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帶「嬰兒推車」來鑑寶,稱是姥爺祖傳的,專家:您祖上何人?

2020-12-21 長歌愛說歷史

《木匠》中曾說:「斧鋸去朽邊,獨目看斜偏。巧手隨心動,方正墨線牽。」這首詩中生動形象的描述了木匠的工作狀態及他們獨有的技能。

木匠,作為為人類貢獻最大的一種職業,他們憑藉著精湛的技藝,用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有一個影響著世人的物品。

老話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如今,隨著人們物質生活越來越好,手中金錢越來越多,收藏古董文物就成為了另外一種興趣愛好。我們見過精美絕倫的瓷器,見過各種各樣的珍奇寶物,但今天要說的這件藏品,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見過,它就是嬰兒推車。

自古以來,子嗣就是百姓最看重的大問題,先是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子嗣的教育以及生活中的吃穿用等等,都成為了人們最關心的大事。畢竟計劃生育下,每個家庭中孩子本就較少,而孩子更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希望。因此,這也奠定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那麼,如今玩具眾多的孩子天堂,在古代是否也能享受到各式各樣的物件呢?

一、嬰兒車的發展史

在人們的印象中,提到古董首先想到便是瓷器、陶器或者青銅器。甚少有人會將嬰兒車和古董聯繫在一起,這樣的搭配著實讓人覺得有些不倫不類。在大多數人的眼中,都認為嬰兒車是舶來品,不過,當人們回顧中國古代歷史才會發現,原來嬰兒車的發明國家就是中國。最為典型的就是明代時期,就有民間手藝人用木頭製作成簡單的嬰兒車。

如今,嬰兒車的品牌各式各樣,樣式也是種類繁複,對應的價格、功能都有所不同。這是屬於科技發達的現在所得到的喜人結果,那麼在古代呢?古代的工匠精神直到如今,我們依然心生佩服,其鬥拱文化也是源遠流長。在所有的工匠行業中,木匠對國家發展的作用非常大,大到故宮建築、小到家具器皿等等,無疑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狀態。

因此,木匠在古代是一個十分值得人們尊敬的職業,中國的鬥拱文化等,都是源於木匠高超的技術。對於木匠而言,嬰兒車只是一件小事情。不過由於所用選材多數都是木頭,木頭過硬的材質,必定會影響嬰兒的體驗感。

於是,木匠也開始繼續改進嬰兒車的製造,比如說到了清代,就有工匠生產出了雕花上漆嬰兒車。民國時期,有了包圍設計嬰兒車,到了近現代更有了竹編嬰兒車。

而從這些物件的發展,也象徵著我國工匠手藝的不斷精進。不過,雖說嬰兒車是我國發明製造,但其實保留至今的並沒有多少,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十分少見的收藏品種類,而今天要說的就恰好是一件嬰兒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軍事、科技、文化、經濟上都有了高速發展,而在這其中最與人們息息相關且最重要的就是經濟上的巨大改變。單從人們的衣食住行方面便能看得出來,祖國在改革開放上結出了碩果纍纍。手中餘錢變多,人們就開始往各種興趣愛好上發展,收藏便成為了一種流行。

不過,隨著收藏家人數越來越多,藏品的種類和面貌也走進了大眾眼前。而這其中極容易存在混手摸魚的現象,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為了讓更多的藏家不再上當受騙,不少電視臺都開闢了專門的欄目,為大家免費鑑寶,並傳授大家辨別古董,以及歷史方面的知識。自鑑寶節目開始以來,出現在臺上的藏品那叫一個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這些藏品中,大多還是以精美的瓷器、陶器為主。少有在生活中極其實用的物件,正在專家們有些遺憾的時候,這天節目組來了一位藏家,帶來了這樣一件藏品,震驚了所有人,那麼這件藏品到底是真是假,又有何它的獨到之處呢?

二、嬰兒車驚呆眾人

一期鑑寶節目中,一位女子推著自家古董來到了大銀幕面前,邀請專家幫忙鑑寶。女子聲稱這是一件古代的嬰兒推車,車下安裝有四個輪子,外觀與正常古代椅子無異。

不過隨著女子的介紹,眾人發現了嬰兒推車的奧秘,那就是可以變身,從嬰兒推車變為嬰兒餐車。這可是如今的嬰兒車所達不到的技藝,由此可見我們中國老祖宗精湛的工匠技藝。

在場的鑑寶專家對此也是表達出來了濃烈的興趣,紛紛上前仔細圍觀了起來,通過一番仔細鑑定,專家得出結論,這輛嬰兒推車確實我國古代的古典家具,在明清時期也的確存在這樣可以變形的家具,不過真正保留至今,且出現在大眾面前著實是第一次。

這輛嬰兒推車所採用的的材質是草花梨其包漿和接口處所使用的工藝都有著極其顯著的時代特徵,由此可以斷定,這輛嬰兒推車已經有了上百年歷史。

那麼,對於如此珍貴的嬰兒推車,女子是從何得來呢?專家又會怎麼估值呢?

三、價值三十多萬,建議藏家不賣

其實,我們能夠猜測出來,能夠使用這種嬰兒推車的家族,絕對不是小戶人家,單從其嬰兒車的做工、用料、設計的考究情況就能得出這種結論。

因此,針對嬰兒推車的來源,專家也是詳細的向女子打聽情況,問道,「您祖上何人?」女子也是毫無保留,直接說道,這輛嬰兒推車是她姥爺家的傳家寶,該車不僅能做嬰兒推車,還可以變形成嬰兒餐桌,非常實用。

面對專家的鑑定,女子十分開心,立即向專家詢問了嬰兒推車的價值。專家說道,目前市場上並沒有此類嬰兒推車的身影,因此也無法具體估算其價值,不過鑑於節目效果,專家還是給出了一個三十多萬的估算價值。

不過,隨後專家也說道,這件物品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孩童時代,更是見證了歷史的變遷,雖然市場上沒有人對其進行探究,但很可能這輛車就是我國最早成型的嬰兒推車,意義非凡。

專家還說到,就連他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嬰兒推車,因此建議藏家還是繼續留著,不要對外售賣,且這輛嬰兒推車的價值也將會隨著時間積累,越來越珍貴。

面對專家給出的建議,女子欣然採納,說道這件藏品她不會售賣,會將其好好珍藏,當成傳家寶傳承給下一代。很多東西都不是只用錢就能衡量的,古物就像世界上的能源,少一件就再也不能生產出一件了。

小結

文物,之所以能夠成為文物,就是因為他們見證了歲月的流逝,見證了歷史的變遷,誰也不能算清楚在這輛嬰兒推車的背後凝聚了多少工匠的智慧和技藝,更無法用金錢去衡量曾經使用過這件物品的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他們從一出生就是家族的希望,代表了家族的未來。

物以稀為貴,藏品千千萬,但這輛嬰兒推車卻極為罕見,就連專家這樣見過藏品無數的人,都表示也是人生中第一次見。

所以,這輛嬰兒車的擁有者應該繼續將其收藏,不應用市場的價值去衡量,因為其背後所代表的文化和智慧遠遠不是用金錢能夠衡量的。鑑寶節目的興起,讓無數中國人在豐富自己眼界的同時,也傳承了古代工匠技藝和文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小夥帶祖傳「烏紗帽」鑑寶,專家拿光一照手哆嗦:敢問祖上何人?
    在生活條件逐漸變好之後,人們對古董這類老物件越來越感興趣,前些年在這樣的趨勢下,就衍生了很多鑑寶節目。當時家裡有祖傳寶貝或者在外淘到寶的部分古董愛好者,都想鑑定一下自己的寶貝真不真。有一位青年就將太爺爺的「官帽」拿到了鑑寶節目中進行鑑定,結局卻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 老人帶對聯上鑑寶,自稱是祖傳之物,專家識貨:這字都寫錯了
    字畫是收藏領域「高精尖」的存在,由於鑑賞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所以一般的收藏愛好者是不碰這類東西的,當然越難的領域價錢也就越高,一般來說,古字畫都是價值不菲,而如果是名家的古玩字畫,價格更有可能高達天價,是拍賣會上的搶手貨,曾經一期鑑寶老人也帶來一幅字畫,是一對對聯,老人自稱是祖傳之物
  • 女子帶祖傳古董參上節目,專家看到後卻眉頭緊鎖,不願鑑寶?
    在前段時間鑑寶節目非常的火熱,這些節目之所以能夠紅火是為了發現在民間遺失的一些曠世珍寶,而很多人也是為了能夠通過這個節目來鑑別自己手中所有的寶貝到底是不是價值連城,其實不管是節目還是參加鑑寶的人員來說的話,都是有目的的,而這個鑑寶節目中更具有意義的就是在能夠通過節目來讓全民對文物的認識能夠更高一籌。
  • 和孫子歷史課本上的一樣,大叔帶祖上印章上鑑寶,專家:曾在故宮
    收藏古玩通常都有一些基本常識,比如說「離手不反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買賣成交以後,雙方不能再對交易提出任何質疑,賣家不能討回,買家不能退換貨,還有就是買東西不能按照書上買,因為常見的基本都是仿品,這是古董販子最常用的仿製手法,但是如果祖傳的寶物和歷史課本一樣該作何解釋?
  • 女子帶「玉蟬」鑑寶,稱已經佩戴了10年,專家:你膽子可真大!
    女子帶「玉蟬」鑑寶,稱已經佩戴了10年,專家:你膽子可真大!古董市場之上的寶物很多,但是來源卻都五花八門,有些剛入行的人因為不懂,所以看到什麼喜歡就買什麼,結果就是因為不懂,買了不適合買的東西,比如最近前來鑑寶的一位女子,她10年前買了個「玉蟬」佩戴,一直戴了10年,最近拿來鑑寶後卻惹來專家驚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
    ,動物如果被大肆捕殺的話,將會對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造成很嚴重的影響,有一次鑑寶節目中,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可是等專家看到她的寶貝「狼皮」後,卻突然情緒失控,這樣的情況讓這位女大學生始料未及,而且專家還表示,不會給她鑑定。
  • 大爺帶傳了五代的「石頭」來鑑寶,專家看後稱:這是天然的澄泥!
    大爺帶傳了五代的「石頭」來鑑寶,專家看後稱:這是天然的澄泥!現在古董行業非常的熱門,主要是因為現在的鑑寶節目比較多。在鑑寶節目中人們能了解到古董的價值,現在人們對金錢的關注度是最高的,一件古董幾十萬上百萬的,也難怪很多人都跑去收藏古董。
  • 帶「烤鴨」鑑寶,專家:和臺北「東坡肉」有的一比,進故宮沒問題
    帶「烤鴨」鑑寶,專家:和臺北「東坡肉」有的一比,進故宮沒問題我國歷史上的文化豐厚悠久,先祖們在這片土地流傳下來的寶物可謂是令人驚嘆,尤其是古人傳承下來的大智慧和留下來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實在是令人驚奇。前段時間就有一個來自山西的古玩收藏家雲小姐,當時就帶著一件寶物在鑑寶大會上展現在了眾人的眼中,當時專家們對此也是十分的驚訝,為什麼這個女子會用託盤帶著一份「烤鴨」上臺,難道有什麼特殊的含義?沒想到等到這個女子逐漸的走進,這才發現拿著的根本不是什麼烤鴨,而是極似烤鴨的一塊玉石,對此專家們只好尷尬的相視一笑。
  • 女孩偷拿母親宰羊刀參加鑑寶,文物專家看後忙問:祖上是何身份?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鑑寶節目,在一檔鑑寶節目中,一位內蒙古女孩來到了節目現場,她帶來的寶貝竟然是家裡的宰羊刀,專家看後吃了一驚,忙問女孩祖上是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外表華麗的「宰羊刀」鑑寶節目一經出現,很多家裡珍藏了古董寶貝的都會來參加,讓鑑寶專家給鑑定一下,到底是真是假,到底值多少錢?
  • 小夥帶家裡的石頭鑑寶,稱能增加男人陽剛之氣,專家:真會編故事!
    小夥帶家裡的石頭鑑寶,稱能增加男人陽剛之氣,專家:真會編故事!隨著現在中國的不斷發展,大家的日子也是越過越好。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不必再為生存下來傷透腦筋。「亂世黃金,太平古董」,在這樣的環境下,古董的熱潮也逐漸在中國興起。
  • 建築工人帶祖傳的「鹹菜罐」鑑寶,專家說:東西是真的,但不能賣
    這些人收來古董之後,就賣給各個買家。那這些二道販子又是從哪裡收到的貨呢?其實他們大部分都是去河南河北陝西這些古時候的政治文化中心的村子裡去收東西。因為這些和外界交往不多的村落,每家都會有那麼一兩件祖傳的物件,可能在村民的手裡還不如工業用品好使,但是放到拍賣行卻價值不菲。這不就有一個河北的建築工人周先生帶祖傳的「鹹菜罐」鑑寶。
  • 美女帶一塊「倒黴玉」來鑑寶,稱戴上諸事不順,專家:這是隨葬品
    美女帶一塊「倒黴玉」來鑑寶,稱戴上諸事不順,專家:這是隨葬品我國可是有五千年的歷史,我國的歷史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的豐富的,特別是在唐宗宋祖時期,我國可是非常的繁榮,在那個時期的時候還有很多周邊的小國來大唐,只是為了學習大唐的文化,因此先輩們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古董和文物
  • 女子帶「玉蟬」鑑寶,自稱已佩戴十年,專家:你膽大包天!
    近些年來,許多電視臺都陸續開展了免費鑑寶的節目,不僅可以普及人們對古董和文物認識,也可以幫助很多普通家庭免費鑑定寶物,說不定還可以發現很多具有重大意義的文物。鑑寶節目上的鑑寶人大都不具備鑑寶知識,說得寶物也大都是從各處買來的,真假難辨。女子帶「玉蟬」鑑寶,稱現已佩戴十年,專家:你真是膽大包天!
  • 小夥拿祖傳金簪求婚被拒,心急帶來鑑寶,專家:幸好你女朋友拒絕
    小夥拿祖傳金簪求婚被拒,心急帶來鑑寶,專家:幸好你女朋友拒絕在如今的生活中,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像結婚、買房等等,而要依靠自己把所有的東西都準好難度相當大。如果自己的家裡有祖傳的寶貝,或許能緩解很大的一口氣。
  • 大哥帶祖傳的「不動佛」鑑寶,專家看後大怒:這是大不敬
    大哥帶祖傳的「不動佛」鑑寶,專家看後大怒:這是大不敬跟著小編了解歷史了解收藏我是你們的朋友解讀歷史的小客棧,希望大家能夠在這間小小的虛擬客棧得到大家想得到的知識,我們中國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因為剛剛能吃飽飯,所以大家對於文物的理解不是很強,這期間有很多的文物因為我們的無知而毀壞了
  • 美女帶「桃枝」鑑寶,稱是50歲乞丐贈送,專家:好人有好報
    當然多數人對藏品的真假以及價值畢竟拿不準,因此有些人就選擇來鑑寶節目找專家幫忙鑑定。 某期來了一位美女,帶著一個「桃枝」形狀的藏品,稱是50歲乞丐贈送。那乞丐又為什麼要贈送這麼一個寶貝呢?
  • 女孩偷拿母親「殺羊刀」鑑寶,專家手拿寶刀激動問:敢問祖上是誰
    而我們也都很喜歡從電視上面看一些新聞或者是八卦什麼的,而最近電視上有一檔節目也是非常火的,相信很多人都有看過就是鑑寶的節目。這個節目很是勾引大家的興趣,因為我們總是想知道這個到底是不是真的。當然並不是說他是真的或者假的最吸引人,主要是這個節目有時候鑑定的寶貝也是非常的有意思的,有人報個蘿蔔就來鑑定了,有人扛個大缸也來鑑定了,總之什麼樣的都有五花八門的,有時候我們可能也在想我們家裡有沒有什麼是文物的也拿出鑑定一下真偽啊。這不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個蒙古女孩偷拿母親「殺羊刀」鑑寶的故事。
  • 男子帶「銅錢劍」鑑寶,稱是自己家中鎮宅之寶,專家:拆了吧
    男子帶「銅錢劍」鑑寶,稱是自己家中鎮宅之寶,專家:拆了吧中國一直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的文化歷史也一直都是淵源流長的。在中國的歷史上先人的智慧都是令人們所欽佩的,曾經有很多的先人用他們的智慧以及靈巧的雙手,為我們創造了非常多的奇珍異寶。
  • 大媽帶「暖水瓶」鑑寶,稱是清朝的寶貝,專家:蓋子找到再報價!
    大媽帶「暖水瓶」鑑寶,稱是清朝的寶貝,專家:蓋子找到再報價!中華上下五千年,留下了不少歷史文化,除此之外還留下了很多非常具有價值的歷史文物和價值連城的古董。但是經過了時間的洗禮和無數次朝代的更替,這些寶貝都散落在人間,有些尚未被發掘。
  • 大叔帶自用「牙籤」鑑寶,專家忍不住笑稱:這是古人用的「肛塞」
    大叔帶自用「牙籤」鑑寶,專家忍不住笑稱:這是古人用的「肛塞」在現在這個時代,國際上越來越重視國家文化。所以現在國家之間文化的競爭也愈演愈烈。小編今天繼續為大家講述和鑑寶相關的故事,有一位大叔帶著自用的「牙籤」來鑑寶。沒想到現場的專家看後笑個不停,說這是一個有味道的牙籤?有什麼味道呢?話說當時這個大叔上場時,主持人並沒有看到他所拿的鑑定的寶貝。還開玩笑問他是不是把鑑定的寶貝落下了,自己上來了。大叔忙說,不是的,並沒有忘帶。說著就把手張開了,原來這大叔帶的寶貝很小。他一直拿在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