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嘴分水堤,都江堰的精髓,更有它存在的意義!

2020-12-11 心中的旅行

魚嘴分水堤,又稱「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位於都江堰最深處,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最壯觀最值得一看的地方,可視為都江堰的精髓。

傳說當年日本侵華期間,曾派轟炸機來炸毀都江堰,但是轟炸機在空中盤旋,並沒有發現想像中的大壩,結果就保住了都江堰這個奇蹟。事實上,魚嘴就是起到分流內江和外江的大壩。

都江堰不僅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魚嘴分水堤位於景區的最北端,是將滾滾岷江水分隔為外江和內江的關鍵設施,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基礎。從此向北面岷江的上遊望去,層巒疊嶂,在霧氣中若隱若現。岷江水流至魚嘴被魚嘴分流,左側是外江;右側的江水流向了人工挖掘的河道,被稱為內江。

內江是成都平原灌溉的主要水源,水量控制至關重要。都江堰代表的不只是最早的設計建造者李冰父子的功勞,更是凝聚了之後歷代人民的智慧與汗水之作。1974年國家建成了永久性的現代化水閘,能夠對水流實現更方便與精確的控制,取代了古老的榪槎。

從魚嘴望向內江方向,江上的是安瀾索橋,左側山上的建築物是秦堰樓,是觀看都江堰全景的絕佳地點。魚嘴的設計真是鬼斧神工,2000年外國專家才開始研究流體動力學,而李冰在兩千多年前就想明白了這件事,運用這個原理造福歷代百姓和生靈。

魚嘴的存在意義,在於發揮分汊河流的分水分沙作用,如冬、春枯水季節,岷江水位較低,河流主流線多靠近河谷凹岸流去,分水堤將約十分之六的江水流入內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流入外江,保證了灌區的用水量,簡稱"四六分水";夏、秋洪水季節,岷江水位相對升高,河流主流線相對變直,大部分江水流向凸岸,故分水堤又將十分之六的江水排入外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注入內江。充分展現了古人的聰明智慧!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旅遊:魚嘴分水堤——都江堰的核心,中國兩千多年智慧的結晶
    魚嘴分水堤又稱「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位於都江堰最深處,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最壯觀最值得一看的地方,可視為都江堰的精髓。傳說當年日本侵華期間,曾派轟炸機來炸毀都江堰,但是轟炸機在空中盤旋,並沒有發現想像中的大壩,結果就保住了都江堰這個奇蹟。
  • 四川都江堰魚嘴景區風光景點介紹(圖)
    都江堰工程包括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魚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築的分水堤壩,形似大魚臥伏江中,它把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內江用於灌溉,外江用於排洪。  「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昂頭於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
  • 膩害了都江堰!一堰造天府,至今仍作用
    通曉天文地理且經驗豐富的李冰,在仔細考察岷江這一帶的地勢、水情後,決定在岷江的出山口給它帶上「緊箍咒」。李冰治水三部曲:寶瓶口、魚嘴、飛沙堰開山鑿口,引流灌溉李冰在岷江出山口的江心壘築起一個長水堤,將岷江水一分為二。分水堤西邊為外江,是岷江的正流,用於洩洪;東邊為內江,流入寶瓶口,用於灌溉。這個分水堤因其前端部分造型似魚的嘴尖,故名「魚嘴」。
  • 兩千多年前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在使用,令人難以置信
    【導語】都江堰參觀路線:進入景區,乘坐步雲梯,過拂雲亭,登玉壘閣,遠眺都江堰水利工程,原路乘步雲梯返回。又經二王廟,過安瀾索橋,參觀都江堰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都江堰集防洪、灌溉多功能於一體,包括三項主體工程:魚嘴分水堤、
  • 都江堰的魚嘴不見啦
    岷江上遊的連續暴雨,讓前幾天還在得瑟「窗含西嶺千秋雪 」的成都一夜間「門泊東吳萬裡船」,今天專門從成都驅車來到都江堰見證這兩千年的水利工程歷史奇觀。水利工程最重要的分水工程魚嘴不見了
  • 成都遊——都江堰
    都江堰距離青城山景區20公裡,位於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秦昭襄王末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因為我一直跟不上導遊,每次我走到,導遊剛好講完。
  • 從地圖看2276歲的都江堰工程!盤點它的防洪原理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華陽國志中記載成都「水旱從人,不知飢謹,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這其中離不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勞。這座歷史最長的無壩引水工程,成就了成都兩千多年來的繁榮與興旺。一.都江堰的建造原理是什麼?都江堰主要由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組成。
  • 都江堰: 一處浩大的水利工程
    在旖旎芬芳中走進都江堰,感受宏偉、浩大的水利工程。「寶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有觀察水位的「水則」,它是李冰帶領廣大民眾用了8 年時間,用火燒、水澆、人撬的辦法,從堅硬的巖石上鑿開一個大口子,修建而成。它使上遊流下的多餘的水從這裡分流,減少了水災的發生。
  • 世界遺產都江堰:2300年前的水利奇蹟,如何造就了天府之國?
    此時李冰父子又率人在離寶瓶口上遊不遠處建造分水堰,他們將大竹籠裝滿巖石堆積在江心,形成一個魚嘴般的狹長人工島,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魚嘴分水堤。乍一看魚嘴分水堤很簡單,但實際上蘊藏著很深的科學道理。由此可見魚嘴的功能設計還是有其神奇之處。
  • 在都江堰生活,讓幸福成為一種習慣
    分為前山、後山兩個景區,多數遊客去的都是前山,後山更適合登山愛好者。前山面積較小,幾乎百步就可看到一座宮觀,在茂密的植被覆蓋下古典而神秘。後山面積較大,保持了相當原始的風貌,宮殿香火雖不如前山,但更加清幽潔淨。
  • 都江堰
    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都江堰渠首樞紐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協調運行,引水灌田,分洪減災,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1、岷江魚嘴分水工程。魚嘴分水堤又稱「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昂頭於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設施。
  • 發現:李冰只是神話人物 修都江堰另有其人
    都江堰渠首魚嘴分水堤  今天的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魚嘴分水堤,分沙堰,寶瓶口,三者各司其職,而又相互配合,古代先賢順應山水的自然態勢,讓水量進行自動調節,這看似隨意的構思  魚嘴分水堤,長約3000米,它把迎面而來的岷江水從中間分割為內江和外江。春耕用水季節,內江進水六成,外江進水四成。而在夏秋洪水季節,內外江進水比例自動顛倒過來,內江進水四成,外江進水六成,這就是都江堰治水三字經中所說的"分四六,平潦旱"。此外,魚嘴充分利用彎道環流原理,表面清水衝往凹岸,含沙濁流從河底流向凸岸,成功地完成了水流的自動排沙。
  • 三山夾大土貝和都江堰(下)
    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置都安縣,因此,都江堰又稱「都安堰」。同時,也叫「金堤」,這是用堤代堰,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唐代都江堰改稱「楗尾堰」。因當時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直到宋代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
  • 都江堰揚李冰名(下)
    這會沒有集體約束和導遊催促,我和老伴兒還有成都的同學信步來到都江堰的關鍵工程分水魚嘴。我們這時所在的金剛堤,實質是岷江河床上的江心洲,魚嘴位於金剛堤的頂端,形如鯨魚之嘴巴,故名為魚嘴。魚嘴與金剛堤的共同作用是使岷江河床分布,即分為內江和外江,所以魚嘴與金剛堤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工程。
  • 滋養生命的桃花源——都江堰
    當夜幕降臨,河兩岸燈火通明,映照著古香古色的建築,在或明或暗間,水流潺潺;大水車咿呀咿呀,娓娓訴說著古堰的萬種風情……最能領略都江堰風情的是寶瓶口上的伏龍觀,此處有一涼亭,可以飽覽內江和分流渠水。從大地深處湧來許多顫動,天地間迴蕩著轟響,如沉悶的山崩,如狂驟的海嘯,那巨大的力量似乎沒有什麼能夠阻擋。順著聲響,只見那滔滔江水從鑿開的巨大的山門——寶瓶口湧入通向蜀中農田的水渠。
  • 堪稱神跡的都江堰,是如何運作的?
    李冰的兒子叫李二郎,正史記載少之又少,沒有強有力證據證明李冰之子的真實存在,也沒有證據可以證實不存在。分水從魚嘴部分開始,作為第一級分水,魚嘴將岷江分為內江河外江,右為外江,左為內江,內江為引水河道,引岷江水至寶瓶口。
  • 人均100元,一天玩轉都江堰,超值攻略
    這裡會看到一條很長的橋「安瀾橋」,在橋上可以觀看洶湧的岷江水被魚嘴和金剛堤一分為二,清澈的 內江 和渾濁的外江看的非常清楚,這時候就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 都江堰 的偉大和建造 都江堰 的人民的智慧。行程——魚嘴分水堤從水利展廳出口向左走,大概幾百米的樣子,就可以來到「魚嘴分水堤」,簡稱「魚嘴」。古往今來,一切水利工程,歸根結底,不外乎控制和調度水沙,魚嘴是 都江堰 實現「四六分水」、「二八排沙」的第一線,它是 都江堰 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建在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 內江 和外江。
  • 都江堰工程為什麼不能複製?
    工程原理都江堰樞紐位於岷江中遊,地處岷江由山谷河道進入成都衝積平原之處,佔據了分水引水的制高點,工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由三道屏障組成: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和寶瓶口引水工程。如果我們把都江堰想像成一條魚,那麼,「魚嘴」之處就是「魚」的頭,飛沙堰是「魚」的身子,而「寶瓶口」則是「魚」的尾巴。而都江堰名字的由來是這麼回事:都,成都也;江,岷江者;堰,堤壩的俗稱。
  •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都江堰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早上我們到達景區時還不多,我們去售票口買票時發現,用上海身份證居然不用買票可直接進,後來才知道原來都江堰是當年上海過來一起援建的。
  • 去四川一定不能錯過的景點-都江堰
    「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這些都是都江堰所獲得的稱號,而在兩千年以前它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古蜀國國王)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從此,成都平原變成了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