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嵐圖第一臺新能源汽車在嵐圖汽車工業園下線。5個月前這裡還叫東風雷諾武漢工廠,4年前東風雷諾第一臺車在此下線。
11月25日,嵐圖汽車首款量產車下線。
「合資」離場,「自主」登臺。7年前,東風集團與法國雷諾共同投資77.6億元興建了佔地3000畝、年整車生產能力15萬臺的東風雷諾武漢工廠。投產後儘管連續4年冠名武漢馬拉松,但總銷量不到18萬臺。
法國雷諾今年4月宣布退出合資公司。9月,東風集團對外表示,承接法國雷諾轉讓的股權,將把原東風雷諾武漢工廠打造為東風智能製造生產基地。
嵐圖是東風集團對標特斯拉推出自主高端汽車品牌。整車集成技術工程師詹陽普介紹,對原生產線進行重新調試和升級改造,以適應生產新能源車的生產需求。與新建一座同等級的工廠相比,改造的投資更低,周期更短。
從嵐圖品牌官宣,到首臺新能源汽車下線,僅隔4個月。當天15時15分,當一臺身披海洋迷彩偽裝的新能源越野車駛進下線儀式現場時,現場掌聲一片。
嵐圖兩項全球首創技術已獲2020中國車身大會特別榮譽勳章。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在嵐圖汽車工業園看到,5G+智慧工廠正在建設,智能停車系統引導車輛停放,分布AI人臉識別等「高精尖」設備。
「從這裡下線的汽車,將從『千車一面』轉向『千車千面』。」嵐圖汽車執行長兼首席技術官盧放介紹,首款新車計劃明年上市。
中國汽車產業「市場換技術」功不可沒,也備受爭議。在傳統燃油車時代,換來的核心技術屈指可數,底盤、發動機、變速箱「三大件」至今大量依賴外資品牌。
上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力爭經過15年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把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把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東風集團董事長竺延風透露,未來嵐圖汽車還將搭載自主研發的氫能發動機。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