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換過省會的五個省,看看你家鄉省會原來在哪

2020-12-15 敏娜娛樂說

建國後換過省會的五個省,看看你家鄉省會原來在哪

省會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省的省政府所在地,在定好之後很少會變化。像廣東省省會一直就是廣州,山東省省會也一直就是濟南,但是我國也有幾個省因為特殊原因,更換過省會的城市,建國之後有五個省曾經更換過省會。

首先東三省中就有兩個省曾經換過省會,那就是黑龍江和吉林。黑龍江省是我國面積較大的省之一,面積有47.3萬平方公裡,在全國排第六位。大家都知道,現在黑龍江省的省會是哈爾濱市,這座城市被稱為「冰城」。哈爾濱不僅是黑龍江的省會,他也是整個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哈爾濱十分美麗,有全國聞名的冰雕,也有近代遺留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雖然哈爾濱如今很厲害,但是百年前,他還只是個只有幾萬人的小鎮。

黑龍江最早的省會其實是齊齊哈爾市,而隨著哈爾濱逐漸發展成一個大都市,我國在1954年宣布哈爾濱代替齊齊哈爾成為黑龍江省省會。其實黑龍江省在清朝時還曾換過兩次省會,最早是璦琿,後來是嫩江。吉林省最早的省會其實是吉林市,但是建國之後長春市發展得更好,在1954年就將省會搬到了長春市。

再來看一下河北省,建國之後河北竟然換過三次省會,這個您肯定猜不到。1949剛建國的時候河北的省會是保定市,到了1958年省會成了天津市,在之後由於天津提升為直轄市,與省平級,所以河北省會又遷回到了保定,後來文革時期遷往石家莊。

河南有開封和洛陽兩大古都,但是交通不便,在建國後國家決定將省會從開封遷往鄭州。安徽省之前省會是安慶,就是洋務運動時期鼎鼎有名的安慶,但是抗日戰爭中他被迫壞的太嚴重,省會就改為合肥。

相關焦點

  • 中國「麻煩」的省份,省會換過五次,還是經常被吐槽!
    其中有一個省堪稱「最麻煩」的省,前後換了5次省會,現在省會城市也在抱怨資源分配不均。這個省就是安徽省,按照地域差異分為三大區域。長江以南叫皖南,淮河以北叫皖北,中間地帶叫皖中。不同地區、不同習俗差異很大,沒有所謂的共同方言。省會的歷史發生了很多變化。除了合肥和安慶,蚌埠、六安、蕪湖都成為過安徽的省會。為什麼這麼折騰呢?
  • 建國後,有8個省份陸續被撤銷,來看看你以前是哪個省的
    現在的省市劃分是在建國之後才逐漸確定的。那你知道當時有哪些省被撤銷了嗎?被撤銷的那些省管轄的城市又被重新劃分到哪些省份了呢?等到小編講完這些,你也許就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曾經屬於哪個省份了。在建國之後,有8個省份陸續被撤銷。
  • 江蘇發展最好的3個城市,第一名已經超越了省會,看看有你家鄉麼
    江蘇省作為全國來說,它是一個經濟強省,在熱門城市中,它還有好幾個網紅城市,什麼無錫呀,什麼蘇州啊,都是相當的勢頭強勁,而且城市景觀也非常的漂亮,硬體軟體來說都是很好的,在全國來說都是拔得頭籌的,都是靠前的,現在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前3位的城市是有哪幾個呀?
  • 這四座帶「南」字的省會,風景一個比一個美,有沒有你的家鄉
    我國幅員遼闊,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23個省、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個自治區。每個省都設有省會,省會作為一個省的「牌面」城市,它有著巨大的作用,不僅的帶動周邊的經濟發展,通常情況下也有著十分古老的歷史,在這23個省會中,就有四個帶「南」的省會,它們的風景一個比一個好,今天大家就和冬兒一起來看看這四座城市,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 河北十一個市,五個當過省會,你都知道嗎
    目前,河北省面積18.88萬平方公裡、人口7500萬,在全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裡排名第十二和第六。 河北省一共十一個地級市,其中三個當過本省省會,兩個當過外省省會,還有兩個外地城市當過河北省會。無論敵軍進攻哪一關卡,保定都可以及時增援,因而成為京師要地。 天下一統後,南方威脅解除、邯鄲作用降低,偏南的位置也不利於駕馭全省。1729年,直隸總督移駐保定。三、石家莊 石家莊市是現在的河北省會,面積1.5萬平方公裡,人口1100萬,在省內排名第四、第一。
  • 盤點中國最窮的五個省會
    中國23個省,各省市的發展情況不一。一般省會城市,可以代表整個省的發展情況。今天就來看看哪些省會城市上了五大最窮省會城市的排行榜吧。第五名:蘭州    蘭州是一座號稱是兩千多年歷史的龍城,而如今卻是一座被煤炭工業包圍了的城市,但這樣的經濟發展方式並不會長久。
  • 黑龍江原來的省會不是哈爾濱,你知道是哪嗎?
    哈齊高鐵是2015年8月開通的,從齊齊哈爾到哈爾濱的時間由原來的三個小時縮短到現在的一個半小時多一點,而且車次也多。來接我的客戶說,想去哈市隨時就可以走,有點像坐公交班車的感覺,但趕上節假日可不行。從南站出來,坐上客戶的車就直奔梅裡斯區他的工廠。市區不算大很整潔,看得出新建築不多。
  • 看看你家鄉曾經屬於哪個省!
    眾所周知,目前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包括二十三個省,五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不過中國歷史上的行政區並非一開始就如此劃分的,行政區劃一直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演變,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的前後,一些地區的行政區劃出現非常頻繁的變動。
  • 地理位置最不正的三大省會:一個是世界一線,第三個偏去其它省了
    往往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與所處的地理位置有著直接間接的影響性,那今天就給大家聊聊我國省會城市的地理位置情況,看看是哪三個省會所處的地理位置最不好的,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呢?第一個,武漢。是我國15個新一線城市之一,也是湖北的省會城市,還是我國中部地區六省中最為中心的城市。如果想要在我國雄雞地圖上找到它的位置,很好找的,湖北省的那片形狀長得和魚兒好像,武漢反而正好在魚頭那處,所以看來這武漢城市的地理位置非常不「中心」。第二個,臺北。屬於是臺灣省的一個省會城市,當地人口眾多,而且還是世界一線級城市。當地吸引著非常多大企業與銀行金融機構落戶在此。
  • 這些省會憑藉「米字型」樞紐,成為華東「高鐵心臟」,是你家鄉嗎
    在高速鐵路時代,中國這四個城市是最大的受益者,它們都將形成各自的「米字型」高速鐵路網,哪一個最好?河南省省會鄭州,隋隋文帝時實行州縣兩級實行制,由荊州改為鄭州,現已成為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隴海、京廣線在此交匯,鄭州一直是全國鐵路交通的中樞,僅高鐵一條,就有隴海、鄭渝、京港、鄭西、鄭徐、京廣、鄭合等多條鐵路,還有亞洲最大的鐵路編組站——鄭州北站。
  • 建國後改名的「省會」城市,僅有兩座,都為自治區首府
    省會,是我國省級行政機構的政府駐地,是一個省的政治中心,一般也是所在省的經濟、文化、教育、交通中心。嚴格來說,只有省的行政中心所在地才被稱為省會,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稱為首府,但一般情況下可以以被稱為省會。
  • 這三個省會城市沒有「省會相」,卻依然穩居頭把交椅,無法替代
    省會城市作為一個省的名片,其龍頭老大的地位自然是不可估量的,這也是那麼多城市摩拳擦掌想要力爭一把的原因,今天我們來說說三個省份,它們龍頭老大的位置可是很尷尬的,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最孤獨」的省會,被三個鄰省城市包圍,這是為什麼呢
    全國各省的省會大多是省城的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一省中最重要的城市,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省的省會往往位於省城的腹地,這樣也能更好地帶動本省的其他城市的發展,但這其中卻有一個例外,即江蘇的省會南京市,它也被三個外省的城市「包圍」了。
  • 哈爾濱被提升為直轄市,1953年,黑龍江的省會遷到了哪?
    起初是東北四省,隨後還出現了東北九省的情況。哈爾濱是黑龍江省的省會,但是在建國的初期,哈爾濱曾經被提升為直轄市。那麼,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出現了,哈爾濱成為直轄市之後,黑龍江省的新省會在哪?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遼寧地區一般在中原王朝的手裡。
  • 國內「最常見」的「省會」,經常被遊客錯認,看看是不是你家鄉
    普通遊客最常去的地方是省會,因為省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這些城市都成為旅遊勝地,國內還有一座城市,它的聲譽遠遠超過省會城市,給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反,沒有人關注成為迷的省會城市,今天在這裡向大家介紹的是國內三個最普通的「省會」,經常被遊客誤認為是你的家鄉,一起看看吧!
  • 中國唯一行政級別高於省會的城市,十佳宜居城市,是你的家鄉嗎?
    中國唯一行政級別高於省會的城市,十佳宜居城市,是你的家鄉嗎?在我國的一般情況下,省會是這個省中發展最重要的城市,所以這個城市通常也是行政水平最高的, 但也出現了例外, 今天介紹的是比省會更高水平的城市, 這個城市很特殊,和省會城市在同一個省,但經濟實力遠遠高於對方。
  • 中國歷史上被撤銷的8個省,如果他們還存在的話,你會是哪省人?
    目前全國的省級行政區加起來一共是34個,這34個省級行政單位有省、直轄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不過你知道嗎?其實我們建國後先後有8個省份因為種種原因被撤銷,成了歷史的回憶。不知道如果這8個省如果現在還存在的話,你會是哪個省份的人呢?
  • 南京、蘇州、安慶,兩個省出現三個省會,清朝蘇皖行政區劃有多亂
    省會,清代稱省城,這是一個省的行政中心即政府駐地,通常來講,一個省只有一個省會,畢竟省政府只有一個,但是在某些很特殊的情況下,一個省會出現兩個省會,更有甚者,一個省的省會竟然設在外省!這種情況,自打中國元朝中國實行行省制後就出現過這麼一會,這就是清代的江蘇和安徽!清代這兩個省的省會有多亂呢?
  • 建國後被撤銷的八大省份,你聽說過幾個?哪裡又曾是你的所在
    我國現在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了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其實剛建國時並不是這麼多,是經過多次區劃調整才形成今天的區劃格局的。
  • 細數十省份校址不在省會城市,卻以省命名的大學
    首次高考考入瀘州醫學院,到校後發現不理想,果斷返鄉復讀,一年後成功考入四川醫科大學,到校後傻眼了,發現還是原來的瀘州醫學院。於是再回家又復讀一年,更加刻苦努力。第三年如願考入西南醫科大學,還是原來的瀘州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