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物資購買難、價格貴 美國為對華加徵關稅付出了代價

2020-12-12 騰訊網

來源:海外網

圖:Getty

【海外網4月14日|戰疫全時區】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3日刊文稱,華盛頓對進口醫療設備,尤其是來自中國的醫療設備徵收關稅,讓美國在這場抗疫的鬥爭中付出代價。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負責全球衛生事務的高級研究員黃延忠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相比其他國家用「更靈活」地方式採購個人防護裝備,美國徵收關稅「進一步削弱了應對疫情的準備和反應」。如果沒有關稅,美國將在「競爭」進口中國醫療物資上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美國醫療機構現在迫切需要這些醫療設備,」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柯林頓政府的副助理國務卿謝淑麗表示,「任何影響進口這些設備的障礙都可能導致更多的人死亡。」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曾發布報告提醒,川普政府對華加徵關稅可能會「削弱」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報告顯示,總價值33億美元的關鍵醫療產品進口仍面臨7.5%的關稅,而總價值11億美元的新冠肺炎醫療物資被徵收高達25%的關稅。

該報告撰寫人查德·波恩表示,美國政府對中國醫療產品加徵關稅,可能會導致全美面臨疫情危機之際關鍵物資設備的短缺和價格攀升。另外,由於美國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中國將大量醫療物資出售給了其他國家。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美國對華加徵關稅還導致醫療產品製造商的零部件成本上升。美國通用汽車正尋求對某類呼吸機零部件實施關稅減免,這些零部件原產於中國,目前面臨25%的關稅。事實上,早在2018年和2019年,就有美國醫療產品供應商發出警告,避免對醫療用品徵收關稅,因為這將導致成本提高,進而擾亂供應鏈。

美媒援引專家的話指出,正是由於川普的保護主義立場,不僅針對中國,還面向歐盟和墨西哥,華盛頓可能會發現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來控制新冠病毒的暴發。前世界銀行行長、美國前副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稱,美國對墨西哥的關稅威脅降低了從墨西哥採購個人防護裝備和醫療防護服的可行性。要知道,墨西哥是美國第二大個人防護裝備和醫療防護服來源地。

4月3日,川普政府頒布了《國防生產法案》,禁止向全球其他地區出口N95口罩、面罩和個人防護設備。「然而,禁止個人防護裝備出口不僅會『招致報復』,還會削弱其他國家的抗疫能力。」黃延忠指出,「這是一場全球性流行病,在遏制疫情上取得最終勝利,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各個國家如何有效地應對。除非其他國家沒有感染者,否則我們不能宣稱勝利。」(海外網 張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境外媒體: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將付出代價
    參考消息網5月8日報導境外媒體稱,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損害了美國農民和一些企業的利益,美國也為此付出代價。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5日報導,代表美國150多個零售、技術、製造業和農業貿易組織的遊說團體「關稅傷害美國腹地」,5日在一份聲明中說:「10個月來,美國人而不是中國,一直在為貿易戰承擔全部代價。需要明確的是,關稅是美國人支付的稅種,提高關稅只會懲罰美國的農民、企業和消費者。」
  • 美國若對華加徵新關稅將自食其果
    孫立鵬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近日,川普政府揚言要對中國再次採取加徵關稅措施。若美方在此時重祭貿易「大棒」,給中美關係乃至世界經濟的衝擊將遠超貿易戰,美國也將陷入「自我實現」的危機。美國對華「強硬派」並沒有把疫情作為中美合作的機遇,反而認為是對華「示強」施壓的絕佳機會。近月來,雖然疫情肆虐,但美國對華進行了科技打壓、經濟「脫鉤」、政治抹黑、疫情「索賠」的系列無底線操作。5月1日,以Suzan DelBene為代表的四位議員致信川普,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無法解決中國所謂的產能過剩和國有企業補貼、美國利益遭受損害為由,要求川普對華採取進一步關稅措施。
  • 對華加徵關稅 美國打出一記「七傷拳」
    對華加徵關稅既不利談判,又反傷自己,更拖累全球——  美國打出一記「七傷拳」(環球熱點)  伴隨中美經貿摩擦持續升級,美國越來越深刻地品嘗到任性造成的苦果有多艱澀。  如一些分析所言,川普政府迫使中國屈服的王牌是美國經濟上升、中國經濟減速。但結果卻是,去年以來美國經濟出現更多弱點,並不如川普政府吹噓的那般強勁。
  • 口罩價格暴漲,美國加急豁免中國口罩等醫療用品關稅
    來源:經濟日報近日,美國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持續上升,美國兩個人口和經濟大州——加州和紐約州——也先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隨著疫情的擴散,美國國內對相關醫療物資的需求也驟然上升。以口罩為例,據《紐約郵報》報導,美國衛生部長亞歷克斯·阿扎2月25日在接受國會議員質詢時稱,美國醫護人員的口罩需求缺口達到2.7億。
  • 美國公布3000億關稅第二批排除清單,又有部分醫療防護產品免加徵關稅
    繼3月6日美國公布3000億關稅第一批排除清單後,當地時間3月1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又公布了新一批對中國3000億美元加徵關稅商品A清單下產品的公告,共涉及19項排除產品,包含口罩等醫療相關產品,即本次排除清單中的產品,自加徵實施之日起1年內免加徵7.5%的關稅。
  • 洗衣機價格飆升12%!製造業回流代價高昂,美消費者為川普關稅政策...
    最新研究顯示,對進口洗衣機加徵關稅後,美國本土製造商確實受益了,部分製造業工作機會也回流了美國,但美國消費者卻成了最大「輸家」,因為每臺洗衣機的價格至少上漲近12%。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得一份由美聯儲經濟學家Aaron B. Flaaen和芝加哥大學經濟學院的Ali Hortacsu、Felix Tintelnot共同發布的研究報告。
  • 美國加徵關稅後 中國服裝關稅增加多少
    10%的進口關稅,服裝終於被納入加徵關稅的清單,這將給全球服裝貿易帶來決定性的影響,導致中國服裝對美國出口失去競爭優勢,而同時美國進口商也會承擔增加的成本。  根據海關目錄,服裝類產品(61大類和62大類,針織服裝和梭織服裝)將被加徵10%的關稅。例如,美國進口中國T恤的關稅提高到16%。美國加徵中國服裝關稅破壞了全球服裝供應鏈,美國採購商都試圖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今年以來中國服裝出口商盡力限制出口價格的上漲,紡織生產向其他國家轉移也需要一個過程,這給美國零售商和品牌商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 通訊:「新一輪加徵關稅讓我夜不能寐」——一位美國出版商對兒童...
    但是,最讓我擔心、讓我夜不能寐並驅使我今天來到這裡的,是擬加徵的關稅可能對兒童讀物產生的影響。」18日,美國政府召開的擬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七天系列聽證會進入第二天。美國沃克曼出版公司執行長丹尼爾·雷諾茲在位於首都華盛頓南部的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大樓為聽證會作證詞陳述時,表達了他對美國兒童讀物命運的擔憂。
  • 新華社:對華關稅大棒將令美國節日失去"煙花絢爛"
    (原標題:對華關稅大棒將令美國節日失去「煙花絢爛」)
  • 自欺欺人的「加徵關稅有利論」
    不過,美國政府中一些迷信「加徵關稅有利論」的人,卻大肆吹噓加徵關稅具有一舉兩得的「奇效」:一者,加徵關稅就等於從中國口袋中白白拿錢入美國國庫,是坐收漁利的好買賣,收益甚至超過傳統交易,來錢更容易、更快;二者,在美國的極限施壓下,中國哪能扛得住,不得不對美國提出的要求照單全收
  • 美國對160億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的背後
    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多邊貿易體制,中方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決定對160億美元自美進口產品加徵25%的關稅,並與美方同步實施。  中方這次回應,雖然只有一百來字,但簡明扼要,理性淡定。  美方挑起貿易戰的一個理由,是為「美國國家安全」著想,幫製造業重返美國,給美國人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可實際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  就拿這次16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清單為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最近專門為是否加徵關稅舉行聽證會,共有來自美國化工、電子、光伏等行業的82位代表發言。
  • 美企業代表警告對華加徵關稅傷害美企業與消費者
    數十位美國行業協會和企業代表當天在聽證會上警告說,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關稅將增加美國企業成本和消費者負擔,降低美國產業競爭力,損害美國經濟與就業。  據統計,美國擬對華新一輪加徵關稅清單上涵蓋3800多個稅目商品,其中大部分是終端消費品,包括手機、筆記本電腦、兒童安全用品、服裝和配飾、鞋類、玩具、遊戲設備等。新一輪加徵關稅一旦落實,美國消費者將直接受到衝擊。
  • 通訊:「對法國葡萄酒加徵關稅,實際是在懲罰美國人」
    新華社巴黎10月18日電通訊:「對法國葡萄酒加徵關稅,實際是在懲罰美國人」新華社記者徐永春「太遺憾了,總統先生,您對法國葡萄酒加徵關稅,實際是在懲罰美國人。希望您在品嘗法國葡萄酒後重新做出決定。」法國東部科多爾省省長弗朗索瓦·索瓦代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喊話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科爾多省計劃送給川普兩瓶產自勃艮第產區菲利普·夏洛賓酒莊的葡萄酒。「禮物將在未來幾天內發貨。」當地負責人說。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對「空客補貼案」的最新裁決,美國獲準對歐盟採取貿易報復措施。
  • 美國加州大學經濟學教授:威脅加徵關稅是敲詐勒索
    (原標題:「威脅加徵關稅是在敲詐勒索」 ——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熱若爾·羅蘭)「美國威脅加徵關稅是在敲詐勒索,這在國際事務中是一種非常糟糕的行為。」「作為經濟學家,我知道,只要啟動關稅戰,就會傷及美國自身,傷及本國消費者。」他說,美國家庭的預算相對比較固定,開支也相對固定,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的關稅,美國消費者必然要承擔額外費用,衝銷別的開支,對生活質量造成衝擊。目前來自美國中西部、油氣企業和消費者協會的抱怨越來越多。
  • 美國對華關稅阻礙防疫器械進口
    美國對華關稅阻礙防疫器械進口「川普政府的對華貿易政策嚴重影響醫療物資進口。」美國CNBC電視臺13日報導稱,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總值約33億美元的關鍵醫療產品進口到美國時被徵收7.5%的關稅,而總值11億美元的新冠肺炎治療物資被徵收高達25%的關稅。美國《華爾街日報》此前報導,正推動呼吸機轉產工作的通用汽車希望取消自中國進口的呼吸機零部件25%的關稅。
  • 中國將對這些美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附清單)
    2018年3月23日,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徵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徵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此發表談話。
  • 不要陶醉於自欺欺人的「勝利」(鐘聲)——「加徵關稅有利論」可以...
    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舉行之際,美方宣布將對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使中美經貿磋商進程遭到嚴重挫折。美方竟然還同步拋出一個「加徵關稅有利論」來掩飾此舉對美國經濟的嚴重衝擊。殊不知,美國人民不買這帳,強烈反對加徵關稅的聲音首先從美國發出來。
  • 約3500家美國公司指控美政府對華加徵關稅「非法」,要求退還繳納的...
    據美國媒體日前報導,過去幾周,約3500家美國公司在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起訴美國政府,要求法院裁決美政府依據美貿易法「301」條款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非法」,並退還企業繳納的相應稅金。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訴訟主要針對美政府2018年9月和2019年9月對總價值3000多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關稅。提起訴訟的公司包括特斯拉、福特汽車、塔吉特百貨公司等。
  • 日經中文網:加徵關稅沒有起到美國期望的作用
    9月3日,日本經濟新聞社的財經網站日經中文網稱,為減少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高關稅導致了美國出口減少。今年4月至6月,美國對中國出口減少兩成,對中國以外的出口減少1.9%,美國製造業的僱用人數增長也以今年1月為轉折點開始放緩,但在美國,加徵關稅的做法似乎沒有被重新考慮的跡象。
  • 加徵關稅,坑的到底是誰?
    8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擬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引發美國資本市場強烈震蕩。當天,紐約股市三大股指盤中出現「高臺跳水」。受美國政府宣布擬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以及美聯儲降息未達市場預期的影響,美股本周標普和納指雙雙創下年內最大單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