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城鎮化正步入城市群都市圈時代,房地產市場已進入總量平衡、區域分化的新發展階段,房地產長效機制加快構建、「一城一策」推行,城市發展潛力差異巨大,城市研究變得尤為重要。
十大最具發展潛力城市
十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武漢、天津已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深圳、南京、杭州未來或有望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建設目標為全球城市。十大城市土地面積合計17.3萬平方公裡,佔全國的1.8%;2018年經濟總量20.6萬億元,佔全國的22.9%;常住人口1.4億,佔全國的10.3%;A+H股上市公司市值76.6萬億元,佔全國的72.3%。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北上廣深不應思考,它們一直是所有人公認的城市中心。
成都
商業,成都的商業無疑是中西部最強的,尤其是高端商業,僅次於北京上海,商業綜合體數量全球第一。四川的省會城市,在西部地區一直都佔據了很高的地位,素來還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如果對成都了解就會知道,它常年都穩居新一線榜首的位置,尤其是落戶了很多500強企業,數量大概達到了296家。之所以有這麼多的500強企業,主要還是因為它的發展前景好,潛力很大。
重慶
重慶是全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上遊地區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2020年上半年,重慶的經濟已經超越廣州,排名全國第四,傳統的上北深廣變成了上北深重,雖然重慶的經濟超越了廣州,但是綜合實力跟廣州還有不小的差距,這一點大重慶得有自知之明,不過也側面地反映出重慶的潛力和未來的一個走勢,假以時日,重慶必將令你刮目相看。
武漢
第一,雙循環戰略下,武漢地位更加重要。 第二,大城市群中,武漢將後來居上。在內循環之下,長江中遊城市群,將是下一個風口。這個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就是武漢。 武漢開始規劃六環線,可以看出武漢的城市版圖範圍,將超出很多人的認知力。武漢的三環內,將是武漢的中心區域。第三,新經濟格局,武漢排名靠前。
天津
將成為中國即深圳、上海又一個沿海中央級開放城市,未來恢復和上海平分秋色的格局,對他來說並不是夢想。兩位總理的家鄉,有錢的市長,黨中央密切的關懷,中國最好的基礎教育,和一流的高等教育。他的崛起近在咫尺。未來我們會最早見到。他會成為中國第一個有兩個市中心的城市。
南京
潛力指數9.0。軍區和文化以及歷史,教育等等,南京都擁有中國很多城市無法複製的城市,長江第一大港,沿海深向內陸第一個接點,南京潛力指數將非常值得去驗證。
杭州
杭州如同「黑馬」般橫空殺將而出,絕非僅僅拜G20峰會所賜的偶然性幸運,而應該理解為其以智慧型網際網路產業為主體的信息經濟的超常規崛起。
以G20杭州峰會舉辦地2016年上半年為例,權威數據顯示,全市GDP為5021.18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傲居副省級以上城市首位。經濟高速增長最強勁的引擎無疑是信息經濟。據不完全統計,全國85%的網絡零售額、70%的跨境電商貿易額與60%的B2B交易額都是在杭州的電子商務平臺上完成,全國三分之一的綜合性電子商務平臺和專業網站落戶杭州。杭州已毫無爭議地躍升中國乃至世界「電商之都」。
人口現狀:人口持續向大城市集聚,中西部核心城市崛起;
人口潛力:人隨產業走,一二線產業基礎及潛力突出;
購買能力:一二線城市絕對購買能力較高,相對購買能力較低;
房供給:一二線城市住房供給偏緊,二三線土地財政依賴度較高;
2021年百強城市何時布局最佳?榜單概覽:在基本面分析基礎上,結合市場面情況將發展潛力100強劃為3檔,其中深北上廣等15個城市為一檔,成都、武漢等25城為二檔,蘭州、徐州等60城為三檔。部分三四線城市需求明顯透支,部分一二線城市成交量有所回暖、市場有望趨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