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有罪,布袋戲無罪,細數霹靂幾宗罪!

2020-12-14 瀚史輝文

霹靂官方錯誤的立場和諸多錯誤的言論,一直是戲迷和道友不願面對的,他們在布袋戲上付出的努力以及對布袋戲的發展不可抹滅,但是一切的前提是我們是一個國度的人,我們是一家人。妄圖通過某些成就而否認這一點是不可原諒的。如今大陸與霹靂官方的種種合作也紛紛取消。我相信,在取消合作之前,諸多合作方肯定通告過霹靂官方,希望他們給出一個真誠的太多和道歉,然而時至今日,霹靂官方真的令大陸的戲迷和道友們傷心了。

霹靂布袋戲資深操偶師丁振清就新冠肺炎發布不當言論,深深傷害了廣大戲迷的心。他在社交媒體上大致意思說:「每次看到點讚的網友、名字裡有「冠」字都會連聯想到「新冠病毒」!算了~還是叫「武漢病毒」好了,這樣才不會瞎想」!

而在霹靂官方節目《超級霹靂會》中,主持人小狄分裂國家的言論,再一次燃爆戲迷的心!對此廣大戲迷諸方道友都紛紛要求霹靂官方給出一個道歉,霹靂官方遲遲未作回應,只在其微博更新了一個不痛不癢、毫無誠意的聲明。

這樣毫無誠意的聲明並不能得到廣大戲迷和道友的認可,更有道友認為這樣的聲明就像快遞弄錯了收貨地址一樣,不痛不癢。

更有網友深扒出霹靂董事長黃強華認定臺灣為國家的說辭。再一次節目錄製中,黃強華說:「臺灣本身就是一個,多元融合的一個國家。」而且霹靂官方的許多高層都認為從臺灣來大陸就是出國。

近年來,霹靂節目組不斷的發布不合時宜的言論,其中包括分裂國家、地域歧視、辱華等方面的言辭,廣大戲迷出於包容、喜愛、以及對其所處尷尬環境,都給予了最大限度隱忍,然而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挑戰戲迷底線,就無可饒恕了。

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傀儡戲、掌中戲、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福建泉州或漳州等地區用布偶來表演的傳統地方戲劇劇種。1750年代,大量閩南移民進入臺灣,布袋戲也隨之傳入,其劇本以古書、演義小說等為主,被稱作古冊戲,口白較則文雅多詩詞,講求動作的細緻性,伴奏音樂以南管音樂、北管音樂為主,其依託是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

近代,福建本地布袋戲漸式微,惟臺灣布袋戲仍繼續發展。最為突出的就是臺灣布袋戲師傅黃海岱。黃海岱可以說是臺灣布袋戲第一人,獲取的成就無數,1998年黃海岱榮獲臺灣教育部門民族藝術藝師,成為臺灣最高齡之布袋戲宗師。1999年更獲得全球中華文藝藝術薪傳獎、終身奉獻獎。2000年獲頒臺灣文化獎的殊榮,2002年榮獲臺灣文藝獎。2007年雲林縣議會更決議將黃海岱的生日1月2日定為「雲林布袋戲日」。布袋戲在臺灣有很多分支,幾乎全部出自黃海岱一脈。黃海岱育有八子二女,最出名的是次子黃俊雄。上世紀七十年代黃俊雄將布袋戲以影像的形式搬上螢屏,開創了電視布袋戲時代。相較傳統布袋戲劇團與觀眾大幅減少,電視布袋戲獲得了較大發展。

臺灣布袋戲目前比較有名的是霹靂布袋戲、金光布袋戲和天宇布袋戲,上世紀80年代末,黃俊雄之子黃強華與黃文澤繼承衣缽,組成大霹靂節目錄製公司,以「霹靂布袋戲」搶攻錄像帶市場; 另外一方面,黃俊雄三子黃文耀成立「大天宇」推出「天宇布袋戲」; 黃俊雄本人目前則和小兒子黃立綱與長女黃鳳儀共同經營「金光布袋戲」。這三者都是黃海岱一脈流傳,之所以分為這麼多分支,據說是黃家後代的經營理念不同,又或者牽扯家族恩怨,此文不做論述。

可以說霹靂布袋戲是臺灣乃至大陸做得最好的布袋戲,布袋戲本來就是一種小眾文化,霹靂公司通過改良人偶的大小和精緻程度,通過螢屏展示在廣大戲迷面前,對布袋戲的發展有積極意義,通過廣大戲迷的傳播,目前現在大陸有了不小的受眾群體。然而這一切終將隨著霹靂集團內部員工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當言論,而灰飛煙滅!

但是「布袋戲」何其無辜!有罪的是「霹靂國際多媒體」!

相關焦點

  • 霹靂布袋戲·清明特輯·不能忘卻的退場!
    最近霹靂布袋戲因其操偶師丁振清的不當言論二慘遭下架。眾多道友這次出奇的一致,沒有縱容這次霹靂的錯誤!追其原因,大概是愛之深,責之切。霹靂布袋戲頻頻以錯誤言論試探內地觀眾的心理,道友們都沒有過分計較,而這次涉及到了戲迷道友們的底線和原則:家國情懷!一個中國原則!加之近年來,霹靂官方劇情製作節節下降,甚至拖泥帶水、敷衍了事!也造成眾多道友的不滿!於是這次道友們對霹靂官方不在慣著!經此一事,霹靂官方在內地的合作可以說是全軍覆沒!數年的心血付之一旦!
  • 霹靂布袋戲新手入坑指南
    自從1988年的《霹靂金光》開播以來,霹靂布袋戲已經出品70多部劇作,劇集超過3000多集,人物多達到上千個。以下盤點了霹靂布袋戲的初級入坑指南,供各位參考。 1.《霹靂劍蹤》——最多好評的入坑劇《霹靂劍蹤》於2005年2月推出,總計30集。
  • 霹靂布袋戲被冠以偶動漫之後,為何又改回來了?
    劣者始終堅持布袋戲不是動漫,偶動漫這一稱謂更不足以表現布袋戲的內涵,有點兒不倫不類!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動漫?什麼又是布袋戲?動漫的定義是什麼?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用布偶來表演的傳統地方戲劇劇種。大家所熟悉認知的霹靂布袋戲,是指1988年《霹靂金光》開始的,以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痴葉小釵作為主線而衍生發展的天下武林故事。
  • 道友們,是否糾結要不要看霹靂布袋戲?
    2020年3月下旬霹靂布袋戲慘遭各大平臺下架,霹靂官方的一些重要人員數次的口舌之快,給內地道友心理留下的是什麼?相信霹靂官方心中不會沒數!目前很多道友都已明確表示不會再看,一棄到底;還有道友表示等兩岸一統後,安心理得的看自家的霹靂布袋戲;更多的道友是捨不得,覺得繼續看會有縱容霹靂之嫌,關鍵是不知道去哪裡看?很是糾結。其實布袋戲本身無罪,布袋戲本身就是祖國優秀的地方劇種,只不過霹靂作為臺灣企業將其發揚光大而已,這是不可否認的!
  • 走進霹靂布袋戲:處處可見的「霹靂魅力」
    (原標題:走進霹靂布袋戲:處處可見的「霹靂魅力」) 霹靂布袋戲至80
  • 霹靂布袋戲的套路有哪些?
    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在大陸是越來越火,發展了幾十年的布袋戲也迎來了新的轉折點,大陸的粉絲一定會為布袋戲帶來更多的收益和契機。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的劇集上千集,其中的套路又層出不窮,我們來梳理一下霹靂布袋戲中有哪些常用的套路!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雖然沒有資本去整合天朝道教神仙體系打造只屬於天朝的神魔紀元是一個遺憾,但其實天朝是擁有能與漫威宇宙相提並論的作品的,它就是霹靂國際旗下的霹靂布袋戲!下面漫遊君將正式開啟我們今天的分析:「為什麼說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霹靂布袋戲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
  • 人偶動漫霹靂布袋戲
    小編今天想說說布袋戲也就是手控操作木偶拍攝的人偶動漫,嚴格意義上說布袋戲不屬於動漫了,可是播放器是放在動漫系列裡的,這樣的人偶動漫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知道這好片的人一般都是從小追到大了的。布袋戲起源福建廈漳現在被灣灣玩得很溜,臺灣省的一個布袋戲工作室,以布袋人偶為載體進行中原情節演變,充分展示了江湖冷暖,人情變故。也完美傳承布袋戲這個傳統文藝。這部霹靂戲系列人物最多,場景很多,臺詞最多,武打特效最多的一部片子。真的很佩服這些人,好多不帶重複的。
  • 「霹靂」來襲 臺灣布袋戲落戶閔行
    布袋戲在臺灣已有百餘年歷史,霹靂集團突破以往的表演方式和格局,創造出革命性的電影派布袋戲,霹靂系列是其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跌宕起伏的武俠世界,似真似幻的夢幻時空,2015年上映的3D布袋戲電影《奇人密碼:古羅布之謎》吸引了新一代年輕觀眾。
  • 真心錯付《霹靂布袋戲》
    今日繁忙之餘,翻看網絡資訊,最令編者震驚的是,各大網站平臺紛紛下架《霹靂布袋戲》相關作品。究其原因是因為霹靂貓叔「武漢肺炎」言論以及霹靂其他人員的臺獨言論!實實令編者驚詫與憤怒。編者喜歡霹靂布袋戲也將近十年了,此前也用這個帳號發表過很多霹靂布袋戲的內容和視頻,這讓編者有一種真心錯付的痛心與憤怒。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這尊傳奇戲偶叫「清香白蓮素還真」,他是霹靂布袋戲第一男主角,背後那家老店如今是臺灣首家上市的文創企業,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從傳統形態的布袋戲到豐富多元的文創事業,霹靂布袋戲走了多遠的路,又如何能在兩岸乃至國際上打響名號?記者日前探訪了位於臺灣雲林縣的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總部。
  • 霹靂布袋戲中,你最喜歡的人是誰?網友:自然是半聖半神的素還真
    霹靂布袋戲是由霹靂國際多媒體製作公司製作的布袋戲系列的電視劇;因為其魔幻的劇情來打動觀眾,是以前閩南地區的地方戲種;不過後來由於製作成霹靂布袋戲電視劇,在電視上播出受到很多人的喜愛。那麼作為一部有數千個角色的長篇大作,霹靂布袋戲之中那個角色你最喜歡呢?
  • 霹靂布袋戲:用木偶講好霹靂故事
    這便是木偶戲的魅力,「木偶戲」起源於漢朝,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並憑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起來。捷克的提線木偶;越南的水上木偶;日本的文樂木偶;中國的霹靂布袋戲都深受喜愛。(越南的水上木偶:圖片來自於網絡)霹靂布袋戲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問世時深受好評,一舉捕獲觀眾的心。
  • 霹靂布袋戲為何知名度不怎麼高
    現如今布袋戲知名度比較高的有「霹靂系列」,「金光系列」這兩個系列,其中知名度相對非常不錯的當屬「霹靂布袋戲」,本文重點講述這一部(當然這也和我沒看金光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因為沒有看便沒有發言權,沒發言權強行發言是要被金光道友寄刀片的)。霹靂布袋戲第一部當屬1984年的《霹靂城》,這是霹靂系列真正的開端。但從頭開始觀看的人喜歡從1988年開始播出的《霹靂金光》開始,畢竟一哥素還真就是這裡閃亮登場的。
  • 霹靂布袋戲,一份匠心一份木偶情
    臺前敘述者在三弦琴樂手的伴奏下講述木偶的故事……中國也有近年來大熱的霹靂布袋戲,它脫胎於三百年前起源於福建泉州的布袋戲,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為利用光影效果,特效技巧等現代技藝講述故事的劇集。木偶戲是依託於木偶這一表演道具,衍生出來的表演藝術。可以說木偶是木偶戲的靈魂,對比國外的木偶,霹靂布袋戲對於表演的木偶有著一份自己獨特的匠心和木偶情。
  • 霹靂布袋戲30年的發展歷程,用心講好霹靂故事
    霹靂布袋戲是如何大受歡迎的呢,這要從黃氏兄弟二人說起。黃強華和黃文擇兄弟出生於布袋戲世家,在電視布袋戲教父黃俊雄手中接下黃家布袋戲第三代的棒子後,便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至此,「霹靂」二字便逐步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要說霹靂布袋戲30年來的發展歷程的功臣,絕對離不開這兩位「靈魂人物」——黃強華與黃文擇。黃強華與黃文擇兄弟不管是性格和專長都十分互補。
  • 霹靂布袋戲 小人偶帶動大產業
    此次活動是霹靂布袋戲繼各地展覽和表演之後,第一次選擇與內地電影院合作,作為霹靂布袋戲在內地推廣正版付費觀看的一條途徑,霹靂布袋戲本身在內地的內容商業化運作備受關注。  鏈條單一  內地運作邊緣打轉  作為近百年帶有潮汕鄉土氣息的霹靂布袋戲在臺灣地區得到了傳承和發揚,並成為家喻戶曉的「臺灣文化代表」,更在2006年被票選為「臺灣意象代表」,全臺灣有1/3人口都是霹靂布袋戲的戲友,「每周五定時在臺灣4000多家Family Market便利店銷售的最新兩集霹靂布袋戲光碟,10萬套光碟10分鐘之內就銷售一空,配合發行的兩萬隻霹靂布袋戲公仔在
  • 從掌中曲到布袋戲,霹靂布袋戲都經歷了什麼?
    每當迎神廟會的場合,走街串巷的操偶工人都會將肩擔上的戲箱與舞臺放下,在鄉親們期待的目光中搭好簡易木架舞臺,然後躲在布幃下,用靈巧的十指和惟妙惟肖的口白表演一出又一齣戲曲。「一語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萬兵」這便是最早期的傀儡戲。因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也就有了布袋戲之通稱。輾轉300年間,布袋戲從福建泉州漳州、廣州潮汕等地流傳到臺灣等地區,逐漸發展出不同的派系。
  • 烏鎮上演木偶界盛宴——霹靂布袋戲圈粉深入人心!
    據悉,此次活動是為布袋戲偶界傳奇——霹靂布袋戲首席當家男主角「素還真」舉辦的出場三十周年系列紀念活動。適逢五一長假,數以萬計的戲迷為心目中喜愛的霹靂角色「素還真」送去祝福,充分展現了霹靂布袋戲的傳奇文化藝術創作魅力,同時也為兩岸新興傳統文化產業的傳承、發展與交流產生了深遠影響。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每當迎神廟會的場合,走街串巷的操偶工人都會將肩擔上的戲箱與舞臺放下,在鄉親們期待的目光中搭好簡易木架舞臺,然後躲在布幃下,用靈巧的十指和惟妙惟肖的口白表演一出又一齣戲曲。「一語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萬兵」這便是最早期的傀儡戲。因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也就有了布袋戲之通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