙公山山頂福銀巖的石塊,山崖上竟神奇地出現了篆形的「財」字和浮雕一樣的趙公財神圖形。財神隱山中,財神就是這座山。這座大山,就是神奇的中華財神祖山。
趙公祖廟(楊明強 攝)
隨著黨中央「一省援一縣」的災後重建國家戰略的強力推進,在推土機和打樁機的轟鳴聲中,優質公路從城市延伸到了這個世外桃源般的山鄉腹地,深藏在叢林裡的山民住進了寬敞明亮的現代樓房。集中安置房、城鄉一體化惠及全體村民。同時,趙公財神古鎮的趙公廟也開始恢復重建。
陽春時節,趙公山下的白玉大道(楊明強 攝)
敬財神、請財神、迎財神的傳統民俗受到政府的進一步關注和重視,並逐級申報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趙公山,這座中華財神之祖山,在經歷了千百年難遇的浩劫之後,又以嶄新的姿態向世人敞開了更加寬廣的胸懷。
曉出水雲間,心向趙公山 (楊明強 攝)
趙公山的千年寶藏
我們長期在省會成都市內工作,幾年前第二次購房,選擇了青城山—都江堰,作為度周末和以後退休歸隱山林之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通過多次實地考察,我們全家人真真切切地愛上了青城趙公山,包括她的氣候、生態、空氣和環境。
青城天下幽 (楊明強 攝)
趙公山景區屬中亞熱帶四川盆地西緣溼潤氣候區,常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5.2度,年無霜期約270天,年降水量1250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是理想的旅遊和消夏避暑勝地。同時,她又是一個獨具春光、夏水、秋葉、冬雪的四季風光帶,也是距城區最近的旅遊區。更由於雨量多,溼度大,水氣不易蒸發,山上常常雲霧籠罩,雲海茫茫,霧漫蒼林,水聲常在耳,空翠溼人衣。在高山區,由於雲氣蒸騰,光線折射,把遠處的組合顯示在空中,形成如海市辰樓一般的「山市」奇幻景觀。日出、雲海、神燈和「山市」,組成趙公山奇特的自然天象。
清泉石上流(楊明強 攝)
趙公山植物種類繁多,且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珍稀頻危植物,如銀杏樹、水杉樹、青城榆等,是古銀杏樹、古楠樹保存最多的景區。林地面積達22平方公裡,佔整個風景區的2/3以上。木本植物達110多種,人造林共14000畝。鬱鬱蔥蔥的萬畝林場,給山區帶來無限生機。
趙公山巔,偶爾露真容(楊明強 攝)
景區內擁有最為集中的中華獼猴桃種植區和良種培養基地;還有全國「三木藥材」(三種喬木類中藥材,厚樸、杜仲、黃柏)基地。趙公山在歷史上即為我國野生藥材寶庫,山中巖谷生長的黃精、天麻、何首烏等,自古享有盛名。唐代的《原仙配》中就描繪過唐玄宗年間青城採藥山民深山採藥的奇遇。宋代《茅亭客話》又記載過山民往趙公山採薪,遇數苗薯藥的故事。
山澗漂流(楊明強 攝)
趙公山竹類亦品種繁多。
蓊鬱的森林,豐盛的植物,自古便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珍稀動物大熊貓、野牛、巖馿,另有野豬、野鹿、果子狸、貓頭鷹,珍禽娃娃雞、錦雞、知更鳥、杜鵑鳥、斑鳩,魚類中的細甲魚、石把子等,味極鮮美。此外,還擁有野生兩棲動物娃娃魚、樹蛙等和野生爬行動物等等。
可見,趙公山的確是一個極富多樣性的生物景區。
趙公山下的熊貓谷(楊明強 攝)
(未完待續)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