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不是北方的海,因為小城三面環海,最初那一部分居民北方朝海,所以叫了「 北海 」。
從 上海 去 北海 ,我們乘了下午3:40東航的飛機,三個小時的航程,竟然有餐食,雖不知中飯還是晚飯。飛機上看夕陽落入雲中,霞光溢彩,燃燒了半邊天際線。
到酒店放下包第一件事,便是去哪裡吃。頭天到達的小夥伴們已經在朋友圈裡貼了厚厚一摞美食圖,饞蟲在胃裡邊茁壯成長,此時恨不得替我在馬路邊的大排檔立馬坐下。
銀灘附近的舒適住處。出門就是當地人喜愛的老夥計,走到著名的僑港美食一條街不過七八分鐘的距離。鑑於我們的團餐中有晚飯安排在老夥計,我拽著同事一路去了僑港。海鮮燒烤海鮮蒸煮,螃蟹龍蝦,蟶蚌貝蛤,湯粉腸粉,各色糖水,一轉入僑港一條街,期待的心頓時不知所措,眼看著每家小店都想嘗一嘗,理智卻驅使我跟著百度去尋找來之前 北海 朋友推薦的周記蟹仔粉,沒想到走了兩個來回卻也沒找到,以為修路被拆遷,便隨便找了一家坐下來,初來乍到腹中空空的我對於一碟碟新鮮的海味毫無抵抗力,任憑小夥伴在旁邊白活之前他們的美食發現,只埋頭於一堆蟹殼和蝦皮之間大快朵頤。
老闆娘上了果汁,我伸手拿過芒果汁說,「這是我的」,薇安家那兩歲的小胖妞見狀趕緊抱住另一杯不知是綠豆沙還是紅豆沙的,湊上嘴巴咕嘟咕嘟起來,不到五秒鐘便大半杯下了肚,然後兩手一攤,一邊咳嗽一邊說,「這個是寶寶的」,瞬間秒殺我們之前的狼吞虎咽。然而小胖妞的胖紙粑粑毫不遜色,吃到我們要告別讓他們回屋催眠寶寶時,他卻站起來說,「讓我再去找點吃的」,旋風轉身,回來便又拎了一盒烤雞兩塊蛋糕,說無論怎樣要吃點肉和主食才是。
剩下三人,轉戰另外一家,名叫有間冰室。叫冰室,自然要嘗嘗這裡的炒冰,果汁(可能加了很多糖)倒在特殊的一個類似煎餅果子的轉盤上,一邊攪拌一邊冷凝,待到汁水凝結濃稠時加入葡萄乾或榛子乾果,盛杯送客。這和我們之前吃的冰沙完全不一樣,沒有那種冰碴子扎嘴的堅硬,軟綿綿涼颼颼,滿口的盪氣迴腸。朋友叫了芒果的,我想叫菠蘿的,但又擔心有菠蘿的酸味,那阿姨解釋說不會酸啦,她們的是那種大菠蘿,很甜很甜,待拿到成品,才明白此菠蘿非彼菠蘿,原為菠蘿蜜是也。
僑港風情街
炒冰卻還不是重點,我們尋來這家,是看到它的烤生蠔45元一打,扇貝30元一打,想起比在家門口棲山路大排檔裡吃的不知便宜了多少,頓時打滿雞血,但後來我們在長青路吃到20元一打另外送3個之後才知道這家原來相當貴,這是後話。
人說海鮮不增肥,我們來 北海 的第一個晚上,撐到脖子粗,還有一杯據說最好喝的芒果汁被我眼巴巴地看著卻怎麼也無法繼續,這即便不增肥也擋不住長肉吧。
僑港風情街
僑港風情街
僑港風情街
此番來 北海 是為公司出遊,選中這裡最關鍵的不是銀灘,不是紅樹林,而是近兩年在各小眾旅遊網站上逐漸走紅的那個小漁村 潿洲島 。
出了酒店,順著銀灘中路往前走不到十分鐘,便是客運碼頭,每天從 北海 發往 潿洲島 的快艇有三趟,我們趕最早的一趟,8:30,船票150元。船行平穩,並不能如想像一樣跑上甲板呼風喚雨,眯了眯眼睛便靠了岸。棕褐色的塔樓,長長的甬道,帶著鹹濕的海味鋪面而來。
潿洲島
導遊姑娘說, 潿洲島 上產香蕉,買香蕉不論斤論把,一小把三塊錢,一大把五塊錢。導遊又說,島上缺 淡水 ,老百姓沒水餵豬,就給豬吃香蕉,既能增肥又能補水,所以島上的豬被稱為香蕉豬,出外吃飯,別忘了點一份香蕉回鍋肉。導遊還說,島 上海 鮮多,蔬菜少,魚蝦要比蔬菜便宜,所以大家儘量多吃海鮮少吃蔬菜。
島上的旅遊公司用中巴將大家直接拉到了石螺口, 潿洲島 西南部的一個海灘。腳下遍地砂礫,頭上驕陽似火,再加上導遊姑娘不屈不撓地推薦大家乘船去看珊瑚,對於小島那美好的期望突然打了折扣。
實在無聊,還是坐了船,60元一人,一船20人左右。珊瑚看不到幾隻,且灰不溜秋大都死去多年,偶爾有幾條小魚遊弋而過。邊上一個 東北 大媽不停地聒噪,「這哪裡有珊瑚啊?看珊瑚還是要去 泰國 的芭堤雅,那裡的才叫珊瑚!」,另一個她的同伴便立馬呼應,「趕緊回吧,趕緊回吧,這有什麼意思,應該給我們退錢!」我兩隻眼睛盯著船底的透明玻璃,雙耳間充斥著噪音,頭慢慢地犯了暈眩。
然而也不全是遺憾,島上大塊大塊的沉積巖,只有行船在水中,才可以完全領略其壯觀,靠近巖石的水面,已經有些深綠的意思,中石油的井塔在不停息地燃燒,有幾隻羊踩著狹窄的小徑雄踞在崖頂,一個漁夫坐在泡沫塑料和輪胎紮成的筏子上,慢悠悠地扯著一片紗網。
潿洲島-石螺口海灘
潿洲島-石螺口海灘
潿洲島-石螺口海灘
悠閒,原生態,很多人這麼說 潿洲島 ,所以毫不意外地沒有廁所,木板搭起的簡易房,無論大小,兩塊錢一位,先付錢後交易,不能討價還價。
午餐沒有多少選擇,能同時容納60人的飯店本來就沒幾個。飯後直奔鱷魚山火山公園。從景點大門口走到海邊,需要乘坐景區的旅遊車,20元一人,五六分鐘的時間;如果三五好友,一路歡聲笑語,在清晨走過去也就二三十分鐘,看兩旁綠樹紅花,頭頂清澈藍天,倒也不失一段開心的路程。
島上有可以搭乘租賃的旅遊電瓶車,每輛車可坐10人,包車一天也就200左右,可以隨時上下隨地觀景。也可以在所居住的酒店客棧租賃電動車,60-80元一天;當然也可以在小街上攔截或者讓老闆幫你喊一輛「突突」的三輪車,價錢也還算公道。
火 山口 下了車,先看到的是高矗的燈塔,遠遠地守護著前方的一片海面。
燈塔
沿著小路往下走,一步一換景,一彎一美色,漸漸地就聽見了浪花拍打礁石的聲音,然後看到一片藍色的水面,沒有 東南亞 那樣純淨,但在國內的海域已算上乘,在一叢叢粉色緋色的三角梅花後慢慢地進入眼帘。
岸邊全是紅褐色礁石,坑坑窪窪連成一片,映襯著藍天上白雲朵朵,有的肆意高聳,如衛士一般傲慢地俯瞰腳下浪花的轟鳴,還有的地方中間透空連成一片,海水在石下盤旋,從縫隙間看去亮光瑩瑩,頗有一些塞班「藍洞」的印象。棧道踩著礁石,所有的嶙峋突兀便都被鋪在了腳下;崖壁爬滿仙人掌,層層疊疊點綴著赭紅色的沉積巖。南國的陽光,溼熱地炙烤著平靜的海面還有我們這些看了很多海卻對這廂景色仍然著迷的遊人;水中央下著稀稀落落的圍欄,不知道養護著什麼動植物,想必都是些最後能夠入口的東西。
鱷魚山火山公園
鱷魚山火山公園
鱷魚山火山公園
鱷魚山火山公園
鱷魚山火山公園
鱷魚山火山公園
說到入口,島上最值當的自然非海鮮莫屬。四五點鐘,斜陽淺淺地鋪滿在西邊的天空,漁船出海歸來,水產市場沿岸一路,都是推著車子擺著大盆小盆的本地漁家。花蟹、三眼蟹、麵包蟹,皮皮蝦、麻蝦、大明蝦,石斑魚、鯧魚、大小魷魚,扇貝、生蠔、各種螺,還有許許多多多我叫不上名字的東西,即便不懂行情不熟海鮮,到手的價格也比在魔都吃到的便宜許多,且不說你看著漁家從船裡直接稱重遞到手中那份帶著腥味兒的新鮮。
最喜歡三眼蟹,萌化了心靈的面容,讓人不忍下手。最仇恨海菠蘿,聽了賣家的忽悠,砸不開吃不上,吃上了絕對後悔的一種所謂「水果」。
南灣海鮮市場
南灣海鮮市場
南灣海鮮市場
南灣海鮮市場
南灣海鮮市場
南灣海鮮市場
南灣海鮮市場
南灣海鮮市場
住了據說島上最好的酒店,南灣海景,全部海景房,在11月的相對淡季裡,價格500多,絕對不菲。有同學肚子不舒服不能跟我們胡吃海喝自己待在酒店裡叫了炒飯,據說味道不錯,且服務貼心。當然也有許多看上去漂亮的小客棧,留作以後慢慢嘗試。
晚間沒什麼娛樂活動,最繁華的南灣也不過兩三家糖水店,味道不敢恭維,高價超出想像,不如枕著遠遠的潮聲,早早關燈睡覺。
潿洲島
潿洲島
晨曦微起,和幾位小夥伴乘了晚間預約好的小三輪,去看清早的五彩灘,又名芝麻灘。五彩灘本身並無顏色,皆因潮水初退,深深淺淺的小水窪反映著早起的陽光和藍色的天宇,五彩斑斕的一片礁石水岸。然而是否能看到這幅美景要有運氣成分,要知每日退潮時間不同,恰巧剛剛退潮天空也正是晴朗的時光可遇而不可求。
我們去時正遇上潮水回落,礁石上水氣未消,一不小心就會腳下打滑,一定要穿防滑的戶外鞋。已經升起的太陽在霧蒙蒙的東方時隱時現,不經意間透出的光亮給低洼的海岸披上一層淡淡的金光。沒能看到想像中的五彩,但那份意境朦朧和自然瑰奇不失為此次行程中美好的一個瞬間。
五彩灘
五彩灘
五彩灘
五彩灘
五彩灘
五彩灘
匆匆,又去了滴水丹屏,島南端從西到東的另一個角落,有紅色大石矗立,石上積水持續滴落,兩三米高的滴水觀音看上去無所傍依地在巖石上茂盛成長。不過滴水丹屏更美在透亮的海水和細軟的沙灘,可以順著安靜平緩的海岸線走出好遠。
滴水丹屏
滴水丹屏
滴水丹屏
南灣海景的早餐勉勉強強,湊合吃完之後集體去盛塘村的天主教堂,據說是清朝末期唯一 法國 傳教士所建,建材完全取自於島上的珊瑚石。我這樣的非宗教人士,看不出這裡的教堂和其他教堂有什麼區別(當然我見過的教堂屈指可數),甚至還有些破舊,但在這樣的小島上,聳立著這樣一棟兩層的中空的「小洋樓」,還真是一件不太尋常的事情,難怪會被列為 潿洲島 的一大景點。
教堂前如菜場,燒烤攤煙燻火燎,老太太胳膊彎搭著串串珍珠,挑著擔子的農家婦女大聲叫賣著仙人掌果,盛在塑料杯裡不知用多少種香精調配出來的飲料。這教堂,也許清晨傍晚遊客稀少,灰青色中必定掩藏「寶相莊嚴」,此時此刻,卻真真切切一派生意場。生意場上的男男女女,到了每天的特定時段,放下手中的零錢油汙,穿上素衣,搖身一變,肅穆成唱詩班一夥,吟誦天主的仁慈與基督的陽光普照。
盛塘天主教堂
盛塘天主教堂
盛塘天主教堂
盛塘天主教堂
一路走回停車場,曬得人昏昏沉沉,偶爾出現一戶人家,詩意的名字,清淡的庭院,主人家微笑著和我們打招呼。
盛塘天主教堂
午飯便在貝殼海灘,有很多漂亮的小貝殼與小海螺,適合孩子們來玩。連著貝殼海灘的是島上的一段五彩路,適合情侶親子騎車開心。
潿洲島 ,適合住上兩三個晚上,每天睡到自然醒,去一個地方,晚上吃吃海鮮,打打牌,不急著離開。
回到 北海 ,在老夥計匆匆吃完,打車去 老街 。在 北海 ,路邊攔的出 租車 多不打表,師傅看心情要價,出門之前自己要心裡有數,我們叫了滴滴,從開元過去差不多25-30元。
原以為如導遊介紹像 陽朔 的西街,短短的一截路,從 四川 路口下車,看到被很多人點評過的李姨蝦餅店,不停腳地往前走,也比西街長出許多。因是晚間,看不到騎樓雕廊的古老深沉,反而是路兩旁鱗次櫛比的珍珠店鋪,一家接著一家,亮晶晶幾乎閃瞎人的眼,但鑑於攻略上說在 老街 上買珍珠基本上真珠了,所以只是找了家甜點店繼續喝喝喝。
北海老街
導遊介紹買珍珠可以去南珠宮,說是領導人們到 北海 也要去的,想必價格也是極貴的。
穿行在 老街 附近的小街小巷,有的沒什麼人,有的掛著一盞燈,燈下幾張桌子,晃來晃去的幾根人影,途徑學校和醫院,走過 中山 路,半小時之後,眼中終於再現繁華和光亮,我們就這樣丈量到了著名的小吃一條街長青路。
烤串攤,雜貨攤,水果小車,看上去和任何一個小城的任何一條小吃街沒什麼區別,心裡不免有些失望,然而繼續往前走,次第出現的海鮮燒烤攤還是激起了大家的興趣。一個個玻璃缸,螺貝蠔蟶,魚蝦蟲蟹,個個伸了腦袋等著挨人一刀的模樣,隨處可見的招牌,「生蠔——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我們一行八人,很快就成了老闆們拉客的重點目標,腳步一停就有四五個阿姨小哥攔在面前,恨不得直接把我們也架上烤盤的緊張。
潿洲島
最後的選擇是一家帶著 東北 口音的大嫂家,她說一打生蠔20元,還再送3個,哇哈哈,這比我們之前在僑港的45元一打相比簡直就是清倉大甩賣啊。進了空調間,一打生蠔,每人一個扇貝,一個帶子,一隻皮皮蝦。
北海 的必去景點,但凡有個旅行常識的人閉著眼睛也能說出來是銀灘。此處海岸清淺,此季風平浪靜,白沙 細膩如粉,太陽下如銀鋪地,遂為銀灘。走馬觀花沒什麼可說的,若有時間,值得靜靜地曬上一個日光 浴。遺憾的是岸邊樹木稀少,因此缺了些南 中國 那種椰林婆娑的溼潤與柔和。
北海銀灘
北海銀灘
北海銀灘
北海銀灘
北海銀灘
北海銀灘
銀灘之前我們去了紅樹林。這紅樹林是近些年為了防沙固海新栽培的樹木,景點門票一百出頭,比起銀灘的免費暢遊,不知道攔住了多少人的腳步,但如果讓我選擇,我還是會去。
景區鋪設有林中棧道,遊人便貌似行走在綠色(紅樹不紅)的樹頂上,極目遠眺,幾百畝樹木鬱鬱蔥蔥,讓人感覺驕陽的炙烤不那麼難受。棧道下的灘涂地裡,數不清的灘涂魚在歡樂地起舞,幾隻豔紅的招潮蟹齊刷刷舉著單臂大鰲為了一個女子鬥成一團。想到之前在小菲國的 巴拉望 ,我們酒店前的一片紅樹林,根深葉茂,年資長遠,每每退潮下去那露出水面的根都一兩米高,如利劍一樣直指長空。這裡的樹木都不大,但假以時年也必定美成一片。
北海金海灣紅樹林
北海金海灣紅樹林
北海金海灣紅樹林
菲律賓巴拉望
出了棧道乘觀光車繼續往前,是個以漁民為特色的念家文化村,圈起來一片地,點綴著漁網和破船,搭一個臺子表演編排粗劣的所謂一家風俗舞蹈,然後開始號稱有幸請到了某某某著名書法家,現場潑墨一幅,以100元為底價拍賣給現場的觀眾,不省人事的觀眾也還真有,當然,也不排除最後出錢的仍然是暖場的託兒。這部分,下了觀光車用五分鐘時間在裡面兜一圈足矣,不必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這裡。
真正有意思的是這裡的一片灘涂,潮水甫退,軟軟的泥沙地,一窩一窪的小水潭,光著腳走過去咯吱咯吱地往下陷,小指甲一般透明的小沙蟹嗖嗖嗖地從眼前腳邊橫過,以看花眼也看不清的速度鑽入小小洞穴,淺水潭裡有透明的蟲子一般,踩腳過去柔軟地掃過腳心鑽入沙中,像沙蟲非沙蟲。
第一次看到沙蟲,粉粉肉肉的蟲子,小指頭粗細,彎彎曲曲一堆繞成一團,沙子吐乾淨後加蒜泥上鍋直接蒸熟,變成白色脆生生的美味佳餚。
北海金海灣紅樹林
北海金海灣紅樹林
我看到一位老伯挑著擔子,裡面全是活生生的大螃蟹和各色海產,才知道若有時間,拖著孩子,帶著鏟子,慢慢地在灘涂裡挖掘,那才是這片灘涂的最好玩之處。
午飯吃在外沙。原來訂的醉紅樓,聽起來名字很浪漫,據說無邊海景,但是飯菜難以下咽,後來改為附近的沙蟲王,雖然沒吃沙蟲,但味道和景色都還不算太差。外沙橋頭,烏雲漫天,漁船漸漸靠岸,古舊北海 的自如和安靜仍舊打動人心。
潿洲島
匆忙又去僑港吃了周記的蟹仔粉,匆忙趕往機場,工作人員卻還在休息,飛機還在路上。
文章來源馬蜂窩旅遊
ID:旅行家媽媽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