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妮
在全球範圍內聞名的「中國節」不僅有貼對聯、放鞭炮的春節,現在還有發軔於2009年的雙11狂歡節。今年年末,東南亞、南亞的人們要連續歡慶兩三個月了:在雙11買夠了一年的好東西,接著準備迎新春。
《每日鏡報》日前報導,南亞電商平臺Daraz第一次將全世界最大的購物狂歡節——天貓雙11帶到了印度洋上的斯裡蘭卡,受到當地消費者的熱烈歡迎。在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上,身穿網購來的連衣裙、舉著嶄新的中國手機自拍成了斯裡蘭卡年輕人的新潮流。
每日鏡報稱「斯裡蘭卡的雙11初體驗大獲成功」
2018年,Daraz讓巴基斯坦、尼泊爾、斯裡蘭卡、孟加拉等國家首次參與本土化的天貓雙11。報導稱,斯裡蘭卡的剁手族期間通過Daraz創造了160億盧比的成交額。Daraz在斯裡蘭卡的區域經理Bart Van Dijk 說,儘管雙11在斯裡蘭卡還是新鮮事物,但「阿里巴巴發起雙11,直接加強了這個符號(在當地)的接受度。」
巴基斯坦網友稱說「準備讓你的銀行帳戶受點傷吧,因為Daraz的雙11要到巴基斯坦了」
不止是東南亞和南亞的消費者,天貓、淘寶、速賣通、Lazada、Daraz等平臺讓230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在所有時區加入狂歡,提前加購、深夜「剁手」等「節日習俗」迅速走紅。
Picodi的研究發現,雙11在菲律賓的受歡迎程度過去5年翻了4倍,男性平均買2.4件商品,女性則多達4件;市場研究公司iPrice Group數據分析顯示,馬來西亞消費者在雙11前一夜集中上線買買買的時間比2017年提前了兩個小時,11日當天早晨8點又開始起床囤貨,出境遊玩的機票最受歡迎。
財經媒體CNBC援引香港研究機構Tofugear分析師Tiffany Lung觀點解釋,天貓雙11「通過遊戲、娛樂的方式,用充滿樂趣和社會化體驗的方式進行慶祝「,而不是單純依靠價格來打造購物節的概念。它消解了傳統促銷活動的迷思,才在全球範圍內形成影響力。
浙江金華的賣家設計出天貓雙11元素紋身貼,通過速賣通暢銷俄羅斯
未來5年,阿里計劃進口2000億美元的商品,覆蓋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特色產業帶;在天貓海外、速賣通、Lazada、Daraz等平臺,海外消費者不僅能買到中國製造的數碼家電、巴蜀特色的火鍋底料、故宮的口紅,還能買到俄羅斯的蜂蜜、土耳其的針織衫;支付寶支持27種貨幣結算,菜鳥正在全球加速布局,建設智能物流骨幹網,飛豬提供的全球旅遊商品超過200萬種。
這讓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享受到和中國「包郵區」同樣的體驗。例如,隨著菜鳥「全球一張網」建設加快,俄羅斯、法國等地的消費者在11月11日當天就收到了菜鳥海外倉發出的包裹。過去一年見,阿里巴巴賦能Lazada優化技術系統、商業模式及跨境物流能力,使Lazada在2018年的雙11、雙12大考期間服務了更多消費者。據統計,年末兩大狂歡節期間,Lazada用戶訪問量達13億人次。未來三到四年,Lazada計劃將其倉庫數量翻倍,以滿足東南亞消費者激增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