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天下第一粥」你喝過嗎?
名動美食界,令無數老饕慕名前來,它就是有著「天下第一粥」美稱的——「刺豚粥」。 「天下第一粥」的奧秘 那麼,何謂「天下第一粥」呢?它的具體製作方法至今仍未透露出來,只能了解到主料是新米和刺豚。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上風味自不同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太陽開始落山,陵水新村港的海水變換了色彩,當白日的喧囂即將結束之際,新村港上機動船的馬達聲又開始熱鬧起來,疍家漁排的海上餐廳人流開始匯聚,一艘艘小船穿梭在碼頭和漁排之間。
-
海南日報數字報-珍珠海岸 美麗陵水
陵水黎族自治縣不僅因海而靠近世界,還因海而獲得一個自然恩賜的旅遊天堂———「三灣三島兩湖一山一水」皆與大海有著密切關係。「三灣」即香水灣、清水灣、土福灣,「三島」即分界洲島、南灣猴島、椰子島,「兩湖」即新村瀉湖、黎安瀉湖,「一山」即吊羅山,「一水」即高峰溫泉。大海對陵水的這些自然眷顧猶如連串的珍珠排列在陵水蜿蜒漫長的海岸線上,因此陵水有著「珍珠海岸,美麗陵水」的美譽。
-
海南日報數字報-暢遊珍珠海岸醉心美麗陵水
2017第十八屆海南國際旅遊島歡樂節,陵水精心準備了聖女果採摘季、「去你的城市,我的浪漫與你有關」婚慶活動、清水灣國際水上運動季、中華傳統龍舟體驗等活動,讓遊客暢遊「珍珠海岸」。 A 熱帶濱海風情惹人醉 藍天下,陽光使得濱海的這片土地顯得愈發溫暖明亮,一群機靈的小猴子身上泛著金光,嬉鬧著來到山坡下,一臉旁若無人的頑皮模樣,好快活!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與春天同行
與海南共同成長 63年前的1950年5月7日黎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第七天。 在海口市新華南路臨街一幢兩層小樓裡,一張張散發著油墨芬芳的報紙在這裡開印,印刷機有節奏的咔嚓聲,即便在6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讓當年的老報人覺得「是如此清脆悅耳」。她的名字叫《新海南報》,是海南日報的前身。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在陵水潛水 感受海底之美
,7月28日,由陵水黎族自治縣政府主辦,陵水黎族自治縣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局、海南拾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北緯18°的海洋狂歡——2017中國(陵水)國際潛水節」(以下簡稱陵水潛水節)成功落下帷幕。 這是陵水舉辦的第二屆潛水節,與上一屆相比,本屆活動種類更加豐富。海底攝影展上,首位華人「哈蘇大師」 謝墨等專業水下攝影師們帶著海洋攝影作品來到分界洲島,為遊客帶來視覺的頂級享受;潛水節旅遊產品展中,22個類別、177款特色旅遊產品讓遊客大飽眼福;本次陵水潛水節還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通過網紅主播的手機直播,領著身不能至的網友們「暢遊」分界洲。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陵水將積極開發專業潛水市場
近年來,隨著海南休閒海洋旅遊產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潛水這項極具探索魅力的運動項目也受到越來越多國人的推崇和喜愛。 在海南,蓬勃發展的體驗式潛水活動為休閒及體育運動潛水提供了巨大的群眾基礎。中國目前每年有150萬人次的遊客參與體驗式潛水,有接近30%的人群有興趣在未來進一步深入參與潛水運動,但是在這樣看似可觀的數據面前,海南的各個潛水技術培訓中心都有些困惑——海南潛水行業存在著考證難的問題,大多數潛水愛好者還是會選擇到國外的一些潛水基地考證。 在2016年中國(陵水)國際潛水節「潛水休閒旅遊發展論壇」上,潛水業資深專家對中國潛水市場做了詳盡分析。
-
海南周刊| 陵水新村港:良港育珍珠 疍家伴漁排
海南日報記者張杰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於偉慧 提到珍珠港,大家會想起二戰時期日本偷襲美國的港口。而在海南東部,有一個港口曾被譽為珍珠港,那就是位於陵水黎族自治縣的新村港。 因為被半島所環抱,新村港內風浪極少,是難得的避風良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民族情 家國愛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紅色記憶是56個民族共同的傳承與珍藏,在海南島這片熱土上,瓊崖革命的鮮活故事被人們奮力書寫和傳頌。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陵水舉辦公益詩歌會
本報椰林10月17日電 (記者林曉君)今晚8時許,陵水黎族自治縣複合藝術館舉辦公益詩歌會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陵水全面部署河長制工作
> 本報椰林5月30日電 (記者蘇慶明 通訊員符宗瀚)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推行河長制的部署,陵水黎族自治縣近日出臺了該縣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
-
南灣的獼猴、"三灣"的海灘 去陵水"踏浪戲水"(圖)
陵水位於海南島東南部,東鄰萬寧,西交保亭,北依瓊中,南連三亞。千峰競秀的山脈橫貫西北,萬頃碧波的大海靜臥東南。陵水境內交通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東線高速公路、海榆東線公路以及海南環島高鐵貫穿境內。陵水作為「大三亞」旅遊經濟圈成員,旅遊經濟發展具有天時地利的優勢。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尋辣海南 問椒江湖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編者的話: 在吃辣成為風尚的當下,渝貴川湘地區確實引領風騷,殊不知以清淡飲食為主的海南卻也有自己獨特的辣椒文化。辣椒是什麼時候傳入海南的?海南現在都種植些什麼辣椒?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陵水藤竹廠55年不衰小藤條編入大市場
黃連梅告訴記者,她初中畢業就開始跟母親學藤編手藝了,她的母親和奶奶也是當地陵水藤竹廠的藤編師傅。 藤編工藝是陵水的一項傳統手工業。據了解,1959年,陵水創辦藤、竹、棕、草生產合作社,最早是專營藤製品、鐵藝製品和椰棕花園產品。1999年更名為陵水藤竹工藝品有限公司。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潛水發燒友齊聚陵水
7月31日下午6時,2016年中國(陵水)國際潛水節開幕式將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清水灣舉行,這是海南首個國際性潛水節,也是陵水布局潛水旅遊經濟邁出的重要一步。 此次潛水節由陵水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和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陵水縣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局和海南拾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
-
海南日報數字報-當牛角號遇上銅軍號
海南有著「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光輝革命史,革命文物是海南文物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打造疍家特色漁村
這是日前海南日報記者在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赤嶺村所見到的景象。 位於英州鎮南部的赤嶺村北接英州河入海口,擁有8公里海岸線。該村村民多為疍家人,靠出海捕魚和海產養殖為生,民風淳樸。近兩年,隨著周邊區域開發及美麗鄉村建設推進,赤嶺村的面貌發生了改變,不少遊客慕名而來。 海南日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赤嶺村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村中主要道路均已硬化,並且路面寬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上運動的美妙天堂
文\海南日報記者 程範淦 四面環海的海南島,椰風海韻,景色旖旎。 南海的風,南海的水,吹拂和滋潤著海南島這一方熱土,也孕育了悠久而燦爛的海洋文化。
-
海南日報數字報-良港育珍珠 疍家伴漁排
文\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提到珍珠港,大家會想起二戰時期日本偷襲美國的港口。而在海南東部,有一個港口曾被譽為珍珠港,那就是位於陵水黎族自治縣的新村港。 因為被半島所環抱,新村港內風浪極少,是難得的避風良港。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樹碧波蕩漾 澙湖魚鳥歡歌
■ 本報記者 李豔玫 特約記者 陳思國 站在陵水黎族自治縣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規劃地中的一處監測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