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踩單車還是坐公交,是個問題
周雲(高校教師)
按說我不是一個貪心的人,早早就明白這個世界上魚和熊掌兼得這樣兩全其美的好事不多。很多時候,在生活中遇到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候,還算比較果斷,用「壯士斷腕」形容可能有些誇張,但尚能幹淨利落,對有些好處該放則放,少有棧戀不已,舉棋不定的時候。
但眼下有個選擇讓我真的犯了難:出行辦事,是踩單車呢?還是坐公交?
出行本沒有問題,禁這禁那的多了,也便成了問題。原先出行是有摩託車的,只要踹上一腳,就可以滿街飛奔去嘆世界。偏偏又禁了,偏偏又買不起小轎車,於是我開始像哈姆雷特王子一樣,開始整天念叨:單車還是公交,是個問題。近處當然基本靠走,稍遠一點還是傾向於踩單車,畢竟方便一點,自在一點。但廣州好多馬路上早已沒有了單車道,騎車上路,身邊汽車呼嘯而過,不免有些膽戰心驚,關於自行車交通事故大幅上升的報導,看了更是讓人害怕。而單車保管更是大問題,對於技術熟練的小偷來講,單車基本上是不設防的;如果不在保管站停放,只要該輛單車尚有一點風韻,基本就算是送給小偷了。可是,保管站在哪裡?踩單車節省的一點時間,差不多就耗在尋找保管站的路上了。
政府還真是替我們這些因單車的種種不便而憂心忡忡的人著想,號召大家出行乘坐公交。是啊,公車不怕被撞——誰撞公交誰吃虧;更不怕被偷——偷了也不關咱的事。可是,如果說時間就是生命,等公交、坐公交就意味著浪費生命。我的一位朋友住在天河某城中村,他每天上下班的交通流程如下:需要步行半個小時去最近的公交站,等公交車的時間變數最大,從五分鐘到半小時不等,而塞車已經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公車一般要在車流中蠕動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公司。下班亦是如此。如果回來得晚,夜班車更是靠不住,只好花為數不菲的銀子打的。
我和這位朋友,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廣州市民,雖然嘴上會抱怨公交和單車的種種不便,但也心知肚明,當下,離開這兩樣東西就寸步難行。不幸中的萬幸是,在失去摩託車和電動自行車兩個選項後,我們還有這兩樣東西可以選擇,可以按照各自的情況,選擇公交或單車。我也隱隱有些擔憂,既然政府在號召大家坐公交車了,是不是在暗示什麼?是不是在不遠的將來,出行問題會成為一個單項選擇題?
不過,我又想,我和這位朋友出行的尷尬,畢竟是這座城市絕大多數人的尷尬。政府難道不應該為絕大數人的利益考慮一下?因此,我還是相信,政府會尊重我們業已十分卑微的選擇權,讓老百姓長久地享受公交和單車兼得的快樂,如果這是一種快樂的話。同時,我還得寸進尺地想,既然公交與單車都是公眾中大多數人的交通工具,那麼政府在不「禁」、不「限」的前提下,能不能兩手抓,兩手都硬,讓公交、單車都能暢行無阻。「公交優先」不是喊了多少年了嗎,能不能切實地落實一下?公交車的線路能不能再延長一些,收車能不能晚一些?自行車道能不能恢復一些?單車保管站能不能增加一些?但願這不是奢望。
(責任編輯:宛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