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春艾草帶動3萬人脫貧

2020-12-21 荊楚網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通訊員 陳鈺

「種艾草,有賺頭!」10月10日,蘄春縣管窯鎮荷林村村民張桂鳳領到今年的蘄艾收購款。老伴去世、兒子智障,2015年張桂鳳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村幹部的幫襯下,她種了十幾畝蘄艾,賣艾葉每年收入過萬元,2019年脫貧摘帽。

在蘄春,蘄艾從一株小草成長為縣域支柱產業,種植、加工、研發、銷售、康養全產業鏈發力。

18萬畝艾草託起蘄艾產業

「8月底至今,收購艾草的電話一個接一個,沒歇過氣!」蘄春縣管窯鎮荷林村黨支部書記肖和清拿出帳本,村集體種了200畝蘄艾,今年能賺10萬元。

過去,蘄艾長在山邊路邊、房前屋後。自然生長的蘄艾,難以支撐大規模工業化生產。2015年起,蘄春縣設立500萬元獎補資金,發動農戶種蘄艾,保護價收購。

「一開始說種蘄艾,鄉親們都不買帳。」管窯鎮黨委書記楊振武說,一來大夥沒種過,怕失敗;二來擔心賣不出去,蘄艾不能吃不能喝,擱在家裡沒人要,前期投入打水漂。

種蘄艾,到底有沒有賺頭?管窯鎮決定讓事實說話。2016年,該鎮在管涼村試點,村集體流轉200畝土地種蘄艾。「春節前栽苗,端午節收穫。」楊振武說,縣裡和鎮上籌措資金,以保護價收購,每畝產值可達2000元,試點一舉成功。

如今,管窯鎮蘄艾種植面積超過8000畝,八成貧困戶通過種植蘄艾或在蘄艾基地打工脫貧增收。

管窯鎮的蘄艾發展歷程,是蘄春艾草產業崛起的一個縮影。蘄春縣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蘄春將艾草最低收購價從每斤8元提高到11元。僅此一筆,全縣蘄艾種植戶可增收1.3億元。保護價提高後,蘄春新增蘄艾種植面積6400畝,艾草種植總面積達到18萬畝,產業發展有了充足穩定的原料供應,帶動全縣3萬人脫貧、10萬人就業增收。

開發蘄艾產品1200種

在蘄春,蘄艾艾柱最高可賣到3000元一支,供不應求。蘄艾電商協會會長吳明星回憶,9年前,一盒10支裝艾柱,僅賣15元。

從草到「寶」,蘄艾是如何實現逆襲的?

「發展優勢產業,必須充分激發市場潛能。」蘄春打出組合拳:書記縣長掛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實施「藥旅聯動」戰略;每年拿出3000萬元,支持蘄艾企業發展;組建產業發展協會,市場主體抱團發展。

看到蘄艾產業的商機,社會資本紛紛進軍。

7年前,蘄春僅有幾家加工蘄艾的小作坊。2013年,本地鋼構老闆田群投資6000萬元在蘄春打造現代化廠房、標準化倉儲。緊隨其後,鼎艾科技有限公司、菩艾堂科技公司等蘄艾企業紛紛成立,投入重金建生產線。目前,全縣蘄艾相關企業已超過2000家。

蘄艾產品,層出不窮。在蘄春李時珍精品超市,從頭到腳,吃的用的,本地企業研發的1200餘種蘄艾產品實現全覆蓋。在李時珍醫藥工業園,深圳艾艾貼公司設立艾草研發實驗室,打造全球最大艾製品生產基地。

電商引爆,網銷千萬。在蘄春,幾乎每家蘄艾市場主體都有電商團隊。2016年以來,蘄春蘄艾產品網上銷售額年增速超過30%。2019年,網銷額達到28億元,10家本地蘄艾企業網銷過千萬元。

每年對外輸送2萬名艾灸師

蘄艾產業如何從賣產品延伸到賣服務?艾灸師是重要一環。

6年前,朱珠來到蘄春創辦李時珍蘄艾養生培訓學校。那時,全縣沒有一家艾灸館。如今,蘄春大大小小的艾灸館裡,都有朱珠的學員,青石鎮馬驊村女孩韓琴是其中之一。

父母多病、家境貧寒,韓琴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2018年底,聽說縣扶貧辦和李時珍蘄艾養生培訓學校免費為貧困戶提供艾灸培訓,她決定試一試。「不僅免學費、包吃包住、報銷車費,還推薦就業。」結業後,韓琴成為一名艾灸師,每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目前,蘄春擁有19家艾灸培訓學校,每年對外輸送2萬餘名艾灸人才。

金秋時節,行走蘄春,一股蘄艾引發的創新創業潮正在湧動。蘄春縣已分別與招商局集團、省聯投籤訂相關協議,共建蘄春健康產業新城和李時珍文化旅遊區。

相關焦點

  • 深圳招商局集團定點幫扶湖北蘄春 扶貧艾草助力「造血」發展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招商局集團定點幫扶湖北蘄春縣,帶領旗下招商蛇口等企業累計投入幫扶和產業資金逾5億元,實施扶貧項目39個,幫助脫貧16.38萬人。蘄春艾草在全國享有盛名。招商局圍繞蘄艾研發投入近2000萬元,收儲蘄艾1500餘噸,直接改善了5000多名貧困人口生計;同時,建立佔地103畝的蘄春健康種質資源基地,旨在打造艾草品類最齊全的種質資源圃,推動產業提質增效。「當地艾草種苗參差不齊,我們通過與高校合作提高種苗質量,豐富和提升艾葉深加工和終端產品開發。」
  • 蘄春:小小艾草帶動5000多戶就業增收
    脫貧車間 帶動五千餘貧困戶就業增收「從家裡到廠裡,只有200米,務工務農務家三不誤,去年我獲得工資收入2萬元,咱窮日子熬過去啦。」9月11日,蘄春縣赤東鎮童新村貧困戶裴鳳梅與同伴一行人,沿著通村公路到村頭蘄艾加工廠「脫貧車間」上班,迎著朝霞和晨風,劉喜梅與12名貧困戶同伴們一路上談笑風生。
  • 蘄春這個活動不一般!又高又富又帥的蘄艾本艾再度霸屏央視
    央視「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五鬥地村 走村直播看脫貧。8月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頻道「走村直播看脫貧」大篷車開到了赤東鎮五鬥地村,活動通過5分鐘的電視直播和一個小時的網絡直播,聚焦蘄艾全產業鏈發展,講述蘄春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全面展現蘄春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
  • 湖北蘄春:蘄艾飄香奔小康
    近年來,五鬥地村大力發展蘄艾產業,助力貧困戶精準脫貧,為群眾增收致富,成功開拓出一條興村之路。「以前的五鬥地村一年換三個村支書,家家戶戶守著只夠餬口的一畝三分地,沒有支柱產業。」五鬥地村黨支部書記汪漢光介紹,2017年以後,本是蘄春後進村的五鬥地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 湖北蘄春縣:小小艾草助增收
    端午節前,在河北唐山開中醫診療館的李亞群急匆匆地去蘄春收割艾草。蘄艾被稱為「蘄春四寶」之一。李亞群在診療過程中發現,蘄艾的療效非常好,但市面上很難買到正宗的蘄艾。經過考察,她在蘄春縣蘄州鎮席盤石村流轉了350畝土地開始自己種艾草。
  • 湖北黃岡市蘄春縣——小艾草做成大產業
    2015年,蘄春縣立足資源稟賦,提出把發展艾草產業作為全縣產業轉型升級的支點。當年,兩位外地客商到五鬥地村考察一番,決定投資建設蘄艾種植基地。  以此為契機,五鬥地村成立蘄艾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帶動貧困戶種植蘄艾。
  • 蘄艾再度霸屏湖北新聞:小小艾草 逆勢上揚
    艾草有消殺、防暑、驅蚊避邪的功效。在一代醫聖李時珍的故鄉黃岡市蘄春縣,一顆小小的艾草,在疫情期間逆勢上揚,實現了質的飛躍。端午前後,黃岡蘄春的鄉鎮總是最忙碌的時候,人們都在忙著收割、收購艾草。今年的收購價格跟往年比,高了一些。黃岡市蘄春縣中醫藥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高志清介紹,價格提高幅度達到26%,按20萬畝計算,預計收購幹艾葉5萬噸,可為全縣老百姓增加1.3億元的收益。
  • 艾草飄香已千年 產業蓬勃在今朝——南陽市艾草產業發展透析
    艾草喜溫潤、怕水浸,適生於丘陵坡地。南陽山區、丘陵、平原各佔約1/3。在丘陵坡地廣闊的桐柏、淅川、南召、宛城、方城等縣區,野生艾草年產總量約2億噸。目前,我市開發利用約3萬噸,是全國最大的艾草收購集散地。二曰產品優勢。
  • 蘄春美麗鄉村扮靚生態富裕新家園
    2月11日,雲上蘄春欄目組攜百人「粉絲」團走進劉河鎮胡志高村,與千餘名群眾自發組織的舞龍、划龍船、打餈粑、包湯圓等民俗活動激情互動,將美麗鄉村的幸福生活揮灑得淋漓盡致。  據了解,此前的1月28日一早,央視記者到訪劉河鎮湯衝村,就群眾歡度春節進行現場直播,《蘄春:艾草之都「艾」過大年》成為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當日檔期裡火爆的鄉愁印象。
  • 蘄春時珍艾草科技有限公司企業簡介
    蘄春時珍艾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10月,位於李時珍故裡--湖北省蘄春縣李時珍醫藥工業園內,佔地面積20000餘㎡,建築面積26000餘㎡,現有專業生產蘄艾製品設備及輔助設備200多臺套,固定資產4600萬元,員工530
  • 【美麗中國長江行】蘄艾:一棵小草的助力脫貧「變形計」
    王江和是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管窯鎮管涼村的一位農民,也是當地「脫貧攻堅戰」中的一位建檔立卡貧困戶。「八分艾地,端午前後就可以收割第一茬艾葉,至少可以賣2000元以上!」王江和樂滋滋地說。在蘄春,和王江和一樣種植蘄艾的農戶已達4萬多人,全縣蘄艾種植面積達16萬畝以上,帶動周邊的浠水、武穴、羅田等幾個縣市種植蘄艾10萬畝以上。據統計,截至2017年末,當地參與蘄艾全產業鏈開發的註冊工商企業已達1100餘家,蘄艾產業年產值每年以10億元速度遞增,助推當地醫藥產值跨過100億元關口。
  • 湖北蘄春:一把蘄艾做成10億元產業
    牆內開花牆外香   吳明星清楚地記得,2011年,他的家鄉蘄春僅有3戶家庭作坊式生產蘄艾製成的艾條等產品,年產量不足200盒(10支裝),主要銷給本地人。即便這樣低的產量,往往還有剩餘。   吳明星還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他的一位河北朋友,在淘寶店上賣蘄艾精油賣得很火。
  • 蘄艾受捧出口內銷兩頭俏 小艾草要做成百億大產業
    記者連日走訪發現,艾草加工的艾灸貼、驅蚊水、沐浴滴,以及各類養生健身產品在線上線下一直熱銷,價格高的可達數百元。在距離武漢不遠的「中國艾都」蘄春,首屆世界艾草產業大會剛剛落幕。過去一年,蘄春艾行業總產值達到20億元。實際上,端午節前的艾草消費熱潮,只是這一產業在近年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 河南南陽種植艾草24萬畝,3萬多貧困群眾因「艾」脫貧——看艾草緣...
    據統計,南陽市艾草種植面積超過24萬畝,建設4個艾草產業園,註冊企業1529家,年銷售額80億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艾製品加工基地和艾葉集散地,全國市場佔有率高達70%;帶動了10多萬農民從種植、採收、加工、銷售中收益,其中貧困群眾達3.1萬多人,整個艾草產業呈現出一片蓬勃生機,成為當地農村扶貧開發的優秀項目之一。
  • 小艾草種出脫貧「黃金葉」 ——霍山大力發展艾草產業側記
    小艾草種出脫貧「黃金葉」 ——霍山大力發展艾草產業側記 2020-08-27 13:43:04   來源:六安新聞網
  • 蘄春縣一把蘄艾帶動創業潮 每3天誕生一個新品(圖)
    6萬畝種植難「解渴」每3天誕生一個新品 近500家網店銷售他請武漢的專家對蘄艾進行檢測,結果表明,蘄艾含有其他艾草所沒有的側柏酮和異側析酮成分,精油出油率也高出其他艾草兩倍,熱燃燒值高出10%以上。發現這一商機的,並非只有田群一人。2012年之後,蘄春從民間到政府都開始意識到,一把普通的艾草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此後,蘄艾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
  • 99秒丨濱州陽信:一根根翠綠的艾草 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
    說起艾草,近日,在濱州市陽信縣翟王鎮,有百餘畝的艾草種植基地豐收了。一根根小小的艾草,經過生產加工後變成健康領域內的「一顆保護草」。艾草與翟王村的「緣分」來自於濱州市審計局派駐翟王村的第一書記劉志亮,他來到村裡以後,在與朋友的一次交談中,在村裡建合作社、種植艾草的想法在他的腦海裡「徘徊」。
  • 湖北蘄春:蘄艾企業產銷兩旺恢復至旺季水平
    來源:經濟日報湖北蘄春蘄艾產業在經歷了疫情衝擊後,目前出現了產銷兩旺的好勢頭。在該縣龍頭企業湖北李時珍現代生物醫藥集團,12條全自動生產線開足了馬力,每天可生產中藥眼貼、蘄艾系列產品100餘萬片。產業興旺帶動群眾就業增收。該公司自3月20日復工以來,近300名員工均已回到工作崗位。公司將生產環節中簡單易學、用工靈活的生產環節全部交給本地勞動者,既降低了用工成本,又能幫助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 艾草飄香
    金秋時節,艾草飄香。  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之北的河南南陽是全國中藥材的主產區之一,其中,艾草因養生保健功效被廣泛種植,成為中藥材產業龍頭產品。目前,該市艾草種植、開發面積達30餘萬畝,註冊企業1500多家,年銷售額80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艾製品加工基地和艾葉集散地。
  • 中國艾都湖北蘄春萬噸「三年黃金蘄艾」即將開倉
    蘄春是醫藥雙聖李時珍的故鄉,蘄艾是當地最具特色的道地藥材。目前,全縣有蘄艾種植企業538家,形成千畝連片基地18個、百畝以上連片基地246個,有涉艾市場主體1580家,開發蘄艾產品20個系列800多個品種,擁有字號品牌27個、智慧財產權200多項,品牌價值突破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