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墨脫:旅途的意義是「在路上」

2020-12-25 三聯生活

徒步墨脫:旅途的意義是「在路上」

2013-08-23 10:39 作者:李菁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3年第34期

生活中的安妮寶貝,輕聲細語,是典型的南方女子。2004年的9月,她獨自一人到拉薩,再前往林芝地區,兌現了醞釀已久的徒步墨脫計劃。2006年,她將此次徒步的一些經歷,寫進了小說《蓮花》,在當年曾推動了不小的「墨脫熱」。如今的墨脫不再是現代交通工具無法抵達之地,而對安妮寶貝來說,這個目的地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在路上」。

口述:安妮寶貝

主筆:李菁

實習記者:周翔

嘎隆拉雪山(譚天仲 攝)

感應

我是2004年去的墨脫。我第一次看到關於墨脫的介紹應該是2001年左右。那是一本地理雜誌,有人寫了一篇報導——當時關於墨脫的報導很少。那篇報導不是很長,但是有幾張照片,是幾個背夫背著籮筐在灌木叢裡爬行,有雨水,泥濘不堪。報導介紹說這個地方是全中國唯一一個沒有通公路、只能靠步行到達的地方。它的地形比較特殊,從藏傳佛教來講,是一個比較有含義的地方——有一些聖人在那裡出現過、是傳教的一個源頭等等。

我一直相信,人去一個地方都是有感應的,並不是因為覺得那裡好玩,或者需要去探險,不是這樣的心理。我現在都覺得去墨脫不是一個偶然的事情,不是腦袋發熱想去探險。我對探險沒有興趣,對很多人覺得很刺激的活動不感興趣,但我覺得這個地點跟我有感應,所以我才會翻到那本雜誌、看到那篇報導。

我覺得是有一個種子在我心裡,一直留在那裡,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想起來。到了2004年,我寫完了《清醒紀》,那時候我在北京,覺得應該要出去有這麼一個旅行,於是我就出發了。

我是9月份去的,此前準備了大概一個月,查資料,搞清楚路線大概是怎麼走。那時候去墨脫還沒有像今天這麼「熱」。墨脫縣在雅魯藏布江的下遊,雅魯藏布江自西向東蜿蜒千裡,在此處卻掉頭向南,形成馬蹄形大拐彎的奇景,縱貫墨脫全境。所以一路上,峭壁、峽谷、深淵、險山密布,路況艱險,地形複雜。由於處在喜馬拉雅斷裂帶和墨脫斷裂帶上,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斷;加之氣候潮溼多雨,長久不通公路。新中國成立以來很長一段時間,駐紮在墨脫的軍隊只能靠直升機運送物資。上世紀90年代,全程141公裡的扎墨公路(波密縣扎木鎮—墨脫)曾短時間建成。然而這條耗巨資修成的路,卻只開進過一輛汽車。如今公路上雜草灌木叢生,大段路基坍塌,早已荒廢。對於世代生活於此的當地居民而言,出入墨脫只能靠徒步,這不僅艱難,且時有危險。危險意味著挑戰,這正是墨脫對探險者形成巨大吸引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墨脫在地理和宗教上的意義。8世紀時,墨脫名為白瑪崗(又有「白馬槓」、「白馬崗」等不同譯法),藏經《甘珠爾》稱其為「佛之至淨土,聖地最殊勝」。「白瑪」在藏語中的意思是「蓮花」,據說墨脫地形酷似層層疊疊打開的蓮花,且當地亦產蓮花,故得此名。另一傳說則是,1000多年前,藏傳佛教創始人蓮花生大師經過千難萬險,發現了這個狀似蓮花的地方,在此建屋起廟、修行弘法,他為此地所起的「博隅白瑪崗」之名也不脛而走,聲名遠播。在佛教的觀念裡,蓮花是吉祥的象徵,故而墨脫因其地形地貌成為佛教信徒心中的聖地。

出發前幾個月我也知道這段路程到了雨季會出現塌方和泥石流,江水會漲起來,山上會有石頭掉下來……但這都只是在腦海中想像。當地人步行出入墨脫的路主要有兩條:一條是從米林縣派鄉翻越喜馬拉雅山脈的多雄拉山口,穿越雨林到達背崩鄉後,再逆雅魯藏布江北上至墨脫縣城,這條路線全程約115公裡,徒步需4天,每年的6月至10月份可以通行。另一條是則是從波密縣沿扎墨公路行走,全程141公裡,需要翻越嘎隆拉雪山,徒步時間也需要四五天。我後來就是從第一條路線進的墨脫,然後再沿第二條路線走出來。

 

 墨脫縣城全景(譚天仲 攝)

出發

我是一個人先從北京飛到成都,再轉到拉薩,然後找了一個旅館。我想一個人徒步去墨脫可能不太好,因為它是峽谷地帶,什麼情況都無法預料,需要找同伴。然後我就寫了一些紙條,貼到不同旅館專門的信息板上——就跟《蓮花》裡的情節一模一樣。如果沒有人跟我一起走的話,我還是會自己一個人走,但我預感到我會找到旅伴。雖然那是9年前的拉薩了,變化沒今天這麼大,但那時候也已是一個很開放的地方,很多孤身而自由的旅行者聚集在那裡。後來有一個人給了我回復。他是辭掉工作,自己一個人帶了帳篷漫遊全國的,他說可以一起去墨脫。後來我們在路上又找到一個同伴,這樣一共三個人一起走。

對步行這一點我在心理上做好了準備,但是我也沒有刻意準備什麼裝備——現在戶外用品比如衝鋒衣、戶外鞋什麼的,我完全沒有。我就在拉薩的店裡買了一個防潮墊、一個睡袋,事後證明這兩樣東西都很有用。我沒有買戶外鞋,因為我一直不喜歡笨重的鞋子,但我後來意識到這是個失誤。我前段時間去爬了五臺山,我發現這種戶外鞋是非常科學、非常合理的,戶外運動應該要穿這個鞋子。但我當時完全沒有概念,就買了兩雙軍膠鞋,薄底的、布面的軍膠鞋。進山以後,整天鞋子都蹚在水裡,腳就沒有幹過,整天在雨水裡泡著。那種鞋對腳一點保護作用也沒有,走出來後我就把兩雙鞋都扔了。因為路上的住宿特別惡劣,住的地方底下養著豬,上面有一個木架子,沒有熱水也沒有任何其他設施,就是一個木棚,可以讓你進去睡一下,也沒有乾淨的被子床單。所以睡袋就非常有用,沒有睡袋的話就沒有辦法睡覺。

第一站是林芝的八一鎮。從拉薩到八一鎮有420多公裡,坐車要將近8個小時。到達八一鎮後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出發前往派鄉。派鄉位於神山南迦巴瓦腳下,是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最佳入口處,從這裡到墨脫,海拔高度從4200米下降到不足1200米。派鄉是通向墨脫的中轉站,要進墨脫的背夫、馬幫都會在此地歇腳、整頓,然後準備翻越位於海拔4220米的多雄拉雪山,這是徒步墨脫的起點。從多雄拉到墨脫,整個徒步的行程需要4天,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因為每天的行程都是限定好的,必須按計劃走到固定的地方,才可以休息和住宿。如果沒有走到特定地方,在山林裡住,那是不可能的。

第一天行程是翻越多雄拉,到達拉格。翻越雪山一般要在早上,午後如果氣溫升高,積雪融化,有可能引起雪崩,發生危險。一路沿著山路盤旋而上,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可以看到豐富多樣的植被生態。從高大的樹木到矮小的灌木叢,到單薄的地衣,再到寸草不生的白雪冰層,景觀不斷變化。

與我們同行的還有背夫和馬幫,是專門僱來幫助背大件行李的。我們三人則每人留下一個小的登山包,裡面裝著食物、水這些必需的東西。說是同行,但是我們的速度遠遠趕不上這些長年生活於此的當地人。背夫們走得特別快,給我們指明道路後,很快就消失蹤跡了。他們一般中午就到了,會在駐地等我們,而我們走得特別慢,常常要下午四五點才能走到。路上也會碰到一些背夫、馬幫,他們是背東西進山的,也用馬匹載一些東西。還碰到另外一批徒步者,都是男性,大概有七八個,看上去非常強壯,都是全副裝備。

翻越了多雄拉,地勢明顯下降,開始在森林中行走。拉格是這一天的歇腳地,這裡只有在山腳旁邊搭起來的簡易木棚。這些歇腳點一般都有四川人或當地人經營,為過往行人提供簡單的住宿和食物。在此地經營的人,多為生活所迫,很多人經營一段時間也會離開。東西賣得很貴,就是白菜和米飯,一般會要到十幾二十塊錢。住宿條件非常差,但是對徒步者們而言,能有休息的地方和食物,已經甚為難得。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墨脫徒步全攻略(必收藏)
    從背崩開始就有土路了,實在不想走的話可以考慮包車去墨脫,其實路上的景色不錯,而且又沒有危險。比起前三天的路況,第四天就是徒步的高速公路。所以如果你有餘力,就繼續完成第四天的徒步吧,路上風景物超所值。全程需6個小時。住宿:墨脫有不少住宿點,最好的要數蓮花大酒店。經過四天的徒步,身心俱疲,可以好好洗個澡,休息一下。
  • 墨脫徒步,不會是最後的絕唱【一】
    一般是這樣的,首先把人員和物質運到林芝,也就是八一鎮【這是以前部隊駐紮地】,然後,從八一鎮運送到派鎮,也就是現在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景區入口,再把人員或者物質,通過人力,或者馬匹託運,走小路送進墨脫。並且,此次墨脫徒步過程中,遇到很多林芝方向的藏民,到墨脫蓮花生大山轉山徒步返回的藏民。
  • 一人一天穿越西藏墨脫徒步路線78公裡!他是怎樣辦到的?
    大家好,我是 @衍樂在路上翻到老照片,回憶起自己2017年9月一個人去挑戰墨脫的情景,再拿出來給大家分享下。我在西藏幾年了,酷愛徒步登山活動,這次之前,曾經有過一次徒步墨脫的經歷,所以對路況有所了解。常規對墨脫徒步是3-4天,我計劃用一天時間挑戰完成!
  • 墨脫九天徒步線路
    門票免費開放時間全天住宿在墨脫縣城住宿還是很方便的。在去墨脫的路上,基本都是定點吃飯和定點住宿的,到了地方就必須停下來休息,否則就會錯過寶貴的時機。常規徒步線路線路一:從派鄉翻多雄拉雪山,經拉格、汗密、背崩,進入墨脫;線路二:從波密進入
  • 藏行筆記|徒步墨脫
    南迦巴瓦雪峰下9月22日一早開始我們便到了松林口,開始徒步派墨線,派墨徒步線路是指從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米林縣派鎮至墨脫縣背崩鄉的徒步路線,全長約86公裡。在扎墨公路未打通之前,派墨徒步線路是進出墨脫的主要通道,後來成為徒步旅行愛好者的天堂,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中國十大徒步線路之首。派鎮到拉格一段全長26公裡,主要是翻越海拔4200多米的多雄拉山山口。
  • 穿越18公裡螞蟥區,墨脫徒步,會不會是最後的絕唱【三】
    大漠戶外,探遊天下我們只做純玩,深度的戶外徒步,穿越,休閒攝影活動。承接,家庭旅遊路線定製,各類團建活動等等令人恐懼的18公裡螞蟥區,墨脫徒步是不是最後的絕唱墨脫徒步順利結束,本次墨脫徒步有一名當地協作全程陪同,這次墨脫徒步活動中,很多人不建議找協作,原因有二。
  • 車行墨脫,那路,那車,那景,那人,難忘是那些徒步墨脫的背包客
    關於墨脫的路,有幾點要說明的:墨脫是目前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縣城,幾個月前隧道已經打通,還沒有修好,時通,時斷。我們現在走的是一條亂石、木頭鋪就的勉強能過的路,翻山、過河、穿瀑布,豈一個「險字」能了!每年只能通幾個月,大雪一封山,墨脫就與外界隔絕了。
  • 艱苦的行程、難忘的回憶—記我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徒步墨脫
    轉眼間,我去西藏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徒步墨脫回來已經10年了,每當我看到這些照片心情就無法平靜 ,我眷戀那美麗的大峽谷、那風景如畫場景。難忘呀;徒步到墨脫一路上的艱苦和快樂。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大峽谷之一,是中國十大峽谷之首,墨脫探秘之旅也是戶外徒步愛好者的經典徒步路線之一。
  • 徒步路上的美麗村莊,你去過幾個?
    即便這些村子始終是別人的故鄉,卻總會給我們帶來美的感動,成為我們戶外旅途中閃亮的記憶。 @嘎瓦龍 五、墨脫縣城 如果不是作為墨脫線的終點,很多山友都不會知道墨脫縣城。它是我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城,同時也是西藏海拔最低、氣候最溫和、生態保存最完好的的方。
  • 墨脫-通麥
    27號,今天全程都在最勇敢的路上,敢開上扎墨公路的自駕者,都是內心足夠強大,足夠有經歷的真正「越野人」。因為這條路對越野車而言,簡直等同於生死之路,泥漿、塌方、泥石流、暴雨、滑坡,路況之困難絕對超乎任何人的想像。有人說到過墨脫的人都是英雄,有人說走過墨脫路就是人生的財富。不論怎樣說,到過墨脫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一段不尋常的閱歷。
  • 去西藏,為什麼一定要去墨脫徒步一次?
    去了西藏一定要去墨脫徒步一次,因為墨脫,被稱為世界級的徒步天堂。徒步墨脫,才能與最真實的自己相遇。喜歡徒步的人一定知道這個地方,這條徒步路線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十大徒步線路之首」,這裡雖然挑戰難度大,但是景色絕美。從原始森林到雪山草地,從高山峽谷到鐵索吊橋,趟過激流,穿過螞蟥區,暴雨、烈日、雨林你都會經歷,這裡還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
  • 西藏最美風景墨脫,有你需要的詩和遠方,附墨脫自駕、徒步線路!
    墨脫門珞歷史文化遺產博物館作為墨脫縣城最高處的地標性建築,本身也頗具門珞民族特色,是鳥瞰縣城的理想觀景點和最佳拍攝點。墨脫徒步攻略墨脫地處邊境,前往需要辦理邊防證,可以在戶籍所在地或者拉薩辦理。隨著2013年扎墨公路的開通,現在進入墨脫多了一條從波密到墨脫縣城的公路。從拉薩,走扎墨公路,一般最快得2天抵達墨脫。
  • 墨脫!墨脫!
    你了解墨脫嗎?你知道墨脫多少?兩條路皆長達一百多公裡,徒步行軍的話,快則三五天,慢則不好說......多少人萬裡迢迢慕名而來,但永遠留在了這條路上,墜崖、雪崩、塌方、迷路或失蹤,客死他鄉。曾經有一個時期,那裡沒有wi-fi沒有手機信號,徒步墨脫不找門巴背夫,幾乎類似於爬珠峰不找夏爾巴嚮導。門巴語裡,背夫叫「容巴」。殞命此路的容巴,亦不計其數。
  • 世界只有一個墨脫,而墨脫擁有整個世界
    而這個神奇的地方就是——「墨脫」。然而只有經過艱辛險惡如地獄般的旅途,才能到達這個與世隔絕的天堂。這條總長96公裡,需翻越海拔4200米的多雄拉雪山,穿過密密麻麻的螞蝗區,隨時應對塌方和泥石流的3天行程路線是不可複製的經典。
  • 墨脫!墨脫
    說墨脫,最終都是要說回到它的公路。墨脫公路,位於西藏波密縣和墨脫縣兩縣境內,是指西藏波密縣扎木鎮至墨脫縣縣城公路新改建工程。在原墨脫簡易道路的基礎上整治改建,新建橋梁29座、涵洞227道。路,是墨脫人的恨,也是來墨脫修路人的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兩次嘗試修建墨脫公路,均告失敗。1994年,一條簡易公路修進墨脫,第二天大部分路面毀於暴雨和泥石流。
  • 慈谿24歲姑娘徒步西藏墨脫 失蹤9天了還沒有消息
    連日來,一條消息在寧波驢友圈裡傳開:「20多歲的慈谿女孩小許,騎行川藏線時,在前往墨脫途中失蹤了!」  到八一鎮時,準備徒步去墨脫,女孩只剩下200元錢了,8月17日跟兩個男生結伴徒步,在網上選擇了一條逃票路線。進了松林口之後,三人就失去了聯繫。  小許失蹤的消息,在驢友圈內引發了不小的震動!  很多認識與不認識的人,都自發幫忙找人,除了墨脫的驢友已經開始尋找,寧波本地驢友也在積極聯繫西藏的朋友,請他們幫忙尋找。
  • 浙江寧波24歲女孩徒步西藏墨脫已失蹤9天(圖)
    連日來,一條消息在寧波驢友圈裡傳開:「20多歲的慈谿女孩小許,騎行川藏線時,在前往墨脫途中失蹤了!」  到八一鎮時,準備徒步去墨脫,女孩只剩下200元錢了,8月17日跟兩個男生結伴徒步,在網上選擇了一條逃票路線。進了松林口之後,三人就失去了聯繫。  小許失蹤的消息,在驢友圈內引發了不小的震動!  很多認識與不認識的人,都自發幫忙找人,除了墨脫的驢友已經開始尋找,寧波本地驢友也在積極聯繫西藏的朋友,請他們幫忙尋找。
  • 失聯28天生還,墨脫徒步是不是最後的絕唱【二】
    失聯28天終於生還,墨脫徒步是不是最後的絕唱墨脫徒步已經順利完成,說實話,墨脫徒步相比較今年八月份的扎尕那徒步有些遜色。扎尕那四天徒步的峽谷,瀑布,溪水,河流,沿途的景色遠遠超過墨脫。但是墨脫之所以被稱為中國第一徒步路線,除了需要穿越18公裡螞蟥區以外,更多的是經常造成的失蹤,失聯事故。越是出現意外,吸引更多的人前來。
  • 墨脫歸來不言路,身體下地獄眼睛上天堂:徒步中國最後通公路縣城
    墨脫,位於西藏東南麓,神奇的北緯30度穿越而過。旁邊有海拔7000多米,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最美雪山的南迦巴瓦;還有聞名於世的世界最深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城,這麼多個最,自然成為了徒步愛好者心目中一生得去的一個地方從派鎮到墨脫的徒步行程需要4天,行程約130公裡,途徑多雄拉雪山,拉格,汗密,老虎嘴,螞蝗山,背崩等地。
  • 一生一定要走一次的路線~墨脫徒步紀實【一】
    又一次開始西藏之旅,這次是目標比較宏偉,就是徒步中國第一徒步路線~墨脫。墨脫之所以被公認為中國第一徒步路線,一定有他的原因,峽谷,雪山,瀑布,溪流,尤其還要穿過令人恐怖的螞蟥區,這一切都足以吸引戶外的驢友躍躍欲試。全程徒步四天120公裡左右。需要從林芝八一的派鎮徒步到墨脫。我們的計劃是10月2號到10號9天拉薩往返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