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區發展潛力都很好,但是從福州現在「東擴南進」的政策來看,很明顯三江口優勢要大於高新區與馬尾區。我來具體分析一下這三個區就知道了
高新區
福州高新區成立於1991年,是一個「一區多園」的結構,多個園包括洪山、倉山等六個園,並且從2013年起託管閩侯縣南嶼鎮、上街鎮的幾個村。
高新區主要組成部分為閩侯上街的核心板塊和南嶼核心板塊,從地理位置上看,和福州倉山區隔江相望,連接高新區到倉山區的有洪塘大橋,橘園洲大橋,浦上大橋以及地鐵二號線等。
在地理位置,交通便捷,配套設施,人口方面高新區已逐步完善,但是首選戶口的問題,就是很多市民詬病的話題,而體制方面的問題,才是延緩高新區高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高新區既是一個市直單位又像一個微型的縣區。徵遷和社會事務兩手都要管。但是在工作人員編制數,體量嚴重不足等因素限制下,這種雙重身份多少是有些尷尬的,高新區整個管委會的行政及參公編制數甚至不如一個縣區的紀委的編制數,卻要承擔著一個微型縣區的職責。
小結:高新區近些年確實發展得很好,也集中了較多的人才,但是福州的大趨勢「東擴南進」政策下,就無法像前幾年那樣飛速發展了,也許改為真正地區才是未來。
馬尾區
馬尾區是福州市轄區。位於福州市區東南部,東瀕閩江口,西與晉安區交界,南與倉山區、長樂市隔江相望,東北與連江縣接壤。全區轄1個街道、3個鎮:羅星街道、馬尾鎮、亭江鎮、琅岐鎮。
以前,馬尾都是做一些粗加工,還有貿易方面的,但是在「十二五」期間,馬尾成為全國首個涵蓋國家級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兩岸經濟合作示範區及國家級開發區的「五區疊加」重點開放區域。
生活居住方面,馬尾的快安板塊經過近10年發展,目前生活配套逐漸完善,今年已確認地鐵2號線延長線的建設,加上福馬路提升改造工程全面通車,極大緩解馬尾到市中心的交通現狀,拉近與中心板塊的距離。
小結:雖然馬尾相對於高新區,沒有發展得那麼迅猛,但是也在快速變化中,在新政策指導下,發展前景也是不可估量,不過相對於對面的三江口,地理位置,政策重心,生活配套等,未來還是需要依附與三江口,以及整個福州新區的發展。
三江口
三江口指的是閩江下遊三江交匯處,是一塊有著三江六岸,面積廣闊的一片地區。在規劃上,三江口片區分為南臺島東部組團(包括樟嵐、下洋、清富等片區)、火車南站組團、快安組團、馬江組團、營前組團等多個部分。
地理位置來看,連通南北區域交通,將將福州主城區與長樂、閩侯等區域連通起來,在框架上構造出了整個大福州的輪廓;永南路、南江濱東大道等區域主幹道與周邊路網的布局,盤活了區域內部交通環境,貫穿東西,出行更加便捷。後期隨著環島路、馬尾大橋等主要交通線的貫通,三江口板塊將成為大福州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地鐵方面:地鐵1號線、地鐵4號線、地鐵5號線、地鐵6號線四條地鐵線路在三江口交匯!打造出了全福州獨一無二的發展「金三角」。
教育,人文:清華附中與福八中的成立,很好的提升了整個三江口的教育資源,而值得期待的三江口小學和福州第一醫院新院,也在計劃當中;可以媲美「三坊七巷」的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一期現已全面開放。
總結:
三個區發展前景都是很好的,而三江口則是未來幾年整個福州的發展方向,作為長樂濱海新城與市區連接的重要樞紐,必將成為福州的「陸家嘴」。
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