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被開水燙傷後撒鹽消毒?醫生:家長此舉加重了病情

2020-12-14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前兩天,2歲不到的小奇(化名)被開水燙傷,爸媽給他「消毒」,竟往孩子傷口上撒了一大把鹽。昨天,溫醫大附二院醫生說,孩子本身被燙得不是很重,但一把鹽下去卻大大加重了病情。「家長這種『病急亂投醫』的做法,看似好心實際增加了燙傷面的感染概率。」

  小奇是周二晚被送到溫醫大附二院燒傷科就診的。當時,醫生發現他的前胸部、右側肢體都有燙傷的痕跡——皮膚發紅,起了不少水皰。讓醫生吃驚的是,孩子被燙傷的部位還有不少白色顆粒。一問得知,這些顆粒是家裡的食鹽,是小奇的父母用來給孩子消毒用的,說是防止感染。父母說,一把鹽撒下去,小奇哭聲更大了,一直叫著痛。

  溫醫大附二院燒傷科主任張文振說,家長有時候就是這樣「病急亂投醫」。在燙傷送醫的孩子身上,醫生見識過家長用來消毒的各種各樣的東西:食鹽、醬油、糖、酒、牙膏、紫藥水、紅藥水……

  張文振說,不少家長認為燙傷後用鹽能起到緩解水腫和消毒的作用。實際上,食鹽不能緩解傷情,反而會增加疼痛感。在臨床中,張文振和同事經常碰到因撒鹽而讓孩子身上留下比較大的疤痕的病例。「若燙傷面積太大,撒鹽還會在局部形成高滲環境,導致傷口周圍組織細胞嚴重脫水、壞死。如果鹽不乾淨,還會引起感染。」

  同時,鹽分被血吸收還容易引起高鈉血症等。醫生說,孩子被燙傷後,家長千萬不要盲目相信「土法子」,應該及時送醫。

  如果發生燙傷,最好的應急物品就是冷水。

  張文振說,在不少人看來,燙傷是一瞬間的事。然而,雖然在被燙傷後離開了高溫物品,皮膚表面的溫度降下來了,但是皮膚深處還處於持續高溫灼傷狀態。「這個時候降溫就非常重要——用流動的冷水,持續衝燙傷處三四十分鐘,就可以有效降溫,皮膚被燙傷的程度也會大幅度減輕。疼痛緩解之後,再及時送醫。」

  兒童燙傷面積在10%以上,成人在20%以上,就屬大面積燙傷,需立即送醫治療,以免發生休克等生命危險。

  如何判斷燙傷面積的大小?張文振教了個估算方法:用患者的手掌丈量,10個手掌就是10%,20個手掌就是20%。

  「如果有衣服不容易脫下來,可以一邊用冷水衝洗,一邊用剪刀小心剪開,千萬不能硬扯。如果燙傷創面上出現了水皰,千萬不要自己把它弄破,以免造成感染。」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何群芳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高鐵上被開水燙傷,深圳醫生現場急救,燙傷後謹記五個字
    聽到廣播後,龍華區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黃謙等一行人迅速前往3號車廂查看情況。 到達現場後發現一名一歲多的女孩全身被開水燙傷,多處起了水泡,小孩兒因為疼痛哭鬧不止。媽媽焦急地說小孩不小心打翻了小桌板上剛倒的開水。黃謙查看了患兒傷口,初步判斷為深二度燒傷,於是迅速組織醫院同行的醫護人員用冷水為傷口降溫,再用毛巾包紮傷口,防止感染。
  • 3歲小孩被開水燙傷,媽媽的緊急處理方法,連醫生都誇讚
    就在一天晚上,厄運降臨在這個可愛的男孩子的身上,在那天晚上,媽媽給他洗澡的時候,由於媽媽的不注意,不慎被開水燙傷。那天晚上是這樣的,濤濤的媽媽在給他洗澡之前,先將熱水倒了進去,然後去準備涼水的那個時間,就聽到了濤濤"哇"的一聲慘叫。原來濤濤並不知道這水是剛燒好的開水,直接將手伸了進去,於是肉乎乎的小手就被這滾燙的開水燙傷了。
  • 大爺燒傷後撒鹽塗大醬致傷情惡化 正確做法是什麼?
    1歲寶寶被燙傷,最終不幸身亡!爸媽一個決定害了他...上海一名男童雙腿被開水燙傷在醫院治療一周後父母覺得醫藥費太貴轉而求助「江湖醫生」孩子最終不幸傷口感染身亡孩子被燙傷父母被醫藥費嚇退 辦理出院今年5月一名1歲男童在家中爬行時不慎將正在燒水的水壺打翻導致雙腿二度燙傷
  • 男嬰被開水燙傷,這位媽媽的急救方法,連兒科醫生都給點讚!
    家長沒有採用正確的處理方法,反而相信民間倒小偏方將牙膏塗抹在燙傷處,數日不見好轉才送去醫院,被告知病情加重。看著被燙傷的女童,幫媽十分不解,燙傷的正確處理方法怎麼會是塗牙膏呢?家長的這種做法不是相當於在拿孩子的生命開玩笑嗎?如果該女童被燙傷的更加嚴重,可能留下的就是父母一輩子的遺憾。鑑於此,幫媽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孩子燙傷後父母的正確做法。
  • 寶寶餐廳裡被開水燙傷,媽媽憤怒追責,服務員:是家長點的開水
    尤其是年幼的寶寶,最常見的就是燙傷,在家吃飯還好,碗筷和餐具都是家長很熟悉的,但在外面餐廳吃飯可就不一樣了。有些時候家長沒注意留心到的危險細節,就有可能釀成大禍。前陣子廣州一個媽媽帶著7個月大的兒子在餐廳吃飯,結果孩子被熱水燙傷了大腿,當場嗷嗷大哭起來。
  • 寶寶「燙傷」後,只有2分鐘是最佳治療時間,家長要學會處理才行
    真真覺得不對勁趕緊抱去醫院,到醫院的時候醫生看了都傻眼了,怒罵他們為啥不早點把孩子送醫。再玩一會孩子手部就要爛了,留疤可就醜死了,婆婆聽了之後也是滿臉尷尬。
  • 燙傷後怎麼處理 這些方法有效緩解燙傷
    生活總會有意外,特別是兒童,不再家長的看管之下很容易受傷。我想燙傷每個家長都經歷過吧!那燙傷後怎麼處理呢?燙傷吃什麼好?小孩燙傷起泡怎麼辦?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4、用紗布進行包紮,可先在燙傷處塗上一些藥膏,然後用乾淨紗布包紮,兩天後解開紗布,查看創處,如果出現好轉,應繼續塗些藥膏,然後再行包紮。一般的燙傷兩周內即可癒合,但如果發現傷口處感染,應立即找醫生治療。5、燙傷儘量不要在陽光下,包紮後儘量不要接觸水,也不要過量的運動,以免傷口與紗布摩擦破損,增加傷口的癒合時間。
  • 閻良母親在家煮綠豆湯,兩歲兒子坐進開水鍋被燙傷!
    經過醫生的診治,孩子的病情已經穩定了下來,正在逐漸恢復中。孩子母親楊女士:「8月4日9點鐘,我在家裡煮綠豆湯。他和他哥哥玩的時候,從外邊往裡邊走,他往後倒,沒看到一下子坐到開水鍋裡了。我當時就急的。」楊女士說,好在孩子當時被燙傷時,兩個哥哥在一邊趕緊將弟弟從開水鍋中拉了出來,而她立刻用涼水對孩子被燙傷的部位進行了衝洗。
  • 嬰兒被100°C開水燙傷,媽媽堅持自己的急救方法,連醫生也佩服
    一位急診科醫生分享了這樣一個案例:一個男嬰被送到急診科,他在家裡被100°C的開水燙傷,他看了孩子的傷口後,連連為男嬰的媽媽點讚。這位醫生還分享了在燙傷後的急救方法,提醒家長們您的一個動作,或許就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 開水燙傷寶寶 媽媽不知所措 嘉興藥店老闆做了這些
    黃先生說,從妻子斷斷續續的訴說中,他得知10個月大的兒子被開水燙傷了,掛了電話後黃先生急忙想辦法往回趕。  趕回嘉興後,得知妻兒已經被送到了嘉興市中醫院,在醫院急診室裡,黃先生見到了抱著兒子的妻子。原來,孩子被燙傷後,黃先生的妻子就急忙抱著兒子走到石雪公寓門口的一間藥店,打算買一些燙傷藥。結果,藥店的工作人員好心開車送他們來到了醫院,並留下了500元錢給她們應急。
  • 蔥頭煎開水能治鼻塞?媽媽相信偏方竟燙傷兩月大寶寶
    甜甜的脖子被燙傷。院方供圖 華龍網發手術後甜甜在媽媽懷裡睡著了。院方供圖 華龍網發孩子感冒遲遲不好,家長從網上搜來偏方,沒想到病沒治好,反而把孩子給燙傷了。甜甜媽媽劉女士說,昨天下午3點多,女兒被燙傷,一家老小都被嚇到了。月初,甜甜感冒了,10多天都沒見好轉。咳嗽、鼻塞……看著2個月大的寶寶這番模樣,可把一家人心疼壞了。劉女士在網上搜了一個偏方,用蔥頭煎開水,用熱氣來燻鼻子,可以治療鼻塞。於是,她照著偏方做了,可在燻的過程中,杯子傾斜太多了,水灑落了出來。滾燙燙的開水,就倒到了天天的脖子上。
  • 燙傷後勿濫用偏方
    在180醫院燒傷科,記者看到,在燒傷病號中,將近一半是小孩,有的1歲左右,有的才出生幾個月,大都是被開水或熱湯燙傷的。有幾位本來燒傷程度並不嚴重,由於家長不懂得判斷傷情,採用民間偏方治療,加劇病症。來自湖南的王女士7個月大的兒子前天也被送到醫院。「本來傷情並不嚴重,但是因為家長給孩子塗了醬油,傷情加重。」一名醫護人員說。
  • 寶寶燙傷抹醬油不留疤?醫生提醒:這五步才是處理燙傷的正確方法
    正在家裡辦公的豆豆媽聽到叫聲,趕緊跑出來,抱過已經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豆豆,對奶奶說:"媽,燙傷不能抹醬油,醬油不僅不能治療燙傷,塗到傷口上後還會影響醫生對傷情的診斷,而且醬油中還存在大量細菌,很容易加重感染。」
  • 孩子被開水燙傷,婆婆塗了牙膏沒效果,醫生譴責婆婆太無知
    這下可把全家人嚇壞了,偏偏孩子還是個反射弧長的,都等到小羅給孩子塗清涼油的時候孩子才哇的一聲大哭起來,隨後才趕到醫院看了醫生。要說一到夏天有孩子的家庭最害怕的是什麼,首當其衝就是孩子被燙傷了,面對被燙傷哇哇大哭的孩子,做父母的心都要碎了。
  • 被開水燙傷了?別慌慌張張的,4個急救方法得謹記在心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曾經被開水燙到過,被燙到的地方就會明顯發熱,甚至伴隨著局部疼痛情況的出現。因此在燙傷後需要馬上採取急救措施,否則大面積的燙傷可能會引發感染,水泡等不良症狀。不小心被開水燙傷後,一般有哪些急救措施呢?
  • 男嬰被100℃洗澡水燙傷,媽媽的急救連醫生都點讚
    我曾經接診過一個不到5歲的小男孩,被燙傷後,家長輕信偏方,用不知哪裡找來的藥膏塗抹在孩子傷處治療,不見好轉後,急診入院治療。數日後孩子搶救無效去世。死因鑑定因大面積燙傷並發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是偏方害了這個孩子!
  • 寶寶二度燙傷,家長竟用蚯蚓和泥土……醫生都說頭一回見!這些「土方法」,都不可取!
    鍾醫生解釋,胸腹部是人身上很容易形成病理性疤痕的部位,燙傷會激活局部異常修復機制,形成的疤痕區域往往會大於燙傷區域,一旦發生增生,會像螃蟹腳一樣向四周擴散;而頸部的情況會更複雜,像頸部和關節連接處等區域,如果小孩燙傷後恢復得不好,後期是會發生粘連的,不但疤痕加重,還可能影響生長發育。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燙一下就能消毒變乾淨?家長別太天真
    如果奶瓶清洗消毒很敷衍,就是坑娃於無形哦~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寶寶很受傷寶媽蓉蓉的奶水很多,一直都是母乳餵養的,寶寶白白胖胖,身體健康,很少有生病的時候。從懷孕開始,一直都是婆婆在照顧她。經過醫生的檢查和詢問,最後發現問題竟出在寶寶的奶瓶身上。原來寶寶每天喝完的奶瓶,婆婆只用開水燙一下就完事,認為已經消過毒了!然後再次喝奶時用水衝一下就倒母乳了。
  • 燙傷後塗「蟑螂粉」?燒傷科醫生吐槽奇葩治燙傷偏方
    原標題:燙傷後塗「蟑螂粉」?燒傷科醫生吐槽奇葩治燙傷偏方 燙傷後該怎麼辦?你是不是也聽說過塗香油、塗牙膏這種民間方法?其實,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處理方法。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燒傷科醫生介紹,不正確的處理方式可能讓傷情更加嚴重,甚至造成瘢痕等很難恢復的後果。
  • 4歲孩子燙傷,家長一個動作讓他進了ICU!醫生:...
    本文原標題:《4歲孩子燙傷,家長一個動作讓他進了ICU!醫生:悲劇別再上演!》6月19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兒科學博士黃志恆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分享了一個意外傷害案例,引起了很多家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