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是誤讀? 明長城東部起點究竟是哪

2020-12-11 北晚新視覺網

2014年9月19日,今年是鄧小平、習仲勳 「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題詞發表30周年,有關長城保護的話題再度引發熱議。在近來不少媒體的報導中,提到長城東部起點的時候,出現了幾種不同版本,有的將遼寧虎山長城說成是明長城東部起點,也有將秦皇島老龍頭視為起點的,而過去的教科書中則大多清晰地寫道:明代萬裡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那麼,明長城東部的起點到底在哪裡?為什麼會有多個版本和說法?

明代萬裡長城 「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過去一直是人們的共識,甚至教科書上在介紹萬裡長城時也明確寫道:「山海關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位於秦皇島市以東10多公裡處,古稱榆關,又名臨閭關,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建,因其倚山連海,故得名山海關。」其實,從山海關北邊有個叫無名口的地方向東,一直到鴨綠江邊,還有1000多公裡的明長城,這段長城屬明代九鎮之一的遼東鎮管轄。為什麼這段長城被人們遺忘了?又是在什麼時候從地圖上抹掉的?

這緣於清代實行的「封禁政策」。清定都北京後,為了保護祖宗的「發祥之地」,限制漢人、蒙古人進入盛京以東地域,遂在原明代遼東長城等防禦設施的基礎上,插上柳條,亦即「插柳結繩」為牆,作為禁區的標誌,並在山海關設置邊卡,因而在記載和地圖上逐漸以「柳條邊」替代了遼東長城。明代萬裡長城的遼東部分,不但其建築本身被改為清「柳條邊」,而且清代出版的書中也被刪掉。如清康熙年間出版的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的附圖中,只有「柳條邊」,而不見明代遼東長城。清乾隆年間出版的《盛京輿地全圖》,也沒有任何明代遼東長城的痕跡,只畫出「柳條邊」,且該圖在左下方的山海關附近一小段長城處標示出萬裡長城東端起點。

然而,根據《明史·兵志》記載:「終明之世,邊防甚重。東起鴨綠,西抵嘉峪,綿亙萬裡,分地守御。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制府駐固原,亦稱二鎮,是為九邊。」也就是說,萬裡長城「東起鴨綠」,東邊的第一個軍鎮遼東鎮,就是管轄東起鴨綠江西至山海關長城沿線防禦的。從1990年開始,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曾組織人員進行了多次考古發掘,終於在鴨綠江畔的虎山村和虎山發現了牆臺及長城遺址。2009年4月18日,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權威發布了最新的明代長城資源調查數據——明長城東起遼寧虎山(東經124°30′56.70″北緯40°13′19.10″),西至甘肅嘉峪關,首次確認明長城東部起點不是山海關。

虎山位於丹東市城東十五公裡的鴨綠江畔,明代稱馬耳山,平地孤聳,地勢險要,虎山長城始建於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明巡撫都御史王之浩登監虎山要塞時,曾寫下《登馬耳山望朝鮮》一詩。

如果從經度來看,地處東經119度47分的老龍頭無疑比虎山長城要「西」很多,可是,為什麼老龍頭在山海關、秦皇島等很多旅遊景點的介紹以及老龍頭景區的門票上,都寫有「老龍頭是明萬裡長城的東部起點」?這顯然是緣於過去人們對長城的認知。作為山海關一直向東延伸至渤海之濱的老龍頭,比山海關要「東」5公裡之遙。萬裡長城好比一條巨龍,橫跨崇山峻岭,在這裡把頭伸向大海之中,故稱為老龍頭。老龍頭於明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由薊鎮總兵戚繼光主持修建,是萬裡長城唯一集山、海、關、城於一體的軍事防禦體系,由入海石城、靖滷臺、南海口關和澄海樓組成。因此,確切的表述應為:老龍頭是「明長城入海處」,也是明長城東部的海上起點。

 

*聲明:本文系本報專稿,請勿摘轉。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姚丁新/文

相關焦點

  • 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是誤讀? 明長城東部起點究竟是哪
    在近來不少媒體的報導中,提到長城東部起點的時候,出現了幾種不同版本,有的將遼寧虎山長城說成是明長城東部起點,也有將秦皇島老龍頭視為起點的,而過去的教科書中則大多清晰地寫道:明代萬裡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那麼,明長城東部的起點到底在哪裡?為什麼會有多個版本和說法?
  • 萬裡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實際上東起遼東虎山長城
    萬裡長城萬裡長,我們經常在書中見到「萬裡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這樣的話,實際上萬裡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虎山長城位於遼寧丹東市城東十五公裡的鴨綠江畔,它隔江與朝鮮的於赤島和古城義州相望。虎山原名馬耳山,因兩個並排高聳山峰,狀似兩隻豎立的虎耳,也稱虎耳山。
  • 萬裡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實際上東起遼東虎山長城
    萬裡長城萬裡長,我們經常在書中見到「萬裡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這樣的話,實際上萬裡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虎山長城位於遼寧丹東市城東十五公裡的鴨綠江畔,它隔江與朝鮮的於赤島和古城義州相望。虎山原名馬耳山,因兩個並排高聳山峰,狀似兩隻豎立的虎耳,也稱虎耳山。
  • 原來這才是長城的真正起點,今天我終於弄懂了長城
    21196.18公裡關於長城的起點很多人都認為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教科書上也多採用這個說法到了1992年有歷史學家提出遼寧丹東虎山才是長城的起點>這些說法都是以明長城來劃分若以最早開始築長城時間計算的話長城起點應該從河西走廊算起如戰國時期秦昭襄王所修的臨洮秦長城漢武帝拓西域所修的
  • 虎山長城--明萬裡長城東端起點
    明代在長城延線設有九個軍鎮,稱為九邊。正如《明史》記載的那樣:「終明之世,邊防甚重。東起鴨綠,西抵嘉峪,綿亙萬裡,分地守御」。九邊中的第一個軍鎮就是遼東鎮,遼東鎮管轄東起鴨綠江西至山海關長城沿線的防禦,而虎山長城的位置正處於遼東鎮管轄的這段長城的東端。明遼東鎮境內的長城也稱「遼東邊牆」,是為防禦北方蒙古殘元勢力兀良哈部和女真人各部侵擾,保護東北邊地的安全而修築的。
  • 明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其並不是,原來是這兩個地方!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長城不僅是我國古代人們的心血和智慧,更是見證了千年的的歷史,它是我們中國古代第一軍事工程,為人們提供了安全的生活保障,相信小夥伴麼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如果去旅遊的話,長城是一定不會錯過的地方。
  • 明長城東部起點在哪?給你3秒時間,看多少人能答對
    有人會說,長城東起在哪只有1個答案,怎麼會答錯,有這種想法的,其實是你對長城東部起點變化有所不知,如果記憶中有分歧山海關,西至甘肅省嘉峪關;還有一種記憶,則為90以後出生的人,在他們腦海裡,長城西至甘肅嘉峪關,東起遼寧虎山。
  • 長城的起點不是山海關?
    《明史·兵志》中記載:「終明之世,邊防慎重,東起鴨綠,西至嘉峪」,這段記載表明,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虎山長城始建於明成化五年,以至於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們都將萬裡長城的東端起點,誤認為是「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
  • 嘉峪關長城修繕史
    奏摺內容摘錄:查得關之正牆一道,南至討賴河盡邊墩止,高一丈五尺,長二千七十二丈:北至近山墩止,高一丈二尺,長二千五百五十四丈五尺:又自西閹門墩起,折而往東邊牆一道,至下古城之古鬧門止,高一丈二尺,長二萬二千二百七十九丈二尺,均頂厚五尺,底厚一丈,排牆高三尺。
  • 明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其並不是,原來是這兩個地方!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長城不僅是我國古代人們的心血和智慧,更是見證了千年的的歷史,它是我們中國古代第一軍事工程,為人們提供了安全的生活保障,相信小夥伴麼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如果去旅遊的話,長城是一定不會錯過的地方。
  • 甘肅嘉峪關長城,與山海關齊名,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現在看到的長城,多數指的是明長城,東起遼寧省,西到甘肅省,依託長城也開發了許多旅遊景區。在長城最西端有一座關城,叫做嘉峪關,與山海關齊名,是萬裡長城最重要的關城之一。明初宋國公、徵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玉門、北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關
  • 長城的起點竟然不是山海關?
    《明史·兵志》中記載:「終明之世,邊防慎重,東起鴨綠,西至嘉峪」,這段記載表明,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 虎山長城始建於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當時的主要作用是為防禦建州女真人的侵擾。
  • 虎山長城,明長城起點!
    景區內有明萬裡長城東端起點——虎山長城、中朝邊境「一步跨」、睡觀音、長城歷史博物館、古棧道遺址等國內外知名景點,是一處以古代軍事文化旅遊為主題,以中朝邊境旅遊和紅色旅遊為特色的景區。 景區內的虎山長城始建於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當時的主要作用是為防禦建州女真人的侵擾。而努爾哈赤稱王以後,為了保住其的「龍興之地」,他頒布了法令嚴禁山海關以內的人到關外來。
  • 長城的東起點不是山海關,是離朝鮮最近的地方改寫了教科書中錯誤
    一直以來,包括在教科書中,都把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的山海關官方認定為萬裡長城的東端起點,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還是這樣認定,最後經過文物考古部門在遼寧省丹東市發掘出一段長城牆體和牆基,經過官方認定為萬裡長城東端起點,才使的教科書中「山海關是萬裡長城的東端起點」的傳統說法得以改寫。
  • 萬裡長城東起點,虎山長城
    長城有很多景點,我們都去過,像 北京 的、 河北 的、 山西 的、 天津 的、 遼寧 的,這次來 丹東 也要看一看虎山長城,其實去過 金山 嶺和司馬臺長城的,對其他長城都抱著「來也後悔,不來也後悔,但還要來」的心態。虎山原名馬耳山,因兩個並排高聳山峰,狀似兩隻聳立的虎耳,亦稱虎耳山,至清代演化為今日的虎山。
  • 虎山長城簡介
  • 西行漫記:長城第一墩,萬裡長城從這裡開始(五)
    萬裡長城萬裡長,長城腳下是我的故鄉。我來自燕山腳下萬裡長城的東起點,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從山海關到嘉峪關,我經歷了萬裡長城最俱人氣的三個景觀。一是長城最東端,京津門戶,天下第一關山海關,山海關依燕山山脈,延伸至渤海,成為中國唯一一段海上長城。關於山海關,民謠寫到:山海關,地面寬,南有海,北有山,當中有個第一關,下面就是角樓灣。二是北京八達嶺長城。
  • 嘉峪關紀行:長城相伴的祁連山與戈壁灘
    作者:董耀會,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著名長城專家進入河西走廊,好幾位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同學們問,哪是祁連山啊?大家都在找祁連山,都想在山上找長城。一直到了嘉峪關,都還在拍攝祁連山。這幾天很晴朗,祁連山頂的皚皚白雪清晰可見。陰山山脈的秦始皇長城,很多都是修建在陰山之上。燕山山脈的明長城,絕大部分都是修建於燕山之上。
  • 關於長城您了解多少?
    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裡,因此又稱作萬裡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長度為8851.8千米,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關於長城東起遼寧丹東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
  • 關於長城你了解多少!!
    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裡,因此又稱作萬裡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長度為8851.8千米,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關於長城東起遼寧丹東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