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我的3萬裡摩旅遊記,常常會生出一種莫名的懷疑。那個騎著摩託車用88天走遍中西部的人,是我嗎?實話說,如果要再來一次這樣的旅行,我可能會比之前更加猶豫。但是旅途中,風險與新奇並存的那種感覺,會一直勾引著我。
今天不說我的故事,推薦一本對我影響很大的書。把我從一個宅男拯救到戶外的,除了兩個法國人《騎車回巴黎》那部紀錄片,就是這個石田裕輔了,這位大神用7年半騎行9萬公裡環遊世界的牛人。他的一句「不去會死」激發我先愛上騎單車,入了騎行之門。
內容簡介:石田裕輔原是普通上班族,小學時在路邊看到一位青年騎著載滿行囊的自行車飛馳而過,那身影成為他潛意識裡追逐的形象。於是,長大後發下「不去會死」的豪語,辭掉人人稱羨的大企業工作,踏上世界之旅。但石田在第一站阿拉斯加就被黑人女生勒索一美元,嚇得躲在青年旅館不敢出門;在秘魯沙漠被持槍強盜搶個精光,還得橫渡暴風地獄巴塔哥尼亞;在北極圈為了省錢洗露天冰河澡……就這樣幾度軟弱,幾度山窮水盡,幾度想放棄,最後終於完成壯闊的五大洲完騎世界紀錄。「我看到恆河的純白日出、薩賓娜天真無邪的笑臉、土耳其那爾汀美麗的笑容;滿月下的金字塔、在草原上奔跑的長頸鹿、騎著破爛腳踏車追趕我的保保。泰西亞有點惱怒地笑著,流下稚氣未脫的淚水。大海般的叢林中浮現蒂卡爾神殿,以及紀念碑穀神聖的風光。雄壯的育空河流淌而過,有鮭魚跳躍著;在夜空中搖曳的極光……」經歷過許多生死絕境、哀痛的別離、幸福的瞬間後,「活著真好」的體悟,是夢想帶給石田最珍貴的禮物。
作者簡介:石田裕輔(Yusuke Ishida),1969年出生。高中一年級騎自行車環遊和歌山縣一周後,開始憧憬旅行。高中二年級達成「環遊近畿一周」;大學時休學一年,完成「環遊日本一周」。1995年辭去食品製造企業的工作,踏上環遊世界之旅。在旅途各地寫下老套的歌詞,畫了風景和人物的素描,並且自我陶醉著。
創下的紀錄
1.日本自轉車探險協會(JACC)的自行車環遊世界紀錄保持者(亞軍)。2.5300美金環遊世界7年半(期間被強盜搶劫2900美金,旅途中打工收入不明)。3.在秘魯被強盜持槍洗劫一空,雙手被縛,光著屁股倒在沙漠中,貞操險些失守。這一幕在自行車騎士間廣為流傳,之後還登上了日本電視節目。.P.S 石田擅長釣鱒魚、自製鱈魚乾,並在極圈附近為了省錢用河水洗澡(這就是用5300美金撐過7年半的秘密?)
環球騎行箴言
1、想東想西都沒用,去做就對了。行動一展開,自然會產生力量。2、在別人家裡紮營。3、即使是早被觀光客沾染過的旅遊勝地,或電視上已經播放過無數次的地方,只要自己還未親身經歷,就是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如果沒有親眼目睹,對自己而言,永遠是未知的領域!4、相反,要是我坐車來,絕不會有「好不容易終於到了」的感覺吧?5、這裡的生活似乎逐漸將我從意識深處藤蔓般縱橫交錯的各種束縛中解放出來。每一天都別無所求,只剩下「活著就好」的單純快感。6、誠司大哥從北到南騎自行車縱貫北美大陸,可是,因為時間不夠充裕,他都走距離最短的路線,完全沒有稍作停留。等到抵達南美洲最南的烏斯懷亞,完成了目標,卻開始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旅程」。7、為尋找獵豹在叢林中拼命亂跑,最後發現事實真相是蜘蛛猴的我們,和只聽到叢林中傳來的吼叫聲,就天真地一口咬定「啊,有獵豹耶……」的加拿大嬉皮士,兩者比起來,到底哪邊比較幸運呢?8、自行車單騎走無涯。9、只要還有路,就要用自行車前進,生死由命,遇到再說,一半自暴自棄的心理。10、被綁的時候,我刻意把手腕別開,繩子綁得有點松。11、旅程本身棒得無可挑剔,可是我越接近終點,空虛感越發強烈。和成就感比起來,夢想就要完成的寂寞更深。12、信息泛濫讓世界變小,也逐漸破壞我們驚奇的樂趣。13、雖然想到了孤獨地等著我的泰西亞就會心痛,但我也不能一直留在這個地方,所以,我想還是越早動身越好。14、我在船上和剛認識的永子小姐聊天,她說自己已經三十二歲了,但完全看不出來,最多不過二十五六歲吧。她從事美容造型業,每年工作六個月,剩下的半年就拿來旅行。這麼美的一位女子,你能想像她為什麼遍遊世界卻無法爬山嗎?因為她的一隻腿是義肢……她是用這種速度感受我們遺漏的風景。15、之後,我一個人爬上另一座斷崖,聽著隨身聽傳來的電影配樂,用昨天學會的速度前進。景色緩緩地流動著,像被刀子削得毫無稜角,形狀奇特的石頭映入眼帘,我不時停下腳步,注視著石頭不可思議的外形。16、「不過,我還有帶這個哦!」她從背包裡拿出CD隨聲聽,裡頭也有不少CD。「我需要音樂」。她常常露出心意滿足的笑容。17、這時候,我強烈體認到自己身在阿拉伯世界,這個遠離自己日常生活的地方,也明白自己是個異鄉人,卻又能感受到某種不可思議的安心感,大概是因為我流著旅人的血液吧?18、我得了瘧疾,這五天照顧我的伸治一點也沒有施恩於我的樣子,他的溫柔真是讓我感激不已。我想,一定得好好報答他,沒想到三個星期後機會就來了—他也得了瘧疾啦!19、小女孩手上拿著我的眼鏡,兩人把眼鏡還給我之後,又轉身飛快地溜進家裡。我吃了一驚,原以為東西已經被他們「偷了」,也自以為是地覺得「絕對不可能還給我」,這樣的想法,正是根源於「窮人一定比較卑劣」這種褊狹的價值觀。
20、在非洲旅行,一路上不時有機會讓人思索「人性的本質」,特別是看到孩子的時候。叫著「禮物!給我禮物」,追趕著你,在這些小孩子身上能感受到某種純真。也讓人發現,越接近所謂的「本質」,也就是說,越是純真,對欲望越是不加掩飾,他們的確有這種頑強的特質。21、該地區我搭飛機跳過,因為政治不安定,當時的情況根本不適合旅行。如果是以前的我,大概還是會毫不考慮地一頭栽進去吧,但自從誠司大哥意外過世之後,我早已發誓,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我一定平安回日本。22、走在城鎮裡頭,常常會有小孩子過來乞討,大部分遊客都會說「No」,我不太喜歡這個字,所以總是回答「Sorry」。23、他到攤販那裡買了個甜甜圈,掰成兩半,一半給小孩,一半放進自己嘴裡。一點也沒有流露出刻意施恩的樣子,表現得十分自然。有一次,他這麼說:「我覺得對於任何事物都應該表現敬意哦」。24、沒有什麼東西比在整天流汗踩著自行車後暢飲啤酒更好喝的了,當我一個人的時候,覺得自己就像是為了這杯啤酒而不斷地前進一樣,三個一起笑著喝,啤酒更是加倍美味了。25、長期旅行的人特別容易陷入這樣的心境,厭倦日復一日的旅程,感性也逐漸磨損,對於旅途中邂逅的事物不再有任何關心,只是不停地往前走,直到有一刻,回過神來自己也覺得愕然:我到底要往哪裡去呢?26、一切都洋溢著某種獨特的透明感,為什麼我會掉眼淚?不就是感受到鄉愁嗎?遙遠的故鄉,全人類的故鄉……27、為這一切流下眼淚的我,說不定也稍微變得透明澄澈了吧?等到有一天,我又回到原來的生活,在自己身上再也找不到任何透明澄澈的地方,我想我還會回到非洲吧。28、我採取行動改變命運了。在剛才的狀況下,行動與否,即使結果仍然一樣,還是有決定性的不同。折起帳篷逃離是非之地之前的我,是不會採取任何行動的。不,根本是無能為力。29、從這天起,我每天都在恆河裡沐浴。不為什麼,就是因為舒服吧。30、我的惰性悄悄地慫恿著,可是……若想要輕鬆,合適的旅行,一開始就不該考慮自行車之旅吧。我就是想追求強烈的觸動,才開始這段旅程的。我追求的美學,就是《小拳王》的最後一幕,徹底燃燒殆盡,最後只剩下一把純白的灰燼……
31、「旅途的最後,還是非這樣不可吧。」32、「為什麼大家都這麼溫柔呢?也可以對我這名路過的旅客不理不睬的啊!」可是,他們還是停下腳步,向我伸出援助之手。而我也不斷接受他們的好意,我也伸出自己的手,收下他們給予的善意。為什麼這件事會讓我難以釋懷呢? 不能將「現在的我能身在這裡」這件事視為理所當然。要明白,一切都是偶然、僥倖,以及許多寬厚的心胸支持著自己,我才能在這裡旅行。我一定謹記在心。33、一路上每個人給予我的慈愛和他們眼中的光輝,我要永遠留在心裡。要是未來的某一刻我又再度動搖,要時時想起他們,回歸那份偉大的情操,然後,接著,我也要加以報答。34、沒錯,因此沒有任何東西阻絕我們。所以像是有什麼在呼喚我,茫然中,我轉過頭。35、伸長的右手指向另一頭,褐色荒原如慢動作影片般緩緩流逝。慢慢地、慢慢地,遠方的大地在我的手邊掠過,仿佛只有我一個人靜止不動,而整個地球正在旋轉。 我還活著。 我要好好活著,好好過完上天賜予我的時間。36、不知為何,厄運總會不斷降臨,要及早脫離這種惡性循環,必須仰賴這股力量。我體會到它就是透過經驗這貴重的「資產」,不斷培育,不斷茁壯。
最後,我要給大家說的,是下面這句話。
因為臨出發前,我還猶豫什麼沒準備好。事實上,88天後,有好多多餘的東西又被帶了回來,從來沒有覺得什麼是少拿了。而且真的一出門,什麼問題都解決,沒有解決你也會想辦法解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