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 0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黃一白 試物所
我國民間
至今有很多科學無法解釋的統一現象
譬如,每個人家裡
都有一個這樣的豬油盆盆
▼
都有一條這樣的床單
▼
最近試物所發現
到了冬天,每個南方人家裡都鋪上了
這樣一床奼紫嫣紅的花!毛!毯!
眼熟嗎
沒錯!
花毛毯就是我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不是當年毛毯廠的
設計圖紙只有一張
不然怎麼家家戶戶的花毛毯
都長得一樣?!
豪華紮實的包邊設計
一望無垠的絨面底色上
兩朵高飽和度的牡丹大花綻放正中
幾片黑葉相映成趣
這類神秘花毛毯
統一了全國長輩的審美
也統一了大家對它的基本記憶
「不知道誰買的,
從我記事起家裡就有它,
蓋上它就很有過冬的儀式感。」
在沒有暖氣的南方
唯有一床花開富貴的厚毛毯
才能鎮得住冷氣逼人的寒流
它是你我冬夜裡的最佳伴侶
家裡沒人能準確說出花毛毯的來歷
如果你向媽媽問到它的出身
媽媽可能會猶豫:
「好像是結婚時外婆送我的」
要是把它送到王剛的《鑑寶》欄目去
你就會當場發現
家裡那床花毛毯比你歲數還大
等到毛毯的毛尖略有硬度
蒙頭蓋上能吸到一口發酵異味
每根毛囊裡
都富含了人體表層汙垢時
很多人會對著這個家庭古董
陷入沉思:
家裡的毛毯是不是一直沒洗過?
在南方洗毛毯
是一項舉世無雙的真功夫
或許當初毛毯被發明出來的時候
科學家們並未思考
「這種吸水後會重十倍的東西
到底該如何清洗?」
毛毯的使用說明書裡
也沒有記錄其清洗方法
這道難題難倒了很多家庭
一條一米五的毛毯丟進河裡
可以把河水抽乾
把毛毯裡的河水擰出來
需要一個人用一輩子的時間
再智能的洗衣機在面對
這個龐然大物時
也無可奈何
要是不顧後果地硬塞
就會吐不出來,也咽不下去
很多衝動莽撞的年輕人
都曾把宿舍的洗衣機內膽甩壞
於是毛毯
讓「手洗」一詞擁有了反義詞
腳洗
「簡直了!幾年前我爸將毛毯鋪在浴室裡,
一邊用花灑衝,
一邊喊全家人赤腳狂踩」
在粉絲@藍L的記憶裡
這是全家為數不多
心往一處使的集體運動
但腳洗最大的困擾
是腳丫、洗衣粉、毛毯
三者之間相互合作不佳的問題
用得包漿的毛毯在腳的發力下
洗衣粉的泡沫繁殖得越來越多
導致無法收場
清洗五分鐘,漂水五小時
所以,如果你鄰居家的水錶
一天內跑了兩噸
先別誤會
有可能是他家在洗毛毯
完成到這一步並不是大功告成
這只是萬裡長城剛修到一公裡
如何把喝飽了水後
重達幾噸的毛毯擰乾、晾曬
才是毛毯給人類出的一道終極難題!
晾曬毛毯這件事
簡直是在挑戰人體極限
很多人在洗毛毯的途中
已經洗到靈魂出竅
洗完後擰毛毯時
靈魂才回歸肉體
青筋暴起的雙手必須要抓住毛毯
用盡全力從邊緣
向毯中央一點點摸索
流出來的肥皂水
從一百毫升慢慢變成五毫升
就像在牧場給奶牛擠奶一樣費力
整個過程像是在與一條惡龍鬥爭
弘二頭肌不發達的人
都會跪地求饒
發誓這輩子不會再洗第二次
「感覺自己洗了一頭北極熊,
擰不幹也抱不動」
等經過一系列複雜的
腳踩、蹂躪、人力擠幹後
最恐怖的環節就到來了
首先要有一根承受得起千斤重的晾衣杆
然後鎖定一個
面積50平米+的晾曬位置
粉絲@阿茶回憶
他第一次扛著毛毯下樓去晾時
就像扛了一具死屍
拋到晾衣繩上的瞬間
差點被變異的毛毯淦到盆裡
這種平凡質樸的傳家寶
香火即將斷送在不會洗毛毯的年輕人手上
有的人看到這裡
才反應過來
家裡那床飽經風霜的毛毯
好像從來沒有過過水
有的人把花毛毯的腳洗頻率
嚴格控制在兩年一次
有的年輕朋友向我表示
他們對花毛毯的愛護
就是每月用棍子拍打一次
更多的人痛哭在
現代化的乾洗服務費下
表示這輩子都不會花錢去洗
「毛毯買成兩百,乾洗一次要一百,
結帳時要倒吸一口涼氣」
在家家戶戶世代相傳的花毛毯
即將失傳前
希望各位能熟練掌握
試物所總結的清洗方式
將家裡年過三旬的花毛毯代代傳下去
歡迎來評論區聊聊
你家的花毛毯洗過嗎?
/本文作者 黃一白/
國家知名電影觀眾
『今天出太陽了
建議所有人現在立即請假回家洗毛毯』
原標題:《聽說,你家裡也有一床沒咋洗過的花毛毯?》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花毛毯,洗衣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