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妄自菲薄了!當年廣東歌壇的原創力量幾可吊打香港樂壇

2020-12-21 華語樂談

內地歌壇最鼎盛的時期就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80年代末風頭最勁的是北方的西北風;而90年代初,最為生機勃勃的,卻是以原創為基調的廣東流行歌壇。短短幾年,從廣東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當紅歌手和膾炙人口的流行作品。而這一盛況的背後,離不開一群才華橫溢的幕後音樂人。

多年來,我們習慣了追捧港臺的那些「音樂教父」「巨星推手」,殊不知,同時期在咱們內地,一樣不缺優秀的音樂人才。甚至比當時如日中天卻以翻唱為主的香港樂壇,更加展示出原創的生命力。今天,「華語樂談」將和大家來說說,當年為廣東歌壇做出卓越貢獻的、你也許並不熟悉的幕後音樂大神。

陳小奇:一曲《濤聲依舊》揚名立萬

代表作:《大哥你好嗎》《高原紅》《九九女兒紅》

陳小奇可以說是廣東歌壇的一面旗幟,有「嶺南音樂教父」的美譽,是一位不得多得的創作奇才;他曾獲得「中國十大詞曲作家」「中國最傑出音樂人」等眾多獎項。香港著名詞作家黃霑曾這樣評價他:大陸有陳小奇,不必到香港。

陳小奇是廣東普寧人,先後任職於中唱廣州公司、太平洋影音和廣州電視臺,擔任音樂編輯、企劃主任、製作人、音樂總監等職務;後來成立自己的「陳小奇音樂公司」。他先後捧紅了甘萍、陳明、李春波、林萍、伊楊、光頭李進、廖百威、火風、陳少華、容中爾甲等諸多歌手。

陳小奇是個音樂全才,創作方面也大多詞曲甚至編曲、製作全包。一首《濤聲依舊》將毛寧捧上了巔峰,這首作品也足以令陳小奇揚名立萬,成為廣東歌壇首屈一指的流行佳作。

另外,一首《大哥你好嗎》捧紅了甘萍;一首《高原紅》捧紅了容中爾甲;一首《九九女兒紅》捧紅陳少華;還有楊鈺瑩的《我不想說》也是他的填詞作品……

李海鷹:不只有《彎彎的月亮》

代表作:《我不想說》《走四方》《我的愛對你說》

李海鷹也是內地非常有名的一位音樂大師。他生於珠江畔,曾在廣東音樂曲藝團當創作員15年,後調入廣東電視臺擔任音樂總監。首首影視金曲,記載著屬於他的榮耀:

一曲《我不想說》(譜曲),是《外來妹》的主題曲,令楊鈺瑩一炮而紅;

一曲《彎彎的月亮》,是音樂電視片《大地情語》的插曲,成了劉歡的代表作之一;

一曲《走四方》,是電視劇《一路黃昏》主題曲,一舉捧紅了韓磊這位重量級的影視歌王;

一曲由葉倩文演唱的《我的愛對你說》,是《女人天生愛做夢》主題曲,也是早年間內地音樂人與港臺歌星合作的成功典範;

李海鷹還給潘長江寫了《過河》,為李玲玉寫過《牧野情歌》,為迎澳門回歸寫過《七子之歌》,為電視劇《亮劍》寫了主題曲《中國軍魂》……

吳頌今:將楊鈺瑩一手帶入廣東歌壇

代表作:《茶山情歌》《你那裡下雪了嗎》《情哥去南方》

吳頌今也是廣東歌壇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國家一級詞曲作家,資深音樂人,據說一生創作各類音樂作品5000餘首。

吳頌今是江西人,也非常顧老鄉。來自江西的甜歌皇后楊鈺瑩,就是他從江西帶到廣州來,並東奔西走將她送上路的。他還為楊鈺瑩創作了《風含情水含笑》《茶山情歌》等多首非常流行的甜歌。

還有一位江西籍的歌手叫周亮,曾以代表作《你那裡下雪了嗎》《女孩的心思你別猜》紅極一時,而這兩首歌都是吳頌今為她打造的。還有金玲、劉婷、姜帆、小曾、朱含芳、譚耀軍、黃璉等一大幫江西歌手,都是在吳頌今的扶持下挺進歌壇的。

90年代初成名的女歌手張咪,第一首成名曲就是吳頌今創作的《灞橋柳》,電視劇《公關小姐》的插曲。中國第一位籤約民歌手陳思思,也是吳頌今一手捧紅的,並為她創作了代表作《情哥去南方》等作品。

吳頌今除了為廣東流行歌壇做出了很大貢獻,另外在新民歌、軍旅歌曲、兒童歌曲、主旋律歌曲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建樹。

張全復:林依輪的「貴人鳥」

代表作:《愛情鳥》《藍藍的夜藍藍的夢》《月亮船》

張全復是廣西人,著名作曲家,曾擔任過青歌賽評委和春晚音樂總指揮;他為人十分低調,網上有關他的資料很少,但當年在廣東歌壇,他的很多作品也紅極一時。

90年代歌壇紅星林依輪,就是張全復一手提攜起來的,推薦他籤約廣州新時代,並為他打造了《愛情鳥》、《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火火的歌謠》等主打歌,令他一夜爆紅;

還有一首曾讓張咪與毛寧因爭歌而轟動一時的《藍藍的夜藍藍的夢》,也是張全復的作品(與張海寧搭檔作詞,與畢曉世搭檔譜曲);

另外,楊鈺瑩的《月亮船》,也是來自張全復的作品;歌手韓曉當年以一首《我想去桂林》而走紅,這首歌同樣是張全復譜曲的作品……

許建強/蘇拉:共譜最美的「晚秋」

代表作:《晚秋》《傷心雨》《晚霞中的紅蜻蜓》

內地著名音樂人許建強,當年也為廣東樂壇的崛起貢獻了不少經典作品,影響最廣的莫過於那首《晚秋》。這首歌先是由陳汝佳演唱,歌名《願你把心留》;後改名《晚秋》被黃凱芹(粵語版)和毛寧(國語版)翻唱。

陳汝佳版和黃凱芹版由許建強自己填詞,毛寧版《晚秋》則由蘇拉填詞。不得不說,這又是一曲難得的嶺南流行經典。

許建強曾創作一首《傷心雨》,成就了一位「情歌王子」王子鳴。還有楊鈺瑩演唱的《晚霞中的紅蜻蜓》,也是許建強的曲作。同時,這兩首歌也都由蘇拉填詞。

另外,許建強還為黎明寫了《請你留在我身邊》,為劉德華寫了《如果天有情》等很多作品。

蘇拉是內地樂壇中少有的優秀女詞人之一。她是廣東的一位語文老師,寫過很多不錯的詞。除了以上與許建強合作的三首代表作,還有麥子傑的《其實我已不在意》,以及楊鈺瑩的很多歌曲。她跟楊鈺瑩也是閨蜜。

李漢穎/楊湘粵:女曲男詞黃金搭檔

代表作:《真的好想你》《牽掛你的人是我》

李漢穎,女,作曲家;楊湘粵,男,作詞家。這樣的組合併不多見,因為女作曲家本來就罕見。

90年代成名於廣東歌壇的時候,他們兩位曾搭檔創造了不少經典作品,如周冰倩的《真的好想你》,高林生的《牽掛你的人是我》,劉小鈺的《真心真意謝謝你》等等。他們的詞曲合作珠聯璧合,毫無懸念地捧紅了這些歌手。

楊湘粵

除了以上,還有很多響噹噹的名字如:

畢曉世,代表作:楊鈺瑩《輕輕地告訴你》,但當年他更多從事的是編曲和製作工作;而且他的後勁更足,2003年後擔任海蝶音樂總裁,捧紅了阿杜、林俊傑、金莎等歌手。

陳珞,中國五大錄音師之一,當年是廣州新時代影音製作部主任,就是他從吳頌今手裡接過了那個叫「崗崗」的小姑娘,他是一手捧紅楊鈺瑩與毛寧的恩師。

撈仔,技術型音樂人,當年他的主要身份還是吉他手,有「南撈仔,北老五」的說法,到90年代後期才轉型為音樂製作人。

還有解承強、馬小南(蘭齋)、洛兵、浮克、王鋼、陳梓秋、畢曉笛……

許許多多的名字,他們用滿腹的音樂才華,開創了當時中國原創流行音樂嶺南派的先河,他們是中國內地流行音樂發展之初的奠基者。

他們在中唱、新時代、太平洋等公司企劃室裡運籌帷幄,用首首原創金曲,造就了一個接一個當紅歌星,締造了中國內地歌壇最燦爛的一個時代。

到現在你應該知道了,當年楊鈺瑩這位「銷量女王」的成功,是集結了多少人的力量啊!

別再妄自菲薄了,都在吹當年香港樂壇,但香港樂壇其實也就幾個詞匠而已啊,大部分旋律依賴進口。而原創之花遍地盛開的廣東歌壇,上面這些名字你又認識幾個?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就會奇怪了,既然廣東歌壇有這麼強勁的後備力量,原創不遜港臺,為何卻沒能輝煌太久?

是的,廣東歌壇到90年代中期就開始沒落了。主要是因為,隨著港臺音樂的入侵和內地音樂的興起,很多大型唱片機構紛紛搶灘登陸,在內地成立分公司,而他們的首選地,基本都落在了北京。加上廣東歌壇那幾年試水籤約制,因急近功利而導致一系列後遺症,解約、跳槽、扯皮事件頻發……

這樣一來,很多南方歌手從長遠考慮,紛紛開始北上發展。而且很多在南方成名的歌手,本來就是從北方過來的,如毛寧、李春波、陳明、林依輪等。隨著歌手的大面積遷徙,幕後音樂人自然也隨之轉移,或者隱退,很多成立不久的音樂公司亦隨之倒閉。廣東歌壇的熱潮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歸於靜寂。

相關焦點

  • 香港樂壇天王消亡史:獅子山下再無爭霸,香港樂壇再無天王
    香港歌壇天王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一方面,香港樂壇盲目自信,過分追求「獨立自主」。1995年,他們甚至自信到掀起了一場「原創歌曲運動」,抵制來自外國的改編歌曲,從而想為本地創作人開拓更大空間。可是,香港的創作人才本來就不多,面對的卻是全亞洲的市場,需求龐大,一旦供不應求又必須硬著頭皮出作品,水準就會降低。這場運動被香港流行文化研究者視作一次拔苗助長的失敗試驗,是令香港樂壇由盛轉衰的事件之一。
  • 記憶香港:樂壇發展史——昔日萬丈光芒,僅剩一塊遮羞布
    華語樂壇由臺灣、內地及香港歌壇三足鼎立形成掎角之勢,由外圍東南亞的華語圈作為補充,從早期的藩鎮割據,到中期的互通有無,再到當下的緊密聯繫,越來越趨於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態。香港歌壇在整個華語流行音樂體系中,作為僅次於臺灣樂壇的重要一脈,曾經的輝煌、今昔的落寞,同樣值得我們記取。
  • 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為什麼說臺灣樂壇的地位更勝一籌呢?
    今天我們來談一下,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到底哪個地位更高呢?等中堅力量。但香港歌壇從四大天王淡出之後,持續低迷到今天。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創作臺灣勝,歌手香港勝。論對華語歌壇的貢獻,開創性臺灣勝,論華語歌手影響力,歷史成就香港勝。
  • 香港原創音樂教父——顧嘉輝,與「中島美雪」瓜分香港樂壇
    (本文有相應的視頻版本,喜歡觀看視頻的朋友,請進主頁查看:「香港原創音樂教父——顧嘉輝,他和黃霑兩個廣州仔打造了香港樂壇」喜歡看圖文的朋友請往下看。) 一個多月前我也出了一期關於顧嘉輝最經典的十首歌曲的視頻,叫做「華語樂壇原創音樂鼻祖、香港歌壇教父—
  • 香港歌壇三巨頭:許冠傑,張國榮,陳慧嫻,告別歌壇的壓軸歌曲?
    香港歌壇作為華語樂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影響力在整個大中華地區都可見一斑!粵語歌曲因其獨特的發音方式以及娓娓道來的唱法,十分之耐聽,另外粵語歌詞極其考究,經得起細品!因此,粵語歌曲受歡迎度還是很高的!香港歌壇就有3位巨星在自己最巔峰的時候選擇退出歌壇,這3位巨星在開完自己告別樂壇的演唱會之後,決絕離開,那麼他們3人告別歌壇時的壓軸歌曲都唱了什麼金曲?我們一起來看看1.
  • 回眸20年中國歌壇 流行音樂不缺歌手只缺原創
    20年過去了,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歌壇回顧大型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作為中國流行音樂的先行者和見證者,谷建芬、徐沛東、金兆鈞、劉歡等資深音樂人不禁對此感慨萬千。  音樂現象  先行者廣東音樂——從波峰跌到波谷  這20年多間,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可謂天翻地覆,曾作為流行音樂「領頭羊」的廣東音樂不容忽視。
  • 為什麼香港樂壇越來越沒落?對此你們怎麼看的呢?
    提起粵語歌壇,許多人對於它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70年代至90年代初。那段黃金歲月裡,在香港這片彈丸之地,接連誕生了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黃家駒、四大天王、王菲等等樂壇巨星,造就了粵語歌壇的空前繁榮。即便當年紅如張學友,為了打入大陸市場,幾乎是在每發行一張粵語專輯的同時還要製作一張國語專輯。
  • 香港樂壇當年的「輝黃」組合有多牛,聽過這些歌你就知道了
    提到華語樂壇的黃金詞曲搭檔,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會是周杰倫和方文山,不過早在他們之前,香港樂壇就出現了一對頂級的詞曲作者,他們在一起創作了很多粵語經典歌曲,至今仍是很多人心目中不可逾越的存在。這兩位在香港樂壇享有不可替代地位的創作鬼才,就是當年被稱為「輝黃」組合的顧嘉輝和黃霑。
  • 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為什麼說臺灣樂壇的地位更勝一籌呢?
    今天我們來談一下,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到底哪個地位更高呢? 臺灣歌壇則兼容並蓄,多樣發展。相對於香港而言,臺灣的文化底蘊更加深厚,道理不用說大家也都明白。所以才會有人把香港稱之為「文化荒漠」。臺灣流行歌壇的發展脈絡非常清晰,豐富的多元化,而且沒有明顯的斷層。
  • 後王菲初登場,浪子王傑殺入香港樂壇,張國榮淚灑紅館退歌壇
    這一年天后王菲初登場,星爺邂逅一生摯愛,梅豔芳、陳慧嫻千夕之爭,張國榮退出歌壇成遺憾,白絲與紅顏相去這世間。小編今天帶你走進1989年的流星歲月。 1989年是香港娛樂圈的黃金年代,一檔名為《今夜不設防》的華語頂級綜藝橫空出世,豆瓣評分9.5分,由香港四大才子中的黃沾,倪匡,蔡涵同臺主持。
  • 羅文當年在香港歌壇到底有多紅?
    羅文可以稱得上20世紀70到80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代表人物之一,成為許多人記憶中的一部分,而他的百變造型也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的一位歌手,在那時究竟有多紅呢?香港的粵語歌壇,如果論資排輩的話,歌神許冠傑坐頭把交椅,這個應該沒什麼疑問,羅文當仁不讓坐第二把交椅,其他人有譚詠麟、張國榮、林子祥等,爭奪第三,1967年,成為「四步合唱團」的成員,正式出道。1973年,因演唱電視劇《獅子山下》的同名主題曲而走紅 。
  • 他是香港流行音樂教父,粵語歌開山鼻祖,香港樂壇五傑之首
    1.他是香港的流行音樂教父,廣東歌也就是粵語歌的開山祖師爺,粵語流行歌壇的開創人,建立起粵語流行歌壇新潮流,他也是香港八十年代樂壇五傑之首,香港樂壇五傑:許冠傑 譚詠麟 張國榮 梅豔芳 鄧麗君,香港歌神金字招牌的代表人物,他就是香港樂壇綜合實力第一的歌神:許冠傑。
  • 他是香港流行音樂教父,粵語歌開山鼻祖,香港樂壇五傑之首
    1.他是香港的流行音樂教父,廣東歌也就是粵語歌的開山祖師爺,粵語流行歌壇的開創人,建立起粵語流行歌壇新潮流,他也是香港八十年代樂壇五傑之首,香港樂壇五傑:許冠傑 譚詠麟 張國榮 梅豔芳 鄧麗君,香港歌神金字招牌的代表人物,他就是香港樂壇綜合實力第一的歌神:許冠傑。
  • 金針獎正式頒出,獲獎者達明一派呼籲守住粵語歌壇,奈何回天無力
    在發表感言時,達明也現場呼籲:「希望大家守住廣東話和香港文化」,表示了對香港粵語歌壇的日漸式微表示擔憂。事實上,粵語歌壇的沒落已經是無可挽回的現實。回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歌壇風生水起,是整個華語歌壇的前沿?
  • 羅文當年在香港歌壇到底有多紅?
    羅文可以稱得上20世紀70到80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代表人物之一,成為許多人記憶中的一部分,而他的百變造型也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的一位歌手,在那時究竟有多紅呢?香港的粵語歌壇,如果論資排輩的話,歌神許冠傑坐頭把交椅,這個應該沒什麼疑問,羅文當仁不讓坐第二把交椅,其他人有譚詠麟、張國榮、林子祥等,爭奪第三,1967年,成為「四步合唱團」的成員,正式出道。1973年,因演唱電視劇《獅子山下》的同名主題曲而走紅 。
  • 香港樂壇有哪些稱得上殿堂級的歌手?
    香港的殿堂歌手,有個公認的衡量標準,拿到金針獎,基本上就代表整個香港歌壇都認可你的殿堂成就,意味著站上了香港樂壇金字塔的頂端。金針旨在獎掖對香港歌壇有突出貢獻的歌手和音樂人或者團體,客觀公眾,由香港電臺主辦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頒發,有時候還會任性的連續幾年不發獎。
  • 香港樂壇有哪些稱得上殿堂級的歌手?
    香港的殿堂歌手,有個公認的衡量標準,拿到金針獎,基本上就代表整個香港歌壇都認可你的殿堂成就,意味著站上了香港樂壇金字塔的頂端。金針旨在獎掖對香港歌壇有突出貢獻的歌手和音樂人或者團體,客觀公眾,由香港電臺主辦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頒發,有時候還會任性的連續幾年不發獎。
  • 曾經稱霸香港歌壇的實力唱將,第1位晚年孤獨,最後1位過得最瀟灑
    曾經的香港歌壇,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盛世巔峰,可謂是人才輩出,無數實力唱將就像高樓大廈一樣瞬間破土而出,拔地而起。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曾經稱霸香港歌壇的實力唱將。許冠傑也許當代很多年輕人不認識許冠傑,但是他當年在香港樂壇真的說是叱吒風雲。在那個娛樂開始盛行的年代,樂壇上流行的都是普通話,許冠傑是第一個把粵語歌唱到了舞臺上的明星。有人封他為香港流行樂的鼻祖,沒有他的創新就沒有後來的香港歌壇盛世。
  • 倘若當年謝霆鋒不退出歌壇,陳奕迅如今歌壇的地位又會如何?
    倘若當年謝霆鋒不退出歌壇,陳奕迅如今歌壇的地位又會如何? 在歌壇,出色的音樂人數不勝數,在所有歌手中,創作兼唱功被公認的「音樂才子」屈指可數。即使,曾經歌壇傳奇《四大天王》中,卻沒有一人能襯託起「才子」二字。可見,才子的美譽不是誰都能夠匹配,必須有真實的才華才能夠服眾。
  • 網友:旗下歌手代表了整個香港歌壇
    01,許冠傑說到香港歌壇許冠傑三個字絕對是繞不開的話題,作為將粵語歌曲推廣至主流樂頂端的歌手,他在華語樂壇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夠撼動,毫不誇張的說許冠傑是所有歌手中音樂成就最大的一位,後世鮮有人能夠與之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