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生存著許多植物,尤其在鄉下存在著更多,以前為普通的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吃不飽肚子的時候就挖野菜吃,天氣寒冷與飢餓時,用這些野草燒火做飯,鋪在床鋪下取暖。
像是芒萁,稻草等等,如今可能棄之如履,在當時它們的作用可是很大的,深受人們的重視,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某些在以前可能有大用途的植物,如今連認識的人,除了老一輩之外,可能都已經寥寥無幾了。
腎蕨果也是野生植物的一種,過去燒火燒水時,除了芒萁,稻草外,可能就是腎蕨最受人歡迎了,以前農村道路泥濘,經濟還沒發展起來的時候,在鄉下待過的想必都知道,是要到山裡砍柴撿柴火的。
而其中一種叫腎蕨的植物,一到秋季時枝葉就會變得乾枯,很適合用來燒火,腎蕨果就是腎蕨的塊莖,在南方山區經常能見到。這些腎蕨果生長在地下,外形像是一顆顆的小雞蛋,往往一挖就是一大堆。
還有些地方也稱腎蕨果為「麻雀蛋」「鳳凰卵」「天鵝抱蛋」「貓蛋果」「芒蛋」等,在中國加起來恐怕得有幾十種稱呼,相信很多朋友都沒聽過腎蕨果的名字,在市面上也是比較少見,但腎蕨果可算得上我們小時候的零食了。
記得小時候一到秋季,就跟著幾個小夥伴一起上山,一起挖腎蕨,收穫也是非常豐富,往往沒幾下就挖出一大袋,煮熟後味道別提有多香了,蘊含豐富的澱粉,吃起來軟糯軟糯的,除了烤紅薯之外,就這個最受歡迎了。
如今經濟發展很快,市場上各種水果種類多樣,選擇多了,也就不費這個功夫上山,去挖腎蕨果了,這也導致了腎蕨果的價格有些小貴,一斤要幾十元。除了用來吃之外,腎蕨果還有入藥的作用,對於感冒發熱,清熱利溼都有不錯的效果。
腎蕨果全株都有作用,平時挖下塊莖後,刮去鱗片洗乾淨,可以鮮用也可以曬乾儲藏起來,在夏秋季採取葉子或者全草,能用來煲湯,起到養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