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彼岸花(石蒜)開花的時節,也拍了很多品種和圖片,特地整理下:關於石蒜的那些名字和顏色。
先說名字,大家或許更願意叫做彼岸花吧?會覺得更詩意,花開彼岸,見花不見葉,花葉用不相見。感覺這種植物的自然特性自帶傷感和浪漫,帶著驚天動地泣鬼神的故事。
拍過一條開滿彼岸花的小路,很有意思哈~~
彼岸花的學名叫:Lycorisradiata
Lycoris一詞是來自與希臘神話中海之女神的名字,而radita則表示輻射狀的意思,用來形容花的外型。已經很有意境了。
英文名字叫stonegarlic,就是石蒜哈~~~
它還有一個更文藝的名字叫「曼殊沙華」源於梵語Mañjusaka
《法華經·序品》曰:「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再細究下去,紅色彼岸花叫曼珠沙華或曼殊沙華,而白色的則叫曼陀羅華。
話說以前有個社交網遊,一度大家都熱衷於偷菜,菜地裡種的最高級的就是曼殊沙華,當時看到,啞然失笑,這不就是石蒜嘛。
彼岸花是石蒜科(AMARYLLIDACEAE)石蒜屬植物,所以也被統稱為石蒜,當然根據品種不同,還有更細分的名字,比如忽地笑、中國石蒜、奶油石蒜、紅花石蒜、玫瑰石蒜等
特點是先開花,花謝後出葉,葉枯以後第二年再次抽葶開花,所以這類植物花開時看不到葉子。便有了「彼岸花」的傳說。
圖片:開花的時候完全沒有葉子
俗稱就更多了,比如蟑螂花、老鴉蒜、打碗花、龍爪花
螳螂花和龍爪花,還好意會一點,是和石蒜開花的形狀有關。
打碗花?又是打碗花,反正有很多植物的俗稱都叫打碗花,古人是多麼擔心打破碗啊~~~
其實彼岸花還有個名字叫「金燈」
來源於唐代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據說是資料對於彼岸花最早的記載:「金燈,一曰九形,花葉不相見,俗惡人家種之,一名無義草。合離,根如芋魁,有遊子十二環之,相須而生,而實不連,以氣相屬,一名獨搖,一名離母,言若士人所食者,合呼為赤箭。」
說得好惡毒~~~不解釋,為石蒜叫屈!
石蒜到底有多少顏色?
不是都紅色的嗎?
當然不是,其實很多品種搞不清,把我拍到的發上來吧。
1、最常見是紅花石蒜,L.radiata:花型較小,花鮮紅色,非常明亮的大紅鮮紅,一叢濃鬱的時候真的像血的顏色。
開到後來顏色會有些變淺,更柔和了一些
2、玫瑰石蒜,(學名:Lycoris rosea Traub&Moldenke)今天剛拍的,枚紅色,花瓣沒有那麼捲曲。
3、換錦花(學名:Lycoris sprengeri Comes ex Baker)
這個品種花要大一些,一般4-6朵,淡紫紅色,雄蕊與花被近等長。
4、稻草石蒜(學名:Lycoris straminea Lindl)
花是稻草色,有5-7朵,花被裂片腹面散生少數粉紅色條紋或斑點,盛開時消失,雄蕊明顯伸出花被外。我搞不清稻草色到底是什麼色呢?大概是這樣的?
這些帶粉色的應該還是雜交石蒜品種吧?
還有這種嫩黃色
說到黃色的石蒜,有一種還是認識的:
忽地笑、Lycoris aurea Herb,也叫金花石蒜
花鮮黃色或橙色,在常州綠化帶裡看到一大片,很美,不知道是原種的金花石蒜還是雜交石蒜。葉片闊條形,粉綠色,中間淡色帶明顯。
大片的真的美極了啊!!!
安徽石蒜 L.anhuiensis:黃色花大,較反卷而展開,邊緣微皺縮;春季抽葉,帶形。
這幾種黃色的就不確定了
白花石蒜 (學名:Lycoris radiata var. alba)純白色,花被裂片邊緣皺縮,向後反轉。
這個拍到的也可能是雜交石蒜到最後褪色的哈~~~
這個是標準白色的,短蕊,要麼是長筒石蒜(學名:Lycoris longituba Y. Xu & G. J. Fan)?
石蒜品種好多,也拍了很多,還有中國石蒜、江蘇石蒜、廣西石蒜、香石蒜等,搞不清。。。就大概把之前的拍到的各種顏色發一下吧,省得很多人以為石蒜就一種紅色的彼岸花,還被傳得那麼詭異~~~
你見過石蒜的葉子嗎?
開花的時候沒有葉子,長葉子的時候又沒有花,誰會去注意呢?
不用石蒜品種的葉子也有小差別,不過大體上差不多吧,像下圖(攝於常州丫髻山)。
注意:千萬別當韭菜大蒜什麼的炒了吃的。有毒!
彼岸花(石蒜)有毒,尤其是根莖部位,球根含有生物鹼利克林毒,可引致嘔吐、痙攣等症狀,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影響,吃多了或許會致死~
最後說下養護要點:
繁殖:以分球、播種為主,不過播種到開花要4-5年。種了
光照:喜歡散射光、不喜歡強光,適合林下或遮蔭處種植
生長期要經常灌水,保持土壤溼潤,但不能積水,以防鱗莖腐爛。夏季休眠期澆水要少,春秋季需經常保持盆土溼潤
種植深度不宜太深,以鱗莖頂剛埋入土面為好。
土質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質土或疏鬆的培養土,偏酸性土壤,栽植時施適量的基肥和栽培後灌透水。
最後再來幾張美圖。。。你喜歡石蒜(彼岸花)嗎?更喜歡哪個顏色?哪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