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閃電俠》第一季的播出該劇已經續訂了六季,但無論是從口碑還是評分角度,《閃電俠》這部劇似乎一直在處於下滑趨勢。
作為CW電視臺推出的同名漫改影視劇,也作為《綠箭俠》的衍生劇,再藉助人物本身熱度,《閃電俠》這部劇在第一季開播時也受到過廣泛的關注。首季的《閃電俠》也曾獲得過廣泛的認同與好評。但鑑於豆瓣上各季閃電俠評分的總體趨勢看,第一季到第五季的口碑持續處於下降趨勢,也有越來越多的觀眾認為《閃電俠》的劇情逐漸變「水」。
相比之下,評分最高的第一季《閃電俠》存在著許多優勢,自21世紀影視媒體新發展以來,閃電俠首次作為真人影視劇放入觀眾視野中,且90年代劇版《閃電俠》主演約翰韋斯利希普也加盟參演,看點頗多。劇版原創人物哈裡森威爾斯成為重要人物,不僅沒有使人認為不尊重原著,而更多的是給人一種新奇感,該人物的雙面形象在播出後也為大眾追捧喜愛。此外,劇情的跌宕起伏及前後的連結鋪墊都設計精美,自第一集的穿越伏筆到季末巴裡艾倫回到過去,期間的聯動情節也緊扣觀眾心弦。
為了阻止海嘯巴裡意外穿越的劇情可謂是第一季的一個亮點,作為承前啟後的一集,也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再加上全季過程中的彩蛋鋪設,粒子加速器爆炸引發的一系列超能力者的誕生,與漫畫中相還原的初代閃電俠的頭盔,以及在穿越過程中見到的後續情節,也讓漫粉們看到熟悉的細節。並且,在主線劇情發展的同時,支線情節不拖拉,能夠與主線非常契合的聯繫在一起。這各方面都解釋了為什麼《閃電俠》的開篇作品能夠好評如潮。
延續了第一季口碑的第二季,在承接首季結尾危機的同時引入了平行宇宙及二重身的設定,並且反派極速的身份也扣人心弦,雖說沒有第一季那樣多的前後接連鋪墊的情節,但第二季的評分也較為可觀。
第三季開始,《閃電俠》系列劇的問題開始逐漸暴露,首先是設定上的矛盾,在之前的概念設定逐漸與後續劇情產生衝突,之前被認作不該被破壞的時間線也隨隨便便被修改,人物情感線索中心靈雞湯的成分逐漸變濃,拖沓的情節也使觀眾有些倒胃口。具體而言,劇情開始變得套作,那一句「we need to talk」成為《閃電俠》這部劇的槽點,儘管第三季中有許多特效加強的情節,但依然改變不了劇情枯燥的缺點。相比第一二季而言,第三季並沒有更深一步挖掘閃電俠這一人物形象,除了反派薩維塔的真實身份相對存在看點外,第三季的情節似乎並不能與一二季相提並論。
第四季與第五季的《閃電俠》相比前三季明顯的不同是這兩季的反派不再是與閃電俠擁有同樣能力的極速者,而是一些更加冷門的人物。雖說更改反派領域是不錯的嘗試,但這也使這部劇的槽點增多。畢竟在漫畫中曾作為在閃電俠歷史中被一帶而過的小角色被當作持續一季的反派來講述,實在是有些不妥。與此同時,在主線劇情發展的同時還在發展著一些與主線劇情沒有關聯的情節,這樣無頭無尾的支線劇情難免讓人感覺到在填充篇幅。雖然在漫畫初期增多描繪超級英雄面具下的生活能夠更加立體地反映人物形象,但在影視劇中運用大篇幅鋪陳似乎略有些偏離主題。此外,隨著第三季以來女主艾瑞絲的形象與諾拉艾倫的人物形象設定的不妥,觀眾也有些厭棄這兩位角色。這也是三至五季《閃電俠》口碑下降的原因。
較為可觀的是,第六季《閃電俠》播出以來這部劇的評分得到回升,隨著一季又一季的制服改動,閃電俠的形象也逐漸符合大眾的期望。即將到來的「無限地球危機」也使得CW的劇集又開始有些看點,觀察者的一句「閃電俠必須死」的結果在這次事件中也會塵埃落定。多劇集聯動成為CW電視臺最大的特色,自去年聯動集鋪墊的大事件即將揭開帷幕,此次事件的反響也影響著《閃電俠》在內的CW劇集今後的熱度及口碑,那麼就讓我們一起期待12月的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