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原創作者靚媽愛美食,專門跟大家聊聊美食圈的那些好吃又有營養的食物。
作為廣州市的「市花」,木棉花可以說是廣州人的「市寵」,木棉樹先開花後長葉,樹形具陽剛之美。木棉花不但盛開時格外美麗,還有很高的的藥用價值,所以會看到不少市民會撿起剛剛跌落的木棉花。老人家都認為,木棉花拿回家曬乾之後煲湯,可以健脾祛溼!特別適合廣州溼氣重的特性。
木棉渾身是寶,木棉的花、果、根、皮均能入藥。中醫認為,木棉花味甘,性涼,歸脾、肝、大腸經,具有清熱利溼、解毒、利尿、消暑、止血的功效,木棉花還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於脾虛溼困所導致的四肢酸痛、頭身困重、胃脘部脹滿、消化不良、胃痛、口乾口苦等症。此外,對瘀血阻絡導致腿膝疼痛、跌打損傷也有不錯的效果。
建議路邊已經掉落很久的木棉花不要撿,有可能被汽車排放的尾氣汙染,容易滲入雜質、滋生蟲卵,甚至會引起黴變。因此,有蟲斑、黴變的花不能撿。如果自己撿的木棉花,一定要完全曬乾,並且在食用時也要再次仔細檢查後才可食用,否則,木棉花沒曬乾透,進食溼木棉花反而會惹「溼」 ,建議最好到正規藥店購買木棉花幹,幹品的刺激性更小,更加安全,並且對分量也比較好把握。
首先做一個「木棉花幹土茯苓瘦肉湯」,這個湯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又祛溼的功效。準備好在藥店購買的木棉花幹20克,也就2-3朵花的分量,木棉花用淘米水或鹽水浸泡片刻,洗淨後晾乾;已經削好皮的土茯苓20克;不帶一丁點肥肉的豬肉 500克,否則煲出來的湯太油膩了;生薑 2片,齊活,準備下鍋煲靚湯。首先將木棉花和土茯苓清洗乾淨,晾乾備用,把土茯苓切成片狀;豬瘦肉切成小方塊,先把豬瘦肉焯水後,目的是洗掉血水,達到去腥的目的。然後與切好片狀的土茯苓和生薑一起放入砂鍋內,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開,水開後調文火,約1個半小時後,用鹽調味即可飲用。
再教大家煲一個「木棉花扁豆煲豬骨」,這個湯清潤醇和,能祛溼、利水、健脾,男女老少皆宜。材料需要較多,例如:在藥店購買的木棉花幹20克,也就2-3朵花的分量;扁豆50克,需要放入鍋中幹炒片刻,目的是去掉扁豆的寒涼,這樣對人體更好;蜜棗3個;陳皮1/3個;豬脊骨500克,需要焯水,去掉豬脊骨的血水,去腥味;生薑3片。木棉花用淘米水或鹽水浸泡片刻,洗淨後晾乾,再與炒扁豆、陳皮浸泡;蜜棗去核;豬脊骨切段敲裂。然後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入清水,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作為一個廣州人,我愛這個城市,更愛廣州的老火靚湯。眾所周知,廣州出名溼氣重,這時來一碗「木棉花幹土茯苓瘦肉湯」或者「木棉花扁豆煲豬骨」,簡直是「溼氣去無蹤,一身好輕鬆」。推薦大家身體溼氣重時,可以嘗試煲木棉花湯祛溼。
本文是靚媽愛美食的個人觀點,感謝大家的閱讀。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歡迎關注靚媽愛美食,讓我們一起開心聊美食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