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這麼大,我們這麼渺小,如果我們去過世界的很多地方,我們是不是就能分享世界的浩瀚,以彌補內心的空缺?毫無疑問,旅遊是一种放松自我的最好的方式,通過看不同的景色,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找尋不一樣的生活,了解不一樣的自己。今天小語給大家介紹的是納米布沙漠卡曼斯科鬼城,納米比亞的「樓蘭」,曾經最大的鑽石礦,記得要低著頭走路。
卡曼斯科位於納米比亞納米布沙漠中的一"鬼城"。卡曼斯科坐落於納米比亞南部,離呂德裡茨港很近,在呂德裡茨港內陸10公裡的禁地Sperrgebiet地區。城市正在被沙漠無情吞噬,是世界上少有的現代廢棄城市之一。其城市原有的40%已被沙丘覆蓋。
1908年,鐵路工人撒迦利亞·來瓦拉(Zacharias Lewala)在鐵軌旁沙子中發現了一個發光的石頭交給他的上司阿古斯特(August Stauch),阿古斯特認為這是一顆鑽石,很快消息被證實後不脛而走,激起了開採鑽石的狂潮,未完成自己的發財夢,德國採礦者們成群結隊趕往卡曼斯科並在此定居。
德國殖民者在這裡建起了雅致的房子,小鎮有著完整的城市配套設施,包括醫院、舞廳、電站、學校、劇院、健身房、賭場、商店、家具廠和公共遊樂場等。很快,小鎮就成為了一個繁華的市集,為在米布沙漠的惡劣環境下的採礦工人們提供了舒適的住所。
這些殖民時期的建築,呈現出五花八門的建築風格。一顆顆璀璨的鑽石,給卡曼斯科帶來了盛極一時的繁華與榮耀,非洲第一輛有軌電車在這裡開始運行,南半球歷史上的第一臺X 光機也在這裡開始運作。
卡曼斯科的發展,在1920年達到了頂峰。但是好景不長,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鑽石價格大幅度下跌加上納米比亞南部奧蘭治蒙德發現了更加豐富的鑽石礦產,卡曼斯科的採礦者們在鑽石資源採集殆盡後離開了這個盛滿自己夢想的城市,輾轉去了南部地區。1950年之後的卡曼斯科已經空無一人,漸漸地被埋入厚厚的黃沙之中,也讓人們逐漸開始忘卻它。
如今,卡曼斯科的建築已經被風沙吞噬了一半以上。但是這樣並不影響它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也正是因為這種荒蕪破敗的美,使得無數的冒險家和攝影師趨之若鶩。也有人說,去卡曼斯科一定要低著頭走路,要知道納米比亞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產地之一,可能在哪個角落還靜靜躺著散落的鑽石。
20世紀80年代卡曼斯科被戴爾比斯礦業公司發展成了一個罕見的博物館,一些遊覽者紛紛慕名而來,一張張舉世聞名的照片誕生於此地,被整修後的卡曼斯科得以重見天日。要去遊玩的小夥伴要看好時間,和天氣,景點開放時間是周一至周六9:30-11:00,下午有的時候會因為風沙關閉。
小夥伴們可以早一些出發,去看一下卡曼斯科的日出,看著太陽冉冉升起,當清晨的陽光緩緩照亮整個沉寂的小鎮,為這個被遺忘的小鎮添上了幾分生機,仿佛在向人們訴說當年的繁華。金燦的陽光斜斜地從門、窗或牆上的空洞照射進來,恍惚間,好像能讓人看到鑽石的光芒一閃而過。
因鑽石而榮亦以鑽石而衰的這座小鎮,沒有了當年「鑽石小鎮」的繁華,但卻以安靜的方式演繹著另一種形式的美-沒有喧囂,只剩下對昔日繁華的回憶,在悠久的歲月裡慢慢沉澱的寂靜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