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打出暖企穩崗「組合拳」 一季度新增註冊資本8.6...

2020-12-21 央廣網

央廣網天津4月17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劉陽)近期,天津開發區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在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創新企業服務方式,主動精準對接北京資源,招商引資取得新成效。2020年第一季度,科技園新增註冊企業73家,註冊資本8.6億元。中信網絡、大眾出行、合眾共享、中合投大健康、北京迪安捷精準醫療、北京藍星清洗總部等多家企業籤約落地。

日前,天津市出臺了《天津市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克服疫情影響保持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聯合開發區人社局面向區內企業進行線上宣傳推廣。同時,科技園對中關村雨林空間、中關村智造大街等眾創平臺進行了線下的「一對一」輔導,充分發揮眾創平臺企業集聚優勢,鼓勵眾創空間向落戶企業宣講最新政策,向平臺推送銀行在疫情期間為解決中小微企業的流動性問題推出的一系列金融產品,助力企業平穩度過疫情。

天津濱中科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系統開發、移動互聯產品開發等業務的公司,成立於2017年,目前為天津地鐵7號線、11號線等項目提供智慧工地監測服務。為深入開展幫扶工作,助力企業開拓市場,科技園邀請開發區建管中心與天津濱中科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就智慧工地的智能監控、人員管理、數據收集及分析、系統構建等進行了溝通交流和對接。幫助企業豐富產品應用場景,將卡雷爾的中英雙語防疫機器人部署在MSD、于家堡新金融大廈、雙創大廈等公共場所,協助企業做好防疫工作,真正做到掃碼、測溫「零接觸」。

科技園依託天津(濱海)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線上服務創新平臺,實現「雲共享、雲指導、雲商務」功能,利用「海歸精英大講堂」版塊對「暖企27條」等政策進行了詳細的線上解讀,確保企業對支持政策「應知盡知」、「應享盡享」。面對國外嚴峻的疫情形勢,離岸基地通過法國裡昂工作站積極開展項目對接工作,密切跟進義大利的馬驍博士(智慧城市領域)、德國的夏蒲博士(生物與新醫藥領域)等創新項目,詢問離岸項目疫情防控期間的需求並商定應對措施。疫情期間,離岸基地協助4家企業完成註冊,還通過在線審核的方式為法國的姚坤良博士辦理「天津聚能科技」(輻射檢測業務)開戶等相關手續。

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出真招、用實招,多措並舉,打出暖企穩崗「組合拳」,進一步提升了職能部門服務效率,降低了企業要素成本,為企業在疫情期間能夠平穩過度,在疫情結束後能夠順利開展實際業務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相關焦點

  • 從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看京津冀協同發展
    今天,這裡是京津兩地攜手共建的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一片探索京津冀協同新模式的創新試驗田。京津合作崛起新高地春節假期剛過,在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內,掛有北京牌照的汽車不時穿梭,各辦公樓宇人員出入頻繁,一片繁忙景象。
  • 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激活創新動能 做好融合文章
    2019年以來,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切實將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科技創新作為主責主業,持續增強科技園核心競爭力。持續深化改革,釋放發展活力 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始終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
  • 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再推新宅地 最高限價8.3145億
    7月30日午間,天津濱海土地交易中心5.543億元上架一宗位於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地塊。 該宗地塊起始總價5.543億元,總出讓面積約5.15萬㎡,總體量約為8.88萬㎡,折合起始樓面價約為6243元/㎡;最高限價8.3145億元,折合最高樓面價約為9365元/㎡。
  • 天津濱海新區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鳥瞰濱海-中關村科技園 記者 賈成龍 攝今年前三季度,濱海新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點項目879個,協議投資額2166億元,助推京津冀協同發展再獲豐碩成果。聚焦服務非首都功能疏解作為重大國家戰略承載地,濱海新區著力打造首都溢出功能重要承接地和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標誌區,加快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建設。據了解,今年前9個月,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增註冊企業441家,註冊資本金99.1億元,其中引進北京企業佔到五分之一。
  • 瀋陽營商環境典型打出「加減乘除」組合拳
    瀋陽營商環境典型打出「加減乘除」組合拳 2019-11-20 19:38:27   據瀋陽市政府新聞辦11月20日發布會消息,瀋陽市營商環境建設和政務審批服務兩項績效考評在全市居於首位的和平區,2019年以來,打「加減乘除」組合拳,實現了239個事項最多跑一次,審批時限壓縮了93.6%,審批效能提高71.4%。市場主體持續保持上升趨勢,截至10月底,市場主體新增13345家,其中企業新增5402戶,個體新增7943戶。
  • 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揭牌開園
    12月6日上午,三明中關村科技園開園暨北京科技特派員三明項目對接會活動拉開帷幕,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正式揭牌開園。這既是京閩科技合作的標誌性項目,也是三明市高位嫁接中關村高端科技資源的有效載體,對三明市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具有重要意義。
  • 打出政策「組合拳」保住市場主體——聚焦「六穩」聚力「六保...
    原標題:打出政策「組合拳」保住市場主體——聚焦「六穩」聚力「六保」系列報導之三「只有保住市場主體,才能穩住經濟基本盤『,留得青山,贏得未來』。」今年來,楚雄州委、州政府大力實施市場主體培育發展攻堅工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簡化準入條件,強化服務保障,轉變監管方式,認真落實稅費減免、金融支持、降低成本、財政激勵獎勵等政策措施,打出涉及財稅、金融、社保、外貿、就業等多個方面的政策「組合拳」,推動市場主體穩定經營、持續發展。保市場主體,就要幫助企業紓難解困,讓其更好地「活下來」。
  • 6成在中關村科技園
    截至目前,海澱區2020年度新增上市公司17家,其中境內14家、境外3家。近6成來自中關村科技園區值得注意的是,排名前50的上市公司中,有28家均來自於中關村科技園區。報告解讀指出,中關村科技園起源於20世紀 80年代初的「中關村電 條街」,現已形成 區 六園的發展格局。
  • 雄安中關村科技園啟動;無人駕駛試運營基地落戶順義…
    2017年8月,創業黑馬提出了第一個上市戰略,把黑馬成熟的雙創生態,複製到全國100個城市,代號黑馬百城計劃。短短數月,南昌、瀋陽、福州、合肥、成都、烏魯木齊、日照、唐山、鎮江、泰安、許昌、寧夏中衛等十餘個城市……已重磅加入,他們將攜手創業黑馬,利用遠程在線視頻直播系統,把一線城市的視野、經驗、創新、資本、資源和大咖引入地方,加快城市產業升級。
  • 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濱海新區打出組合拳
    津雲新聞訊:濱海新區是天津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擁有大量國家級科技創新機構和創新型企業。在12月11日舉行的濱海新區新聞發布會上,區科技局局長張桂華對於濱海新區科技創新情況,以及「十四五」期間如何推動濱海新區創新發展做出介紹。
  • 龍口濱海旅遊度假區規範財政管理打出「組合拳」
    水母網9月5日訊 (通訊員閻奕彤)龍口濱海旅遊度假區在深化財政改革工作方面,三措施並舉,打出一套「組合拳」。    堅持度假區政府管理財政的法律主體地位不變的原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關於「一級政府、一級預算」的規定,在推行財政管理方式改革中,要堅持「三個不變」原則。
  • 福建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揭牌開園
    三明中關村科技園 12月6日開園,44家入駐企業籤約,總投資58.23億元。 林紅 攝中新網福建三明12月6日電 (記者 林春茵)地處福建省三明市的三明中關村科技園6日正式揭牌開園,同期北京科技特派員三明項目對接會活動拉開帷幕。
  • 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正式開園助力「老樹發新枝」
    新華社福州12月6日電(記者林超)福建省三明市與中關村發展集團合作共建的三明中關村科技園6日正式開園,共44家企業在現場籤約入園,總投資58.23億元,將重點發展智能互聯、生命健康、新材料等產業。作為我國最早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北京中關村將把科技、創新、創業、孵化、項目運作、科技投融資等方面的經驗和模式導入三明。「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既是京閩科技合作的標誌性項目,也是三明高位嫁接中關村高端科技資源的有效載體,對三明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三明市市長餘紅勝說。
  • 一季度北京中關村辦公樓空置率接近歷史最低水平
    仲量聯行2019年一季度北京房地產市場回顧現場。仲量聯行供圖中新網北京4月11日電 (張文絞)房地產服務商仲量聯行11日發布報告稱,2019年一季度北京辦公樓租賃需求較2018年底有所回升,中關村區域受IT行業需求影響,空置率進一步下降至0.8%,已接近歷史最低水平0.5%。
  • 中國打出擴大內需「組合拳」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 題:(兩會觀察)中國打出擴大內需「組合拳」  作者 王慶凱  面對經濟增速的回落,提振消費成為中國穩住增長基本盤的必要之選。22日公布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並打出了一套系列「組合拳」。
  • 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首批籤約企業座談會在碧水源大廈舉辦
    來源:新華網新華網北京4月19日電 16日,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傅首清,雄安新區管委會改革發展局副局長孫繼偉,中關村管委會產業發展促進處調研員陳星等一行赴北京碧水源大廈調研,同期舉辦了「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首批籤約中關村企業座談會
  • 河北落實「政策包」精準打好穩就業「組合拳」
    河北:精準打好穩就業「組合拳」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鼓勵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規模……今年以來,河北落實「政策包」,打出「組合拳」,保存量、拓增量、抓重點,全力以赴做好就業各項工作。截至3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0.2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23.7%。
  • 打出暖企政策「組合拳」 跑出復工復產「加速度」
    「『暖企十條』為我們企業送上真金白銀的大禮包。」「政府出錢出力幫忙安排員工有序返崗,讓我們對復工復產更有信心了。」…… 2月19日,惠州出臺《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措施》(以下簡稱「暖企十條」),從開展幫企暖企行動、支持防控應急物資生產等十個方面,精準施策、及時幫扶,全力支持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各縣(區)紛紛釋放利好,出臺「惠陽十條」「龍門十條」「大亞灣十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