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Ava | 排版 Sherry | 校對 虎瀟秋
在入主白宮後,川普從未停止過競選,最近他正採取新的措施,來努力促成自己的連任。因為出現了一個人,他就是,麥可·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下文簡稱彭博)。令川普緊張的是,他不僅比自己有錢,更是代表了美國一個時代的傳奇.....
彭博遞交文件參選美國總統,宣布正式參加2020年的美國總統角逐。
你可能很難想像,彭博在一年前還是個妥妥的共和黨人,後轉為獨立人士,美聯社稱,他是擔心目前檯面上的民主黨參選人,無法擊敗川普。在民主黨初選開始前十周,彭博正式參戰,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做法。但同時也反映出民主黨內部,對其現任參選人的絕對實力感到焦慮。「目前支持率最高的3個人,副總統拜登太弱(29.8%支持率),而桑德斯(19.3%)和沃倫(18.5%)又太左,不會贏。」
彭博在自己的競選網站上發表了一封解釋自己參選原因的信:我們不能再讓川普總統的魯莽,和不道德行為持續4年了。如果他再贏得一屆任期,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從損失中恢復過來:我們的學校沒有為我們的孩子在日益高科技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做好準備。我們的特殊利益使華盛頓政府腐敗,阻礙了所有這些問題的進展。他還為美國描繪了一個更為溫和的願景,並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實幹家和問題解決者——而不是空談家」。
追溯彭博的人生經歷,就好像是一個美國夢的標準樣本。他出生在一個俄國猶太人家庭,17歲就進入於美國頂尖私立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就讀,後又獲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畢業後順利進入華爾街上著名投行,所羅門兄弟公司Salomon Brother任股票交易員。
比起富二代川普,以父親的房地產帝國為出發點,這位20歲出頭的年青人,則是從最為基礎的手工核帳做起,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時,他以勤奮的工作態度,以敏銳遠見的商業頭腦,在第6年時,成為了所羅門公司的合伙人。
所羅門兄弟公司出現了一場內部紛爭,他成了內部鬥爭的犧牲品,被突然解僱掃地出門,他經營了15年華爾街投行夢,就在一夜間擊碎崩塌...
39歲的彭博,拿著1000萬美元的遣散費,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彭博格信息公司,1990年他又開辦了彭博經濟新聞社,也就是現在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社——彭博社Bloomberg!
擁有彭博社,美國新聞行業大佬,掌控全球的金融信息和財經資訊。2001年,他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競選美國紐約市市長,並一舉成功。從此掌控這個世界第一大國的,第一大城市長達12年,曾站在上任美國總統歐巴馬身後、為他奠定了絕對優勢!
彭博在擔任紐約市長期間,攢下了不少人氣,他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說過「這世界上有4份最棒的工作,前三份已經被人搶掉了:美國總統、聯合國秘書長和世界銀行行長。於是我只好屈居第四,幹著剩下的唯一一份『早上你做出一個決定,下午就立即生效,第二天就能看到成效』的工作」。
紐約市長在美國的地位僅次於美國總統,年薪約200萬,不僅如此他的的公司彭博社也是全球龐大的新聞集團。就是這樣一個超高年薪的市長和世界新聞大亨卻過著節儉甚至寒酸的生活。曾有眼尖的記者留意到,雖然市長大人在出席公眾場合時會穿不同款式的外套,但皮鞋都是同款,鞋底磨平了就換新的。
當川普收藏千萬豪車時,彭博自掏腰包買了價值5.2萬美元的雪佛蘭。
更不敢相信的是堂堂紐約市長不僅沒有豪車加持,下班還擠地鐵,沒有官員陪同,更沒有警衛保護,連市民都不給讓座,只是靜靜的仰望著這位無比親民的市長大人!當然,不少人可能懷疑,這其中有政治家愛作秀成分,但能堅持「作秀」12年,也是難得。
彭博12年任期以來,為民眾辦了不少實事,深入群眾贏得民心。
在2013年6月啟動全美最大公共自行車系統,設立自行車租賃,辦年卡,鼓勵市民騎單車上下班。911事件後的重建期,彭博用自己的年薪去填補60億美元赤字的坑,不到十年的時間,紐約的帳面上就有30億美元的富餘,有他在紐約每年都能送上漂亮的市政財報。起初民眾選他當市長多是因為財力雄厚,但是日久見人心,在廣大民眾的支持,破格連任三次市長。
我們都知道川普從來不吝嗇於炫耀自己的財富,他曾經放話說自己將是美國歷史上最有錢的總統!不過當川普碰上同是紐約客的布隆伯格,就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了...根據《福布斯》統計,川普的淨財富約31億美元,放到中國還不如比亞迪王傳福的資產多。而布隆伯格的資產的高達509億美元,是川普的16倍!
彭博本想自掏10億美元腰包,參加2016年的美國總統競選,但由於怕稀釋川普對手的票而作罷。財富使他能夠自掏腰包進行市長競選,基本上不受紐約那些發出嘈雜聲音的利益團體的控制,脫離了「投桃報李式政治」的約束,用人基本上都是看才能而不是看面子。當然在不愁錢的基礎上,他的政績必須是槓槓的!除此之外,彭博還建立了自己的慈善基金會,作為慈善家,他捐助了超過43億美元支持教育、環境、政府創新、藝術和公共衛生。為了遏制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和傷害,他領導了改善道路安全的工作,以改進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衛生數據系統。他曾表示要在去世前將其全部資產捐出,全美十大最慷慨的慈善富豪!全球所有政治家中最有錢的一個,也是全球政治家中捐款最多的一位!相比起白手起家的,富二代川普則任性的把錢用在買地置業上,全球的川普大樓都是他的足跡,在慈善方面的付出是比較少的,而且在2016年競選期間,他解散了自己的慈善基金會。
所以,這次彭博也表示,在競選2020年總統期間不會接受任何政治獻金,他將自掏腰包競選。這意味著,他可以把更多精力用於宣介競選主張,不用為籌款奔波。
布隆伯格目前已經77歲,如果當選將是美國年紀最大且最土豪的總統!
可以說想要參加總統競選並不是布彭博的一時興起,早在2008、2012、2016年的總統競選時,他就躍躍欲試,而這次他更是在6月6日的紐約一個籌款人答謝宴會上透露了他可能參選的意向。而繼2016年,他公開支持希拉蕊,抨擊川普後,川普便告知媒體:
目前美國CNN、CBS等多家媒體曝出:他之所以願意參與2020年參選,也正是為了彌補2016年未能阻止川普的遺憾。
對於我們普通百姓來說,更關心是,美國會變得更好還是更糟?
川普自上任以來,就集中精力在移民方面做文章,先是「零容忍」來驅逐非法移民,後又針對合法移民籤證增加嚴審難度,砍親屬移民,更是強調美國只需要「高科技人才的移民」!
彭博則顯然在這方面看得「很開」,驅逐1200萬非法移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聲令下就能解決的,如果趕不走,不如給他們合法的永久身份,讓他們安心服務於美國建設。如果彭博上臺,估計最先遭遇「非移泛濫」的還是加州,苦的還是加州人.......
既然美國宣稱自己是自由的,人人平等的國家,而且又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從來都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們不對美國心生嚮往,想盡辦法過來是沒道理的,違背人性的。他認為,美國就是個移民大國,要是限制了移民,對美國的經濟只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誰會冒這麼大風險這樣做呢?不過即使是最發達的國家,資源依然是有限的,如何在不降低本土合法居民醫療、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儘可能多的接納移民,顯然,這也不是他能自掏腰包能解決的問題。
在早期,川普曾發表過一番言論:「應對大規模槍擊的辦法就是,讓更多的市民擁有槍械。」他還說如果受害者和襲擊者能夠「互相開火」的話,巴黎和加州聖貝納迪諾(2015年,南加槍擊案14人死亡)的襲擊遇害者就是少得多。
(川普曾認為,放鬆槍枝管理,民眾才能更好保護自身安全)
川普上臺後對於槍枝管理的最大動就是籤署了一項法令,取消歐巴馬時代對正在接受精神病治療人士購槍的限制。
但隨著,近兩年美國槍擊案頻發,他是贊成加大對潛在強制購買者的背景調查的,可這是他在被彈劾之前的態度。在彈劾之後,他需要超級保守派的支持,目前控槍問題一直被擱置了。
彭博直接說:「沒有任何人認為我們應當能夠出售穿甲彈。如果你想打一頭鹿或麋鹿,你根本用不著這種子彈。沒有任何人認為我們應當賣槍給吸毒者、精神不健全的人、未成年人或有犯罪記錄的人。」他的態度不是禁槍,而是控槍,對槍枝購買的背景調查,他曾經是「反槍枝」運動領跑者。可以說川普的連續退群是早有計劃,顯然比起扮演世界「大國」角色,他更關心美國切身利益。就連在環境問題上,也是這樣,他去年宣布美國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緊接著,彭博作為聯合國秘書長氣候行動特使,連同加利福尼亞州州牽頭髮起「美國承諾」倡議,宣布支持《巴黎協定》的美國地方政府、企業、大學等機構,將繼續自行履行對該協定的承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說:有責任為保護環境提供幫助,因為川普政府已經放棄了美國在《巴黎氣候協定》中的角色。據《巴黎氣候協定》,發達國家承諾,在2020年前每年向綠色氣候基金會提供1000億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彭博準備籌集捐款,自己買單。
彭博則對中國相對樂觀的態度,彭博以及其創辦的彭博有限合夥企業(Bloomberg LP)在中國擁有很多投資。
畢竟曾是共和黨人,彭博相比目前其他幾位高票民主黨候選人來看,屬於「溫和派」。並且他是集媒體大亨+頂級富豪+政壇風雲人物於一身,不知此時的川普有沒有壓力山大?但川普自上任以來,也被無數網友奉為「最受承諾的總統」!路轉黑的粉都有不少~
https://www.cnn.com/2019/11/24/politics/michael-bloomberg-2020-election/index.htmlhttps://www.mikebloomberg.com/https://apnews.com/583b5e7ecfc84b61b470b5e8e3c4bcabhttps://www.cnn.com/2019/11/08/business/bloomberg-wealth/index.html
本平臺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謝絕公眾號商業轉載!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您一句「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