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珊德拉皇后原是德意志帝國黑森大公國的阿歷克絲公主,1872年出生。皇后的外祖母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皇后本人也因此攜帶血友病基因。亞歷珊德拉皇后的母親和姐姐在她六歲時就因染上白喉離世了,外祖母維多利亞女王從此承擔了相當一部分撫養亞歷珊德拉的責任,生性害羞的皇后因此受外祖母影響,有了果決和堅持的一面。
亞歷珊德拉皇后12歲時到聖彼得堡參加姐姐婚禮,與16歲的尼古拉二世結識,兩人在隨後的幾年裡互生愛意,雙方的家長都不甚贊成兩人交往。英女王不喜歡外孫女嫁到遙遠野蠻的俄國,亞歷山大三世也看不慣性格保守古板的德國人。1894年11月亞歷山大三世去世後不久,尼古拉二世與亞歷珊德拉皇后在聖彼得堡的東宮舉行婚禮,皇后婚後放棄了基督教,轉而成為東正教教徒。時間倉促,皇后只能說很少一點俄語,和尼古拉二世以英語交流。
尼古拉二世對自己需要承擔的治國大任抗拒又逃避,亞歷珊德拉在俄國皇室眼中也是一個笑柄:她不習慣俄國皇室的奢華,仍然秉承著黑森大公國樸素的風俗,衣著不夠精緻,舉止沒有皇室貴族的氣質,連皇室通用的法語說起來也帶著可笑的口音。夫婦兩人各自面對著來自外界的挑戰,偌大的世界只有他和她互相慰藉罷了。1896年5月27日尼古拉二世加冕儀式在克裡姆林宮的聖母安息主教座堂舉行。次日為慶祝沙皇加冕,政府在莫斯科郊外組織了盛大的慶祝活動,提供免費的食物,啤酒。謠言說不是所有人都能分到吃的,於是人們爭先恐後往前擠,1,389人因踩踏身亡。當晚在沙皇叔父們的勸誡下,尼古拉二世沒有對遇難人士做出任何表示,反而若無其事地趕赴法國大使館參加舞會。這為尼古拉二世日後漸失民心埋下了伏筆。對於沙皇本人,他為終於結束了一系列冗長繁複的皇室活動而慶幸,加冕結束他就和深愛的皇后搬到離首都聖匹茲堡約30英裡的亞歷山大宮過起了溫馨的小日子,對皇室職責和贏得人民愛戴並不在意。
沙皇和皇后共育有四女一子,分別是出生於1895年11月的奧爾加女大公,1897年6月的塔季揚娜女大公,1899年6月的瑪利亞女大公,1901年6月的安娜斯塔西婭女大公,和1904年8月的阿列克謝皇儲。
俄國皇室只允許男性繼承皇位,所以當皇后一個接一個為沙皇誕下女兒,皇室宗族的失望再難掩飾,亞歷珊德拉皇后壓力巨大。她沒有遵循皇室習俗請乳母餵養孩子們,而是堅持自己哺乳,以質樸的風格養育孩子們,所有的孩子們從小就要學習做家務,整理房間。四個女兒按年齡大小被分成兩組,經常穿一樣的衣服,她們以四個人的名字首字母為自己取了綽號OTMA。大姐奧爾加害羞敏感,富有同情心,性格堅強,但脾氣不好。二姐塔季揚娜有強迫症,喜歡把事務整理得井井有條,是四姐妹的管事。三姐瑪利亞脾氣最溫順,尼古拉二世擔心她會因此受欺負。四姐安娜斯塔西婭是最淘氣的,沙皇的家庭照片裡常常可見她做鬼臉逗弄眾人。阿列克謝皇儲誕生後舉國歡慶,然而不久亞歷珊德拉就注意到皇儲鼻子流血,她最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小皇儲遺傳了英國皇室的血友病。出於對小皇儲的保護,他的病情一直沒有公諸大眾,沙皇,皇后和他的四個姐姐對他百般寵愛,阿列克謝成了一個令人討厭頤指氣使的小孩。
阿列克謝皇儲一歲時,俄國人民在冬宮外遊行,抗議俄國與日本的戰爭和勞工不斷惡化的工作環境,他們希望能夠收到沙皇召見,在俄國推行改革。尼古拉二世沒有出現,軍隊向民眾開槍,造成數百人或死或傷。人民對沙皇徹底死了心。沙皇和皇后的舉措是對五個子女的安全更加小心,他們一家受到重重保護,極少出現在大眾眼前。1909年,尼古拉二世攜全家出訪英國,亞歷珊德拉皇后得以和表親們重逢,英國皇室對沙皇的安保措施感到震驚,阿列克謝皇儲幾乎沒有露面的機會,四個姐姐倒是享受了短暫的自由。從英國返回後,亞歷珊德拉皇后稱病坐上了輪椅,長時間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四個女大公很少有機會見到母親,日常只能和她通信交流。皇后通過自己的「病」掌控四個女大公,她教導她們,如果她們聽話,表現良好,自己的病痛也會緩解。四個女大公最大的才14歲,最小的才8歲,想要尋求關愛的她們轉向母親篤信的,自封為聖人的拉斯普京。拉斯普京可以自由出入皇宮,很快就有他猥褻兩個較年長的女大公的傳聞。尼古拉二世和亞歷珊德拉皇后對此的處理方式是宣稱他們和拉斯普京的關係屬於私人和家庭事務,皇室無權幹涉。1914年皇后有意安排大女兒奧爾加和羅馬尼亞王儲成婚,奧爾加和妹妹商量好把皮膚曬得黝黑,成功嚇退特地趕到俄國的羅馬尼亞王室成員。那時候皇室成員不可能會遭受日曬雨淋,只有平民和下等人才會曬黑。
同年七月德國對俄宣戰,第二天沙皇和皇后出現在聖彼得堡皇宮的二樓陽臺上,高唱上帝保佑沙皇為民眾鼓氣。俄國沒有準備好這場戰爭,開戰才五天,俄國士兵就有超過七萬人戰死。婦女們紛紛自發組織了護理隊,照顧傷兵。奧爾加和塔季揚娜兩位女大公也加入了她們。1915年俄軍撤退,沙皇不得已領導軍隊,後宮和皇室事務交給皇后管理。這段時間奧爾加和塔季揚娜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醫院和護理工作上。她們通過傷兵了解了十幾年都沒有領略過的真實世界,甚至對士官有了愛慕之心。奧爾加和一個受傷的軍官戀愛了,只是沙皇的女兒不可能和平民通婚,這一切只是奧爾加的最甜蜜又痛苦的夢而已,等軍官傷愈出院,奧爾加再也沒有見過情人,此後至死奧爾加仍在日記上懷念著自己擁有的短暫的幸福。
此期間,對亞歷珊德拉皇后在德俄戰爭中的角色的質疑,對皇室與拉斯普京的不正常關係的議論在民眾中越傳越廣,皇室的威嚴觸底,於此同時,在皇后的堅持下,沙皇所有的政治決定都聽從拉斯普京,內閣不斷換人。
1916年12月,皇室其他成員密謀殺死拉斯普京——他先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服下了含有氰化物的甜點,接著被槍擊,被毆打致死。除掉拉斯普京只是他們計劃的第一步,接下來他們想要讓一直對尼古拉二世吹枕頭風的皇后下臺,尼古拉二世的母親也發生贊成。
估計有170萬俄軍死於一戰,舉國哀慟。因為大量農民被派上前線,糧價暴漲,路有餓殍,民不聊生。1917年2月26日,仍對民意視而不見的沙皇和皇后拒絕退位,下令軍隊鎮壓抗議民眾,沒想到軍隊自發與民眾一起抗爭,第二天俄國革命(二月革命)正式爆發。
三月尼古拉二世被迫宣布退,將皇位交由自己的弟弟麥可公爵繼承。麥克公爵拒絕在公眾投票組成新政府前繼位,統治俄國三百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終結。(長相極為相像的尼古拉二世和表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3月9日臨時政權將尼古拉二世,亞歷珊德拉皇后和五個女大公,皇儲軟禁在宮殿裡。尼古拉二世的表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同意讓表妹一家到英國避難,然而那時四個女大公患了嚴重麻疹,無法出行。等四個女大公痊癒,喬治五世聽從英國大臣的意見改變主意收回了邀請。五個月後,一家人被臨時政府送上了東行的火車。他們的新家位於烏拉爾山脈,臨時政府此舉是為了保護尼古拉二世一家免受革命軍的屠殺。新家的環境很差,四個女孩不得不擠在一間臥室,她們用拍攝的成百上千的照片(家庭合影,奧爾加和塔季揚娜在醫院與傷兵的合影)裝飾簡陋的環境。按計劃尼古拉二世一家將於1918年經由日本被送去國外。時勢變幻很快,同年十月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尼古拉二世一家人努力砍柴為過冬做準備,下臺的沙皇對形勢估計過於樂觀,他以為終於皇室的力量還在暗中尋求解決方案為營救他們做準備。其實德國政府也寄希望於沙皇恢復統治,以避免布爾什維克當政後俄國和德國關係的繼續惡化。布爾什維克政權則急需立威,對於他們最直接有效的就是用舊沙皇一家的血獻祭。(女大公的家庭教師在舊沙皇一家被轉移至葉卡捷琳堡途中所攝照片為沙皇一家最後的記錄)多股力量互相角力的結果是1918年4月尼古拉二世一家再次被轉移,這次被囚禁在葉卡捷琳堡。7月17日凌晨兩點,行刑官叫醒尼古拉二世一家,以保護為名把他們帶到住處的地下室。在那裡七個來自中歐的共產國際戰士和三個俄國布爾什維克士兵已經荷槍實彈等待在側。行刑官宣布對舊沙皇一家行刑,隨著一聲聲槍響,一家七口逐個倒下。
尼古拉二世終年50歲,亞歷珊德拉46歲,奧爾加22歲,塔季揚娜21歲,瑪利亞19歲,安娜斯塔西婭17歲,阿列克謝1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