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文書店的前世今生

2020-12-18 騰訊網

[摘要]對今天的美國民眾來說,中國仍然有些神秘,他們有必要多聽聽來自中國的聲音。有一次店裡來了幾個對中國一無所知的讀者,看了會兒書後,說:原來那裡的人跟我們一樣啊!

那是上世紀70到80年代,每個月有兩次,英國的圖書館、大學和漢學家們,都盼著一趟郵政列車。列車到站後,一位名叫鄧家祥的華人會一麻袋接一麻袋地扛下印有「中國郵政」字樣的包裹,護送到倫敦唐人街的光華書店。包裹裡裝滿了各門類的華文書刊,而創辦於1971年的光華書店,是當時全英唯一一家華文書店,艱難維繫著中國與英國的聯繫。

盼著這些「中國郵政」包裹的還有在英國生活的十餘萬華人華僑。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距離唐寧街首相府200多米的倫敦華埠,一條主街上擠滿了五六十家飯館、醫館和武館,卻沒有一家華文書店。直到有了光華,英國華人華僑們才找到一扇推開就能望見家鄉的大門。

英國光華書店、法國鳳凰書店、美國中國書刊社、日本內山書店、巴西文昌書局……她們在新中國被外交孤立時,無形中擔負了讓世界了解中國的使命。幾十年過去了,中國已經不同當年的模樣,這些華文書店還好嗎?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了這些書店的主人們。

世界看中國的窗口

在1967年的每個星期天,英國倫敦的海德公園裡常有一個位年輕人賣《毛主席語錄》,一個周末能賣出2000多本。當時21歲的鄧家祥主職是一家中餐廳的廚師,賣書是兼職。1971年,在當地華人幫助下,鄧家祥在銀行貸了2000英鎊,全英第一家華文書店由此誕生。

1973年,英語世界最悠久的大英圖書館新址落成,也是在這一年,大英圖書館開始通過光華書店恢復了中斷長達20多年的中國書刊館藏。《劍橋中國史》主編、90多歲的英國漢學泰鬥魯惟一說:「那時候只有在光華書店你才能買到中國書。《考古》每月發行一本,都是從光華書店來的。」

英國光華書店創始人鄧家祥

無獨有偶,成立於1959年的美國中國書刊社也曾創下北美地區銷售100多萬本《毛主席語錄》的紀錄。在中美建交前,美國人了解中國的窗口,也在這間書店。

創立者諾伊斯家族的第一代人早在1868年就踏上中國大地,創辦了培英中學和廣州第一所女子中學真光女校。他們的孫輩、出生於中國廣州的亨利·諾伊斯,則為冷戰中的美國帶來了中國書刊。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人想要了解到任何來自中國的客觀消息,都會找中國書刊社。

亨利·諾伊斯之女妮可萊特·諾伊斯記得,中國書刊社剛成立時,她問父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能去中國呀?」父親回答:「不知道,也許12年後?」1972年,父女倆真的去了中國。出發前,有人跟妮可萊特說:「你不應該去,他們會殺了你的!」

妮可萊特·諾伊斯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對今天的美國民眾來說,中國仍然有些神秘,他們有必要多聽聽來自中國的聲音。有一次店裡來了幾個對中國一無所知的讀者,看了會兒書後,說:『原來那裡的人跟我們一樣啊!』」

法國鳳凰書店創始人 雷吉斯·貝熱隆

2009年,巴黎鳳凰書店的創始人雷吉斯·貝熱隆辭世,葬禮很簡單,也沒有墓志銘。然而,一同下葬的一枚周恩來總理親自頒發的勳章,透露了這位書店老闆並不簡單的故事。1964年中法建交,第二年,貝熱隆就在巴黎街頭辦起了法國第一家海外華文書店鳳凰書店。

鳳凰書店曾一度身陷災難。1980年,極右勢力燒毀了書店,第二代經營者克萊爾在火海中面目全非。但鳳凰書店在廢墟上架起報箱,繼續接受讀者訂單,向整個巴黎宣告:鳳凰將涅重生。今天,在華語文學界,鳳凰書店之名無人不曉,是否受邀在鳳凰書店主講過文化沙龍,成為檢驗某一華語作家是否可以在世界文學界代表中國發聲的不成文標準。

一年關張300多家書店,華文書店能否倖免

鄧家祥回憶,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初期可謂光華書店的「黃金時代」。1986年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訪華,英國掀起「中國熱」。「英國孩子們要知道中國在哪裡,中國是個怎樣的國家,很多學校就來我們店裡買書,請我們去做講座、教孩子做風箏……上世紀80年代我們的業務發展很好,但上世紀90年代後,就不只我們一家了。」鄧家祥說。

隨著中國與英國乃至世界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尤其是2000年以後,曾經是購書大戶的英國各個大學圖書館,已經能與中國的大學圖書館直接交流,光華書店就顯得「沒那麼必要」了。

妮可萊特·諾伊斯覺得,一切變化都來得太突然。「以前《今日中國》和《北京周末》雜誌有很多訂閱,但現在網上就可以看到;書也是一樣,有了電子書就不願意再來買書。很多美國的小書店都已經開不下去了。」

鳳凰書店第三代經營者菲利普·梅耶發現,在過去20年,中文書的讀者越來越少,「雖然鳳凰書店仍然是法國唯一的華文書店,但中文電視出現、網絡便利,讀者也可以直接從中國購買中文書」。

法國政府支持培育多樣性的獨立書店,獨立書店的經營一直保持緩慢上升,去年漲幅為2%。法國法律規定,全國書價統一,因此網絡購書既不能促銷,還要額外多付運費。即便如此,菲利普說:「我們時刻準備著和網際網路的競爭。」

鳳凰書店非常小,營業面積不過200平米,它的經營絕招就是舉辦讀者見面會,去年一年就舉辦了50場,詩人、漢學家都是見面會常客,每次來的聽眾有20~200人,「中國著名作家劉震雲來的時候,擠進去了200多人,樓梯上都坐滿了」,「越來越多的顧客需要與書有近距離的接觸」。

1917年,日本人內山完造在上海日租界創辦了內山書店,從1927年白色恐怖開始,內山完造先後救下了魯迅、郭沫若、田漢、陶行知等著名知識分子。抗戰結束,內山完造又第一時間致力於修補中日關係,從1948年開始在全日本各都道府縣巡講1000多場,直到辭世。

內山籬內山深斧子在日本內山書店

經歷了胞弟內山嘉吉、侄子內山籬之後,今天的內山書店已經傳到了第四代內山完造的侄孫內山深手中。在日本,每年關張的書店有300多家。在網際網路獲取關於中國的信息已經十分便利的今天,實體華文書店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內山深回答:「來我們店裡的日本年輕人,會問我哪套中文教材好,我就幫他選,這時店裡的中國客人也會幫他選,日本人和中國人的交流就這樣自然地發生了。這就是實體書店的好處。」

最後的華文書店後繼何人

內山書店的第三代店長內山籬說:「內山完造、內山嘉吉、我,我的兒子內山深,再過兩年,內山書店就100年了。」今年43歲的內山深在大學主修社會學,他從15歲起就決定要接手這家書店。他的夢想是在中日兩國間終有相互了解的那一天,把內山書店開回上海,開回到內山完造長眠的土地上。

然而,書店能像內山家族這樣順利接班並不多。

在距離中國大陸直線距離超過1.3萬千公裡、飛行時間超過30個小時的巴西,近年來中國出版的葡譯圖書每年僅有五六種,還多是字典,巴西華僑很難從新書中讀到當代中國。今年5月25日,巴西聖保羅,一本位居全球政治類書籍銷售榜首的華文圖書《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舉行全球葡文版首發式。這本書的引進者是巴西華僑、文昌書局的主人何安。

1964年,何安的父親何德光創辦了文昌書局。這位親手升起聖保羅總領館第一面五星紅旗的愛國華僑在臨終前對兒子的囑託是,「無論如何也要把書店辦下去」。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華文圖書在南美洲的輝煌時代。包括巴西在內,有9個國家分布著海外華文書店——今天,只剩下文昌書局。

何安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目前書店一年的銷售量不到1萬冊,以中醫養生、勵志、兒童讀物居多,說實話賺不了錢。」文昌書局也在努力嘗試轉型,它與巴西最大的連鎖書商Saraiva合作,通過遍布巴西的70多家書店,擴大華文圖書的銷售網絡和社會影響。

何安的兒子在大學念機械工程,明年畢業。「我問他要不要接班,他還沒有答覆我。可是沒人接班,書店就斷了,以後誰還會再來開一家呢?」

從2013年4月開始,天津廣播電視臺「泊客中國」欄目組找到了這些曾經孤懸海外的華文書店,拍攝系列紀錄片《海外書店》,該片將於近期在天津衛視頻道和國際頻道播出。今年11月21日,天津衛視將播出「泊客中國」盛典,這些書店的創辦者或繼承者們也再次來到中國,回顧自己與書店的昨天、今天、明天。

妮可萊特說:「書店很重要,儘管它的形式一直在變。也許有一天人們可以完全通過網絡了解中國,中國書刊社因此消失。但至少,中國書刊社也是歷史的一部分吧。」

菲利普說,過去50年中,鳳凰書店和中法兩國關係密切,並一直保持非常堅定的狀態——無論發生什麼,書店永遠在那兒,要讓法國人民聽到來自真正中國的聲音。「我們不會站在任何一方,書店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傳遞各種各樣的聲音。」

今天,光華書店仍然是全倫敦唯一一家海外華文書店。2007年,鄧家祥以象徵性的1英鎊將為之奮鬥一生的書店轉讓給了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由其繼續經營,只要求留下「光華」兩個字。

華人在海外開店設館多是做生意,而光華書店對鄧家祥來說是做事業,更是一輩子的感情。他說:「我覺得銷售出去的不是商品,是中國人的尊嚴、勇氣、夢想。」(文/蔣肖斌)

相關焦點

  • 海外華文書店的前世今生
    列車到站後,一位名叫鄧家祥的華人會一麻袋接一麻袋地扛下印有「中國郵政」字樣的包裹,護送到倫敦唐人街的光華書店。包裹裡裝滿了各門類的華文書刊,而創辦於1971年的光華書店,是當時全英唯一一家華文書店,艱難維繫著中國與英國的聯繫。盼著這些「中國郵政」包裹的還有在英國生活的十餘萬華人華僑。
  • 7間海外華文書店的傳奇故事
    2015屆盛典呈現的是新中國開展最早、影響最廣、海外受眾群體最多的國家形象海外工程——「海外華文書店」。
  • 海外華文書店的愛與愁:中方供書20年曾拿不到錢
    在過去66年的時間裡,在世界五大洲超過180多個國家的中國書刊發行網絡,讓海外地區累計超過14億人次成為文化中國的閱讀者。這些成績的背後,是新中國開展最早、影響最廣、海外受眾群體最多的國家形象海外工程——「海外華文書店」。  在實體書店紛紛關門的今天,這些海外華文書店生存狀況如何呢?
  • 書店的前世今生,你都知道嗎?
    曉風書屋前世只是一個書屋,今生它不只是一個書屋,還是一個咖啡屋,更是一個文創館。止間書店「止」通「紙」,代表慢,停下來;「間」即空間;合起來代表書店的氣象,代表傳統閱讀的精神。這就是止間書店名字的由來。
  • 南京學人書店:這裡藏著金陵的前世今生
    總覺得做過古都的城市文化氣息會更濃些,所以一到南京我就馬上去了舊書圈很有名的學人書店,發現果然名不虛傳,是我喜歡的舊書店的樣子~南京現存最老的舊書店圖:學人書店招牌。早在2002年學人書店就已在南京城裡開張,店鋪幾經搬遷現坐落在青島路上,是南京現存最老的舊書店。因位置緊鄰南大,又被當地人笑稱為「南大後花園」。
  • 紀錄片《海外書店》向世界說明中國 宣傳中國
    自2013年4月至今,天津廣播電視臺紀錄片團隊《泊客中國》,歷時3年半,飛行裡程超過四十萬公裡,足跡覆蓋全球五大洲的六個國家,專訪近八十位中外文化名家,動情再現了七家海外華文書店近百年的風雨裡程,講述了新中國創立至今開展最早、影響最廣、受眾群體最多的文化海外傳播項目——「海外書店」。
  • 全球百家華文書店中國書展日本站啟動 宋明昌出席
    10月18日,全球百家華文書店中國圖書聯展(日本站)啟動儀式在東京舉行。作為「中國出版物國際營銷渠道拓展工程」的一個重要項目,該聯展已在泰國、紐西蘭等國啟動。據悉,此次日本站的活動將一直持續到農曆新年,供貨品種涵蓋領域廣泛,《黨史細節》、《中國震撼》等暢銷書被列入重點推薦書目。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全球百家華文書店中國圖書聯展日本站正式啟動
    人民網東京10月18日電 (記者於青)2011年全球百家華文書店中國圖書聯展日本站啟動儀式18日在東京中國文化中心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國際圖書貿易集團公司主辦,日本中國書籍懇話會和人民中國雜誌社協辦,新聞出版總署、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日中友好協會和貿易促進委員會等有關單位派代表出席了該儀式。
  • 華文教育借力新媒體 海外華文學習熱潮高漲
    近年來,海外華文學習的熱潮不斷高漲。尤其對於許多華人父母,讓孩子學說中國話、學寫「方塊字」已經成為他們尋根的重要途徑。  如何推動海外華文教育發展,讓學生們能乘興而來又滿意而歸?在日前舉行的「第四屆兩岸華文教師論壇」上,專家們普遍認為,華文教育應該善用新技術,積極融入新媒體時代。
  • 何韻:海外華文教育與華文媒體的發展息息相關
    中新社曼谷9月15日電 題:何韻:海外華文教育與華文媒體的發展息息相關  中新社記者 餘顯倫  「沒有中華文化的傳承,海外華文媒體必定會慢慢消失。特別是華文報紙,不能不依靠中華文化的傳承,而海外華文媒體尤需對華文教育予以支持,支持華文教育也就等於支持自己。」泰國資深報人何韻女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的專訪時表示。
  • 前世的恩,今生的愛
    前世今生是多少人念及的事情了。佛曾經說過,萬物皆有靈性,萬物皆可成佛,萬物皆有因果,萬物皆有輪迴。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種善因必得善果,種惡因必得惡報。萬法皆可空,唯有因果不空。正是因為前世有恩情,種下了善因,今生才會有愛情,收穫了善果。有些愛可以踏破紅塵,忘川秋水,只因為愛上了就不會後悔。有些愛可以一生一世一次一次的輪迴,只因為不管東南西北都要在一起。有些愛一段一段一絲一絲的是非,只因為讓有情人永遠不分離。
  • 【美麗中國長江行】從棚戶區到生態園:揚州三灣公園的"前世今生"
    【美麗中國長江行】從棚戶區到生態園:揚州三灣公園的"前世今生" 2018-05-17 19:15:25來自:海外網評論全屏下載 1/10 海外網揚州5月17日電 位於古運河三灣段的三灣公園,是江蘇省揚州市公園體系建設五大核心公園之一,是第一個完全坐落於現代化城市中央的公園,也是揚州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 「城市記憶」新華書店的前世今生!這是焦作無可替代的文化地標
    在國民閱讀率持續走低的現實中,新華書店更像城市裡的一盞燈、一座閱讀地標,溫暖著讀書人的心。歲月如歌:新華書店的前世今生經歷了戰爭烽煙,感受過時代風雲,擁抱過改革的明媚……新華書店的前世今生讓很多老新華書店人津津樂道。
  • 海外華文媒體代表都江堰「邂逅」大熊貓
    海外華文媒體代表都江堰「邂逅」大熊貓 2019-02-23 21:王磊 攝   海外華文媒體代表都江堰「邂逅」大熊貓:這簡直就是「功夫熊貓」  中新網成都2月23日電 (賀劭清 嶽依桐)「這簡直就是『功夫熊貓』!」23日,泰國《中華日報》編輯鄭升輝在四川都江堰市看著在幾米高的樹上安然酣睡的大熊貓,一邊用手機拍照,一邊驚嘆道。
  • 海外華文媒體探訪四川雅安茶廠
    海外華文媒體探訪四川雅安茶廠 2017-09-18 20:45:4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湃     海外華文媒體探訪四川雅安茶廠
  • 根據土星宮位看前世今生
    根據土星宮位看前世今生你想知道你前世的人生嗎?土星掌管命運,我們可以從中窺知一二。你何不利用這些訊息,解讀分析,進而豐富你今世的人生。今生的你個性上一反前世,耐心相當好。  第二類型者,土星二宮  前世的你,豐衣足食,生活無慮,偶爾奢侈一時,悠遊度日,倒不成問題。但是,長久下來,縱使有金山銀山,也有用盡的一日。老年之後經濟狀況就很不好了。縱便想重新修正,奈何時光不再。這一份感慨延續到今生。
  • 東莞「書店」的前世今生
    然而,如果談到歷史上的書店行業,其經營的範圍要比今天的書店更加廣泛,甚至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功能。  東莞書店行業經歷了從書坊、書局到書店的歷史演變。「書店」作為一種載體,其功能竟然經歷了多次變化,但現存的多種《東莞縣誌》,關於東莞歷代書店的情況,卻不記其隻字。筆者通過查閱文獻資料、走訪坐落於城市各個角落的書店,了解東莞書店業的發展情況,梳理其演變脈絡。
  • 新世紀海外華文文學:「離岸流」還是「外省書」?
    作者:李長聲出版社: 中國書店出版日期: 2010-09北美華文文學在上個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曾經出現過以中國臺港地區留學生為創作主體的「留學生文學」,然而自從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後,由中國大陸「新移民」為創作主體的「新移民」文學,逐步取代了過去的「留學生文學」,成為新世紀北美華文文學的中堅和主流
  • 《七月半2:前世今生》終極海報 前世冤魂索命
    《七月半2:前世今生》終極海報 前世冤魂索命 今日,片方曝光了電影的終極海報,女大學生面對自己的前世冤魂只能癱坐當場,怨氣逼人的背後是無路可逃的慘劇。終極海報冤鬼現身 詛咒籠罩無處可逃    《七月半2:前世今生》作為鬼節系列恐怖電影品牌的升級之作,力圖帶給觀眾今年暑假真正的驚魂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