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直到現在,2018臺灣地方選舉還沒「完全」結束,因為臺北市直到凌晨近3:00,開票才告一段落,而國民黨丁守中與柯文哲票數差距僅3千多票,投票當天竟然發生選民還在排隊投票,其他投票區已經在唱票的荒謬現象,亂象紛呈,所以丁守中當即決定提出「選舉無效」之訴,猶如當年的「兩顆子彈」。
雖然柯文哲已自行宣布當選,但丁守中25日凌晨宣布,強烈質疑「中選會」和臺北市選委會合謀放水,提出選舉無效訴訟。臺北地方法院連夜審理裁定:丁守中需要繳納428萬2929元新臺幣(約合96.2萬元人民幣)保證金,之後法官將受理本案,重新計票,若逾期將駁回申請。
看來事情還會鬧一陣子。選前藍營支持者嚴防民進黨作弊,沒想到最後是和柯文哲的較量出現爭議。
無論如何,藍軍以15:6狂勝,碾壓綠軍,在地方首長投票率的部分,國民黨總共獲得610多萬票,得票率48.79%。民進黨489萬票,得票率39.16%。在地方「民代」部分,國民黨與民進黨總席次比為394:238,2014年時為386:291。
在人口佔七成的六都,國民黨獲得417萬多票,民進黨339萬多票。民代席次比為國民黨175:民進黨137席。2014年時,國民黨151席:民進黨167席。
從治理人口來看,國民黨約1472萬,民進黨約617萬(不含臺北市)。北部地區,國民黨一個縣市都沒收復,中部地區與東部,以及離島地區大獲全勝,南部地區則拿下最大城高雄市。
選後之夜是民進黨人的失眠夜。距離黨最風光的2016年到今天的兵敗如山倒,不過短短兩年。民進黨被打回到2010年的原形,甚至更慘,8年前綠營還有高雄市。
我最關心的是,這次南部農漁民是否「造反」了?畢竟,他們過去是鐵桿綠。
南部農漁民「造反」了嗎?
南部農漁業五個地區分別為:雲林縣、嘉義縣、原臺南縣(臺南市的農業區)、原高雄縣(高雄市的農業區)、屏東縣。在這五個區域裡,2010年時,國民黨能拿到的票數只有民進黨的56.3%。2014年時,國民黨能拿到的票數只有民進黨的50.1%。這一次,國民黨拿到的票數是民進黨的93.6%。
數字上看,還沒完全翻轉,但增長率驚人。
今年是農民遇上「風調雨順的悲哀」的一年,從夏季到秋季,蔬果價崩,農業部門處理失當,農漁民紛紛掛出「民進黨不倒,農民不會好」的布條。
「賣菜郎」韓國瑜任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時,讓農民們賺到了錢,後來被民進黨換上自己人吳音寧,完全經營外行,專門壞事,所以許多農民感念韓總。高雄農會轉而挺韓,就是因為農民紛紛要求農會倒戈,效應擴散,這才有後來韓國瑜的「三山造勢」吸引二十萬人吶喊力挺的場面。
韓國瑜是「雲林女婿」,所以競選時多次到雲林縣為同黨的縣長參選人助選。選前最後一次前往同臺造勢,因雲林當地高麗菜價崩,農民向韓下跪陳情,又一次效應擴散。雖然直到選前一周,外界仍不看好綠油油的雲林縣能變天,結果,還是變天了。國民黨這次在雲林拿到了破紀錄的票數。
雲林農民與韓國瑜,圖片來源:中時
原臺南縣,上次國民黨得票數只有民進黨的35%,這次國民黨得票數是民進黨的77.8%。臺南市這次雖然沒有贏,但上次選舉國民黨輸給民進黨賴清德近48萬票,這次只輸5萬票。原高雄縣,上次國民黨得票數只有民進黨的44.2%,這次國民黨得票數是民進黨的116%,農業區直接翻轉,畢竟是賣菜郎本人在此競選。
韓國瑜這次贏15萬票,上次國民黨輸54萬票。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向黨內推薦韓國瑜去高雄選市長的人,就是上次慘敗給陳菊的楊秋興。高雄韓粉都應該向楊秋興說,對不起,謝謝你。
靠外銷大陸的南部農漁民反了嗎?
臺灣鳳梨出口至大陸的比例佔外銷97.31%,主要產地是高雄大樹、臺南關廟、嘉義民雄、南投名間、屏東枋寮、屏東萬巒、屏東內埔、屏東高樹、屏東新埤、屏東鹽埔。
這幾個地區在2014年選舉時,國民黨得票數只有民進黨的50.1%,這次是80.8%。揭竿起義的是高雄大樹的鳳梨農,該地區上次選舉時,國民黨得票數只有民進黨的36.6%,這次是95.9%。
臺灣蓮霧出口至大陸的比例佔外銷98.63%,主要產地為高雄六龜、高雄路竹、嘉義梅山、屏東佳冬、屏東林邊、屏東南州、屏東枋寮。
這幾個地區在2014年選舉時,國民黨得票數只有民進黨的46.3%,這次是90.8%。我去年曾在觀察者網撰文提及的高雄六龜,就是一條路等八年都修不好的六龜,上次選舉國民黨得票數只有民進黨的42%,這次是123.2%。
臺灣石斑魚出口至大陸的比例佔外銷約7成,主要產地為嘉義東石、臺南七股、高雄永安、屏東林邊、屏東佳冬、屏東枋寮。
這幾個地區在2014年選舉時,國民黨得票數只有民進黨的44.1%,這次是71.1%,比馬執政時期,出口至大陸的比例佔外銷約九成時的「投藍率」還高。其中,在韓國瑜競選的高雄永安,上次國民黨得票數只有民進黨的45.6%,這次是101.5%。
最後,不能忘記蔡英文上臺後,蝨目魚契作被民進黨掐死的臺南學甲,這些漁民在2016年就揭竿起義,燒民進黨證,揚言要組「千歲團」上北京求生意,結果被蔡當局摸頭兼恐嚇而作罷。2014年選舉時,國民黨在學甲得票數只有民進黨的26.3%,這次是59.3%。坦白說,倒戈程度還不如同樣產蝨目魚的高雄鹽埕。
高雄鹽埕的蝨目魚養殖漁民,選前頻頻上電視號召農民力挺韓國瑜,這個地區在2014年選舉時,國民黨得票數只有民進黨的41.1%,這次是95.5%。
高雄阿伯上電視力挺韓國瑜
以上農漁民聚落地區,整體而言確實轉向了,但因地方選舉,參選人的個人條件、特別是與當地的聯結,也是選民投票的重要參考指標,所以在韓國瑜競選的高雄,以及其妻的娘家雲林,農漁民轉向得比較明顯。如果韓國瑜選的是整個臺灣地區領導人,恐怕農漁民會更熱烈地棄綠。
這當然是民進黨的大警訊,鐵桿綠變藍了,天都要塌下來,因為屬於社會弱勢的農漁民,其抗議怒火在宣傳層面上的衝擊性卻十分強大。這也是國民黨的大警訊,除了韓國瑜以外,其他黨人懂得怎麼脫皮鞋換草鞋嗎?
結語
韓國瑜這次在高雄市的選舉氣勢,不但影響了全臺藍軍的選情(臺北市除外,因為他沒有為丁守中助選),在高雄本地,甚至傳統上最綠的區域都翻轉。在高雄市38個行政區裡,民進黨只贏了10個行政區,而且贏的幅度大都只在10%以內,只有3個地區超過10%,但也不超過20%。
韓這次在高雄得票89萬票,不但超過對手74萬票達兩成,還超過陳菊在2010年時的得票數,可謂2018大驚奇。
勤苦人的閩南語是「甘苦人」,選後第一篇分析之所以挑出農漁民的投票意向,乃因這場選戰是甘苦人對抗當朝權貴的戰爭,農漁民則是甘苦人的代表。再者,這個族群是民進黨崛起的「家底」,忠誠度也最高,他們反了,也會牽動其他挺綠的社會弱勢族群意向。
那麼,這次選舉可以確定農漁民的政治態度轉向了嗎?我認為是轉了,因為本文只挑最綠的農民聚落分析,國民黨得票率還只差民進黨6.4%,其餘中部、東部本就中間偏藍的農漁民就更不用說了。
對民進黨而言,2018.11.24這一天的挫敗是空前的,比2008年還慘,因為他們失去了老巢,更失去了最忠誠的支持族群。
民意是流動的,尤其在資訊發達的現代,民心的轉變有時甚至是隨機的,讓人搞不懂變化的脈絡,措手不及,但這能讓從政者時時警惕,施政片刻不能偏離群眾。韓國瑜不是什麼偉人或英雄,他只是找對了方法,將原本隱而不顯的民意暗流挖掘了出來,也因為這股暗流是社會真貌,所以很快就震動全臺。
遭一個完全執政、權勢燻天、資源豐沛的執政黨用盡全力圍剿,還能獲得壓倒性勝利的甘苦人賣菜郎,其背後民怨之龐然,可想而知。
這一次是甘苦人與民進黨的對決,甘苦人贏得徹底,民進黨輸得不冤。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