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迎來大批候鳥越冬

2020-12-09 西安日報

11月初的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銀杏葉被染成金黃色,暖陽照耀下,路邊的火棘果實如火一般閃耀。鸕鷀、大白鷺、鴻雁、綠頭鴨等候鳥剛剛回到這裡越冬,或覓食或嬉戲,時不時傳來的清脆鳥鳴聲讓這靜謐的溼地公園充滿生氣。

滻灞國家溼地公園,一群奮力在水面滑翔起飛的鴨子。(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謝偉 攝)

微風拂過,岸邊成片的蘆葦隨風擺動;新鮮的空氣裡,混合著湖水的溼腥氣和泥土的芳香。蒹葭湖畔,一隻大白鷺優雅地立在水邊淺處涉水覓食,黑色的鸕鷀靜靜站在白色的樹幹上,一群鴻雁在草叢中梳理羽毛,綠頭鴨們則排成整齊的隊伍在水中前行,不時發出「嘎嘎嘎」的叫聲,為這靜謐的天地平添了幾分野趣。

滻灞國家溼地公園,成群結隊的雌雄綠頭鴨。(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謝偉攝)

「近年來,不管是從鳥類種類、數量,還是人的切身感覺以及監測數據,都可以反映出周邊生態環境的改善。」環境好不好,對於環境質量要求很高的候鳥們最清楚,而對於溼地公園的鳥兒,李贇最清楚。李贇是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的一名鳥類觀測員,在這裡工作近十年,每天的工作內容主要是觀測園區內的鳥類數量、種類、習性,也監測並記錄園區水和空氣的質量情況。

滻灞國家溼地公園,一隻大白鷺在覓食。(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謝偉攝)

「溼地公園眾多的島嶼、水系和植被營造了一個適宜動植物繁衍生長的溼地生態系統,為溼地鳥類提供了良好的遷徙和棲息環境。溼地公園位於中國三大鳥類遷徙線路的中部,擁有各類動物200種,其中鳥類120種,鳥類最大觀測量達到上萬隻次。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量候鳥遷徙停留,部分鴻雁等鳥兒甚至成為留鳥。溼地公園有冬候鳥30餘種,常見的有琵鷺、斑嘴鴨、綠翅鴨、白眼潛鴨、琵嘴鴨等。」李贇告訴記者,今年10月底,規模最大的越冬鳥類鸕鷀也如約回到溼地公園越冬。

滻灞國家溼地公園,成群的鸕鷀棲息在樹上。(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謝偉攝)

「2014年開始我就經常來溼地公園觀鳥,如今在這裡越冬的鳥兒數量和種類明顯越來越多,這離不開近年來西安生態環境的好轉,每次看到這裡人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的場景,心情就變得愉快。」市民王阿姨家住老城區,每次來溼地公園附近都要進園區看看鳥兒。

滻灞國家溼地公園,一隻雄性綠頭鴨張開翅膀。(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謝偉攝)

經過7年的生態保護,公園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前來觀鳥的愛好者隊伍也越來越專業,經常能看到端著長槍短炮的觀鳥者在岸邊靜靜欣賞鳥兒。

市民在公園內的親水平臺觀鳥。(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謝偉攝)

據悉,溼地公園立足於園區生物多樣性的實際情況,做好員工生態保護教育,合理布局溼地植物,營造鳥類棲息地。例如,為了打造鳥類的棲息樂園,在蒹葭南湖通過降低跌水,使蒹葭南湖水位降低,招引了大量的白琵鷺、白鷺、蒼鷺、夜鷺、綠翅鴨等鳥類在此覓食休息,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此,溼地公園的工作人員也呼籲市民遊客能加入愛鳥護鳥的行動中來,文明觀鳥,不驚嚇、不追逐、保持適當的距離,讓這些「老朋友」安居。(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郭旭)

編輯:安之

審核:彭彭、文嶽

監製:天乙

好看的人

查看數字報↓

相關焦點

  • 滻灞溼地公園雪後生意盎然 白琵鷺等珍稀候鳥古城過冬
    滻灞溼地棲息的中華攀雀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讓西安變成了長安,美美的雪景刷爆朋友圈的同時然而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裡,因為一些新「客人」的到來顯出了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11月22日,記者在滻灞溼地公園看到,十餘只來自東北、西北等高寒地區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在湖中覓食嬉戲,據了解,繁殖於新疆、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甘肅、西藏等北部地區;越冬於長江下遊、江西、廣東、福建和臺灣等東南沿海及其鄰近島嶼,因而冬季在陝西省內出現實屬少見。
  • 水草豐環境美 西安滻灞溼地公園吸引眾多候鳥越冬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張笑坤)隨著天氣越來越冷,不少候鳥開啟了自己的越冬旅程,位於西安的滻灞國家溼地公園就成為了不少候鳥的棲息地。它們的到來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專門到這裡觀賞、拍攝。
  • 候鳥成群!這群「小精靈」在滻灞翩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生態環境好不好鳥兒最有發言權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處在全國三大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中部路線,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物種多樣性不斷豐富,越來越多的候鳥開始到此棲息越冬。這裡單日鳥類最大觀測量達到上萬隻次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量候鳥遷徙停留部分鴻雁等鳥兒甚至成為留鳥很多珍惜鳥類也開始出現在了人們眼前攝影 寧峰"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有冬候鳥
  • 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的夏日時光
    感受鳥類天堂的魅力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簡稱「溼地公園」)位於西安市東北部,西安滻灞生態區北翼,灞河入渭口區域,距離市中心19公裡,距著名的「涇渭分明」僅3公裡。溼地公園有大小島嶼110餘座,水源來自灞河天然河道,有193種、160萬平方米植被,有各種鳥類120種,鳥類最大觀測量達到上萬隻次。溼地公園觀測到的一級保護鳥類有黑鸛、中華秋沙鴨等;二級保護鳥類有白琵鷺、紅隼、普通鵟、白尾鷂、短耳鴞、紅角鴞等。其中還有西安鳥類新紀錄中華攀雀、斑文鳥等。每年規模最大的越冬鳥類鸕鷀,數量近5000餘只,也形成了獨特的風景。候鳥在此遷徙停留,部分已經成為溼地公園的留鳥。
  • 【生態文明@溼地】群鳥齊舞美如畫,這裡是候鳥越冬樂園!
    【生態文明@溼地】群鳥齊舞美如畫,這裡是候鳥越冬樂園!  作者:  2019-12-07 每年從11月份開始,我國各地的生態溼地都會迎來大批候鳥。
  • 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迎來候鳥遷徙季
    央廣網瑪納斯9月16日消息(記者蔣雪嬌 瑪納斯臺記者瓦力斯江·烏馬爾江 馬陽)金秋時節,候鳥又開啟了南遷的徵程和旅途。這兩天,作為世界候鳥遷徙3號線上的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就迎來了候鳥遷徙季,大雁、大天鵝、灰鶴等萬餘只候鳥將在這裡棲息覓食,補充能量繼續南遷。
  • 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城市「靜文化」旅遊體驗地
    | 作者: 朱志遠 | 責任編輯: 李霞 | 來源: 中國網圖片中心 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以下簡稱「溼地公園」)位於西安市東北部,西安滻灞生態區北翼,灞河入渭口區域,距離市中心19公裡,距著名的「涇渭分明」僅3公裡。
  • 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觀鳥塔.中國最柔美的塔
    說起藝術作品的美好,我想起了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裡有一座奇特的觀鳥塔。它是中國最柔美的塔,也是最飄逸的塔。塔都很莊嚴,而滻灞公園裡這座觀鳥塔顯得那麼隨意,那麼柔美,一起去了解一下它的藝術美吧。灞河邊上的觀鳥塔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觀鳥塔地址:觀鳥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滻灞生態區起源三路一號,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內
  • 天晴了,去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吧
    陰雨了一個月的西安終於天晴了。在快要進入冬天的寒冷,抓緊時間感受雨後秋季的陽光。今天推薦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位於西安東北部,灞河與渭河交匯口區域,毗鄰涇渭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路線:乘坐滻灞1號線、314路、315路、316路、318路、319路、329路在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下車即可,地鐵的話也得倒公交,具體大家可以導航,畢竟隨時會有變化。
  • 看看老侯:西安: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西安城市的生態地標
    溼地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被譽為「生命的搖籃」、「物種基因庫」。2013,滻灞國家溼地公園隆重舉行開園。滻灞國家溼地公園是滻灞生態區乃至西安市溼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位於西安灞河的東北部,渭口三角洲區域,屬於內河溼地,具有典型的中國西北地區河口溼地特徵。
  • 福建福州:閩江河口溼地迎來大批越冬候鳥
    福建福州:閩江河口溼地迎來大批越冬候鳥 2020-11-19 16:09:09  來源:央視網
  • 西安秋季最佳拍照地已上線!蘆葦美哭了,吸引來大批候鳥
    乘坐滻灞1號線、315路、316路、318路、319路、329路、314路在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南門或西門下車即到。地鐵:路線一:乘坐西安地鐵2號線,可在行政中心站、鳳城五路站或大明宮西站下車,轉乘318路公交車在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南門或西門下車即到。或在北苑站或運動公園站下車,轉乘314路公交車在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南門或西門下車即到。
  • 甘肅戈壁小城溼地迎候鳥棲息越冬
    甘肅戈壁小城溼地迎候鳥棲息越冬/5) "← →"翻頁 初冬時節,甘肅境內河西戈壁溼地的水面已結成厚厚的冰層
  • 新疆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迎來遷徙候鳥
    初冬時節,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了大量遷徙候鳥,有的揮動著翅膀低空飛翔,有的探入水中捕魚,神態悠閒自然。清澈的湖水、金色的蘆葦和嬉戲覓食的候鳥構成一幅生態和諧的美麗畫卷,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圖為野鴨在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振翅欲飛 龔建中 攝)阿克蘇國家溼地公園藍天映碧水,滿目的蘆葦已經悄然披上金色的冬裝,隨風搖曳。沿著觀景棧道,遠眺溼地淺灘區,上萬隻灰雁、蓑羽鶴、鸕鷀等候鳥正在棲息覓食、補充能量,吸引大批遊客駐足,共賞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景。
  • 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 一家人享受美好大自然的好去處
    現在防疫時期不宜遠遊,市郊公園就是我們外出賞花郊遊的首選了。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就是一個再好不過的踏青去處,公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這裡是全國三大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中部路線,因此園內棲息了多種野生水禽。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是免費開放的,一到節假日就有不少遊客前來野餐露營,帶著家人孩子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享受悠閒時光。
  • 越冬珍稀候鳥飛抵閩江河口溼地 福州迎來最佳觀鳥季
    人民網福州11月20日電(焦豔)冬季來臨,福州閩江河口國家溼地公園又迎來了大批越冬候鳥。黑臉琵鷺、斑嘴鴨、鴻雁、小天鵝等珍稀候鳥的身影出現在閩江河口的溼地,它們或成群結隊或孤鶩單飛,吸引了許多市民前往觀賞。
  • 仙山湖溼地公園——候鳥「越冬」天堂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瑩):每年11月下旬,大批候鳥飛臨浙江省長興縣仙山湖溼地公園,包括灰鷺、白鷺、白骨頂雞、野鴨、天鵝等數十種候鳥都把自然生態保護良好的仙山湖作為越冬「天堂」。  仙山湖國家溼地公園,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處,屬太湖水系,地處太湖上遊,是長三角地區自然溼地生態系統與人工湖泊溼地的典型代表和具豐富生物多樣性的溼地生態系統,有著重要的生態保護價值和科研科普價值。
  • 冬日的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景色宜人
    滻灞國家溼地公園是西安市溼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滻灞國家溼地公園最大特色是"水"。溼地公園水域面積2000多畝公園位於西安東北部灞河入渭口三角洲區域,屬內陸河流溼地,具有中國西北地區河口溼地的典型特徵
  • 菜子湖迎來今冬首批2萬隻越冬候鳥
    通訊員 張宏 攝  或悠閒踱步,或埋頭覓食,或引吭啁啾,或振翅高飛……11月10日下午,今冬首批越冬的候鳥抵達菜子湖國家溼地公園,數量已達2萬隻,主要以雁鴨類為主。它們集中在水面開闊、水草肥美的菜子湖畔,吸引愛鳥人士近距離觀察、拍攝。落日餘暉中的菜子湖,是一幅人鳥和諧共生的風景畫。
  • 秋末的西安,已經錯過觀賞山中紅葉,難道還要錯過滻灞的候鳥嗎?
    滻灞溼地公園全景進入十月後,候鳥開始遷徙,部分候鳥將西安滻灞溼地公園作為了棲息地。公園也迎來了一年中最好的觀鳥期。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中,白鷺、鸕鷀、普通秋沙鴨等鳥類相繼棲住,更有黑鸛、白琵鷺、中華攀雀、水雉等珍稀鳥類紛紛現身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