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正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

2021-01-11 閃電新聞

一堂融合了5G、人工智慧、虛擬仿真、雲轉播、超高清視頻等新興技術的實驗課是如何開展的?

12月9日,在世界慕課大會上,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鄧玉林開啟了一堂跨越時空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空間微流控晶片細菌檢測技術與實驗」。韓國又松大學學生、雲南大學學生、北京市大興區舊宮鎮養老照料中心的老人以及線上線下嘉賓一道,同步學習、實時協作,共上精彩一課。

這場跨時空、跨地域、沉浸式的融合體驗得益於近年來我國教育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這場在線教育的實驗,也給未來高等教育課堂帶來了豐富的想像空間。隨著慕課和在線教育的深度發展,未來,我們對這樣的場景將不再陌生。慕課從2012年在全球興起,正在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這些年慕課和在線教育取得了哪些新成就?有哪些新變化?未來將如何發展?記者在世界慕課大會上一探究竟。

打破圍牆改變教育形態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線教學讓「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成為可能。

在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率先在線上開課,95歲的教授張禮與32歲的老師胡嘉仲聯手開設「量子力學前沿選題」在線課。2月3日,清華大學全校57000餘名師生在「雲端」同上一堂課。「延期開學、如期開課」,全校統一要求、統一行動,有組織、成建制、全體系地開展在線教學。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提供了一組數據:疫情期間,全國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實施了在線教學,108萬教師開出110萬門課程,合計1719萬門次;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達2259萬人,合計35億人次。

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信息化與教學方法創新指導委員會等組織面向全國1000多所高校近600萬師生、管理者開展的調查問卷顯示,2020年春季學期,全國高校在線課程開出率達91%,教師在線教學認可度達80%,學生在線教學滿意率達85%。

「值得一提的是,還原真實場景的虛擬仿真實驗和居家『雲』上健身的體育課也創新了在線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深受大家喜愛與歡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說,高校應對危機開展在線教育教學的實踐改變了教育的形態,形成了時時、處處、人人皆可學的教育形態。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師生一起開展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踐,「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成功應對了疫情危機,基本實現了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的實質等效。

中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已居世界第一

2012年慕課在全球興起,2013年中國慕課起步。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上線慕課數量超過3.4萬門,學習人數達5.4億人次,在校生獲得慕課學分人數1.5億人次,慕課數量與學習規模位居世界第一,課程建設數量和應用規模迅速躍居世界第一。

自2017年起,教育部共計遴選認定了包括1875門線上課程、72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和86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在內的國家級一流課程,對慕課建設與應用的發展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

「慕課西部行」「在線開放課程新長徵計劃」等活動,讓優質慕課惠及更多西部地區的高校、學生。據統計,西部地區高校共計參加培訓1.6萬校次,受訓教師達59萬人次,建設使用在線開放課程32.8萬門,學生參與學習已達2.1億人次。

還有更多優質慕課正在登陸各大主流平臺,為各行各業的廣大學習者提供學習機會。中宣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PC端上線慕課1000餘門,手機端上線慕課700多門,相關瀏覽量超過100億人次;中央軍委「軍職在線」平臺精品慕課增加至3000多門,200餘萬官兵參加學習,累計選課1000多萬人次。

慕課優質、便捷、開放、共享的特點,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全民終身學習蔚然成風。陳寶生表示,在全球教育創新的實踐中,慕課正在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不僅助力中國高校成功應對了疫情危機,而且為今後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積累了寶貴經驗。

「中國教育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發揮慕課與在線教育優勢,有利於構建方式更加靈活、資源更加豐富、學習更加便捷的全民終身學習體系,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陳寶生說。

為世界高等教育作出中國貢獻

此次世界慕課大會形成了《慕課發展北京宣言》,凝練了穩定教學秩序、改變教學形態、化危機贏機遇、用教育傳播愛等四點共識,總結了公平、質量、創新、服務4條重要經驗,提出了共同致力於推動慕課與在線教育合作共贏、創新理念、開放共享、法律規範等方面願景,旨在積極推動引領慕課與在線教育未來發展,凝聚共識,彰顯中國慕課開放共享的姿態。

疫情期間,中國高等教育推出了首批高校在線教學英文版國際平臺。截至目前,以「愛課程」「學堂在線」為代表的國內優質平臺在醫學與疫情防控、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等8個領域已上線了近700門優質課程。

同時,首批高校在線教學英文版國際平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核心自主研發、自主運營,將推進以慕課為代表的中國在線教育走進世界高等教育舞臺中央,加快中國高等教育從並跑到領跑的步伐。

在世界慕課大會期間,清華大學倡議成立「世界慕課聯盟」,得到來自14個國家的20個世界知名大學和慕課平臺積極響應。未來,聯盟將利用網際網路線上平臺建立覆蓋各地區的多元社區,推進高質量慕課與在線教育發展,促成教育科技創新的國際雙邊和多邊合作,推廣公平、普惠的終身教育,致力於慕課與在線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加強慕課與在線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為推動慕課與在線教育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楊颯 晉浩天)

相關焦點

  • 慕課打開教育更多可能
    【網言】  前不久,在北京召開的世界慕課大會上,北京理工大學鄧玉林教授團隊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實現中韓兩國四地同上一堂實驗課。韓國又松大學學生、雲南大學學生、北京市大興區舊宮鎮養老照料中心的老人與線上線下嘉賓一道,同步學習、實時協作。這堂實驗課,再次展現出慕課打破時空限制、讓知識無遠弗屆的魅力。
  • 中國慕課:時空革命引領課堂革命
    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加速融合,慕課這種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在線教育形式,成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力量。  技術賦能教育,為全球教育實踐帶來了深遠影響,教育內容的邊界正不斷拓展,教育不再單純依靠課堂、書本,網際網路的海量知識正在為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教育教學技術與方法也在不斷拓寬創新空間。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慕課打開教育更多可能
    慕課,即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結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總結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大規模在線教育的經驗,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正是本次世界慕課大會的背景之一。2020年,面對疫情,教育部依託前期慕課建設積累及在線教育形式,發動全國所有高校成功實施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學實踐。
  • 2020年中國慕課數量及應用規模已居世界第一
    記者從正在北京召開的世界慕課大會了解到,我國慕課數量與學習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慕課,即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結晶。中國慕課自2013年起步,從「建、用、學、管」等多個層面全面推進,目前上線慕課數量超過3.4萬門,學習人數達5.4億人次。
  • 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網易有道發布國際慕課平臺iCourse
    DoNews 4月28日消息(記者 向密) 高等教育出版社與網易有道聯合發布國際慕課平臺——iCourse(愛課程國際平臺)。資料顯示,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與網易有道公司於2014年合作成立。
  • 第三屆中國高校外語慕課聯盟大會在京召開
    聯盟積極作為,受到有關部門高度認可:受邀參與中國慕課大會籌備,獲高教司致信感謝;作為首批發起單位之一,加入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聯席會;成為中宣部輿情中心「學習強國」首設專欄的慕課類聯盟,助力全黨全民學習型社會建設;作為教育質量保障和在線教育專家,參加在越南舉辦的APEC在線教育探討會並發言,為世界教育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 世界慕課聯盟成立 清華大學擔任聯盟首屆主席單位
    清華新聞網12月11日電 2020年12月11日,來自六大洲14個國家的17所大學與3家在線教育機構共同創立世界慕課聯盟(Global MOOC Alliance),旨在攜手應對新冠疫情背景下智能網際網路時代對全球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 世界慕課大會12月9日-11日在清華大學開幕
    2019年的中國慕課大會以「識變、應變、求變」為主題,回顧和總結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的大背景下,以慕課為代表的教育新形態正在深刻改變中國高等教育的理念、經驗和模式,得到了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高校與在線教育平臺等機構的高度肯定和認可。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十三五」時期高等教育開始發生格局意義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特別是人才培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歷史性躍升,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升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創新,高等教育學習革命全面推進。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斷提升。由2015年的40.0%提升至2019年的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
  • 慕課最大的空間和機會實際是在職業教育?
    去年,國務院參事湯敏提出「慕課最大的空間和機會實際上是在職業教育」,指出高等教育的改革既包括高學術教育也包括職業教育。今年5月初,教育部發布針對慕課的新政策,同時公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慕課首次讓民辦教育機構可以介入高等教育教學環節。這兩則消息,對於北大青鳥一類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的積極影響顯而易見。
  • 湖南職教應對慕課來襲
    這一平臺始於兩年前,是湖南省教育廳的頂層設計,是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推動。湖南省教育廳為應對慕課的到來,專門啟動《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運用世界大學城網絡學習空間,建設以「職教新幹線」為引領的「湖南職業教育新幹線」網絡學習平臺群,研究制定並推行統一的空間應用技術標準,使這一平臺成為湖南乃至全國最大的政府牽頭開發的慕課平臺。
  • ...5.4億人次學習 中國慕課建設數量和應用規模躍居世界第一
    國際在線消息:為應對網際網路、虛擬互聯時代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教育帶來的挑戰與機遇,清華大學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共同主辦的,以「學習革命與高等教育變革」為主題的世界慕課大會於12月9日-11日在清華大學召開,大會攜手全球大學和在線教育平臺,通力合作、共商對策。
  • MOOC 慕課是什麼|扒一扒慕課為什麼沒成功
    慕課,英文名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簡稱:MOOC),在許多年前被創造,並從那時就擔負著改變世界教育的重要使命。在慕課上的大多數課程都是來自於世界各大著名大學的教授所錄製的,在這裡,你能輕鬆接觸到如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西北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頂級院校的課程,而這些課程幾乎都是以免費方式開放給全世界的人,此為,慕課還在鼓勵人們自己錄製課程並上傳分享。
  • 世界慕課大會關注教育重塑話題 騰訊會議為線上線下融合參會提供保障
    圖片:騰訊會議為世界慕課大會提供連線互動服務據悉,本屆大會的主題是「學習革命與高等教育變革」,旨在應對網際網路、虛擬互聯時代以及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為全球教育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包括探索前沿科技在塑造高等教育未來中的作用
  • 新中國成立70年高等教育治理變革:從管治走向善治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改進政府的管理方式,保障高校的辦學自主權,同時把完善大學內部治理結構、深化校內管理體制改革作為重要任務提出來。[1]此時,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推動教育治理政策的開展,強化高校的自主,減少國家的管控,引進更多的市場力量,講求績效責任,並期待高校與社會有更多的合作和互動。
  • 上海外國語大學與英國慕課平臺FutureLearn深化戰略合作
    根據協議,上海外國語大學將繼續依託FutureLearn優質在線平臺,建設更多優質慕課,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習者提供參與多樣化課程的機會。  李巖松表示,上海外國語大學作為新中國外語教育的發祥地之一,充分發揮學校多語種、跨學科、跨文化綜合優勢,主動把握信息技術帶來的新機遇,積極投入、發展學校的慕課和在線教育,積極推進優秀高等教育資源在世界範圍的共享。
  • 南京大學打造精品慕課助力教學改革
    慕課作為新型在線課程,對我國高等教育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面對慕課這一世界潮流,南京大學主動迎接挑戰。2014年5月,陳駿校長會見了國際三大慕課平臺之一的Coursera執行長、耶魯大學前校長萊文教授(Rick C. Levin),南京大學與Coursera建立起合作夥伴關係。
  • 國內首個微課軟體「酷學習plus」 ,零門檻打造慕課名師
    慕課,來自英文Mass Open Online Courses(大規模公開在線課程)的簡稱「MOOC」, 慕課技術正在推動教育的變革, 在國外Coursera、Udemy、 Edx、可汗學院等一批國外慕課教育平臺崛起,慕課技術正在推動教育的變革,在國內,中國教育部發布的2015工作重點中明確提出了「加強慕課的建設、使用和管理
  • 揚帆起航風正勁,全球戰略結碩果——2020清華重要外事活動盤點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界高等教育經歷深刻變革的背景下,清華大學積極應對、主動作為,為高等教育推動社會變革、應對人類共同挑戰點亮希望。  呵護地球家園貢獻「青春力量」 習近平主席回信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  在清華人心中,始終懷有一份攜手應對人類共同面臨挑戰的沉甸甸的責任感。
  • 正保遠程教育:為推動課堂教學變革提供助力 未來將與院校合力共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吳婷】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為中國高等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教育模式與形態也發生著深刻變化。在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全國多所高校結合「網際網路+教學」模式,通過多種在線教學方式保證了教學質量及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