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看到廈門,首先想起的會不會是鼓浪嶼呢。鼓浪嶼可以說是很多遊客心中的廈門必玩地。今天,就讓小編詳細的講解一下鼓浪嶼裡到底有什麼好玩的。
鼓浪嶼 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湧,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鼓浪嶼四面環海,風景優美,空氣新鮮,因此也有「海上花園」的美稱。
小島上氣候宜人,鳥語花香,綠樹成蔭,美麗的花朵競相開放。鼓浪嶼上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如:日光巖、菽莊花園、海底世界、皓月園、百鳥園等。
日光巖遊覽區由日光巖和琴園兩個部分組成。日光巖聳峙於鼓浪嶼中部偏南,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日光巖勝景聞名四方,古往今來,一直吸引著許多文人墨客。
菽莊花園,這裡風光萬千,具有江南園林的韻味。花園由藏海園、補山園兩部分組成,園內有眉壽堂、真率亭、四十四橋、十二洞天等景觀。菽莊花園裡還有一座「鋼琴博物館」,它收藏著旅澳華人胡友義先生提供的幾十架鋼琴。胡友義先生出生於鼓浪嶼,從小就生活在悠揚的琴聲中,與鋼琴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些鋼琴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如今仍完好無損的送到胡友義先生的故鄉來,成為廈門人民寶貴的文化遺產,一起融入「鋼琴之島」鼓浪嶼深刻的文化內涵之中。鼓浪嶼這裡培育了許多位優秀的鋼琴家。
毓園,顧名思義,表達的是養育之恩。至於對誰呢?就是這個雕像上的人物,鼓浪嶼的優秀子民,人民醫學家——林巧稚大夫。相比林巧稚的世紀我們在上學都有所聽說過了,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皓月園,這是以海濱沙灘、巖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始建於1985年,園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
古避暑洞兩旁石壁支起從天而降的花崗巖巨石,給人泰山壓頂之感,十分險峻。洞明亮乾燥、通風清爽。穿過古避暑洞,向左拐,有一座窈窕小亭,撐起細細腰骨,把巖石當作涼臺,名叫「傘亭」可供遊客遮陽避雨。
鼓浪嶼的景點有很多,吃的也不少。鼓浪嶼的美味小吃布滿街頭,特別是在龍頭路上,時時刻刻都充滿著食物的香氣和喧嚷的人群。腸粉、沙茶麵、燒肉粽、魚丸、海蠣煎、麻餈、馬拉桑……豐富的鼓浪嶼特色小吃,保證讓你味蕾大開。鼓浪嶼上最知名的腸粉店要數沈家閩南腸粉了。而沙茶麵則是榮記沙茶麵比較有名聲······
有名氣的點實在太多了,不好一一列舉,如果各位朋友想要了解更多不妨親自到廈門鼓浪嶼走一趟,品嘗一番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