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沒有國家會加入反華聯盟 新加坡不會 歐盟也不會

2020-12-10 網易財經

(原標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沒有國家會加入反華聯盟,新加坡不會,歐盟也不會)

「我希望拜登能精力集中在同中國建立一個全面的建設性關係的框架上。這意味著你要確定在哪裡競爭,在哪裡可能會出問題,但兩國不應該出現硬碰。」11月17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第三屆創新經濟論壇上表示,中美應該努力明確一些雙方具有共同利益的領域,同時管控好可能出現分歧的領域。

李顯龍用「相當震蕩」來描述過去四年的中美關係。對於中美可以如何改善關係,李顯龍認為,兩國領導人的親自接觸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兩國必須了解是否有可能在某些領域攜手合作。「這並不總是容易的,但是有可能的。」

「美國優先」改變了美國的國際地位

當被問到川普的外交遺產對美國有何影響時,李顯龍表示,人們對美國的看法會發生長久的改變,但這個轉變並不是從川普開始的。「我認為,在過去十年中,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轉變。當你不斷說『美國優先』、『讓美國重新偉大』的時候,這其實是把美國利益的定義縮小了。」

李顯龍說,「在此之前,美國政府對美國利益的認識是,通過與各個區域的夥伴合作、與盟國結盟等建立更為穩定的廣泛利益。以前的政府是營造一個總體環境,使得許多國家都可以有序繁榮發展。美國是整體大計劃的一部分,而且自己也遵循同樣的規則……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超越美國的更大利益。」

在李顯龍看來,美國要想回到這樣的立場需要時間,要讓其他國家相信它正在回歸也需要時間,「也可能美國永遠不會回到這樣的立場」。

拜登上臺後對華姿態或有所緩和

至於川普的政策對美國新一屆政府的對華關係會有什麼影響,李顯龍認為,「川普政府中確實有一些人想採取一些行動,讓下一屆政府難以扭轉局面,以便為未來的長期關係定下基調。」以懲罰性關稅為例,他指出,「一旦實施,不管有沒有好處,後來的政府也不會輕易地說這事做錯了,要把它取消。」

另外,在技術領域,李顯龍指出,川普政府針對中國的尖銳言論也將是有後果的。「在技術方面,你如何定義你的對手,是把他看作競爭對手、挑戰者、戰略威脅,還是一個正面的敵人?我想,在這方面發出的聲明是會有後果的。」

李顯龍認為,很多美國總統在競選期間發表過對華激烈的言論,但是在上臺之後卻同中國開展了大量合作,「我希望下一屆美國政府也能這樣做」。

但李顯龍也承認,這可能會更難,「因為把中國視作戰略威脅的看法基本上已在華盛頓成為共識」。「不管是拜登,還是川普,美國任何一屆政府都將難以忽視這一點,假裝過去幾年什麼都沒有發生,繼續前進,這個是很難的。」

沒有國家會加入冷戰色彩的反華聯盟

如果拜登政府聯合盟友建立一個針對中國的聯盟,新加坡是否願意加入?李顯龍回應道,現在已經不是冷戰時代,沒有國家會加入一個反對中國的聯盟。

「我們都希望與美國合作,我們都希望與其他充滿活力的經濟體合作,我們希望在本地區進行合作。但我想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加入一個聯盟來反對那些被排除在外的國家,而中國將會是這些國家的領頭羊。」

李顯龍說,不僅新加坡不會加入,歐洲國家也不會加入這樣的聯盟。「有很多國家願意和中國做生意,比如,歐盟正試圖同中國達成一項投資協議,這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們希望每個國家都能夠參與到討論中來,努力對世界秩序做出一些調整。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國家會形成聯盟互相合作,找到共同的目標和事業,但是形成一種冷戰風格的對峙陣營,我覺得這不太可能。」

美國重返TPP的時機還不成熟

美國在歐巴馬時期極力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被很多人認為是為了遏制中國的產物。拜登政府是否會重返TPP,以此為手段對抗中國?對此,李顯龍回應道,希望美國能夠有一天重返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但是現在的時機還不成熟。

「TPP最初是非常活躍的,最早的『派對』上有12個人,後來有1個人不玩了,現在只剩下11個了,但『派對』還在進行之中。我想這要歸功於日本前首相安倍先生,是他把『派對』上剩下的人團結了起來。」李顯龍說道。

對於拜登政府可能對CPTPP採取的態度,李顯龍分析道,民主黨的選民可能對此不感興趣。他說,雖然歐巴馬政府曾經很感興趣,時任國務卿希拉蕊也完全支持參與TPP,但當她競選美國總統時就否認了這一點,「這就是美國的政治現實」。

「我認為這個協議對美國來說仍然是有意義的,但它必須在國內政治上也有意義才行,而這需要時間,會根據不同的經濟形勢進行調整,以及根據美國的政治格局進行調整。」

RCEP的籤訂發出了團結合作的信號

對於亞太15國剛剛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李顯龍表示,這是協議向外界發出了一個清晰的信號,那就是,不管外面的世界在發生什麼,亞太地區都將堅定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因為各方相信互利合作、互惠貿易比單打獨鬥強得多,這在當前的困難時期尤為重要。

李顯龍指出,TPP和RCEP是為了不同目的而籤訂的不同的區域貿易安排。TPP參與的經濟體要少一些,最初是12個,現在是11個,卻是一個各方承諾和投入更多的協議,涵蓋了很多貿易談判中很難覆蓋的領域,如智慧財產權,甚至是匯率問題。而RCEP覆蓋了亞太所有主要經濟體,除了印度,佔到全球人口和GDP的三分之一,雖然協議達不到TPP的深度,但仍然是向著消除貿易壁壘、提高貿易便利化邁出的重要一步。

RCEP目前由東協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15個國家共同籤署,如今15個成員國2019年的總人口達22.7億人,GDP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達5.2萬億美元,均佔到全球總量的三成左右。RCEP協定中,各成員之間關稅減讓以立即降至零關稅、十年內降至零關稅的承諾為主。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李顯龍:沒多少國家願意加入排斥中國的聯盟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17日報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一次專訪中表示,他希望下任美國領導人處理好美國與中國的關係,並且指出「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加入一個沒有中國的聯盟」,各國也不會加入「冷戰式的聯盟」。
  • 李顯龍:沒多少國家願意加入具有排他性的聯盟,尤其沒有中國的聯盟
    作為在亞太地區與中美兩國關係密切的國家,同時也是RCEP區域經濟框架內的重要成員國之一,身份的多重性讓新加坡對於世界發展格局有著的自己觀點和看法。近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就在一次視頻專訪中談及了中美關係和區域合作等話題。面對美國可能提出的「拉幫結派」,他直言,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加入具有排他性的聯盟,尤其是沒有中國的聯盟。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沒有多少國家希望加入把中國排除在外的聯盟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1月17日在「創新經濟論壇」上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在過去「相當動蕩的四年後」,拜登應尋求與中國發展「總體上建設性的關係」,兩國間的新框架應讓雙方在貿易、安全、氣候變化、朝鮮半島無核化等議題中「發展共同利益的領域」,「在有分歧的領域保持克制」。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華語在新加坡不會消失
    原標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華語在新加坡不會消失  中新社吉隆坡11月23日電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認為,華文華語在新加坡不會消失,但促請新加坡國人應在提升雙語能力方面多加努力。  李顯龍是於22日晚出席新加坡一項論壇,回應出席者擔憂新加坡日趨英語化時指出,新加坡與中國的交流深厚,因此許多新加坡人無論是在工作上或生活上,都將有機會用華語。  對於地鐵站和民眾俱樂部等公共設施的告示牌只用英文,李顯龍則認為應該用務實的態度看待這個問題,新加坡人多講英語少講華語的現象,並不會因為政府到處豎立華語告示而有所改變。
  • 「沒有中國的聯盟,誰願意加入?」
    全球格局正在慢慢發生改變,對此,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聲道出自己的看法。李顯龍指出沒有中國的聯盟不受歡迎根據相關報導顯示,針對最近發生的種種事件,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全球格局的變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在一次視頻專訪中提到中美關係,以及區域合作等相關話題。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貿易戰對任何國家都沒有好處
    新加坡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堅定支持者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李顯龍表示,許多國家需要更大量、更優質的基礎設施,「一帶一路」不僅能讓它們受益,也與維持開放和包容的區域和目標體系相符。新加坡是最早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也是這項倡議的堅定支持者。
  • 李顯龍一語道出實情,沒有國家拒絕中國,義大利把生意做出新花樣
    近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表示,沒有多少國家願意加入一個沒有中國在內的聯盟,新加坡不願意,歐盟國家也不願意。仔細想想,李顯龍的話一點錯都沒有。困難影響下,美國經濟尚陷在"深坑"之中,從標普全球市場情報公布的數據來看,截至10月4日,美國有509家較大規模企業申請破產,資產超10億的企業有46家,是10年來最大的破產潮。
  • 拒絕加入美針對中國的聯盟,新加坡啟動對華自貿談判,還是升級版
    美國總統川普任內,一直讓世界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二選一,好藉機組建一個針對中國的聯盟,但最後是呼者切切,應者寥寥,沒幾個國家願意響應。新當選的拜登還沒有上臺,就已經對外喊話了,要組建一個針對中國的「朋友圈」,依靠盟友的力量來逼迫中國做出改變。
  • 新加坡對拜登表態,不但拒絕針對中國,還在同中方談經貿合作
    美國總統川普一直以來都以各種方式威脅其他國家遵循美國意志,而且他所建立的反華聯盟也在到處「招兵買馬」,川普和國務卿彭佩奧多次遊說東南亞國家希望能夠加入美國的同盟當中,依靠盟友的力量來限制中國發展。新加坡對於川普的許多對華政策並不贊同,沒有遵循川普的要求對華進行制裁。在12月8日,觀察者網報導表示,在當天的中新兩國高層會議上,雙方都同意繼續推進兩國的自貿協議升級版的後續談判,並表示希望為兩國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新加坡的這個表態是中新關係向好的最好證明,也是新加坡在向外界表達新加坡立場的最佳方式。
  • 新加坡為謀發展加入反華隊伍,面臨難題卻想起了中國
    當我國國際影響力慢慢加深後,很多國家會對我們進行求助和合作,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自然不會進行拒絕。在這次衛生事件中,我國也是援助了很多國家!然而新加坡為謀發展加入反華隊伍,當他們出現難題時,卻想起了中國,真是人窮志短啊!中國影響力提升眾所周知,我國已經今非昔比了,在國際上也獲得了巨大的話語權,然而這些都離不開我國的努力。
  • 前是薩德部署,現又是加入美國反華聯盟,韓國鐵了心要對抗中國?
    【編輯/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導語:近來,美方正在為打造「反華聯盟」而奔忙,打算將原來的「七國集團」打造為11個國家的聯盟,分別邀請了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加入,打造新的G11,試圖成為反華大聯盟。
  • 東帝汶獨立18年,為何還沒有加入東南亞國家協會?
    東帝汶獨立18年,為何還沒有加入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南亞國家協會聯盟,也就是東協,大約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國際組織之一。畢竟,東協和中國建設了自貿區,如今很多中國企業出海,第一站就是東南亞。真是東南亞的一些企業,也在國內進行投資,做出了一定的成就。
  • 中澳關係緊張,「反華聯盟」趁機進行小動作,不料卻鬧出烏龍
    文\白山近日,「反華聯盟」在中澳關係緊張之際再搞小動作,稱「支持澳大利亞,抵制中國『欺凌』與『壓迫』」,絕口不提澳大利亞炒作反華議題,迴避澳軍反人類暴行等事,甚至還集體致信多國外長與歐盟,口氣十分狂妄。
  • 獅城選戰|李顯龍之後,新加坡還會有下一個Mr.Lee嗎?
    相比追求政府主導權、作風強硬的李光耀,李顯龍身段更柔軟、更親民。」不過,短期內李顯龍還不會告別新加坡政治舞臺。據《南華早報》報導,李顯龍稱未預料到自己任期的最後一段會遇到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重大危機,可能會在疫情危機得到解決後才正式交棒。
  • 新加坡是華人社會 在南海問題上為何挺美反華?
    這是繼美日澳歐盟後,第一個明確要求各方接受裁決的國家,比韓國、英國等美國盟國的表態還積極,新加坡因而成為相應美國號召、公開對中國施壓的國家之一。文章同時通過分別闡述新加坡與東協、中國、美國的關係,解釋了一直善於在大國間搞平衡外交的新加坡,為何在南海問題上「公開選邊站」。
  • 李顯龍回應新加坡遭網絡攻擊:我的藥物數據不驚人
    中新網7月21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針對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的數據資料庫遭大規模網絡攻擊事件,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儘管資料庫可能遭到攻擊,但新加坡不能回到紙質記錄的時代,必須不斷前進,建設安全智慧國家。
  • 歐盟是富國俱樂部,為何歐洲兩個最富的國家卻沒有加入歐盟?
    然而,歐洲人均GDP前三名的國家中,盧森堡(人均GDP 10.4萬美元)、瑞士(人均GDP 82839美元)、挪威(人均GDP 81807美元),只有盧森堡是歐盟成員國,而瑞士和挪威都沒有加入歐盟。這是為何呢? 瑞士瑞士是被法國、德國、義大利、奧地利幾個國家包圍的內陸國家,也是西歐的中心,瑞士為什麼沒有加入歐盟呢?
  • 阿聯航:期待雙邊合作 不會加入航空聯盟
    據《雪梨晨報》報導,阿聯航空(Emirates)全球客運銷售執行副總裁蒂埃裡·安蒂諾裡(Thierry Antinori)18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阿聯航空的發展策略沒有發生改變,我們期待與其他航企的雙邊合作,但不會考慮加入航空聯盟。」
  • 新加坡稱李顯龍涉釣島言論遭中國媒體斷章取義
    資料圖: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新加坡外交部發言人昨天表示,中國一家媒體刊發的《李顯龍:中國或得到釣魚島 但會輸掉世界地位》文章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言論斷章取義,歪曲了其本意。新加坡外交部聲明稱,李顯龍是站在一名中國好朋友的立場上發表講話,他的評論立場均衡,無意挑起緊張局勢。當在會議上被問及周邊國家是否有必要合作以包圍制衡中國時,李顯龍當即拒絕了這一提法,表示這種做法是無益的,而且他也不會批評中國。李顯龍說了什麼?
  • 拒絕加入任何反華聯盟!俄大使力挺中國,同時警告美國:後果嚴重
    有鑑於此,美國考慮加速組建「反華同盟」,甚至還試圖拉攏俄羅斯,離間中俄關係,但俄方果斷予以拒絕。  據「今日俄羅斯」(RT)19日報導,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阿納託利·安東諾夫日前在接受日本《日經亞洲評論》採訪時公開表示,俄不會加入任何針對中國或其他國家的聯盟。安東諾夫批評美國的「反華情緒」貫穿了其在亞太地區的政治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