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行業2021年度策略:資負兩端均有改善多元保障風起雲湧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機構:國盛證券

核心要點

當前我國進入「多元保障」階段:後疫情時代健康險雖然保持高增速,但分險種及新單續期拆分看,主要為續期業務的高增長以及部分短險新單的增長,而重疾新單明顯負增長、醫療險新單也僅為個位數增長,後疫情時代健康險的新單增速並不樂觀,居民對高價值健康險產品購買力有所下降。目前我國基本建成了醫療救助為託底、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商業醫療險和其他互助等為補充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商業醫療險方面,重疾及醫療險預計分別覆蓋1.9億、0.6億客戶;

今年下半年興起的惠民保預計年底可以覆蓋4000萬人以上;

2019年網絡互助參與分攤的人數爆發式增長,當前預計達到接近2億人。

居民保障需求持續爆發,但除了傳統重疾以外,更為多樣化的參與形式以及細分產品滿足了多層次的保障需求,除了網絡互助、百萬醫療、惠民保以外,包括特藥險、護理險、防癌險等細分產品同樣獲得持續推動。上市險企也逐步發力高質量代理人+多元化產品+線上合作及引流以應對「後疫情時代」的健康險市場。

負債端:行業景氣度改善,關注代理人質態,人力將成為明年Q2後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上市險企負債顯著承壓,預計2020年全年各公司NBV增速在-30%至+1%之間。當前上市險企整體對明年開門紅節奏提前,產品持續優化設計更具吸引力,同時萬能結算利率維持高位,明年負債景氣度有望明顯改善。今年人力及產能有所分化,但各家不同程度加大對代理人規模的重視程度,各家也陸續修訂基本法,體現出對代理人利益以及長期高質量發展的重視。代理人提質並非偽命題,而需要較長時間周期的積累,短期效果較難顯現。展望至明年,上市險企代理人數量有望逐步企穩修復,如明年Q2起包括行業景氣度上行改善增員、代理人產能及收入實現提升,同時投資端沒有明顯的負面壓制時,保險股估值有望持續實現提升,人力將成為明年Q2後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

投資端:投資端對估值形成支撐,折現率拐點將至:明年預計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將呈現先升後降的態勢,明年上半年有望繼續上行,成為推動保險股估值提升的重要推動因素。同時長端利率修復帶動750天移動平均曲線在明年下半年出現拐點,當前最陡峭階段已經過去。對於今年年底較為擔心的信用風險,預計整體影響可控,不必過於擔憂;而非標佔比預計仍呈緩幅壓縮態勢。

償二代二期實施在即,利好頭部壽險公司:償二代二期預計將在明年正式實施,整體看對償付能力的界定更加嚴格,預計將對部分投資及負債業務激進公司產生明顯制約;而上市險企整體負債久期較長、假設審慎、投資穩健、經營規範,預計並不會有顯著影響。

財險業務:保費及綜合成本率雙承壓:在車險綜合改革推動下,預計2021年行業車險保費收入增速-5%,拖累財險整體保費增速至+4%,同時由於車險車均保費的下降、保額提升,預計上市險企車險綜合成本率將突破100%,2021年財險行業保費及綜合成本率均有較為明顯壓力。

(文章來源:格隆匯)

相關焦點

  • 2021年保險行業投資策略:確定且持續的復甦,首選行業龍頭
    導語:新冠肺炎疫情對保險板塊資負兩端均產生深遠而複雜的衝擊,1H20在估值與業績「雙殺」下,板塊估值創出歷史新低;2H20經濟復甦預期不斷強化,純壽險公司在長端利率企穩向上帶動下估值快速修復。1. 2020年復盤:疫情影響深遠而複雜1.1 2020年保險股走勢復盤 1H20疫情對保險板塊資負兩端均構成直接衝擊。2H20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長端利率V型反轉和權益市場逐步回暖,保險股企穩回升。
  • 2021年保險行業投資策略:確定且持續的復甦,首選行業龍頭
    導語:新冠肺炎疫情對保險板塊資負兩端均產生深遠而複雜的衝擊,1H20在估值與業績「雙殺」下,板塊估值創出歷史新低;2H20經濟復甦預期不斷強化,純壽險公司在長端利率企穩向上帶動下估值快速修復。1. 2020年復盤:疫情影響深遠而複雜1.1 2020年保險股走勢復盤 1H20疫情對保險板塊資負兩端均構成直接衝擊。2H20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長端利率V型反轉和權益市場逐步回暖,保險股企穩回升。
  • 2021年保險行業投資策略:保險公司負債端有望進入向上周期 資產...
    2)歷史經驗顯示,「年度保費的同比增速」與「上一年的投資收益率– 當年的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係。據此推斷,2021年的人身險行業保費有望觸底回升,進入新周期。但歷史並不代表未來。關鍵點為1)開發更多針對大病的保險產品;2)開發適應廣大老齡群體的商業醫療保險產品。2、將商業養老保險納入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設。關鍵點為1)開發投保簡便、交費靈活、收益穩健的養老保險,積極發展年金化領取的保險產品;2)鼓勵保險公司提供老齡照護、養老社區等服務,鼓勵參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在國務院「擴面提質」的要求下,保險行業的政策面有望改善,或許可以期待積極的超預期政策。
  • 「研報掘金」保險資負兩端均有催化配置價值凸顯 機構看好這幾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保險行業整體復甦勢頭有待觀察,但是和疫情期間相比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保險行業前5月實現原保費收入2.31萬億元,同比增長5.95%,今年前4月的前值只有4.34%。春節以來尤其是對疫情期間的保費觀察來看,受疫情的影響壽險營銷員出現開工不足。但是進入四月以來開始的逐步復工,對此問題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 國泰君安證券2021年度策略合集
    >>以上內容節選自國泰君安證券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2021年度基金行業投資策略:基金優選策略與基金公司籌碼分布》。 【保險】資負共振,保險起舞 當前資負共振,負債端21年將迎來修復性增長,長期有賴「客戶經營」轉型;資產端高景氣將延續,750天曲線下行放緩對利潤負面壓力減小。 長期看好向「客戶經營」轉型的壽險改革,首推中國平安。
  • 保險行業2021年度投資策略:順復甦之勢,務改革之實,維持「推薦」評級
    從周期角度來看,過去 20 多年我國壽險業負債端呈現 7 年周期(4 紅 3 黑)特徵,從 2018 年開始由於監管、代理人、疫情多方面的衝擊使得過去三年壽險行業負債端表現低迷,2021 年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復甦以及居民在疫情刺激下保險意識的提升,保險需求將不斷走強。
  • 2021年保險行業真的無法走出低谷了嗎?
    2)歷史經驗顯示,「年度保費的同比增速」與「上一年的投資收益率– 當年的銀行理財預期收益率」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係。據此推斷,2021年的人身險行業保費有望觸底回升,進入新周期。但歷史並不代表未來。在國務院「擴面提質」的要求下,保險行業的政策面有望改善,或許可以期待積極的超預期政策。我們判斷改善方向有:1)「將商業養老保險納入養老保障第三支柱」的政策指示性較強。今年年初,銀保監會領導明確指出過「將爭取政策支持,適時將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擴展到全國範圍」。這一方面可期待積極政策。2)各類型的創新險種均有望推出,豐富保險公司產品線。
  • 保險2021年行業策略報告:保險行業真的無法走出低谷了嗎?
    我們判斷保險公司的年金險業務(包括養老險)能夠持續不斷地在大資管行業中分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三、差異化服務打造 + 專業化隊伍建設 + 科技賦能將有效提升人均產能,打破「增員」驅動的傳統模式。我們判斷「差異化服務」已開始與基層代理人隊伍的經營進行了深度融合,已開始成為了增員、出單的重要亮點。
  • 中金公司保險行業2021年展望:壽險向上 財險向下
    而假設未來10年新業務件數空間為2-3億件(包括已有重疾保單的客戶加保),結合考慮行業2018-19年每年重疾險新業務件數約在0.3-0.4億件,我們認為儘管目前重疾險需求仍未飽和,但是高增長的紅利期已過。網際網路保險產品(如百萬醫療和惠民保,甚至包括網絡互助)的保障內容與重疾險有一定重合,且擁有流量優勢和宣傳效應、對年輕人來說價格便宜。
  • 招商證券2021年宏觀、策略、各行業年度觀點大合集來啦!
    摘自《證券行業2021年度投資策略-2020年表現出色,2021年期待更多驚喜》  06  保險:順復甦之勢,務改革之實同時各上市險企均已積極布局2021年開門紅工作,從產品吸引力到經營節奏都相比去年有了顯著改善,當前行業開門紅工作已箭在弦上,開門紅新單保費大概率將實現超預期的增長。2021年開門「紅」有助於代理人產能和規模的企穩回升,進一步帶來後續時間保障型產品的銷售改善,實現全年新單保費和新業務價值的較好增長,從而開啟新一輪的復甦增長周期。
  • 招商證券2021年宏觀、策略、各行業年度觀點大合集來啦!
    摘自《證券行業2021年度投資策略-2020年表現出色,2021年期待更多驚喜》  06  保險:順復甦之勢,務改革之實同時各上市險企均已積極布局2021年開門紅工作,從產品吸引力到經營節奏都相比去年有了顯著改善,當前行業開門紅工作已箭在弦上,開門紅新單保費大概率將實現超預期的增長。2021年開門「紅」有助於代理人產能和規模的企穩回升,進一步帶來後續時間保障型產品的銷售改善,實現全年新單保費和新業務價值的較好增長,從而開啟新一輪的復甦增長周期。
  • 非銀金融行業2021年度策略:順周期、金融科技、資本市場改革
    相比 2020年開門紅,各大險企2021年的開門紅的改善主要有:1)投保年齡限制的放寬,拓展投 保客戶群體;2)產品期限的縮短,返還周期加快,增強在同類資產配置產品中的吸引力; 3)繳費方式更靈活,部分險企新增躉交繳費方式,吸引投資偏好的客戶群體;4)身故賠 付的提高則用來吸引保障偏好的客戶群體;5)啟動時間前置,意在提前搶佔市場。
  • 非銀金融行業2021年度策略 三個關鍵詞:順周期、金融科技、資本...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東吳研究所 非銀非銀金融行業2021年度策略三個關鍵詞:順周期、金融科技、資本市場改革核心要點:經濟回暖,順周期產業迎拐點,金融科技券商逢機遇隨著全球的疫情、尤其是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同時加上疫苗研製的穩步推進,後疫情時代的經濟修復逐步成為常態:利率水平在中期的維度將維持穩定,甚至穩步向上,利好借貸業務利差擴大和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
  • 改革轉型、提質增效 資管行業如何邁出新發展步伐
    踏上資管新規實施後的新徵程,如今,銀行理財子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淨值化產品規模佔比超過一半,為投資者帶來「看得見」的收益;保險資管新規落地,制度上進一步簡政放權,高淨值個人客戶成為保險資管產品的銷售對象。
  • 安信證券非銀行業2021年度策略報告:春暖花開 否極泰來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安信證券2021年繼續看多券商股,配置行業龍頭、精品投行。權益類投行和重資產業務擴容是2021年券商業績的主要增長點,精品投行和頭部券商在此趨勢下更具優勢。T+0政策落地和信用違約風險改善可能帶來券商經紀、投資和債權投行超預期增長,需要等待這些因素的落地。保險公司資產端與負債端雙雙改善,2021一季度確定較強,仍是關注重點窗口。我們認為開門紅預售反饋良好,疊加健康險「炒停」窗口,一季度龍頭險企NBV明顯反彈。
  • 非銀金融行業2021年度策略:順周期、金融科技、資本市場改革
    相比 2020年開門紅,各大險企2021年的開門紅的改善主要有:1)投保年齡限制的放寬,拓展投 保客戶群體;2)產品期限的縮短,返還周期加快,增強在同類資產配置產品中的吸引力; 3)繳費方式更靈活,部分險企新增躉交繳費方式,吸引投資偏好的客戶群體;4)身故賠 付的提高則用來吸引保障偏好的客戶群體;5)啟動時間前置,意在提前搶佔市場。
  • 平安資管張劍穎:未來險資可在養老金、銀行理財子公司等領域提前布局
    平安資管副總經理張劍穎認為,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是保險資管公司展示能力優勢的重要載體,需找準發展路徑,發揮自身差異化競爭優勢。其應堅定第三方展業,在外包首席投資官(OCIO)模式與資產配置解決方案、FOF、MOM產品等業務領域再做創新。
  • 興證策略: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持續推進 頭部券商將率先發展
    原標題:【興證策略|行業比較】策略如何看以金融代表的高彈性服務業 摘要 【興證策略: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持續推進 頭部券商將率先發展】2021年中國經濟全面復甦確定性較高
  • 保險行業3w是什麼意思 車險更換保險公司利弊
    並且在金融行業是比較常規的說法。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客戶經理保險行業中業績2000C 3000P是什麼意思呀?2000C即第一保單年度可直接計提的佣金為2000;C是指FYC,就是首傭的意思,你做的保費換算成佣金。俗稱提成。
  • 保險行業深度報告:從日本和臺灣地區的經驗看大陸壽險業的發展
    曾經歷過較為完整的經濟周期和保險周期,具備應對經濟、社會環境以及監管政策變化的能力,在負債端 產品設計、渠道布局、投資端資金運用和資負匹配等方面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利率下行時期通過對資產端和負債端做出 適時調整緩解了利差損問題,對研究中國大陸壽險行業應對利率風險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另一方面也因為亞洲國家和地區人 民文化相近,生活方式和理念也較為接近,高度依賴儲蓄,參照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