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蜂虎,很多人或許都會產生一個錯覺,那就是以為它們和蜂鳥有關係,但其實它們之間毫無干係,科學家認為之所以將其命名為蜂虎,或許與其喜歡獵食的食物有關。在平常中,蜂虎最喜歡的食物就是蟲子,而作為蟲子中的益蟲,蜜蜂是大自然的優秀勤勞工,對花朵而言,它們是幫植物播種的蟲類,但對於蜂虎而言,蜜蜂卻是一道美味的食物。而蜂虎對於蜜蜂而言,就如同老虎一樣的存在,一旦蜜蜂遇到它們,能逃生的機率幾乎為零。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捕蜂能手吧。
綠喉蜂虎
它們多在樹冠層枝葉間和花叢中飛翔和覓食,休息時多棲立於高枝頂端。綠喉蜂虎是典型的森林鳥類,常常單獨、成對活動或成群活動。它起飛時常從樹頂騰空而起,再作弧形滑下,或在樹冠上空旋迴飛翔,且邊飛邊叫。
白天多數時間綠喉蜂虎都在空中飛翔,飛行直而快,兩翅扇動迅速,有時還伴隨著滑翔。有時進到村舍、房前屋後和果園中活動,亦捕食象甲、榆毒娥、虻、蜻蜓、白蟻、蝴蝶等昆蟲以及甲殼類動物,休息時多棲於電線上、枯樹枝上或灌木上。蜂虎飛行敏捷,習慣在飛行中捕食,尤其擅長捕食蜂類。
藍須夜蜂虎
藍須夜蜂虎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鳥類,體長約30釐米,翅長在130mm以上,是綠色林棲型蜂虎,其藍色的胸羽蓬鬆,嘴厚重而下彎。成鳥頂冠呈現淡藍色,腹部棕黃帶綠色縱紋,尾羽腹面呈黃褐,胸部中央羽毛特長而色豔,尾略凸,與翅膀差不多等長。藍須夜蜂虎的虹膜呈現紅色;嘴黑褐色;腳紫綠色,爪黑色。
它們棲於高大森林上中層,常常無聲地從高棲處捕食,食物全為飛蟲,亦以蜂類為多,其中有蟬和鞘翅目昆蟲,還吃白蟻、蜻蜓等。
藍喉蜂虎
它們的體型中等,嘴型而細長,腳部細弱,論起身上顏色極為豔麗,喜歡棲息在林地之中,因此又被人列入林地鳥類。在我國福建廈門市就曾舉辦了一次鷺島最美林鳥的比賽,結果,在蜂虎鳥類中充當顏值擔當的「粟喉蜂虎」被選為冠軍,獲得了「最美林鳥」的稱號。
藍喉蜂虎羽色豔麗,體態優雅,鳴唱清亮悅耳,而且飛行技術高超,能在空中做出急速飛行,滑翔、懸停、急速迴轉和仰俯等高難度動作,普通人很難拍攝到它的美照。因其以抓食蜜蜂和蜻蜓、蝴蝶等絕技,故名「蜜蜂殺手」。它們的捕食方式比較獨特,喜呆於棲木上等待過往昆蟲,然後一擊必中!在不擔心食物的季節裡,它們甚至還會從水面或地面拾食昆蟲。一般來說,一隻成年的藍喉蜂虎一天能捕捉幾百隻蜜蜂或蜻蜓!在繁殖季節,雄性藍喉蜂虎多捕捉蜜蜂或蝴蝶餵雌鳥示愛。
黃喉蜂虎
黃喉蜂虎屬佛法僧目蜂虎科鳥類,體長23-30釐米,喉黃色,其下有一個窄的黑色胸帶,胸帶以下的整個下體呈藍綠色。其前額為藍白色,頭頂至後頸為暗慄色,尾為藍綠色,中央尾羽延長,明顯突出於其他尾羽。黃喉蜂虎的翅膀上具淡慄色斑,虹膜為紅褐色,嘴為黑褐色至黑色,腳為暗褐色。
它們多棲於電線上、枯樹枝上或灌木上,習慣在飛行中捕食,食物主要是昆蟲,尤其愛吃黃蜂類。
慄喉蜂虎
慄喉蜂虎是蜂虎科蜂虎屬的鳥類。它有熱帶鳥類羽毛豔麗的特徵,飛行時翅膀下面的羽毛格外顯眼。在陽光的照射下,它們全身閃爍著金屬般的豔麗光澤,有人將它稱之為中國最美麗的鳥之一。它們多呈數隻至數十隻的群體活動,繁殖期間亦見有單獨或成對活動的。其動作靈敏,常在飛行時凌空捕捉獵物,結群聚於開闊地捕食,或棲於裸露樹枝或電線,以昆蟲、蜜蜂為食,喜歡開闊原野,在土崖挖穴為巢,常常成大群一起築巢,形成壯觀的群巢。
它們靠著靈活的鳥喙便能在細枝上造出一個穩固精緻的鳥窩,實在讓人嘆為觀止!枝條、矮草,砂石,羽絨、唾液,這些都是慄喉蜂虎築巢的材料,一點點搬運,一點點堆砌成暖暖的巢居。築成鳥巢後,一些「有追求」的慄喉蜂虎還會叼來小花或漿果對自己的小窩進行裝飾。它們的鳥巢樣式各一,千奇百趣,有些巢穴的建築難度之高,精巧程度實在讓人嘖嘖稱奇。
慄頭蜂虎
慄頭蜂虎是佛法僧目、蜂虎科的鳥類,體長約20釐米。其羽毛以綠色及棕色為主,頭頂、枕及上背呈亮慄色,喉下有一棕慄色帶斑,與背部同色相融合,慄帶斑下有一黑色環形斑;胸前呈現淡棕黃雜以草綠色;腹部由淡草綠色漸至尾下覆羽的淡綠藍色。其虹膜為赤紅色(幼鳥者淡褐色);嘴、腳均黑色。它們在開闊地帶如山腳、耕地、湖泊周圍等環境活動,主要以各種昆蟲為食,嗜食蜂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