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連續3年舉辦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系列活動——儒醫高峰論壇,以文化引領中醫藥事業發展;啟動濟寧市公共衛生中醫醫療中心(市中醫院新院區)建設項目,加強市級龍頭服務能力;全市17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國醫堂全覆蓋,建成「精品國醫堂」40個;二仙膏製作技藝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保密處方,是首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中7個藥品之一……在濟寧,中醫藥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醫藥事業發展邁入快車道,更多基層的百姓開始享受到高水平的中醫藥健康服務。
近年來,濟寧市衛生健康委在濟寧市委、市政府和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領導下,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堅持以中醫文化引領,不斷加大投入,加強政策傾斜,完善保障機制,有力促進了全市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創新發展。截至2019年底,全市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283個,其中三級中醫院2家,二級中醫院11家,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床位6726張,人員總數達5888人,中醫藥人員4104人,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3388人,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406.88萬人次,入院人數16.89萬人次,全市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佔比為96%,群眾的獲得感不斷提升。
堅實中醫藥發展政策保障
濟寧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強化政策保障,2018年建立了中醫藥聯席會議制度;2020年,成立市促進中醫藥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市委副書記、市委秘書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任成員,形成中醫藥發展合力。
中醫藥深入參與疫情防控
加強物資儲備,共儲備中草藥49種,共計14309.22千克,中成藥19種,共計13437盒/支。
推進中西醫結合救治,成立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和中醫預防保健專家組,建立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堅持一人一方,精準施治,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及時、全病程使用中醫藥,中醫藥參與率達到98.9%,全部治癒出院。為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家屬、湖北返鄉人員、醫務人員和其他防控工作人員免費發放中醫藥預防湯劑47576人,226488付。
著力提升中醫醫療服務能力
濟寧市衛生健康委及11個縣市區衛生健康局全部加掛中醫藥管理局牌子,市級及7個縣市區設有中醫藥管理科,設置政府辦中醫醫院12家。12家二級以上政府辦中醫醫院全部設置治未病科和康復科,17家綜合醫院和12家婦幼保健機構設置中醫藥科室。6家中醫院啟動新改擴建項目,其中3家中醫院新院區已投入使用。
5個縣市區被評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6個縣市區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省級現場評審,1家縣級中醫醫院基本達到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推薦標準,2家縣級中醫院入選國家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第二階段縣級中醫醫院名單。全市17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國醫堂全覆蓋,建成「精品國醫堂」40個。
全市共建成國家級重點(特色)專科7個、省級重點(特色)專科21個、市級重點專科56個。依託市中醫院成立全市中藥製劑研發中心,研發中藥製劑品種28個。
12家二級以上中醫院全部與省遠程醫學中心、市級分級診療平臺實現對接聯網。
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醫改中的作用
2013年,濟寧市在國內首創中醫優勢病種收費方式改革,率先把17個中醫優勢病種納入臨床路徑管理,2018年確定了5個中醫優勢病種在全市(含省駐濟)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實施按病種收費,5種中醫優勢病種的收費標準總體平均提高了92.29%,目前該市實施優勢病種改革病例數位居全省前列。
全市12家縣級及以上中醫醫院同步參加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兗州區中醫醫院、微山敘福堂中醫院被評為第二批山東省醫養結合示範單位。截至目前,全市中醫醫院牽頭組建醫聯體12個,備案中醫診所85家。
加大中醫藥人才培養力度
全市建成「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7個、「石學敏院士工作站」2個。建有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1個、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1個、省名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5個。在濟寧市中醫院、汶上縣中醫院、鄒城市中醫院建立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基地,2019年開展鄉村醫生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255次,培訓15968餘人次。
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
連續3年成功舉辦儒醫高峰論壇,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國學大師等出席並授課。在全市範圍組織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文化節、科普巡講、中醫膏方養生文化節、中醫藥文化「六進」、《中醫藥法》徵文、技能競賽等活動。突出中醫文化傳承,發揮儒醫文化優勢,在曲阜建設了全國首個儒家文化與醫德教育培訓中心,影響力輻射魯西南。建立了2個「龍砂醫學流派」傳承工作站和1個「燕京劉氏傷寒學派」傳承工作站,成立了王叔和研究會,編著出版了《孔子故裡中醫秘驗方》《孔子故裡中醫醫案》。積極發展中醫藥產業
濟寧市共有規模以上中醫藥生產企業10餘家,2018年實現主營業收入約13億元,代表性的企業為廣育堂國藥、華能製藥、孔聖堂、山東昊福製藥以及邦爾中藥飲品等。
產業基礎較好。2018年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12.7萬畝,種植種類有63個。在全國普查的360種藥材中,該市就有151種。據統計,濟寧市現有中藥批准文號500多個,其中獨家品種20餘個;經典古方1180個,中醫藥發展潛力巨大。
產品門類較為豐富。廣育堂國藥(原方健製藥)涉及牛黃益金片、通脈靈片、含化上清片、二仙膏、小兒牛黃清心散等中藥產品;濟寧華能藥業的芪龍膠囊、孔聖堂的雙丹顆粒以及山東昊福製藥有限公司的腦血康膠囊等中醫藥品種,在市場享有盛譽;此外還有濟寧邦爾中藥飲片、康源堂中藥飲片等為代表的中藥飲品,兗州潤美發展的中醫藥養生旅遊等產業。
重點品種保護較好。廣育堂國藥的二仙膏製作技藝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保密處方,是首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中7個藥品之一,我省僅有東阿阿膠和二仙膏入選。 (本報記者 朱紹法 賈小漪
通訊員 孟慶楠 張黎明 段義芸)
[責任編輯:楊凡、崔中連]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