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那麼大,城市那麼多,緣何一座4線小城會如此神奇?
不僅僅坐擁群山之祖,天地人三界還囊括其下,始皇帝都千裡前來!
泰安何處?
關於泰安,你第一眼會想到什麼?
是不是都沒聽過這個地名?或許,你也會在心裡隱隱地懷疑,這和泰山有什麼關係嗎?兩者僅有一字之差。
事實上,前些年我去泰山旅行的時候,看著手裡拿到的「泰山」站火車票,我一直認為泰山就在泰山!
如果不是近兩年泰安高鐵的興起,泰安這座城市恐怕一直籍籍無名。畢竟在從前,就連泰安的火車站,都叫作「泰山」站。
新建的高鐵站:泰安站
泰山在人們心裡的地位,多如「重於泰山」、「穩如泰山」、還有「有眼不識泰山」之說。這五嶽至尊是天下的認定。
「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帝之孫,神靈之府也!」
關於泰山,其實還不得不說一說這個城市。說到這裡,我想你肯定猜對了,泰山所在的城市就叫作泰安,取國泰民安之意。
泰安天外村上山口:天地廣場
然而泰安城是比泰山更為神奇的所在。
對於那些沒有深入探究的遊客來說,來泰安一趟,爬了泰山看了日出就不枉此行了,殊不知他們錯過的是泰安城最有趣的人文故事。
如果你也要到泰山旅行,因為不知道其他典故而只爬一趟山就離開,多少有些遺憾吶~
來聽一聽泰安的故事吧!
旅行,說到底除了是眼睛在看風景,還給心靈一次憩息停泊的機會。旅行中的故事是旅行的調味品,讓旅行變得更加有滋有味。
關於泰安城,有一個傳說,也被寫實到現實世界。
泰安市景
泰安城分三界,紅門以上一路通天,過南天門是天界。紅門以下奈河以上為人界,市井融融。奈河往下火車站附近,是蒿裡山。聽過魂歸蒿裡這個詞兒嗎?蒿裡是地界。
多麼有趣的存在啊。蒿裡山、奈河、南天門。一座城裡的存在,對應故事裡的天地人界分。
你說巧不巧?
都知道重慶豐都有座著名鬼城,聲名赫赫的冥府,卻在千百年的傳說中早已流傳。
碑文記載,泰山神,主生死
古人說死亡,會用「魂歸蒿裡」這樣隱晦的詞語來表達。而蒿裡山就在泰山火車站旁邊,清代以前,山上有鬼府各種寺廟建築,甚至冥府的一切編制,三曹六案七十五司,都像極了另一個人世。只可惜在抗日戰爭時都毀於一旦。
但是關於蒿裡山的神奇,至今流傳。本地人是不敢輕易上蒿裡山的。
橋通彼岸
若說蒿裡山只是一個巧合,剛好和傳說民間的諺語對應,那麼泰安城裡的奈河呢?泰安城自下往上。蒿裡山在火車站附近,橫跨整個泰安城的是一條叫奈河的河流,再往上是南天門,南天門往上,即是大家熟知的紅門天街。也就是所謂的天界。
俗話稱:泰安城紅門以上是天界,火車站到紅門為人界,蒿裡山是地界。
還能不能有更巧的巧合了?
為什麼連在山東境內都不算高度第一的這座山,會成為五嶽之首?
它不高。
卻有人說,登泰山而小天下。
雖說仁者樂山,可為什麼明明一座一千出頭的小山,會讓歷代帝王頂禮朝拜?
通往「天堂」的階梯——十八盤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的吟唱,將泰山的精氣神凌然於文字,引後人千古一拜只為照面觀摩。
我國歷代曾有72個皇帝到泰山封禪,泰山主峰之巔的玉皇頂,以其玉皇殿而得名。這裡供奉著民間所稱的天地萬物主宰——玉皇大帝,同時也是皇帝設壇祭天的場所。
而若要登頂泰山之上,需經過坡度高達80的陡峭臺階十八盤,跨越6331個臺階,一步步攀爬上去才能到紅門,往上是南天門。過南天門,則到玉皇頂。
登頂南天門,「天堂」仍擁擠
曾有一年泰安大雨,雨水從山上南天門衝下來,十八盤下臺階均被淹沒到雨林中。有人玩笑「各位升仙失敗,被放逐紅塵」。
下著大雨的泰山山路,確實是不好走。所以雨天爬山的那一波遊客在陡峭的十八盤倉惶落魄,也都是在意料之內。
在泰安城中,有一條河叫奈河,橫穿泰安城而過,在其上有一座大橋,閨名泰山大橋,又因其立於奈河之上,也被叫「奈河橋」。雖與冥府奈何橋有一字之差,但這世上再也找不出這麼相似的對應了。
泰安,東湖公園
以紅門為界,到火車站蒿裡山之間,是所謂的人界。也是如今泰安城裡的繁華地帶,熙熙攘攘,你來我往,雖4線小城,仍然有著蓬勃的活力和朝氣。
糝館、牛肉館、煎餅鋪子......不一而足。
岱廟。在此周圍,有許多美食
菜市場與超市人聲鼎沸,商場電影院繁華如期。這就是泰安城裡的風光。
而火車站以外,蒿裡山以後,則是傳說中的地府冥界。泰安城是典型北方城市,每逢農曆初一初五,根據地方不同,會有固定的集市出現。
夜色下的泰安老街
生活在泰安城裡的人,有時候碰上了趕集日,都會開著車拖家帶口去集市逛逛熱鬧。
淳樸的鄉情、廉價的菜果、摩肩擦踵如過年一般。這也是屬於泰安的熱鬧。
以前泰安未通高鐵,城內只有一個火車站:泰山。在泰山站的附近,就有一座不高的小山坡,卻終年碧綠,鮮少有人訪問。
原來,那座山叫蒿裡山。
昨日辰光
從前帝王封禪,現今大多數人只知道帝王登頂泰山祭拜。卻不知封禪封禪,封乃指祭天,禪才是祭地。
天與地同樣需要仗仰。蒿裡山作為傳說中地府所在地,元代曾專設冥府編制於此,一併建有閻王殿、森羅殿、豐都廟、鬼門關,陰陽界,天子殿,地獄,元常殿等殿宇,設有三曹六案七十五司。
古稱"上有西安,下有泰安",意思是說,活人歸西長安管理,死人歸東泰安管理。泰安在古代又被叫作「鬼都」,原因正是蒿裡山位於此地。
連綿的群山,清唱如畫江山
從前的蒿裡山已不復存在,抗日戰爭時山上一切都毀於一旦。如今落寞無名的它,只是遊客已漸漸稀落的普通火車站「泰山站」旁邊的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山坡。
如果沒有人追蹤過往,沒有人會注意到它。
那些歷史,那些傳奇,那些五千年上下悄無聲息的文化,也從來不會張口為自己辯駁。
五嶽的嶽,繁體字的寫法,也十分有趣,你察覺出什麼了嗎?
泰安只是一座小城,京滬線上普通的一站,因泰山而聞名。
所謂新生城市,1線睥睨,2線爭搶,3線不言不語,4線獨樂樂。
只可惜這座4線小城,耽於安逸也不屑聲張,諸多傳奇被掩蓋在歷史厚土中。又或許,是泰山的名氣足夠亮堂,有這五嶽至尊之名,還需要什麼榮耀?
泰山日出
這個世界有趣的多得多,可人卻只有這一個一輩子。
還好我喜歡旅行,喜歡聽故事,也喜歡看風景。喜歡一瞬可以過許多個人的一輩子。
去看這個世界,或讓世界來看你。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伊印
順便問一句,你曾經爬過泰山嗎?走了幾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