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餵奶期媽媽大鬧了杭州蕭山機場的視頻上了熱搜,引起網民的極大關注。
事情的起因是,有一位哺乳期媽媽因為給孩子餵奶晚到登機口,登機口按時關閉了,本來這都是按規矩辦事,可是這位哺乳期媽媽不幹了,她敲著桌子,指著機場工作人員大聲質問道:「你不是和你媽媽的奶長大的嗎?你沒有孩子嗎?你們太作孽了,知道嗎?我等著孩子餵奶呢,我是餵奶的哺乳期的母親」。還口口聲聲地喊著:「我就是要上熱門,我要全國最大流量」。
本來是一趟航班的事,怎麼就扯到吃媽媽奶了,是不是只要喝過媽媽奶長大的,都得敬你這位媽媽三分。我們說保護婦女兒童,是因為這個群體的相對弱勢,可怎麼這位媽媽自從餵了奶之後,反而有了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搞特殊的理所當然感,罵誰都跟罵孫子似的,撒潑打滾兒無理攪三分,感覺這地球都容不下你了。
關於這件事,我也諮詢了一位在機場工作了20多年的工作人員,我問他擺渡車這一分鐘到底能不能等?該不該等?這位工作人員告訴我,如果情況允許,這一分鐘,尤其她還是一位哺乳期媽媽的情況下,一定會為她提供最大的便利,如果能等這一分鐘,機場肯定會等。但是為什麼沒有等,因為機場的工作順道很多,比如說要協調塔臺,協調前方的飛機,這一分鐘很可能就會導致多個航班的延誤,影響到後面飛機起飛的情況。所以,這一分鐘機場給的回覆是:能等一定會等,不能等一定有它的原因。
一個哺乳期的媽媽著急回家給孩子餵奶,加上產後激素水平分泌的變化,很有可能會有一些產後抑鬱,所以媽媽有這種暴躁的情緒,我們換位思考,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其實這一分鐘到底能不能等,說到底還是規則和秩序的問題,無論任何情況都不代表你可以逾越規矩和秩序。都是這麼大的人了,這坐飛機的基本程序都不遵守,機場調度室是一個多複雜的系統工作,誰規定餵奶的媽就能隨意給開綠色通道了。
自媒體時代,拍照和曝光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如果不知道錯對,把拍照曝光作為一種要挾那就不合適了。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既然這位媽媽這麼想上熱門,這麼想要全國最大流量,那咱們就實現她的心願,點讚轉發起來。
對這件事你怎麼看?歡迎來評論區留言參與討論。(照片系網絡下載,如有侵權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