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貝爾質押爆倉,上半年淨虧損近5億元
8月6日,曾被稱為「中國Zara」的拉夏貝爾(603157.SH)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邢加興質押給海通證券的1.41億股(佔其直接持股的99.81%)已低於最低履約保障比例,因未提前購回且未採取履約保障措施,已構成違約,也就是俗稱的「質押爆倉」。
日本運營商恢復發售華為手機:確認安全性
8月5日日本運營商KDDI和軟銀宣布將重新發售華為手機「P30 Lite」系列。KDDI表示,已確認安全性及可使用谷歌軟體。KDDI和軟銀曾計劃於5月發售,因擔心擔美國制裁導致手機無法更新谷歌程序暫停。
國泰承認員工洩露港警航班信息 稱將深入調查
前段時間有網友爆料,國泰航空員工私自在網絡上洩露旅客航班行程信息,而被洩露的旅客被標記為「HK POLICE FOOTBALL」。 國泰航空聲明回應稱,已獲悉有關國泰員工在工作期間不合規使用公司信息,一個旅行團組的名字被截圖且被分享在社交群組內。聲明稱,被分享的信息僅是旅行團組名稱,而非團組內旅客的個人信息,對此事件予以高度重視,定當遵照內部程序做進一步深入調查。
因非法扣押物資,華為向偉創力要求「過億」賠償
近日有消息稱,華為正在向其合同製造商偉創力尋求賠償,原因是偉創力非法扣留了華為價值約數億元的物資。華為官方對上述消息不予回應。
吉利汽車:7月總銷量約9.14萬輛,同比下降約24%
吉利汽車公告稱,集團7月總銷量為9.14萬輛,同比下降約24%,較6月增長約1%;1-7月總銷量為74.31萬輛,同比下降約16%,並達至全年經修訂銷量目標的55%。
千尋位置發起「北鬥智造者計劃」
8月7日,全球領先的精準位置服務提供商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宣布發起「北鬥智造者計劃」,正式向外界開放一攬子北鬥精準時空技術能力。「北鬥智造者計劃」將從技術、生態、資金等三方面,向個人、企業開發者提供支持,北鬥七星將提供10億元產業基金額度,支持優質北鬥應用項目。此外,阿里雲將發揮在生態和雲計算領域的優勢,開放開發商生態。
滴滴與萬達酒店達成戰略合作,將打通出行與酒店服務
滴滴出行與萬達酒店及度假村達成戰略合作。此次合作將由禮橙專車、滴滴豪華車聯合萬達酒店,打通出行與酒店領域的資源和服務,在出行服務升級、會員權益互享、品牌聯合營銷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新氧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中國將成醫美療程消費第一大市場
新氧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新氧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根據Frost&Sullivan的調查,2017年中國醫美療程消費類為1629萬,僅次於美國的1634萬,且中國年增速26.4%,以此推算,2019年中國醫美療程消費量將超過美國、巴西、日本、韓國等醫美消費大國,居全球第一。
文遠知行、白雲出租和科學城集團組建RoboTaxi合資公司
L4級自動駕駛出行公司文遠知行宣布與華南最大的計程車公司、廣州公交集團旗下的廣州市白雲出租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及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組建合資公司——文遠粵行WeRide RoboTaxi,共同布局自動駕駛新出行。文遠知行下一步將把戰略合作夥伴的車型率先投放到文遠粵行的車隊,後續將有更多不同的全新電動車車型加入。
中國鐵塔2019上半年營收379.8億元,同比增長7.5%
中國鐵塔發布2019年中期業績,2019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79.8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為353.35億元,同比增長7.5%;2019年上半年期間利潤及歸屬於本公司所有者利潤為25.48億元,去年同期為12.1億元,同比增長110.6%。
波音就恢復737 MAX機型運營與中國多家航空公司舉行研討會
波音公司與中國多家航空公司就737 MAX飛機停飛問題舉行研討會,努力想讓身陷困境的這一機型重新投入運營。根據波音的一份電郵公告,公司已經邀請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和工程師於周一在廣州舉行了研討會。接下來它還會邀請國航、東航、廈航和海航於各自總部所在地舉行類似的研討會。
全球首款太陽能充電量產汽車韓國上市,每年增加1300km行駛裡程
全球首款配備車頂太陽能充電系統的量產汽車2020款現代Sonata Hybrid在韓國正式上市。該車搭載的第一代車頂太陽能充電系統為其1.76kWh的電池充電,6個小時內可充滿30%-60%的電量。此外,還可以實現在汽車行駛過程中充電,理論上每年可以增加1300公裡的行駛裡程。
日產與EVgo達成合作,將在美國建200座快速充電站
日產與美國電動汽車快速充電公共網絡EVgo將深化合作,在美國全境建設200個直流快速充電站。每一個新建設的快速充電樁都將支持100kW快充,並配備CHAdeMO和CCS轉接頭。
軟銀集團第一財季營收220億美元,同比增長2.8%
根據軟銀集團發布的2019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軟銀第一財季營收為2.3364萬億日元(約合219.97億美元),同比增長2.8%;歸屬於軟銀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218萬億日元(約合105.61億美元),同比增長257.6%。
麥當勞承認此前推出的「環保」紙吸管不能回收
據BBC報導,麥當勞公司承認:其推出的「環保」吸管暫時無法回收利用,由於吸管厚度的原因,只能作為一般垃圾處理。2018年6月,麥當勞在英國和愛爾蘭的門店推廣「環保」紙質吸管,替代了可以被回收的塑料吸管。
三星擬收購越南第二大IT企業25%股權,並在AI和物聯網等領域合作
據外媒報導,三星電子日前決定,收購越南第二大IT企業CMC Corporation的25%股權。三星電子旗下三星SDS將在近期取得股權。雙方沒有透露收購額,但據越南媒體報導,此次將是外國企業對越南IT企業的史上最大投資。雙方將在AI和物聯網等領域合作,首先向越南的韓國企業提供新服務。CMC將利用三星投資,擴大在東南亞全境的業務。三星SDS的代表將加入CMC董事會,分享商業策略等資源。
SpaceX利用三手火箭完成今年第九次發射,回收半個整流罩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8月6日,SpaceX成功完成今年以來的第九次火箭發射任務,用獵鷹9號火箭將一顆以色列通訊衛星AMOS-17送入軌道。獵鷹9號火箭的一級助推器曾執行過兩次任務,此次搭載的是以色列航天公司Spacecom的一顆通訊衛星Amos-17。在此次發射任務中,SpaceX成功回收了半個整流罩。另一半整流罩墜入海洋,未來SpaceX將嘗試用第二艘船來進行回收。
亞馬遜正尋求將區塊鏈技術用於部分廣告業務
據Coindesk消息,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最近正在招募一名高級軟體工程師加入其「專注於區塊鏈分類帳的廣告金融技術團隊」。 該職位描述稱,這個位於科羅拉多州博爾德(Boulder)的新團隊將專注於計費和對帳系統,以提供跨國財務數據的透明度。
Catalyst Network正在採取行動來解決阻礙區塊鏈技術廣泛應用的障礙
Catalyst Network已經採取行動來解決這些問題,並致力於創建一個分布式帳本網絡,它將超越阻礙現有區塊鏈技術廣泛應用的障礙。利用Atlas City獨特的分布式文件系統(DFS), Catalyst提供了一個精簡的解決方案來減少區塊鏈的「膨脹」。
恒生電子聯合螞蟻區塊鏈推出數字資產流轉解決方案
近日,恒生電子旗下子公司雲永網絡聯合螞蟻區塊鏈,推出數字資產流轉解決方案。官方稱,該方案專為文化產業、IP產業、大型交易場所和多樣化業務集團公司等打造,可用於聯動旗下多場景資產及資金流轉。進入平臺流通的商品和鏈上資產一一對應,商品的物流、倉儲、生產、質檢等信息都由對應機構作為鏈上節點分別錄入,買家可在鏈上及時跟蹤查看。
1. 樂視網發布公告稱:珠海粵鉑星向北京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裁定公司、樂樂互動和北京鵬翼收購樂視體育全部股權並支付全部對價,支付回購價款共計6987萬元。
2. 教育行業營銷解決方案提供商螳螂科技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是貴陽創投和新宜資本。
3. 在線教育全場景解決方案供應商、實時音視頻應用服務商拓課雲宣布已完成數千萬A1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深圳前海與君資本領投。
4. 大數據商業決策服務運營商「SIIT」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眾麟資本投資。
5. 極客公園完成數千萬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小米集團與順為資本聯合投資,已於近期完成了交割。
1. 比亞迪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動力電池業務分拆上市在穩步推進中,預計在2022年前後會把電池業務整個分拆出去獨立上市。
2. 據上交所官網顯示,科創板已受理企業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上市審核目前已經恢復。
3. 保利地產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保利物業,已於8月6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資料。
1. 滬指下跌0.32%,報收2768點;深成指下跌0.5%,報收8814點;創業板下跌0.51%,報收1500點。
2. 德國DAX指數8月7日開盤上漲80.82點,漲幅0.70%,報11567.96點;英國富時100指數8月7日開盤上漲0.84點,漲幅0.01%,報7171.69點。
3. 日經225指數收跌0.33%,報20516.56點。
4. 恒生指數收盤漲0.08%,報25997.03點。
5. 國內商品期貨收盤漲跌參半,鐵礦石跌5.37%領跌,燃油跌超4%,原油跌超2%,滬鎳、滬鋅跌超1%。
6. 澳元兌美元跌至0.6733美元,為2009年以來最低。
7. 中國7月末黃金儲備報6226萬盎司,6月末為6194萬盎司,為央行連續第8個月增持黃金儲備。
8. 中國7月外匯儲備3.1037萬億美元,前值為3.11923萬億美元,預期為3.105萬億美元。
9.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1.66%,為2016年10月以來新低。
10. 印度央行將回購利率從5.75%下調至5.40%。印度央行前所未有地降息35個基點。
西班牙:「冷暖音樂」或取代空調
西班牙精神科醫師和音樂教育家近日研發出一種名為「冷暖音樂」的新產品,引發廣泛關注。「冷暖音樂」可以用於調節聽眾的溫度體感。比如當聽眾聽見的是「冷音樂」,就會產生寒冷感,繼而皮膚上會出現雞皮疙瘩;「熱音樂」的效果則與之相反。神經科學家團隊介紹說,人的腦神經聽見任何聲音都會產生生理反應,深入研究這種生理反應是當下高科技時代的重要課題。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