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春節快要到了,去年春節期間,大家居家隔離長達一兩個月時間,封城封路城市停擺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讓人心有餘悸。
一年過去了,2021年的春節漸漸臨近,而疫情並沒有完全過去,雖然沒有再發生那種大規模的爆發性的疫情,但是零零星星的總在不斷的在各個城市裡發生著,也刺激著人們敏感的神經。
一、還記得去年春節過年期間,大街上、小區內看不見人影
2020年的春節到處冷冷清清,許多人都自覺的就近在家裡或者留在打工的地方隔離,記得年初三我在家裡呆的實在著急,晚上就帶著孩子,大著膽子出來在周圍散散步。
一路上都不見人影,平時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家家戶戶店鋪都關門閉戶的,偶然見一輛湖北牌照車輛我拍了照,發了朋友圈,結果還引起了朋友的圍觀譴責,說我不該帶著孩子,在疫情之下還出來閒逛,不考慮自己也要考慮孩子的安全啊。那時候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有點「慘」。
記得單位開工上班時,進出小區還要單位開證明才能進。現在想想真有些恍若隔世。
二、距離2021年的春節正好還有2個月的時間
人們都在翹首以盼,盼著能夠合家團聚過一個祥和的春節所有人都期盼今年春節應該會順利放假,大家各回各家和父母親人一塊平平安安的過個年。
可是12月8日成都郫都區突然發生的疫情讓人們的神經一下子收緊,從發生第一例疫情開始,當地衛健委就開始進行全員核酸檢查,截止到12月12號,已經發現確診病例 10例。
同時,重慶也出現了1例核酸檢測陽性的病例,患者是11月25日從俄羅斯返回的徐某某,在隔離14天結束後,已經返回家中,再次的核酸檢測卻出現了陽性。而她曾經去過的火鍋店等都被關閉,密切接觸者也被隔離。
看來國外返回來僅僅隔離14天還是不夠的。現在當地風險等級一下子都被提高了。國內除了不斷發生的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外,還有大批的冷凍食品攜帶新冠病毒,讓人們防不勝防。
前段時間發生在天津、上海、青島等地的疫情,無不是有境外冷鏈食品攜帶進來的病毒感染工作人員所導致。有報導,12月4日合肥從巴西進口的豬肉也檢查出了新冠病毒陽性,已經購買這類商品的人群都被追蹤到並進行了隔離。
三、國外的疫情形勢更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疫情地圖紅彤彤一片
有報導,12月9日世界範圍內新增病例竟達到了創記錄的63.4萬例,數字極其恐懼,作為世界大家庭的一員我們國家也很難獨善其身。
因此「外防輸入」是我們國家的重中之重。目前,世界範圍內的疫情仍然沒有停止增長的跡象截止到12月12日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截止到12月12日,國外現有確診病例仍有2047萬例,累計死亡病例為159萬例。
而排名第一的仍然是美國,截止12月12日,累計死亡病例已達30多萬例。關鍵是目前疫情的增加並沒有放緩的趨勢。
這些對於我們外防輸入的壓力都是巨大的。
四、隨著2021年春節的臨近,大批境外留學的遊子要返回國內過年
疫情的防控難度更大,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曾光教授介紹,春節期間的疫情傳播風險要高於今年中秋國慶長假風險。
一方面春節期間春運規模要比中秋國慶小長假的規模大得多,另一方面又是冬天,溫度越低病毒存活時間越長,再加上人會走親訪友,室內聚集,都是增加新冠疫情傳播的風險因素,所以春節期間不可大意。
不過,專家研判並不會出現年初那種疫情蔓延的嚴重情況。
一是中國長達11個月的防控經驗,也讓我們各級衛生防疫部門總結了一整套的應對疫情的經驗,一旦疫情出現,立刻進入戰時狀態,密接者迅速隔離,溯源工作迅速開展,力求從源頭控制住疫情的蔓延,盡力把疫情縮小在最小範圍內;
二是春節人員大流動中,只要人群中沒有感染者,就不會發生重大疫情;三是現在防疫環境應該比年初要好,並且中國已經經歷過「五一」、「十一」國慶長假的測試,應對應驗也比年初更有把握;
四是雖然我們國家許多地方已經有人取下口罩,但是,進入冬季以來各地政府都在發布公告,要求人們公共場合戴口罩。
走在街頭,戴口罩的人也在增多,尤其是商場、銀行、公交、地鐵上,不戴口罩是不給進入的。說明疫情防控意識已經深入人心。
綜上所述:
今年的春節,疫情不會完全過去,還會零星的散在的存在著。但也不會像去年那樣捲土重來,因此,應該不會像去年那樣禁止人員流動。
在保持高度警惕下,國家會在做好防疫防控的前提下,人員有序流動。機場火車站人流密集的地方,隨時進行體溫測試,掃健康碼,強制要求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們減少出行,防範風險。
目前,許多高齡人員已經開始接種新冠疫苗,最艱難的就是2021年的春節,明年隨著疫苗的批量上市,2022年的春節不會再有人問能不能回去過春節了吧?
現在,尤其是境外返程人員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可適當延長隔離時間,做好多次核酸檢測,直到確認為陰性時才能解除隔離。
春節期間也要號召大家儘量避免去室內人多密閉的空間聚集。如果能夠做到人人都能繃緊防控這根弦,就能把疫情控制在可控範圍內,讓人們過一個祥和幸福的春節,以彌補去年沒能回家的缺失。
—END—