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秋天裡最美的季節。萬山紅遍,五彩斑斕。每年的此時,醉了遊客,醉了河山,八方遊客皆留戀。本來秋天就是一個懷故的季節,繽紛的落音、滿山的紅葉,也是一個追遂時光的季節,各地遊客只為夢中的秋天,等待她神聖的降臨,只為看她把峰巒山崗染紅,並掃滌心靈的塵埃。
年年十月秋意漸濃,此時也正是觀賞楓葉的好時節。片片紅葉飄飛,曾撩動古今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懷、紅葉寄情訴說人間的離合悲歡。在他們的筆下紅葉都充滿了韻味,名篇佳作更是千古傳誦。不乏有「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豔麗,也有「天然妝點秋屏列」的繽紛,更有「孤夢家山遠」的鄉愁……
在這個撩人的晚秋,仿佛昨天還是盛夏,今天卻也是楓紅滿地,等你發現時,霎時一夜之間就滿是五彩的樹了。此時我不由想起唐朝詩人杜牧巜山行》中的名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葉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豔比二月春花,道出了詩人對紅葉的喜愛之情。
是的,秋踏著輕盈的腳步,在風車四季的流轉中悄悄的到來,一片片落葉渲染了秋色,一地落花滄桑了流年。此時我又想起了唐朝詩人李商隱的「楓醉未到清醒時,情落人間恨無緣。」這是詩人對心儀對象的渴望和「但願長醉不復醒」的思念。也是詩人溢出紙外的惆悵,亦不知是楓葉醉了還是人醉了?
十月的晚秋即將慢慢遠去,但她就象是一個有性格的女子,哪怕離去也要一襲紅妝。這一襲紅妝非紗非裘,即是哪楓葉,叢叢簇簇。所以楓葉不紅,秋天不變。我不知道是楓葉裝點了秋天,還是秋天貪戀著楓葉?
「黃花冷落不成豔,
紅葉颼颼竟鼓聲。」
這是南唐後主李煜的名句,說的是:黃色落花寒冷中落下也不豔麗,紅色葉子在寒風中如竟相響起的鼓聲。
難怪元朝詩人薛昂夫說:「疏林紅,芙蓉將謝,天然妝點秋屏列。」
芙蓉落,楊柳疏。這些陰性的花木最終適應不了秋天,在瑟瑟秋風裡,萬紫千紅凋謝。唯有楓葉燦爛明媚。
楓葉美在她的格調,她都是每一片舒展在枝頭上,我絢爛我的,我的地盤我做主。楓葉那一片片的火焰,仿佛每一片都有自己的故事,這種姿態如同女子,我相思我的。因為相思本就是一個人的事情,楚楚動人,而悠然自在。
在古代四大名著《紅樓夢》中,林妹妹身著繡著楓葉的褙子,斜倚白欄、手握書卷、若有所思。林黛玉靈氣婉約,其心思較商朝比幹還多一竅,楓葉襯她正好。一曲「相思血淚拋紅豆」是曹雪芹為她而作,滿目相思。殊不知紅葉也象徵相思的意思。一片楓葉,就瞭然了深秋已至。一片楓林,就染紅了一個晚秋。
紅葉還可以用來題詩,蓄意美好姻緣。唐朝詩人顧況就曾巜紅葉題詩》:
「花落深宮鶯亦悲,
上陽宮女斷腸時。
帝城不禁東流水,
葉上題詩欲寄誰。」
所以楓葉自古都受人喜歡,她能解人憂愁還能帶去相思。
「潯陽江上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莫問華清今日事,滿山紅葉鎖宮門。」
沒看過紅葉如同沒經過秋天,看哪片片紅葉緩緩飄落,才會明白什麼是「霜葉紅於二月花」。
「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
「楓香晚華靜,錦水南山影。」
聆聽紅葉在秋風中翩翩心曲,才知楓葉是大地母親最溫暖的秋裝。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在秋高氣爽的晴朗日,攜一家人出遊登高遠望,不失為一件樂事。
「鴻飛冥冥日月白,青楓葉赤天雨霜。」
楓葉紅了,片片相依相偎,不離不棄。這一些都旖旎著十月金秋,傾訴著一段美麗的邂逅。
「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看那載著思念的紅葉隨風起航,那火火的色彩是脈絡裡永不褪色的情懷。
秋風瑟瑟舞金秋,十月最美楓葉紅。又是一年落葉飄,歲歲年年景不同。
「萬裡飛霜,千樹落本,寒豔不招春妒。
楓冷吳江,獨客又吟愁句。」
江山如此多嬌,風景如畫。我願在唐詩詞宋詞中品讀楓葉。甘願化作紅楓,飛舞成蝶,永遠繾綣在十月金秋的渡口……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侵權私信即刪。
2020、10、18日15.00於兩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