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額爾古納河,瀾滄江
額爾古納河是一條中俄界河,最終注入黑龍江。因流經的是谷地,全線落差不大,水勢相對平緩,給兩岸營造了大面積的溼地和林地。因水勢平緩,河中一定生長著眾多的魚兒,為傳說中的棒打袍子瓢舀魚提供了一個充足的根據。我看到的額爾古納河,正處於豐水期,由於公路就沿著河邊而修建,我們免強通過了幾處涉水點後,被一處完全淹沒的路段阻斷了行程,不得已原路返回,沒有走完河的全程,略有遺憾。蒙古族司機所說的幾號哨位我也沒有完全理解,應當是邊防哨所的編號,亦或是中蘇對峙時期的我軍哨位吧。這些哨位的編號,可能就成了一路的路標。但我們一路上沒看到一個軍人,也就沒有看到一處劍拔弩張的痕跡,一切都那麼的平常。河邊上,我們能看到河對岸的俄羅斯居民在勞作,村莊不大,房子很典型,與在我國內地一些保留的俄羅斯建築風格相似。但對岸的公路好像沒這邊的規模,亦或是根本就沒有一條象樣的沿河公路,顯示出對岸在其國內的經濟地位。邊境沒有硬隔離,雙方的船隻都可以在河中開行。水性好的兩岸的動物可以無障礙通行。可以想像,寒冷的冬季,一米厚的冰層上面覆蓋著厚厚的白雪,陸地動物此時更沒有了國界,東北虎、狗熊、麋鹿等大型野生動物就有了更廣泛的活動領地,跨越人類才有的國界,與情侶耳鬢廝磨,與同伴嬉戲打鬧,留下了一片片腳印。我也有了疑慮,那些放養的牛羊等家養牲畜也一定會有誤入他國的概率啊!尤其是即能遊泳又能狂奔那有了主人的狗,誰能排除它沒有異國它鄉的伴侶呢!詢問蒙古族司機,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但雙方都很默契,沒聽說因此發生衝突。額爾古納河右岸,是蒙古帝國時期成吉思汗母親家族的領地,可以說額爾古納河也是蒙古人的母親河。可隨著歷史的沿革,分分合合,邊界的變遷,讓這一條河流成了分隔兩岸的屏障。人類不禁感嘆,雞犬可相聞、人人可相視的「小」國寡民,何時才能實現社會大同呢!到那時,人們可以隨意行走,沒有國門的概念,內心也就無了邊界,那是何等的愜意!
瀾滄江,發源於青藏高原,一路沿橫斷山脈累積起的高差和水量,到達西雙版納地界時,已呈奔湧之勢。夜晚,我在一個叫告莊的大型景區邊上,有了獨自一人坐在壩邊的機會。目視之內就有上下遊的兩座跨江大橋,連起了兩岸。這兩岸,同屬一地,更同屬一國。但江的再下遊便進入了另一個國度,變更了名字叫湄公河,後又流經數國終歸大海,是一條有名有姓有位次的國際河流。因天黑,我不能清晰地看見水流的陣勢。但水流的聲音,讓我從內心體會到它是那麼的急切。他唱著「我從高原來」的曲調,攜著離太陽很近的寒冷,來闖蕩離赤道更近的雨林,再去體驗那更溫暖的異國風情,化育著不分國界的一路蒼生!我的身後,幾千人的商販在叫賣,幾萬人的遊客在狂歡,幾十萬的天兵天將停下腳步來觀察地界到底發生了什麼。這場面,掩蓋了江水的怒吼,搶走了瀾滄江的喧囂,營造了一個人人和諧共生的西雙版納式的大江主題。一個有了潑水節日的地域,因為有了瀾滄江的流經,便在溫柔之中多了些威猛,也才有了這個可365天上演的旅遊大觀。我排除身後的幹擾,靜下心來,再仔細地觀看江水,想從中發現點什麼。感覺到我靜他也靜了下來,他好像與我有了溝通的欲望。我看見了他在說,他攜帶了幾千米的落差,他帶來了高原的藍天白雲,他融納了多民族的文化,他把各地不同成分的物質合而為一。他在說,他的落差可發電,他的水量可灌溉,他的水流可航行,他甘於向下的心態可教化不安的人心,他勇往直前的勁頭可以激發人們向上的鬥志。他告訴我,他再向前行,便進入了另一個國別,可帶我去欣賞更多種文化,可陪我去觀摩更多的民俗,可和我去聆聽更多種的聲音,可與更多的人共同去領略她鄉的情懷。他娓娓道來,他和善友愛,每到一處都會受到人們的尊重,會與每一個民族、每一個人都成為了朋友。聽了他的訴說,我好像對「水」有了真的感悟,也對「天」的認識有了一定的加深!
額爾古納河,他流經著呼倫貝爾,且在祖國的很北方,沿著國界也流向更北方。他孕育了成吉思汗,他成就了冰天雪地,他融匯了森林草原。瀾滄江,他發端於青藏高原,跨越了西雙版納,經過祖國的最南方進入異國他鄉,繼續向南,充當起了國際間的使者,溝通著中華文明與湄公河流域的文明。一北一南,因為有了地理上的差異,也就有了不同的燦爛之光。我真想在其間打造出一條人工河,將兩者連繫起來,再將56個民族的特色文化擺放其間,讓其成為一條橫跨北南的彩虹,發出萬紫千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