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於「每日商報」,原標題《身材數據精準採集、雲剪裁實現個性化推版排料 衣邦人打造服裝定製行業的「智慧樣本」》,作者 徐歆婷,36氪經授權轉載。
消費升級帶動了服飾私人定製的流行,在商務裝定製賽道,杭州貝嘟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衣邦人」)主打「網際網路+上門量體+工業4.0」C2M(用戶直連製造)模式,多年來持續領跑,成立6年已為超140萬用戶提供定製服務。
業務的快速增長,在衣邦人副總裁楊陽看來,其原因除了模式和團隊治理能力外,還依託於衣邦人在數位化方面的大步闊進。
「作為一家網際網路企業,衣邦人成立至今持續處於數位化建設過程中,去年以來我們開始搭建自己的數據中臺。」楊陽說,今年衣邦人的各個數據項目將依次落地,數位化建設也將迎來高潮。
訂單流轉實時形成數據 生產周期從1個月縮短到10天衣邦人自誕生起便厚植網際網路基因,在衣邦人的創始團隊中,網際網路行業的大咖不在少數。楊陽透露,衣邦人率先推出上門量體裁衣的服務。衣邦人的客戶通過線上預約後,專業顧問會上門服務,除了給出定製方案外,還提供整套商務搭配方案。在信息化系統的支撐下,服裝的細節、面料都能最大化調整,同時訂單計算價格、客戶支付以及訂單流轉實時形成數據,整個流程效率在數位化支持下大大提升。
用一組數據對比可發現,傳統方式製作一件衣服需一個月時間,而衣邦人依託數位化改革後,上門量體到發貨只需10個工作日左右。
2019年開始,衣邦人再次加碼投入數位化建設,著手搭建數據中臺。「隨著公司規模越來越大,建設數據中臺,一有利於處理越來越複雜的數據,二為了更好地將各部門數據進行整合。」楊陽說,如果把人工智慧技術當成是一個引擎的話,大數據就是燃料,為讓大數據能在人工智慧算法上面發揮價值,數據中臺的建設很有必要。
自從去年下半年完成了數據中臺一期的建設後,數據應用對企業內部的優勢也逐步顯現。在商業決策提升方面,衣邦人上線了投放渠道效率評估系統。此前,投放廣告通常依靠人力在集合、篩選、對比拼接數據後跟蹤效果數據,耗費時間且成效不明顯。應用了數據中臺後,衣邦人將投放渠道的數據直接導入系統內,通過後臺即能一鍵查詢所有數據情況。
加速供應鏈的智慧升級 雲剪裁打破批量製衣的局限自2019年搭建了數據中臺雛形後,今年衣邦人將完成數據中臺二期的搭建,「這意味著我們整個數據中臺的基本結構將會完成」。
楊陽透露,除了衣邦人自身的數位化外,他們還積極推進供應鏈端的數位化。針對一些服裝生產企業,他們開發了「雲裁剪」這一軟體系統,同樣也於去年投入使用。「以前的成衣生產是批量製衣,所有衣服的面料、工藝、款式、尺寸等完全相同。而有了雲剪裁系統,一條流水線上的衣服能做到各個規格不盡相同。」
簡單來說,雲裁剪系統可針對不同用戶體形,進行自動化地推版和面料裁片排料。這樣一來,製衣廠可在裁床上下載對應訂單的裁片文件後,直接進行面料的裁剪,最大化提升製衣廠版師團隊的工作效率。
「對於工廠來說,雲裁剪平臺不僅可以幫助工廠節約時效,還能保證不同的工廠之間產品的統一性、工藝水平的統一性,使得生產加工流程更可控。」在楊陽看來,數位化將給整個行業帶來顛覆性的變化。
發現未來獨角獸,項目BP發過來!
如果你的項目足夠優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報導,參加36氪浙江的「未來獨角獸活動」,請將你的需求和BP發至36氪浙江項目徵集郵箱:zhejiang@36kr.com,我們會及時回復。
36氪浙江——讓浙江創業者先看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