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於成都的其他景點,青羊宮,顯得比較小眾了,屬於相對而言,沒有那麼出名的景點。
在成都念書時,青羊宮,我倒是路過幾次,卻從來沒有想過,要進去看看。
十幾年以後,我再次來到成都,這才第一次踏進了青羊宮的大門。
青羊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一環路西二段,是川西第一道觀、也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
青羊宮,原名青羊肆,始建於周朝。
三國時期,叫「青羊觀」。
唐僖宗時,將「青羊觀」改名叫「青羊宮」。
山門正上方,高懸著一塊書寫著「青羊宮」的匾額,這是清乾隆年間,成都華陽縣令安洪德題寫的,筆力蒼勁。
青羊宮外,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青羊裡,卻是另一個世界,樹木茂密,環境清幽。香客雖然眾多,卻都不說話,只是默默地上著香,虔誠地拜著。
三清殿是青羊宮的主殿,始建於初唐。大殿正中供奉著上清靈寶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三清殿門口,有兩隻青羊宮的鎮宮之寶,那是兩隻半蹲著的銅質青羊。左邊那隻獨角青羊,是清朝大學士張鵬翮所贈。
張鵬翮贈青羊宮青羊,想讓青羊宮名副其實。不過,這隻銅羊相貌清奇,竟長有「十二生肖」的特徵: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龍角、蛇尾、馬嘴、羊須、猴頸、雞眼、狗腹、豬臀。
相傳這隻青羊是青帝侍童所化,撫摸青羊,能治百病。
右邊那隻雙角青羊,是成都張柯氏特請雲南匠師陳文炳、顧體仁鑄造的。
這一對銅質青羊,已在2004年被珍藏在青羊宮裡。
如今半蹲在三清殿門口的,是一對仿製的銅羊。
可是,就是這兩隻仿製的青羊,一樣被摸得油光水滑,可見摸青羊習俗,深入人心。
三清殿後,是鬥姥殿,建於明朝,全木結構的建築。
鬥姥殿供奉著眾星之母鬥姥塑像。
八卦亭,重建於清同治十二年至光緒八年,是青羊宮內,保存最完整、造型最華貴的建築,供奉著老子騎著青牛的塑像。
八卦亭,基座是方形,整個亭身是八角形,頂是圓形,代表著天圓地方。
八卦亭,外簷8根金碧輝煌的柱子,內有8根柱子,共16根柱子上,盤著81條遊龍。
鬥姥殿去往玉皇殿的路上,有一塊巨大照壁,刻著鮮紅的「福、祿、壽」三個字。
遊客們閉上雙目,伸手向前,去摸那三個字,誰要摸了,就開心得像個小孩。
青羊宮內有素齋,可以在裡面吃個午餐,再喝喝茶。
青羊宮裡,坐著喝茶的,大多是本地人。
只惜,不少外地遊客,常常需要趕往下一個景點,沒時間消磨在喝茶上。
聽別的遊客說,他們在青羊宮裡,看見過有人打太極拳、有人在練劍。我那次去,倒是沒有看見過。
這就是旅遊的意義,即使是同遊一個地方,不同的人,眼中還是會看見不同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