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市長誇高山茶(你好臺灣網 圖)
阿里山茶業協會會長薛文鎰(你好臺灣網 圖)
你好臺灣網嘉義12月12日消息 (記者 白鷺 亢霖 周益帆)以加深兩岸茶業交流,把真正的阿里山營銷到大陸和世界各地為宗旨的首屆「兩岸鬥茶」茶王爭霸賽冬茶競賽,12月11日在嘉義市登場。
臺灣高山茶茶王由新竹縣的峨眉茶行取得,鐵觀音茶王被大陸的溪皇茶葉摘取。
「這是一個互相學習、互相觀摩競爭的過程。」嘉義市長黃敏惠在開幕式上說,茶不僅是產業,還是文化,「濃濃的友情在裡面,香醇濃厚」。她還高唱一曲「阿里山姑娘」期盼以茶為媒,歡迎更多的大陸民眾到美麗的嘉義觀光旅遊。
廈門日報社副社長、兩岸鬥茶組委會主任譚邦君說,鬥茶是一種提升茶葉品質的方式,通過鬥茶,兩岸茶產業進行交流切磋,共同傳播中華茶文化,「期待通過兩岸茶產業的深入交流,推廣大陸的鐵觀音、大紅袍及福建省的好茶」。
「鬥茶」比賽經兩岸6名茶茶業專家評審(大陸和臺灣各3人),幾名評茶師站成一排,端起面前的茶杯,聞了聞,用嘴抿了一口杯中茶,若有所得,然後將茶吐到小碗中,接著又端起下一個茶杯……如此循環進行,在評茶師嘗過200多個茶樣後,新晉「茶王」誕生了。
擔任評委的臺灣大學教授、茶葉專家楊盛勳介紹說,臺灣鬥茶始於1975年,最先在北部,後逐步向南發展,形成鄉鎮、縣及全臺多個級別的比賽,競爭激烈。茶賽已成為臺灣茶葉產業發展的常態,通過比賽,評出等級,根據品質定價,讓消費者買到放心茶。
首屆兩岸鬥茶春茶比賽今年5月在大陸廈門登場,引起大陸茶商高度興趣,包括廈門茶葉進出口公司、廈門山國飲藝茶葉公司、春秋貢享茶業公司、川和茶業等4大家大陸茶商,將與阿里山茶協等兩岸鬥茶主辦單位籤約策略聯盟,將真正的阿里山茶營銷到大陸。
臺灣茶協會秘書長陳玉舜說,兩岸大規模的茶界交流自2002年始,在茶樹栽培、茶源管理、農藥使用、制茶技術等方面各取所長。他說,希望「兩岸關係像茶一樣越喝越甘醇。」
評委認真品味(你好臺灣網 圖)
電音三太子也來助陣(你好臺灣網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