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促交流 互助共成長——記濮陽市八中為範縣三鄉鎮舉辦拼音教學專題講座
為助力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繼續推進教育扶貧,10月16日下午,濮陽市八中組織優秀教師在範縣顏村鋪鄉政府會議室為顏村鋪鄉、龍王莊鄉、陸集鄉三鄉鎮一百餘名一、二、五年級語文教師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拼音教學專題講座。
參加此次講座的領導有濮陽市八中程愛菊校長、濮陽市八中時利從主任、濮陽市八中校長助理張紅麗老師、範縣顏村鋪鄉中心校校長黃守恩、龍王莊中心校主任孟新安、陸集鄉中心校主任丁修坤等。
此次講座的主講人是濮陽市八中優秀教師張紅麗老師,張老師是中央教科所協作組成員、中央教科所重點科研項目「漢語拼音應用研究」先進個人、全國「百佳」語文教師、河南省名師、省教育教學專家、河南省演講朗誦協會理事、副會長、濮陽市詩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講座分為兩項議程。
第一項:由範縣顏村鋪鄉中心校黃守恩校長對本次講座致歡迎詞。黃校長隆重介紹了參與講座的領導,對三個鄉鎮參加講座的教師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並預祝本次講座圓滿成功。
第二項:講座開始!
張紅麗老師結合自己多年來研究和實踐探索經驗,跟大家分享了一套高效符合學齡兒童個性心理特點的拼音教學方法。
講座中,張老師就拼音學習目的性教育、增加拼音教學趣味性等幾個方面應注意的問題作了詳細講解。她強調,拼音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初始環節,因為符號教學的特殊性,不可為學生設置過於沉重的學習目標,可以引導學生樹立學習拼音是掌握一項實用的課外閱讀工具的學習目標,學會了拼音可以自己進行故事閱讀,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師要注重挖掘整個教學過程的趣味性,不僅要發現教材本身的趣味性,還要重視教學手段、方法、教學評價和作業布置的趣味性。
張老師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啟發大家「如果教師不想法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因此她十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如在講授四線三格的教學中,教師僅指出第一線,引導學生自己說出第二、三、四線,並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讚賞性評價,這樣既能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也能夠加深學習印象。此外,張老師還講授了「o」等字母的發音和音調的標註方法等知識點教授技巧,講座內容詳實,貼近實際教學生活,都是能夠落地可操作的教學建議。
精彩的講座使得臺下每一位教師聽得聚精會神,聽完講座後,大家認識到:拼音教學非小事。本次講座紮實、高效,程愛菊校長、景德富副校長、時利從主任作為顏村鋪鄉等三鄉鎮的教育指導員,為與會教師帶來了拼音教育教學的最新信息和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為參加講座的教師業務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幫扶作用。我們期待在名師名校的引領下,實現雙方教師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