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又開始沸沸揚揚起來。
再過幾天,又會有無數人守在手機屏幕前,搶著下單,喝上預售大軍裡的「頭啖湯」。
看著手機上那些琳琅滿目的商品,城城卻開始懷念起以前大學時和朋友們一起去的那些購物勝地——廣州的「靚仔靚女」們都知道的,北京路、上下九和狀元坊。
北京路升級後新增的3D螢屏。圖/銳豐文化
坊間曾流傳一句話,「沒去過北京路,等於沒到過廣州」。
提到廣州有啥好玩時,「北京路」總會出現在每一份旅遊攻略裡,它就像是廣州的代言人一樣,招待著四海八方的朋友。
今年,這位「代言人」換上了新裝。在圍蔽6個月的改造計劃下,北京路升級成為了2.0。
北京路的燈光噴泉秀。圖/銳豐文化
01
「變身後」的北京路
更廣府,也更時尚
前幾天,城城約上了老廣C君一起去北京路轉了轉。雖說不上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確實驚喜不少。
走在北京路的街道上,城城明顯感到北京路變得更寬敞更明亮了,街道兩旁的騎樓看起來也更加的靚麗整潔。
這次改造,北京路的主街南擴,串起了橫街小巷。街道長度從1.1公裡延長到了3.5公裡,步行範圍也從0.29平方公裡擴大到了0.43平方公裡,能逛的地方更多了!
圖/SOHO廣州
擴建的同時,北京路不僅完整保留了老廣騎樓的特色建築,還在騎樓的「包裝」上下了一番功夫。
附近的居民樓,大多都刷新了外牆,新的色彩看上去更加整齊劃一。
最能勾起學生回憶的潮樓,脫去殘舊的外衣,換上湖水藍的裝潢,也有了煥然一新的感覺!
潮樓。圖/SOHO廣州
馬路對面的永漢電影院,自1927年建成以來,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著、穩穩地住在這裡。加上這次北京路整改,永漢電影院已經經歷了3次改造,也成為了一代老廣的心頭肉!
C君說,小時候和父母、長大了和閨蜜朋友們來看電影,也都是在永漢電影院看的。
93歲的永漢電影院,是中國最早一批電影院。圖/羊城攻略
如果說,以前的北京路是老廣的逛街天堂的話,那「變身」後的北京路更多是向遊客們宣揚廣府文化。
蓮香樓、陶陶居等熟悉的老字號自然少不了,更讓我倆感到驚喜的還是那些好久不見、仿佛只活在記憶中的品牌。
比如說,小時候偷偷喝的那一罐酒——廣氏菠蘿啤。
圖/廣氏1934
醒目的黃色外衣,可愛又熟悉的經典包裝,這罐巨型菠蘿啤一下子就把我們拉回到過去的小時光。
這一次,廣氏菠蘿啤快閃店進駐北京路,要的就是給大家來個狠狠的回憶殺。
這也太「黃」了吧。圖/廣氏1934
以前廣州人最愛喝的那些經典飲料,現在通通上了回憶牆:穗碧、五羊啤酒、荔枝酒、櫻桃汽水……
你還記得,小時候坐在榕樹下一飲而盡的飲料是哪一款嗎?
圖/廣氏1934
店裡頭那麵塑料疊套箱堆起來的打卡牆,讓人不禁回想起當年小賣部門前的場景。
圖/微廣州
那些年,菠蘿啤裡頭還是有酒精的。
我們偷偷從士多店假借給大人買的名義,買來一罐菠蘿啤偷偷嘗鮮,原來這就是酒的味道呀。
多少老廣人喝的第一杯酒是菠蘿啤。圖/微廣州
再比如說,老廣最引以為傲的藥廠——陳李濟。
始創於1600年(明萬曆年間),一晃眼間,這個南藥老字號,已經到了420周歲的年頭,還一度入選了金氏世界紀錄的「全球最長壽藥廠」。
陳李濟大樓。圖/吃喝玩樂IN廣州
走進陳李濟非遺工作室裡,撲鼻而來一股濃鬱又沁人心脾的中藥溫香,架子上也陳列著各式各樣製作、稱量藥材的工具和器皿。
大堂中間靠牆放著一排裝著陳皮的透明玻璃罐,按照年份依次排列。
陳李濟非遺工作室。圖/微廣州
事實上,北京路194號是陳李濟藥廠的興業舊址。雖然中途曾短暫離開,但在2011年,它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在北京路升級後,最後一塊拼圖——陳李濟陳皮養生茶道館也榮歸舊址。
還有,父母那一輩最喜歡的贊記餅家。
贊記。圖/微廣州
金黃的廣式窗花、明亮的燈飾、暗紅的招牌,路過時記得抬頭看看窗臺上的西關小姐,拿著扇子觀望街景,一系列的搭配讓贊記的復古味更加濃烈!
圖/微廣州
贊記是間賣禮餅比較出名的餅家,爸媽那一輩的人,結婚前特別喜歡到贊記總店買嫁女餅,為求個好意頭。
現在,越來越少人遵從這種習俗,而嫁女餅更是買少見少。
贊記餅家。圖/吃喝玩樂IN廣州
北京路變了,變漂亮了,也變得更「廣州」了。
但與之齊名「廣州大學生最愛逛的三大購物勝地」的狀元坊和上下九,現在卻門庭凋敝。
02
曾經的大學生購物勝地
熱鬧不再
上個月,C君因為工作採買的原因去了一趟狀元坊。她說,那裡已經儼然成為了一片倉庫,幾乎看不到什麼人,只能聽到小推車在地面上行走的軲轆聲。
也許,大多數廣州街坊對於狀元坊的記憶,會停留在它最興旺的那個時期。
圖/大洋網
一條200來米長的街,人來人往圍得水洩不通,在裡面不是你自己在走,而是人流帶著你走。
當年的狀元坊由於人流量太大,經常出現「人撞人」的盛景,繼而獲封「撞人坊」,血拼主力大軍——學生哥們更是親切地稱呼此地為「狀仔」。
對於走在潮流尖端的「型男索女」來說,狀元坊也是一個很優秀的購物點。T-shirt、牛仔褲、波鞋應有盡有,畢竟……
「非主流集散地」這個名號可不是憑空得來的。
曾經熱鬧非凡的狀元坊。圖/網絡
那時候,還有一個逛街必備項目——「影貼紙相」。
「貼紙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頭貼,在當年可謂紅極一時,狀元坊當然也有貼紙相機的身影,排隊「影貼紙相」這一景象在狀元坊可以說是見怪不怪了。
當然在排隊的時候也空閒不得,幾百款相框,大家選得不亦樂乎。
拍大頭貼前總要在紛紛雜雜的幾百款裡選出自己心水的那一款相框。圖/網絡
那時候的狀元坊,雖說沒有其他大商場那樣環境舒適,但勝在價格實惠且商品種類繁多,所以絲毫不影響它的火熱程度。
放學我們會約定逛一圈狀元坊再回家吃飯,假期我們會相約在狀元坊小憩,就連聚會,我們也會約在狀元坊牌坊下集中。
「老細,兩支黃色螢光筆,一支藍色原子筆,一共幾錢呀?」
「阿姨,平啲啦,成日幫襯你。」
「一杯珍珠奶茶打包,唔該。」
「放學去狀元坊影貼紙相咯?」
狀元坊的實惠,是對學生哥們最大的誘惑。圖/網絡
狀元坊儼然已經成為了一代廣州學生哥心目中的地標。那時候在廣州讀書的我們,如果沒去過狀元坊,會是一件很「out」的事。
時過境遷,曾經摩肩接踵的狀元坊,成為了一條3分鐘就能橫穿而去的普通小巷,半街空鋪正在「倒閉潮」中煎熬,逛得僅剩回憶。
或許,也只有商家和那些懷舊的人,才會在這裡走動。
現在的狀元坊,很多店面早已不開。圖/網絡
而現在的上下九,套用一句網友的評價,那就是「跟小時候逛的差得不止一條銀河」。
荔灣的上下九和越秀的北京路,可以說是最有廣州風情的兩條商業步行街。上下九的名頭,曾經比「北京路」更加響亮。
這片東起上九路、下九路,西至第十甫西的騎樓建築群,自古就是廣州有名的商業聚集地。
上下九的黃金時期。圖/網絡
陶陶居、蓮香樓等等一眾廣州老字號總店坐鎮於此;1995年,上下九被確立為廣州第一條商業步行街後,各種潮流店鋪匯集於此,繁華不亞於如今的北京路。
在世紀之交,不僅是本地人眼中的「潮流前線」,也是來穗遊客的必選景點之一。
和北京路命運截然相反,如今的上下九,貌似熱鬧,實則冷清。
行走其間,耳邊充斥的是音箱中莫名亢奮的過氣歌曲和服裝店店員的吆喝聲。圖/廣州正嘢v
因為「沒什麼好逛的」,上下九已經被很多本地人移出逛街選項。
因為「名聲在外」的強買強賣、售假、欺詐,許多外地遊客也對上下九「敬而遠之」。
今年的疫情,也讓本來人氣不足的上下九更加雪上加霜,許多臨街旺鋪已是「吉鋪」。
圖/廣州美食圈
03
超級文和友越火
我們越想念曾經的老廣州
一邊是燈光全關、大門緊閉;另一邊卻是燈火通明、人潮湧動......
超級文和友,從長沙的一個路邊攤,進化到「超級文和友」文創空間,一個成千上萬人慕名而至的網紅美食遊樂園。
今年,它還朝外邁了一步,開來了廣州。就在太古匯商場的隔壁,在商業CBD之間,把潮流、復古、市井生活完美融合。
圖/超級文和友
褪色紅牆磚、霓虹燈牌、老式騎樓的牛皮癬小廣告等布置,市井煙火氤氳,一下子帶回到80年代的老廣州。
店裡還特別設計的幾個打卡位,更是吸引人群向高區流動,排隊打卡的人絡繹不絕,試業的時候更是刷爆朋友圈、抖音和小紅書。
圖/超級文和友
除了文和友的招牌龍蝦以外,裡面滿載了老廣們的集體回憶:風筒輝、炒螺明、八珍、燉品皇、阿婆牛雜......
文和友中的老字號。圖/超級文和友
歷史悠久的老地標被人遺忘,在高樓大廈裡建的一座「老樓」卻火了。這多少讓城城心中有點不是滋味。
好在,北京路已經緊跟時代,融入了一系列新潮創意元素。
北京路上的5G無人零售車,尤為顯眼。圖/吃喝玩樂IN廣州
好在,上下九也即將迎來新的蛻變。
今年7月,荔灣區有關部門透露,下半年會啟動上下九步行街的改造工作,相對於之前的改造升級計劃,最大的改變是「計劃引入社會資源進行活化提升」。
也就是說,上下九未來的升級改造,會參考永慶坊的模式。
永慶坊。圖/網絡
規劃雖然還沒完整公布,卻已經引起了一輪不大不小的輿論風波。
年初,可以看作上下九改造先導文件的《廣州市上下九-第十甫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發布。
規劃中,對於名匯大廈、十甫名都「遠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結合城市更新進行改造,恢復歷史風貌」的表述,被媒體以「建議拆除荔灣廣場」為題報導後,老廣們議論紛紛,也有點牴觸。
但這恰恰代表著,他們對老城、老建築的感情,是多麼真誠而熱烈。
有人說,北京路升級改造以後,很多舊建築不見了,逛著也沒以前的味道了。
城城卻覺得,或許這些我們熟悉的老地方都會變,只有變得更時尚、更潮流,它們才不會只存在於我們的記憶裡。
老字號們的回歸,恰恰也代表著北京路沒有丟失原有的味道。小時候跟父母一起逛的北京路,長得不太一樣了,但熟悉的店面依然能勾起曾經的回憶。
老廣們,你們又有多久沒來北京路了呢?
參考資料:
1. 圍蔽6個月,廣州人的北京路回來了!公眾號「SOHO廣州」
2. 廣州記憶丨狀元坊當年有幾威?恐怕只有那一代擠過的人才知道,公眾號「大洋網」
3. 上下九,下一個永慶坊?公眾號「識廣」
版權聲明: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 / 城城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