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9月底有望向公眾開放

2020-12-11 騰訊網

新華網成都3月14日電 (記者餘裡、楊華)記者14日從四川省都江堰文物局獲悉,目前,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維修主體工程已完成一半,戲樓、堰公堂、祈年樓等維修工作預計在今年9月30日前完成,屆時,二王廟有望向公眾重新開放。

記者在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的修復現場看到,維修工作進展得非常順利,臨江的建築主體構架已經形成,二王廟大殿、二殿的修復只剩下70%的收尾工程。

據都江堰市文物局副局長樊拓宇介紹,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維修主體工程將在今年5月12日前完成,戲樓、堰公堂、祈年樓等預計在9月30日前完成,屆時,即可向遊客們開放。水電、消防、監控等配套設施辦爭在2011年春節前完成。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位於四川的世界遺產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遭到了嚴重破壞,建築群內的多個大殿坍塌。俯瞰整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最佳觀景點的秦燕樓,更是只留下幾堵殘垣斷壁。從2009年6月開始,中央財政投入9500萬元對伏龍觀和二王廟進行維修。

根據就地復原的方案,被國家文物局列為「災後重建1號工程」的都江堰古建築群重建工程,目前已有投資1000萬元的伏龍觀維修工程順利完成。而二王廟古建築群由於處於巨大滑坡體中,首要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前不久剛剛完成,目前,文物古蹟保護修繕工程已經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二王廟古建築群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岷江東岸的玉壘山麓,是為紀念都江堰的開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而修建的。二王廟初建於南北朝,現存建築系清代重建。廟內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後人關於治水的格言,被稱為治水三字經。後殿右側有畫家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碑刻。園中植滿各種名貴花木,古木參天,林蔭蔽日,是四川的遊覽觀光勝地。

[責任編輯:pennyhuang]

相關焦點

  • 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九成建築垮塌(圖)
    地震造成二王廟古建築群中的九成建築垮塌。地震中,與水利工程一道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建築群,九成垮塌。二王廟的毀滅,只是巴蜀文物遭逢整體浩劫的一個縮影。儘管國家文物局仍未完成對災區文物損毀情況的全面調查。但據初步統計,處於四川省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28處,而這次損失有68處,破壞面超過一半。另外,該區域有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78處,損失142處,佔四分之一。
  • 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九成建築在地震中垮塌(圖)
    秦人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蜀人俱敬其如神明;然而為祀李冰父子而修建的二王廟,卻在地震中遭遇滅頂之災。  地震中,與水利工程一道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建築群,九成垮塌。  二王廟的毀滅,只是巴蜀文物遭逢整體浩劫的一個縮影。儘管國家文物局仍未完成對災區文物損毀情況的全面調查。
  • 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九成建築在地震中垮塌
    地震中,與水利工程一道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建築群,九成垮塌。  二王廟的毀滅,只是巴蜀文物遭逢整體浩劫的一個縮影。儘管國家文物局仍未完成對災區文物損毀情況的全面調查。但據初步統計,處於四川省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28處,而這次損失有68處,破壞面超過一半。另外,該區域有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78處,損失142處,佔四分之一。
  • 都江堰二王廟年底前全開放
    修復一新的二王廟楊濤攝其火災自動預警、防雷電措施達到奧運場館技術水平華西都市報訊(見習記者張杰)昨日上午,記者從「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災後搶救保護工程」竣工儀式上獲悉,截至2010年10月,二王廟區域的文物本體維修工作全部結束,預計今年底前完成內外裝修,並向遊客全部開放。
  • 都江堰「十一」開放 修好二王廟要到2010年(圖)
    景區自從全封閉修繕後,一直備受關注    修好二王廟 還得等到2010年    青城山—都江堰大部分景點「十一」開放,青城後山暫不開放  地震中受損嚴重的世界遺產「青城山—都江堰」景區自從全封閉修繕後,一直備受關注。
  • 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災後搶救保護工程正式竣工
    新華社成都11月18日電(記者黨文伯、吳曉穎)歷時28個月,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災後搶救保護工程今天正式竣工,整個景區不久後將向遊人開放。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二王廟近九成古建築被毀,為了及時搶救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國家文物局等單位於2008年6月正式啟動都江堰二王廟災後文物搶救保護工程。    據了解,都江堰古建築群災後文物搶救保護工程,是四川省第一個開工的災後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程,也是四川災後重建中歷時最長、耗資最多的文物保護工程。
  • 都江堰市二王廟古建築群修復需要2至3年
    三官殿前的景象 嚴斌/圖汶川大地震對都江堰市二王廟古建築群無疑是一場浩劫。修復分三步走昨(25)日記者從都江堰市景區管理局獲悉,國家文物局、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方面的文物專家今天將蒞臨二王廟進行實地考察,研究文物搶修工作。而據都江堰市文化局局長卞再斌介紹,修復二王廟,需要二到三年的時間,首先是對現有廢墟清場,並加固堡坎,其次要治理滑坡等,最後是經過專家論證修複方案。今後,需要對二王廟封閉施工。
  • [千龍網]都江堰二王廟有望2-3年後對遊人開放(圖)
    維修中的二王殿部分景觀 (攝影 石磊)   千龍網都江堰5月6日訊 (記者 石磊)「問道青城山,訪水都江堰」,對於都江堰市民來說,都江堰並不只是潤澤灌溉了成都平原的一座水利工程,更是這個城市的圖騰。而李冰父子的二王廟,則是都江堰這個世界文化遺產的掌上明珠。二王廟位於四川城西岷江東岸的玉壘山麓,前臨都江堰,是當地人民感激李冰父子治水有功而修建的。   去年發生的汶川大地震對都江堰市二王廟古建築群無疑是一場浩劫——戲樓、廂房、52級梯步、照壁損毀最為嚴重,特別是書寫著「二王廟」三個大字的照壁,完全被毀,瓦礫、磚塊、木塊,目光所及,一片廢墟。
  • 白天遊二王廟 夜晚賞《道解都江堰》
    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多種手段向遊客推廣,同時與景區、觀光公司接洽,制定旅遊路線的遊覽時間與價格體系。」演出分為《古蜀之祭》《千年堰功》《水潤天府》和《天下之人》四部分,將都江堰放水節進行了全新改版和整體提升。演出對造福千秋萬代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進行了藝術解讀,再現了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歷程,展示出都江堰的千年文化底蘊,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演出中,聞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將穿越千年時光,重現當年盛世治水的宏大場景,竹籠「榪槎」治洪排淤、岷江水母感恩天地、放水潤澤蜀州大地。
  • 都江堰二王廟獲新生
    11月18日,修復的二王廟戲臺上演出了首場川劇「三英戰呂布」。因「5·12」汶川地震遭受嚴重破壞的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重展昔日風採。此項目被中國國家文物局列為「災後重建一號工程」,二王廟古建築群大殿以下的部分景點包括52梯也即將對遊客開放。 桑清攝(人民圖片)11月18日,修復的二王廟戲臺上演出了首場川劇「三英戰呂布」。因「5·12」汶川地震遭受嚴重破壞的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重展昔日風採。
  • 都江堰不僅是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還擁有歷史悠久的古建築群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來到四川,這兩句旅遊宣傳口號隨處可見,青城山是道教聖地,都江堰是兩千多年歷史的水利工程,都入選了世界遺產。都江堰其實不止是水利工程,這裡的古建築也很多,始建年代大都和都江堰同時期,而且大部分保存完好,這些古道觀、古廟宇也是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 都江堰二王廟重新開放 重建耗時三年花費1.1億
    4月21日劫後重生的二王廟首次整體對外開放■本報特派都江堰記者 張志強 程凌哲 報導/攝二王廟古建築群,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岷江東岸的玉壘山麓,是為紀念都江堰的開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而修建的,二王廟初建於南北朝。
  • 四川都江堰有一座二王廟,二王廟裡有一位真正的道人叫王來通
    在王來通二十一歲那年,雲遊訪道來到都江堰,到了玉壘山麓的二王廟,見這座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廟宇已破敗不堪,廟內的李冰父子冷冷清清的矗立在那裡,看到這位在當時治理都江堰的顯赫人物如此冷清,他決心修復廟宇,再塑金身,光揚這位為一方百姓造福的有功之臣。
  • 靈巖寺:都江堰公交1路在二王廟後門下
    靈巖山風景區位於都江堰市西南角,緊挨玉壘山,距成都大約55公裡,距都江堰市區大約4~5公裡,靈巖寺在靈巖山七星巖下,古稱「靈巖聖燈」,舊為「灌縣十景」之一,我國著名的四大古剎(當陽玉泉寺、南京棲霞寺和天台國清寺)之一,它是我國佛教禪宗的名剎,始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479年),現在的靈巖寺是唐貞觀年間
  • 都江堰 像拼圖一樣復原二王廟
    春節假期剛剛結束,遼寧有色基礎工程公司的50人團隊就悄悄抵達都江堰。作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都江堰景區的災情備受社會關注。據了解,目前,二王廟古建築群災後搶險清理已全部完成,山體加固工程正式展開。山體加固,先治地下斷裂「目前開展的是基礎加固工程的第一步,抗滑樁。把鋼筋樁柱深入到滑坡體內,阻擋滑坡力量,以穩定二王廟周圍的邊坡。」
  • 鑑賞丨都江堰二王廟聯作十二副賞評
    上結留有一筆,讓「廟」初具雛形。下比用「享」「奉」「朝」三個字就自然切到「廟」上了。作者很聰明,沒有用濃墨重彩去描摹二王廟的規模和朝拜地的氣象,而是用「禾黍」和「川原」這兩個半抽象半具象的形象來點染,一「垂金」,一「湧翠」,便勾勒出天府之國的富庶和安寧。而這背後,都是在默默地歌頌「二王」的功德。這聯的好處在大而化之,不拘泥,有形象,味醇厚。
  • 都江堰二王廟搶救工作下周動工
    文化部昨日在成都舉行全國文化系統災後重建工作會,正式敲定了四川省文化遺產災後重建工程啟動日期:6月30日將啟動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築群的搶救保護工程,預示著我省文化遺產災後重建工程正式啟動。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出席會議。
  • 1917年四川都江堰建築老照片,都江堰上的安瀾索橋與二王廟
    圖為都江堰上的安瀾索橋。1962年,對索橋進行了維修,改10根竹底繩為6根鋼纜繩,改扶欄竹繩為鉛絲繩,鉛絲繩外以竹纜包纏。1964年岷江洪水暴發,全橋被毀。重建時,只改木橋樁為鋼筋混凝土橋樁,餘照舊。後因興建外江水閘,將索橋下移100米,重建時改平房式橋頭堡為大屋頂雙層橋頭堡,改單層金剛亭為可供行人休息的六角亭,增建沙黑河亭,橋長261米。圖為安瀾索橋細節。
  • 都江堰靈巖山隧道貫通明年3月底通車
    都江堰靈巖山隧道貫通明年3月底通車   都江堰靈巖山隧道正在緊張施工中。記者昨日從都江堰市獲悉,目前隧道已經貫通。但還要對道路以及洞內設施進行建設,明年3月底隧道將正式通行,屆時將解決通往二王廟、龍池、虹口的交通瓶頸問題。  靈巖山隧道項目線路全長1.6公裡,隧道淨長1.4公裡,隧道路面標準為二級公路,路基寬度8.5米,設計時速為40公裡。隧道從二王廟背後,穿靈巖山而過。
  • 在都江堰景區裡面還有一個祭祀二郎神的廟宇你知道嗎?
    在成都都江堰景區裡面還有一個非常古老的寺廟,叫做二王廟。二王廟是由一片古建築群構成,現在坐落在都江堰西門外的玉壘山麓,同時也是都江堰的重要組成部分。二王廟是為了紀念都江堰的開鑿者李冰和他的兒子二郎而修建的,唐末五代,二郎神信仰逐漸蓋過李冰,使其成為二郎神祖廟。非常具有歷史研究價值。二王廟山門口的「二王廟」三個字是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所寫,在二王廟內有李冰和二郎神的塑像。二王廟的石壁上嵌有李冰和後人關於治水的格言,被人譽為治水三字經。二王廟的後殿還有畫家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